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职场职场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以思维重构为钥匙解锁成长密码

铛铛铃2025-08-30职场10人已围观

简介

今天我们要解读的书是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每个人都想成功,都想事业有成、家庭美满,朋友遍天下。就在我们为了这些目标而努力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自身的能力不够用了呢?比如没日没夜拼搏换来的升职加薪,自己的职业技能却满足不了需求;想多跟家人交流,结果跟另一半意见不合就吵架,说话呢,孩子也不听。那么为什么自以为努力,却没有换来想要的结果呢?这其实是一个产能和产出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一味追求产出,却没有维护好产能,就好比一只会下蛋的鸡,如果不把鸡养好,又怎么能够得到金蛋呢?所以说,想要获得真正的成功,就一定要平衡好产出和产能,这就是所谓的高效能。效能指的就是事物所蕴藏的有力的作用,而维持产能的关键就是自我提升。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的作者史蒂芬·柯维,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专家和领导力大师,曾被《时代周刊》评为人类潜能的导师。在柯维看来,人类的成长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依赖期、独立期和互赖期。要既能做到自力更生,又能达到跟别人合作共赢,才算真正的成功。

那么,如何才能同时获得个人领域的成功和公共领域的成功呢?作者认为,如果你也想突破自己的现状,重新寻找自己的理想人生,成为一个高效能的人士,就应该养成七个习惯。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分别是什么。

习惯一:积极主动,掌握自己的命运。

那我先来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的命运是由什么决定的呢?那你可能会说了,是环境,是性格或者是习惯。在这本书的作者看来呢,命运其实就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环境和条件并不能决定我们的命运,选择的自由,才是我们掌控自己命运的最强武器,因为它可以让我们主动对外界的影响做出反应,积极营造对自己有利的环境。而这就是高效能人士应该具备的第一个习惯——积极主动。

熟悉历史的人想必都知道毛遂自荐的故事。战国时期,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大敌当前,赵国形势万分危急。平原君奉命去楚国求兵解围,平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挑选了20个文武全才的门客一起去。经过挑选,最后还缺一个,门下有一个叫毛遂的人走了上来,积极主动地请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国,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厉害,说得楚王心悦诚服,答应马上出兵。不几天,楚、魏等国联合出兵援赵,秦军撤退了。毛遂也从一个小小的门客,成为了平原君的上宾。可以说,正是由于毛遂的积极主动,才扭转了赵国和自己的命运。

习惯二:以终为始,做自己的领导者。

在下定决心要积极主动地掌控人生之后呢,我们是不是就可以马上开始了呢?别着急,在这之前我们还需要定一个方向。这就好像造房子一样,首先要构思好房子的风格、结构,甚至各种细节,画出详尽的设计图,然后才能动工,否则漫无目的的忙活了大半天,弄出来的房子可能是个四不像。那同样的道理,假如没有整体目标,只顾着完成任务,可能到头来只是白费力气。因此呢,高效能人士应该具备的第二个习惯,就是以终为始。终究是你对人生的最终期许,先弄清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明确方向,然后才开始行动。就像我们都非常熟悉的曼德拉总统,他的一生就是在实践自己儿时定下的目标。曼德拉是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他同南非种族隔离制度进行了几十年不屈不挠的斗争,赢得了全世界的支持和喝彩。曼德拉的反抗精神,对正义和理想的追求,在童年时期就已初露端倪。曼德拉出生在一个小村庄,九岁那年父亲就去世了。在一次次的斗争中,曼德拉逐渐立下志愿,要为南非的每一个黑人寻求真正的公正。曼德拉的一生都在实践着他的目标,最终终结了南方的种族隔离制度。曼德拉的成功就在于有明确人生目标,扮演好自己的领导者,掌握自己的命运。

习惯三:要事第一,有效的管理自己。

在我们的一生当中,想完成的目标可能有千千万万,每一个都要长期努力才能实现。可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满打满算也不过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再加上生活各种各样的琐事,会消耗掉我们的许多精力,让实现目标困难重重。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既然时间不够用,我们最需要的当然就是培养强大的时间管理能力。相信大家已经听过不少关于时间管理的窍门,一般来说都是强调碎片时间的利用,以及对任务的紧迫性进行排序,设定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然后呢,按计划完成。但问题是,这种管理方式的维度过于单一,可能会导致我们一直被截止时间追着跑,忙着完成各种各样虽然紧迫,但并不重要的小任务,对实现目标并没有什么帮助。那如何来解决呢?就要用到高效能人士应该具备的第三个习惯——要事第一。

这本书的作者呢,提出了一种二维分类法,把事情按照重要性和紧迫性两个维度来分成四类。第一类,既重要又紧迫,比如当下的危机,规定时间内要完成的硬性任务;第二类:重要但是不紧迫,比如发现新机会,维护人际关系;第三类:不重要,但是紧迫,比如接电话、写公文、接待来访者;第四类,既不重要也不紧迫,比如参加娱乐活动。分好类之后呢,我们应该首先完成重要的事情,也就是第一类和第二类,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而对于不重要的事情,我们可以先放一放。

习惯四:双赢思维,和他人共同获益。

如果我们能够养成以上的三个习惯,就已经达到了个人的真正独立。但是呢,这还不够,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合作的时代,大到国家,小到公司团队,每个人都要通过合作来达到目标。高效能人士的第四个习惯就是双赢思维。那举个例子你就知道了,双赢思维有多重要。大家应该都知道蛋卷冰激凌吧,蛋卷冰激凌的诞生,就是一个典型的双赢故事。有一位名叫哈姆的西班牙人喜欢制作糕点,他的糕点生意呢,并没有太大的起色。1904年夏天,哈姆得知美国即将举行世界博览会,于是他就把自己的糕点工具搬到了会展地,但是人们对它的薄饼并不感兴趣,反而与之相邻的一位冰淇淋的商贩,倒是生意红火,不一会就卖出了许多,很快呢,用完了自带的冰淇淋碟子。哈姆见状便把自己的薄饼卷成锥形,让她装冰淇淋。令哈姆意想不到的是,这种锥形冰淇淋被顾客一致看好,还被评为这次世界博览会上的最受欢迎的产品。从此呢,这种锥形冰淇淋开始迅速传播,广为流行。你看,只要转变一下思路,就可以双方利益兼顾,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不过呢,就算拥有双赢思维,我们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有可能还会遇到困难,那为什么会这样呢?听我来接着说。

习惯五:知彼解己,让沟通更加高效。

有这样一个很有寓意的故事,说的,假如你近视800度去买眼镜,店老板把他的眼镜摘下来让你戴,说效果很好,结果你戴上之后却眼前一片模糊。那怎么会这样呢?很简单,因为老板的近视只有300度。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个故事有点荒唐,但其实我们生活中的很多行为,都跟眼镜店的老板没有什么两样。我们往往没有真正的去倾听别人的需求,而是从我们的经验出发,把自己的需求强加给他人。

习惯六:统合综效,进行创造性合作。

那什么是统合综效,进行创造性活动呢?什么是统合综效呢?这个词听起来可能有些陌生,但它其实呢,就是指协同效应。这个效应告诉我们,一个整体发挥的作用,比其中每个个体单独产生的作用总和都要大,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常说的1+1大于二。大家平时都遇到过这样的状况,团队一起讨论方案,每个人的意见和想法各不相同,那怎么才能获得最佳的方案呢?可能有的人会采取相互提防,觉得别人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只有自己才是对的;还有的团队会选择相互尊重,心平气和的讨论每个人的想法,从中挑选出最好的。但是实际上呢,还有第三种办法,那就是统合综效,选择每个方案中合理的地方,组成一个全新的方案。所以说呢,跟所见略同的人沟通并没有多大的用处,有分歧才能有收获。那么如何实现统合综效呢?首先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就像男女存在生理差异,只有相互配合才能生育后代一样,我们每个人的智力、情感和价值观也各不相同,但却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互相弥补缺点,来达到共同的目的。

习惯七:不断更新,保持高效能状态。

那听到这儿呢,大家是不是已经对从内而外的改变自己充满了期待了呢?这个时候呢,你离成为高效能人还有最后一步,那就是第七个习惯——不断更新。大家都知道啊,一把刀要经常磨,才能保持锋利,那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才能在高速发展的时代保持进步。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更新,就相当于对自己投资,要知道,我们自己才是我们所拥有最重要的资产。那么如何进行自我提升和完善呢?可以从身体、精神、智力和社会情感四个层面出发。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首先要不断的维持强健的体魄,比如多出去锻炼身体,用健康的饮食保证均衡的营养,同时呢,避免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让内分泌系统保持平衡。在精神方面,我们要关注自己的情绪状态,发现自己意志消沉的时候,不妨用自己喜欢的事给自己充充电,比如听歌啊、散步啊,或者是听听路上的读书,调整好情绪之后呢,再向着目标前进。另外呢,要定期充电,给大脑补充新鲜的知识,比如我们可以保持阅读的好习惯,跟书中那些伟大的思想进行碰撞。最后呢,别忘了更新自己的社会情感能力,多跟其他人发展积极的人际关系,包括家人、同事、朋友,用自己的方式为组织和社会服务,比如可以做义工捐款等等,从而收获更强烈的社会归属感。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方式呢,重新认识和塑造自我,成功将不再遥不可及。

到这里呢,这本《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重点部分就讲完了。我们最后再来总结一下,积极主动、以终为始和要事第一,能让我们获得个人领域的成功,再加上双赢思维、知彼解己和统合综效,让我们拥有健康的人际关系,获得公共领域的成功。在这六个习惯的基础之上,保持自我更新,不断的完善自我,最终让自己离人生目标越来越近。

我们为什么要培养这七个习惯呢?史蒂芬·柯维是这样说的,好的习惯事实上是一种人生原则的培养。我们一生过的幸福与否和能力无关,也跟成就无关,最重要的是,你可以按照自己期望的样子生活和幸福,而给予我们幸福的就是我们的人生原则。我们见过很多人,事业成功了,家庭却散了,或者赚了很多钱,身体却垮了,这样的成功你能说是幸福的吗?那什么样的人生才算是幸福的呢?在这里,我借一句日本乒乓球冠军福原爱说的一句话,乒乓球对我来说很重要,但乒乓球里不是有人声,而是人生里有乒乓球,所以呢,比赛的输赢对于我而言,都是人生不同的精彩。所以呢,史蒂芬·柯维告诉我们,我们养成七个终身受益的习惯,最大的原因就是,我们要建立自己的人生原则,来重新构建我们看待幸福的标准。

最后呢,我将书中数次引用的爱默生名言送给大家: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事情变得可以迎刃而解,这并不是因为任务的性质发生了变化,而是因为我们的能力增强了。那希望大家能够读完这本书,获得启发,从而开启自己的高效能之路。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您的聆听,下期读书会我们继续一起解读精品好书,记得收听哦。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很赞哦! (0)

发表评论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