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管理管理
《痛点营销》精准刺破消费防御的“情绪杠杆”与用人性弱点重构商业价值的暗黑法则
铛铛铃2025-09-07【管理】469人已围观
简介
今天咱们要分享的这本书啊,叫《痛点营销》。
那前段时间呢,老郑在网上看了一篇痛斥反人类设计的文章啊。看完以后,其实我也是忍不住想吐槽。什么是反人类设计啊?就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常用的这个插座啊,也许是设计师出于节约耗材、节省成本的需要,有的插座上面那个两孔和下边那个三孔离得太近了,你插上其中一个,另一个你就用不了,所以说根本不能同时使用。你这原本就是五个孔的插座变成摆设了。
还有一个呢,叫做交错盘叠的蚊香。你每次掰的时候基本上都能整折,所以说每次要点那种蚊香的时候啊,尤其你出差的时候,给你垫子你信不着,你买个这个点上,每次都跟踩雷差不多,哎呀,生怕一使劲给它掰折了。
所以通过这俩例子啊,大家伙就知道了啥叫反人类设计,就是设计师设计的那玩意儿过于抽象化、概念化,没有很好地与实际结合。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用户体验差,花钱呢,等于是买不痛快。
那么我们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应该拿什么作为设计的依据呢?答案就是消费者的痛点。今天老郑分享的这本书《痛点营销》,就可以帮助企业的管理者快速、准确地发现市场痛点,并满足用户的真实需求,从而赢得消费者市场。
这本书的作者有两位,都是实战派的优秀讲师。一位呢,叫冯东,先后担任了外资企业、上市企业的营销负责人,现任河南众安消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也是0190沪生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作为中国企业培训落地标准化建设的推动者,专注中国式营销17年,擅长发掘企业营销的痛和客户的需求点。
另一位呢,叫朱远强,他是国内知名的人力资源实战派咨询培训师,当然,他现在也担任九零销售系统总裁工程运营版的讲师,并且担任多所知名院校的特聘客座教授,3年两次入选了中国讲师大典。
这本书一共有五个章节,老郑呢,主要分三个部分跟大家分享一下书里的精彩内容。第一个,什么是痛点营销;第二个,如何寻找痛点呢;第三个,如何将用户痛点融入到自己的产品设计当中呢。
那好,我们先来看看第一部分,什么是痛点营销。
移动互联网时代啊,“痛点”这俩字儿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咱们面前。简单点说啊,痛点就是用户必须要及时去解决的问题,这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你如果不解决,就会带来生理上、心理上的痛苦、烦恼,对吧。比如说你饿了得吃饭,困了得睡觉,冷了需要买衣服,生病了需要去医院,对吧。痛点对应的往往都是消费者衣食住行上的那些需求。
叔本华说过啊,生命就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被满足,那就感到痛苦,满足了那就感到无聊。所以整个人生呢,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反复摇摆。所以你看一个好的营销,就应该抓住每个消费者的痛苦和无聊来展开。
所以呢,书里边分析了迫使人们花钱的两个方向。第一个层面呢,叫止痛型,就是消费者在对抗痛苦、对抗不适的时候是最舍得花钱的。比如说饥饿的时候需要食品,生病的时候需要药品,这时候就舍得花钱。第二个层面呢,叫愉悦型,就是人们在追求愉悦、追求享受的时候,也是最舍得花钱的。就爱唱爱闹的就上KTV、上迪厅啊,出去旅行,100块钱的酒店也有,1000块钱的酒店也有,那你为了追求更好的享受,定3100一晚的更高端的也大有人在。
所以呢,哪里有痛点,哪里就会有商机。任何的产品和服务的诞生,从现在开始都要基于用户的痛点。那企业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或者服务,它从根本上都是为了消除或者说淡化用户的痛点,然后在这个过程当中呢,找到属于自己的市场机会。
你像书里边儿就举了个例子,像途牛旅游策划的牛人专线,它的口号是啥呢,“同事跟团游,何不更享受”。就是抓住了那部分追求高品质出游体验的用户,唉,找到他们痛点了,然后根据这个痛点设计的这款产品,然后大受欢迎。
那随着现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呢,完全消费者中心时代也随之来临。这个时候你传统的营销模式已经不适应了,没啥用了。企业主和营销人员呢,要更多地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构建新的营销体系,要深度了解消费者痛点,从消费者的角度设计产品。那你得知道,在互联网时代,发现用户的痛点,比制定一个厉害的营销战略更重要。所以说,痛点它是一切营销的诱因,更是一切商业和一切产品的根本侧重点,这个就叫痛点营销。
那好,以上就是咱说的第一部分,啥叫痛点营销啊,就是针对人们的痛点,提出这种有效的解决方案。那如果你以最贴切的方式,长久地满足人们的渴求,唉,这就是痛点营销的重要特征,也是你爆品营销的基础。
那痛点这么好,我们上哪找它呢?聊聊第二部分,如何寻找痛点。
既然你说痛点,它就代表商机,那我上哪找它呢?书里给了三个简单实用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一个,网络热搜里边儿去找痛点。作者认为啊,网络热搜这是寻找用户痛点的最佳途径之一。如果你想了解某款产品对应的用户痛点,你可以在搜索网站输入产品的名字,比如说路由器吧,是吧。那么搜索框呢,会根据用户搜索的大数据,自动匹配最常见的搜索问题。比如说“路由器怎么设置”,你输入仨字嘛,那底下一排嘛,啊,底下告诉你“路由器怎么设置”“无线网络”等等等等的一大堆。那这里边呢,就是搜索问题最多的,都在这里显示出来了。那就以老郑刚才说的那例子来看哈,第一个出来啥“路由器怎么设置”,那就知道了,这段时间用户在使用路由器时最大的痛点是啥,不会用,哼,不会设置的。
那你看小米公司,非常善于用这种方法寻找用户痛点。它在研发小米路由器的过程里边,哎,它就根据网络显示的用户痛点,让自己的路由器设置变得非常简单,瞎给pp只需三步,傻瓜式操作,稍微有点手机、电脑常识的用户都能轻松操作。所以你看小米路由器大受欢迎。你说它真的是性能非常好吗?未必吧,对吧,比它性能好的大有人在呀,对不对。但是你没它方便哈,这也是先行一步啊,人家先把方便做出来。
所以你看在搜索引擎里边啊,热搜里边出现这种频率最高的问题,往往就是大家现在感觉很困扰、很难受的事。你要能把他这些事解决了,你不就赢得了客户的青睐和信任嘛,对吧。
那第二个方法呢,就是在用户的评论里边去找痛点。比如说以前我们想找一家品质、环境都不错的餐厅,那你只能是凭借口碑相传,或者你亲自去体验一下。那现在不一样,你像美团、点评之类的,呃,全国的这种网站,还有每个城市有那种独立的、属于自己的城市门户网站,人家呢,也提供了这样的服务,大家谁去哪儿了,怎么回事了,唉,把这个信息就发布出来。这里面呢,就包括了去过的用户的一些点评,什么餐厅环境啊、交通是不是便利呀、消费标准多少啊、服务质量、口味啊等等等,这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这种用户点评模式呢,后来也被很多电子商务的网站给借鉴了,就是你对买到的东西可以直接发出评论,对吧。你像京东、当当、亚马逊、淘宝、天猫这些,咱就不说了,基本上都有。那现在这种风潮的兴起呢,就导致好多人干嘛,比如说我想去看电影、健身房、游乐场、旅游景点,我去之前我先搜一遍,哼,我先看看评价,然后我再决定去与不去。
所以你看用户评论,它一方面是消费者赖以参考的标准,另一方面也是企业人员找到用户痛点的一个天然数据库。为啥这么说呢,哈,你看啊,都有评论嘛,那无非就是好评和差评嘛。咱先说好评,好评反映的是啥,产品的兴奋点,这个点是让用户最满意的地方。所以你通过好评呢,你可以看一看你自己家的产品的卖点跟人家比起来差在哪,对不对,是比他强啊,还是比他差呀。所以说你不断地围绕用户好评中的诉求点,你能提炼出来优化自己产品的营销方案,同时还能看到精品的优势所在,扬长避短啊,或者说取长补短,对吧,这也能有效地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那还有一个是啥呢,是差评,对吧。这个差评是企业更应该注意的,差评往往就是用户的痛点所在,就是让用户最不满意的地方。这个差评啊,一般它不太会是商家刷出来的,那好评还有可能是,对吧,有可能掺点水,这个差评一般就很少了,没人自己给自己泼黑水,不至于,对吧,所以可靠度更高。
那我们通过对差评的整理呢,跟那个好评实际上差不太多,对不对啊。他抨击的这个地方啊,大家都说这景区来了以后什么都好,没有厕所啊,这厕所太少了,山上一个,山下一个,正好爬到山中间,你就去哪,太烦人了,怎怎怎怎怎么地,所有人都在那,你也是一景区,你看你是不是这样,对不对。如果说你不是这样,恭喜你过关啊,再优化一下,让大家更开心一下,对吧。如果你是赶紧改呀。
所以说我们把这个用户对产品、服务的差评进行筛选、归类,然后按轻重缓急程度排序,我们这么做一定能找到用户的痛点。你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简直就是一个分析、挖掘用户痛点的神器,对吧。找到痛点,你再对比一下自己,你这怎么调整,怎么完善,这就有计划。
那第三个方法呢,就是要通过试错去寻找痛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吧,痛点营销呢,也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在营销的过程中找到用户痛点的过程,这就叫试错的过程。借助我们试错的方法,企业可以更加不断地接近用户真实的痛点啊。
那怎么借助这个试错呢?哎,有三个步骤。第一步,你先猜测痛点。这种猜测呢,主要是一种场景化、情景化的猜测啊,你也不能到他的生活里去啊,你只能想象一下说,如果我在那个时候遇到了这样的事,我怎么办,我是痛苦啊,我是高兴啊,对吧。没有猜测,你就不会发现错误的痛点,也就没有什么反驳和更正了。
第二步就叫痛点反驳。你要是没有反驳前期对用户痛点的猜测,那就变成啥了,你用户人员的一厢情愿,这很有可能在实践中招致更大的损失。那啥时候反驳啊,就是批判嘛,啊,第一步我找出来,我觉得啊,我要是那时候我就遇到这种事,我一定会很难受啊,怎么怎么怎么地。那我要反驳你啊,对吧,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呢,或者说我在那我就不是这样,因为我是个什么什么什么样的人,咱俩不断地在论证这个事儿,经过论证往往就能发现这里边的不妥之处。
第三步呢,叫快速的纠错。我们在通过检验确定错误以后,就是不断地试错嘛,要深究原因,然后修正痛点,或者说根据需要,我再启动新一轮的试错,直到我接近了用户最终的痛点。
咱们可以还说说小米啊,它的杀手锏呢,是低价格和高性价比。因为追求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正是用户的一个核心的诉求和根本痛点。低价格和高性价比的策略,让小米公司在市场上屡试不爽。但是在2018年2月,小米公司推出了第一款空气净化器,并且以499元的低价进入市场。不过这一次失手了,因为这个空气净化器的使用体验太差了,机器产生的噪音让用户无法忍受。许多用户都开始吐槽这种不良的体验,说买回家一个什么玩意,这是说是买回家一个关不了的、串了台子收音机,你说你闹不闹挺啊。所以这个不堪噪声的困扰,就变成用户新的诉求和痛点了。
那好,小米团队,咱们说了嘛,试错高手有错无所谓,那啥也能一辈子不犯错吗,那无所谓。他们马上针对用户抱怨噪声的这个痛点,改进产品,解决了噪声问题。几个月以后推出了改进型的二代产品,然后定价也提高了699。那这回的推出呢,市场反应就变得火爆起来了。哎,买回家外形也好,设计感十足啊,价格也OK,放家里一看呢,唉,声音也不大,这回好了,唉,所以市场反应火爆。
那小米空气净化器在市场上的试错,不仅试出了产品的问题和用户的痛点,还试出了更高的价格曝光度,这就算是额外的收获,对吧,一台多挣200块钱啊。
那好,以上就是我们说的第二部分,如何寻找痛点。这里边呢,有三个方法。一呢,网络热搜里边找痛点,呃,搜索引擎里出现频率最高的问题,往往就是用户的痛点所在,你能解决这些问题你就OK了。第二个,用户的评论里找痛点啊,尤其是重点注意那些差评啊,因为它注水的可能性小啊,所以说这个也是我们寻找用户痛点的数据库。第三个,你要通过不断的试错寻找痛点,从痛点的猜测、反驳到快速纠正,企业可以更加接近用户的真实痛点。
好,我们现在知道什么是痛点了,也知道怎么找痛点了,那我们怎么把这个痛点融入到我的产品设计里呢?那我们就进入到第三部分,对吧。
首先,我们可以把自己变成超级用户。在互联网大潮下,几乎所有公司都在讲换位思考,都在讲用户思维,对吧。但你经常遇到的尴尬是啥呢,你挖空心思啊,从这个用户角度啊,打造的产品,用户呢,不买账。这个换位思考啊,揣摩用户无可厚非,但很多企业和产品经理啊,他所谓的从用户角度出发呢,只是自己拍脑门想了一下。他说:如果我自己是用户,我会有啥需求。你谁也不问,就自己想了一下,也没有确定,也没有反驳,啥也没有,想完以后觉得,嗯,这就叫用户思维了,反正我要是用户我就买,就这么想。实际上这非常容易出现偏差,叫啥自我中心化嘛。
作者认为呢,真正有效的办法就是,你得把自己当成超级用户,亲自体验产品,而不仅仅停留在空想的阶段。超级产品体验官马化腾,哼,他在QQ邮箱的开发过程里边,曾经与开发团队通过几百封邮件,亲自体验产品的各个版本,干嘛呢,找痛点,并且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把自己当成超级用户来亲身测试,用这个找到用户的真实痛点,你这样才能做出更贴近用户的产品,获得目标用户的认可。
其次呢,就是注重细节的体验。有一句话说嘛,每一个藏在细节体验里的痛点,它都是商业机会。这句话用在产品设计里边再合适不过了。谁要是能在产品设计里边,在用户细节的体验里边融入痛点思维,那他就能赢得市场的机会。
你比如说微信啊,这我们说的是一款伟大的产品,对吧。在微信的很多细节体验里边,它都能直击到用户的痛点啊。咱都有微信群,一些活跃较高的微信群,有时候群聊的内容很多,一旦有时候你忙点别的事,再回头,前啊,错过老了,你想看看大家都说啥,这顿往上翻啊,非常繁琐,而且你还不太容易走,这种体验其实就非常痛苦。那意识到了这一点以后呢,微信就增加了一个信息提示导航的功能。比如说,呃,某个微信群有200条未读的聊天记录,那你点击以后呢,就直接定位到你上次阅读的地方,准确便捷,你不用瞪大双眼去翻页了,用不着了。
你再比如说,以前我们用计时工具聊天的时候,我要想给你发个照片啊,或者这个啊,截屏啊、手机拍照啊,往往都需要到相册里去找啊,中间的操作比较繁琐。那微信的聊天界面呢,就针对这个有这么一个功能啊,你有了这个手机截屏或者拍了新照片以后,再打开微信的聊天窗口,选择加号发送内容的时候,这个聊天界面里就会出现你可能要发送的照片,直接给你来个提醒,那就方便你选择啊,用刚做的截图或者照片当信息发过去。那如果你几秒钟不做选择,对不起了,这提示消失了,这完全不用你操作啊,这就优化了用户的体验。
那这种在细节上面啊,直击用户痛点的做法,就是典型的痛点思维啊,紧跟用户的痛点设计难点,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企业盈利的关键思维。
最后呢,就是一定要让你的用户啊,参与到产品设计里去。随着企业越来越关注用户的痛点,关注用户的体验,原本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现在呢,更进一步了,被一些互联网企业演化为用户参与式设计,唉,极大地优化了用户体验。
其实呢,用户参与设计它不是个新概念,这很多年以前,那摩托罗拉、微软,对吧,西方那些顶尖公司呢,早就倡导让用户更深入地融入到设计的过程去,培养用户在用自己产品时候的那种主人翁的意识。
那在咱们国内呢,啊,强调用户参与感呢,这个小米啊,它把这个用户参与设计进行的更加彻底啊。你像它启动之初,高级的合伙人黎万强啊,他就设想我得建立一支10万人的研发团队。大家听了你疯了吧,这10万人还都是研发团队,上哪找去啊,对吧。那黎万强解释了说,现在啊,我们公司的核心研发人员呢,大概有100个人,那我外围呢,只要有2000个人作为小米的荣誉研发人员,那我再往外围呢,我这个参加研发的深度用户,我就可以达到10万人。
那为了让用户真正参与到产品设计、研发里来,小米呢,还设计了橙色星期五,哎,这种新型的产品开发模式,就是现由小米公司的研发团队在论坛上和这个用户啊,深度的互动,把这个产品功能坦诚地去告诉用户,然后每个周二,小米公司会让用户提交使用的体验报告,通过报告,唉,团队在进行改进,并且实现用户的新的要求。而到了每个星期五的下午啊,这所有米粉最期待的啊,就是新的版本会伴随着橙色的标志如约而至。
那2010年的8月份,小米推出第一个版本,100个用户,一年以后用户量突破了50万。这个过程里边,小米没有花一分钱的营销宣传费用,就靠用户的口碑相传,唉,这就是用户参与设计的魔力。
那好,以上是我们说的第三部分,如何将用户的痛点融入到产品的设计里去。首先你自己得成为超级用户体验产品,其次,在用户的细节体验里融入痛点思维,最后让用户参与产品设计,赢得口碑。
作者在最后啊也强调,在激烈的商业竞争里边,谁能够迎合消费者需求,解决消费者痛点,谁就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网络搜索、用户评论、不断试错,哎,这都是很简单实用的方法。你只要我们把自己当成超级用户啊,站在用户的立场上,长期耐心地关注市场和细节,并尽可能引导用户参与产品的设计,你这样就有可能找准痛点、确认卖点、制造爆点,实现我们企业的持续发展。
那好,今天的分享啊,到这儿了。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很赞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