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管理管理
《让大象飞》
铛铛铃2025-09-14【管理】2人已围观
简介
今天为你解读的书是《让大象飞》,副标题是《激进创新:让你一飞冲天的创业术》。
我们很多人都怀揣着创业的梦想,希望通过创业实现自我价值。然而,市场竞争是激烈残酷的,如果没有掌握创业的技巧,最终的结局只能是一败涂地。怎样才能成功创业呢?这本《让大象飞》就讲述了让创业者迅速崛起的方法。
本书的作者史蒂文·霍夫曼,是美国硅谷重量级创业教父和天使投资人。在高中时期,他就已经制作了50部短片,撰写了一部小说,设计了数十种桌面游戏。大学毕业之后,先后从事了风险投资人、作家、程序员,甚至配音演员等十几种职业。丰富的工作经历,让霍夫曼对市场有着精准的判断。他创立的创业孵化器创始人空间,指导了著名图片分享平台INSTAGRAM等数百家初创公司,被福布斯评选为硅谷前十大孵化器之一,而他本人也被称为霍夫曼船长,作为创业导师,活跃于全球创业社群中。
在这本书里,霍夫曼解析了硅谷大小公司成功创业的技巧,可以说啊,这就是霍夫曼创业精神的浓缩。介绍完本书的基本情况,接下来就分三个问题来解读这本书:第一,创业需要哪些基础要素;第二,如何打造产品占领市场;第三,怎样通过创新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首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创业需要哪些基础要素。创业啊,是一件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但要有敢想敢干的勇气,还要对时机、产品、客户以及组织架构等要素有充分的理解。总的来说就是要做到“量准量少”,也就是时机定位要准,人员资金要少。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第一个要素是时机要准,这是一个初创企业成功的关键。什么是时机呢?来看几个简单的例子。近年来,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手机软件的开发热潮。在这股热潮刚刚兴起的时候,唉,有人做了个模拟打火机的简单app,就赚到了100万美元,愤怒的小鸟甚至每月赚到数百万美元。但是,如果初创企业现在加入竞争,那么成功的机会就非常渺茫,因为开发app的最佳时机已经过去,市场竞争变得非常激烈,创业者很难从海量的软件产品中脱颖而出。因此,在正确的时间做出正确的东西非常重要。
怎样确定恰当准确的时机呢?这就需要观察浪潮。这个社会总是迎来一个接一个的浪潮,在技术领域,首先是互联网浪潮,而后紧跟着移动平台、金融科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浪潮。如果错过了这一波浪潮,总会有另一波浪潮紧跟而来。所以,关注下一波浪,比追赶过去的浪潮更有效。
然而,要抓住一波浪潮,只依靠观察是不够的,还需要速度。通常情况下,技术研发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呢,大多数成功的初创企业,并不去开发自己的技术,而是使用现成的、能够购买到的技术,或者使用开放源代码,这样才能以更快的速度,在正确的时间抓住机遇。比如OCULUS公司,这家公司抓住了虚拟现实技术的浪潮,推出了一款VR头戴设备,给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游戏体验,成立仅两年,就被FACEBOOK以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关键在于,这项虚拟现实技术,来自于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开发的开放源代码,而不是阿克琉斯公司自行开发的。
创业的第二个要素是定位要准,这里主要是指产品体验的定位,也就是要完全站在客户的立场思考,真正为客户解决问题,这个问题就是用户的痒点或者痛点。只要找准这个点,深入进去,就能够赢得用户和市场。比如微信解决了短信收费高的痛点,优步解决了打车难的痛点等等。
那怎样才能找出客户需要解决的问题呢?最好的信息来源还是客户,只有与客户建立联系,才有机会找出客户没有得到满足,或者还没有明确表达出来的需求。医疗设备制造商codes i,为了找准定位,他们设计了针对医生客户的访谈内容,询问客户想要通过设备达到什么样的结果,带来哪些帮助,然后对客户的需求进行整理分类,在此基础上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他们利用这种方法开发的动脉支架,仅仅一项产品,就让codes is在短短两年时间里,营业收入翻倍,股价急剧上升。
无论多好的产品,始终是要人来运作。看准浪潮趋势之后,就需要组建一个步调一致的团队,准备创业。那么,什么样的创业团队最容易成功呢?作者认为,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创业的团队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要严格控制人数,一支优秀、高效的团队,往往能击败一支庞大、磨蹭的团队,这就是创业的第三个要素,人员要少。
从硅谷的历史可以看出,正是这种小规模的团队引领着技术革命,英特尔、惠普、苹果、谷歌、亚马逊等大公司,都是从小团队做起来的。在大公司内部,也可以通过小团队开发出令人惊艳的产品,比如IBM著名的as400商用服务器,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SR71侦察机等等,都是出自小团队之手。
那这种小团队究竟多少人合适呢?根据作者运营的创始人空间和跨国咨询获得的经验,一支理想的团队一般由两到五个人组成。无独有偶,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提出的两块披萨原则也指出,如果一支团队无法用两块披萨填饱肚子,那么这个团队就太大了。这是因为啊,团队越小,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就越方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更亲密,每个人都知道其他人的强项和弱项,因而可以形成更好的团队合作。
通常情况下呢,团队成员至少要包括四种关键人才。第一种是CEO,也就是一个出色的团队领导者,他不仅能够全面彻底的理解业务、客户以及市场,还要能够把愿景和产品推销给世界。第二种是CTO,就是首席技术官,这个人必须精通最新的技术,知道怎样利用新技术,来转变现有的业务模式,还能卷起袖子干一些写代码、做测试之类的枯燥工作。第三种是创意设计负责人,他需要拥有独特的设计思路,能推动产品创新。最后一种是特定领域的专家,对产品涉及的领域有深入的理解,帮助团队成功融入相关领域。
作者发现呢,拥有这四个技能组合的初创企业,会有更高的成功率。当然,这并不是说必须要有四个人,有些创始人自己就能扮演多个角色,比如马克·扎克伯格,他既是一个很厉害的程序员,还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公司的业务呢,有着全面的理解,知道如何设计一个产品。但是他也并不是单枪匹马的去干所有的事,他组建的团队让FACEBOOK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创业的第四个要素是资金要少。很多人认为啊,资金越多,就能够获得更棒的资源、更多的人手、更快的发展,来赢得更好的结果。事实上呢,过多的资金可能是一味毒药,会让初创公司缺乏选择的余地,只能按照投资者的意愿发展,最终失去创新的动力。初创企业color曾经围绕各种活动或会议,设计了一个新的照片分享app,尽管这个app还没有成型,这是一个大的愿景,可他们呢,依靠愿景获得了4100万美元的融资。然而,正是因为有了这笔巨款,使得他们不能自由地去做各种尝试,因为风险资本对他们的要求非常局限。最终,在经历了一连串的调整失败后,color不得不以非常低的价格卖给了苹果公司。
相反,有限的预算可以真正鼓励创新思维,资金上受到限制的企业,会用全新的、甚至有些激进的方式来思考问题,而且会以更快的动作来尝试那些被其他人忽视,或者认为根本不可能的方式。史蒂夫·乔布斯也曾说,创新和你在研发上投入多少钱,没有任何关系。根据博斯咨询公司的数据统计,苹果公司被认为是全球最具有创造力的企业,但它的研发预算只排在第70位。同样,谷歌的创造力排在第二位,但研发预算排名在20位之外。
总的来说,选择合适的创业时机和准确的产品定位,即使利用较少的人员和资金,同样也能够取得成功。但是在这之前,必须要有一个前提,就是要把创意变成现实,打造出令人眼前一亮的产品。接下来的第二部分,我们就来说说怎样打造出创新产品,迅速占领市场。
怎样才能打造出让消费者为之着迷的产品呢?答案就是针对用户的痛点,进行一系列创新设计。总的来说,就是要明确设计和模式两个创新方向,对产品进行验证,并为用户提供增值。接下来,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第一个创新方向是设计创新。什么是设计创新呢?这是指从产品的外观、触觉、用户体验等方面出发,对现有的技术进行包装,设计出令客户惊讶和迷恋的产品。比如特斯拉的S型跑车,号称汽车界的IPHONE,它更多的是设计上的创新,因为电动汽车和互联网的技术早就有了,特斯拉虽然是电动汽车,但拥有着轿车的外观和跑车的性能,并且实现了互联化,客户看过之后的感觉除了酷,就是惊叹,“哦,原来电动汽车也可以拥有如此高的品质”,这就是特斯拉的设计创新,让它超越了竞争对手。
从历史经验来看,每项技术发明都可以有上千种不同的应用方式,对于创业者来说,相比于发明创造,利用现有技术进行的设计创新,成本更低,也更容易成功。在作者看来,由设计创新带来的财富,要比由技术创新带来的财富更多。苹果公司的IPOD就是典型的例子,在IPOD刚上市的时候,市场上已经有很多款mp3,IPOD在技术和硬件方面没有获胜的把握,于是他们就转向用户的个人体验,不仅设计了获取、播放和购买音乐的生态系统ITUNES,而且比以往更加注重产品的细节体验,比如给新产品充满电,为用户提供完美的开箱体验。这种做法看起来稀松平常,但在当时来说是绝无仅有的。
不过呢,很多产品虽然也进行了设计创新,但最终还是失败了,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商业模式,所以商业模式就是第二个创新方向。作者甚至认为,重写商业规则才是真正的成功。优步就是商业模式创新的标杆,他把自己定位在客户和车辆所有者之间,把任何拥有车辆的人都变成优步司机,这样一来,不但满足了客户更快、更智能、更方便的体验,还能够实现规模化、可复制等商业特点,彻底颠覆了传统出租车行业模式。最重要的是,相对于以往限量供应的出租车,优步的司机越多,就会有更多乘客获得服务,而乘客越多,就会有更多的司机加入优步,这就形成了一个正向循环,从而使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市场占有率也就越来越高。优步颠覆性的商业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以至于出现了从快递业务到住宿等很多领域的优步化,推动了共享经济的发展。如果创业者能够像优步一样,构想出颠覆性的方法,那么就能改变这个世界某些领域的运行规则。
其实很多人对创新存在误解,认为所谓的创新就是技术创新,收益最大的创新也是技术创新。事实上呢,绝大多数改变世界的初创企业,并不是依赖于技术创新,而是关注设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通过创新设计出产品的原型之后,需要进行一个关键的步骤是产品验证。这种方法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在产品正式投产之前,根据创新概念,用较低的成本制作出产品原型,来测试和验证产品的实际效果,这是避免投资失败的有效方法。
比如修斯特的com网站,他的目标就是在线销售各种鞋子,创始人尼克·斯威姆开始的时候没有把所有的设想都做出来,而是做了一个非常基本的网站,用尽可能简单的方式来测试他的设想。在这个圆形网站里,只有一些鞋子的照片,甚至价格都是从当地的鞋店抄来的。然而,实践证明,消费者对网购鞋子具有很高的热情,尼克陆续收到了一些订单,为了完成这些订单,尼克自己在当地的鞋店里购买了鞋子,然后发给了他的客户。这次验证充分展示了产品的潜力,也给了尼克巨大的信心,于是,他和合伙人一起成立了著名的ZAPPOS网站,一时间发展成为最大的卖鞋网站,最后以12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亚马逊。
由此可见呢,验证是连接创意和产品的重要桥梁,直接决定了产品能否上市以及未来的前景,为创业提供了一道强大的防火墙。通过了验证,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将产品投放市场。那么,如何让产品迅速占领市场,锁定市场呢?关键在于吃透用户,为用户提供增值,就是要持续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价值有很多种,除了最常见的价格、质量和服务之外,还有客户体验、功能、美感、速度、声誉、安全性等等,谁能为用户提供最高的总体价值,谁就能赢得用户。
亚马逊公司,可以称得上是持续提供价值的典范。在销售图书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客户更渴望免费的快递服务,于是他们启动了亚马逊金牌客户服务,金牌会员只需要支付一笔固定的年费,就可以获得无限次的快递服务。接着呢,他们又发现客户希望订单可以尽快出货,于是又推出了金牌客户所有订单两天到货的增值服务。之后呢,他们又为金牌会员提供了免费的流媒体音乐和免费的照片云存储等增值服务。虽然这些服务花费了亚马逊不少资金,但正是这些增值服务,把客户牢牢锁定在金牌会员的生态系统中,使得客户流失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所以对于成功的企业来说,千方百计为客户增加价值,既能够增加客户的忠诚度,还能够对竞争对手形成防御,从而保持住市场优势。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当一项创新获得市场认同之后,瞬间就会有几十家模仿创新的企业出现,如果不想昙花一现,就要学会持续创新。接下来的第三部分,我们就来说说企业怎样通过创新推动持续发展。
作者认为,要保持持续创新,至少要学会三个方法,分别是鼓励创新、调整方向和拥抱失败。首先说说第一个方法,鼓励创新。想要获得持续的创新,就要构建一种包容、开放的企业文化,鼓励每个人去挑战现状和提出新的想法,只有利用好这些独特的想法,企业才有机会把激进的想法变成现实中的项目。谷歌公司对自己的180个内部团队进行研究后发现,当团队成员可以毫无顾忌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时,这个团队就会有最好的表现,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心理安全。利用这一结论,谷歌开始着手建立一种包容的企业文化,鼓励员工创新,让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而不用担心被批评或失去现有职位,这一举措成为谷歌成功创新的关键之一。
有时候呢,提供资金支持,也是鼓励创新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拥有PHOTOSHOP、dream、VIVER、ACKBT等世界知名软件的奥多比系统公司,就建立了这种创新企业文化,他们推出了一个叫做启动核的项目,专门用来激发创新。这个盒子里放了一张预存1000美元的信用卡,和一份创新指南,员工可以随便用这笔钱来开发自己的创意。发放了1000个这样的盒子后,公司获得了大量创意,比如建立adobe软件、用户可以发布教学视频的网站,开发出可以实现视频同步功能的集成软件等等,让企业保持了持续创新的势头。
创业的道路通常是曲折迂回的,永远无法确切的知道正确的方向在哪里,这时候就需要第二个方法,及时调整方向。比如some biscuit,这家初创企业,最早创业的时候,他们想做一个把网络购物和本地商店进行匹配的购物app,虽然拿到了融资,但市场并不认可。于是他们放弃了这个想法,及时调整方向,改成按需配送红酒和奶酪的服务,结果发现,这个市场受到了亚马逊等公司的挤压,发展空间非常小。最终他们又进行了调整,提供半成品菜的快递服务,解决了很多消费者的真正痛点。在作者完成本书的时候,这家公司已经走在了正确的轨道上。
由此可见,调整的方向就是避开竞争对手,让自己成为行业主导。作者提到了一家名叫斯维斯的初创企业,这是一家从事VR技术应用的企业,他们虽然已经拿到了数百万美元的融资,有了很好的开始,但VR项目的竞争在短时间内就变得非常激烈,索尼、三星等一些大企业都发布了自己的VR设备,对这家初创企业来说,虽然他们的技术更好,但由于超大企业的介入,而失去了获胜的机会。于是他们迅速调整自己的方向,将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到了开发VR的app上来,最终他们推出了原始数据,这款VR游戏,几乎立刻成为美国销量最高的虚拟现实游戏,而这家公司也迅速成为VR游戏市场的领导者。
然而,越是具有创意的项目,失败的概率也会越高。如何对待失败,直接决定创新的效果。正确的做法就是要拥抱失败,把失败看做创新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伟大的创新往往来自于对问题的深刻理解,而且越是重大的失败,可以学到的东西也就越多。要知道,桑德斯上校是在经历了1009次失败之后,才创立了肯德基,亨利·福特开始创建的两家汽车公司都失败了,但是第三家公司成就了辉煌的福特汽车,华特迪士尼曾经因为缺乏想象力和没有原始创意而被开除,他创立的第一家动画企业也破产了,之后才有了著名的迪士尼。类似的案例多的数不清,但所有这些成功的案例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从失败中汲取教训,获得洞见。
那么怎样才能从失败中获得更多洞见呢?一种简单的方法,就是要求团队成员定期分享他们最新的失败案例,并向其他人解释失败的原因。有时候在分享问题的过程中,就可能引发其他人的顿悟,从而获得新的灵感。比如美国著名的小额支付软件VIO,在2009年刚刚创立的时候,他们设想的目标是做一款音乐下载软件,让用户发送他们喜欢的乐队名字,就可以获得一首这个乐队的mp3音乐。但实践证明,这种设想是失败的,因为这不但没有解决用户的痛点,而且也没有面对市场竞争的优势。针对痛点不清晰的问题,团队成员虽然展开讨论,却没有进展。一次偶然的机会,团队成员在支付就餐费用的时候,发现个人还款转账的体验极差,于是他们根据这一痛点,推出了一个能简化朋友间相互支付的app,解决大家互相转账的难题。最终VIO被paper公司收购,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支付应用app之一。
所以啊,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从失败中获取新的洞见。总的来说,创业是一种需要技巧的活动,你带着什么样的思维,做了什么样的准备,直接关系到最后的结果。掌握了筹备的技巧和创新的方法,即使是身材庞大的大象,同样也能一飞冲天。
好,《让大象飞》这本书就为你解读到这儿。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很赞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