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管理管理

《让顾客自己来定价》重构价值认知,开启双向共赢的消费新范式

铛铛铃2025-09-08管理773人已围观

简介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这本书啊,叫做《让顾客自己来定价》。

那之所以给大家推荐这本书呢,是因为我们都知道啊,一家公司要想提高盈利啊,一般的做法无外乎就是控制成本,或者说降低价格用来扩大销量。但是现在啊,越来越多的企业啊,都放弃了打价格战的这种做法。这是因为啊,调整价格实际上是会带来很大的风险的,它很有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比如说你涨价之后,可能你的销量呢,会下降;那你降价之后呢,涨不回去了,然后就陷入了这种恶性循环里边去了。

那老郑也相信,大家最近都听过这方面的例子哈。但真的如此吗?真的是这种价格战就不能碰了吗?本书的作者的观点啊,就打破了这一个说法。他认为啊,定价其实应该是企业营销的核心战略,调整价格虽然会带来很大的风险,但是呢,它也会带来巨大的收益,因为没有哪种策略是没有风险的,对吧?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重要的,你要正确合理地使用这种定价的策略。

那说到这儿呢,我们就说说本书的两位作者啊。他们两位啊,分别是贾格莫·哈拉古和张忠。没错,是张忠,是中国人,那个姓也是中国人的姓。你能看得出来啊,这是一个中西合并的一本书。贾格莫·哈拉古啊,是沃顿商学院的营销系主任啊,他研究的领域呢,就包括了新产品定价、折扣、优惠价策略等等吧。同时呢,他还为很多世界顶级的公司啊,提供了这种策略咨询的服务,比如说汇丰公司啊、时代华纳等等这些大的公司。

那张忠呢,他也是沃顿商学院的营销系教授,他曾经在中欧商学院、长江商学院里任教,也对定价的问题啊,很有研究。

本书啊,一共分成了十个章节。今天老郑呢,将从三个方面给大家去分享这本书的内容,分别是:为什么要以顾客为导向进行定价;第二个,为什么不同的顾客要采用不同的价格;第三个,为什么说价格战是短期内重建行业秩序的最好选择呢?

那好,接下来就开始我们今天的分享啊。

我们先来聊一聊第一个部分,就是以顾客为导向的定价。作者强调啊,企业在定价的时候啊,你不能以成本为导向啊,也不能以这个竞争对手为导向,而要以顾客为导向。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可以挨个来说一下原因啊。

先说这个,为什么不能以成本为导向定价?用成本为导向啊,商品的价格呢,就简单了,就是成本加上你要的这个利润,就是一般企业都采用的这种定价方法啊。比方说你的成本是十块钱,你呢想挣五块钱,那妥了,那就是十五,你的产品价格就是15了,对吧?那企业选择这种定价法的理由啊,主要是它可以让企业能够稳赚不赔,因为你不论你怎么卖,你只要不低于你那个成本,那剩下的都是你赚的,无非就是赚多赚少的事呗,对吧?你成本十块钱,你挣了这个利润是五块,那你说我不挣五块了,我十二十一,哪怕十块零一毛呢,你也没低破成本呐,你也没赔着,就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但为什么这种方法既然是稳赚不赔,还不让用了呢?通常来说,随着商品的销量的增加,你的这个成本啊,实际上是递减的,也就是说你卖的越多,成本越低,对吧?但是销量这种事儿,谁都没有办法去保证啊,他只能在一段时间内你做个大概的预估。如果实际销量你低于你预估的销量了,那你成本就比原来预估的就要高出去了。而且这种情况啊,在现在的经营里边是经常发生的。所以说你要是以成本为导向定价呢,那最大的原因是让你稳赚不赔吗?这个呢,是不一定的啊,它就不一定能让你一直稳赚不赔了。所以说作者不建议用这个。

接下来我们说说,那不用成本定价,我们为什么也不能以竞争对手为导向呢?就是如果要以竞争对手为导向啊,就是抄对手的定价策略嘛,要别人卖多少,你也跟着卖多少,或者呢,比他低那么一点,对吧?很多企业啊,也会选择这种方法,主要是它看起来呀,非常安全,不容易出错啊,跟着市场哈,跟着对手走肯定不会出错,对吧?你该调查的别人都替你调查好了,我跟着他调查的结果走不就完了嘛,我还省钱还不费力,对吧?我也不会在价格方面呢,让市场给我淘汰的掉。

那为什么这样也不行啊?作者就说了,你这样的定价会让价格决策非常的被动,定价的工作呢,就变成了跟着对手去调整价格。而且最关键的是啊,如果竞争对手从顾客那里得到了一手的信息啊,从而呢,他去调整他的战略,那你的速度等你看到他调整完的时候,你就已经比竞争对手慢那么一步了,而这一步有的时候往往就是深渊,你就再也没机会爬上来了。

那既然说成本导向和竞争对手导向都不行,那为什么就以顾客为导向他就能行呢?那以顾客为导向的定价,实际上就是让企业知道自己呀,面对的是什么样的顾客群,这些顾客群呢,有什么样的需求,他们呢,有什么样的这种消费方式和模式。

举个例子来说啊,就是假设现在有这么一款钱包,成本是多少钱呢,十块钱。我们现在就用这个以顾客为导向的定价法,来试一下怎么给它定价啊。那第一步啊,我们先确定好说呀,这个钱包是干什么用的,对吧?那它这就有区别了,它干什么用呢?前面装钱嘛,是吧,谁用它装钱啊?那如果说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市场两块我分出来啊,先大块地分成两块。那谁来用它装钱呢?你比如说我们放在生活必需品里边,那作为生活用品啊,顾客关注的是什么?这款钱包你首先你结不结实,你别我掏一掏就散架子了,对吧?那不行。能不能装,这能装多少?拿着方不方便,对吧?再多追求一点好不好看,对吧?材质是不是OK?你考虑这些东西。那你的定价呢,你就要符合生活必需品的定价范围,比如说你卖1520,唉,这种价位,诶,你定出来了。

那如果说你的顾客呢,把它作为了一款奢侈品,比如说周杰伦同款钱包,那么他的关注点呢,就聚焦在了彰显身份、潮流、时尚这里面去了。那么你的定价再定15块钱,实际上就不合适了嘛,你可以考虑150啊、200,可以考虑这种感觉。

当然了,刚才那就是一个例子啊,实际在应用当中,你不能这么草率的应用。呃,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一句话,是你的顾客是什么样的人,他用他干嘛,你把这个分析清楚了,你回过头来再去给他定价。只要你这个价格让它在使用这个场景里边,他觉得值,他就会付。你呢,在他能接受的这个价格的最顶端往那儿去使劲,把价格往那儿去标。哎,你这样的话呢,你定出这个价格,就可以给自己有足够的空间了。

那作者也说呀,说之所以要以顾客为导向进行定价,主要就是因为现在顾客的这种消费啊,正在从生活需求导向转变为价值导向,人们买东西已经不太在乎说这个东西到底实不实用了,更多的是为了满足内心的一种体验。所以啊,对商品的定价就必然要考虑顾客的偏好、顾客的消费能力,以及你的商品能够带给他的这种心理体验。

同时呢,以顾客为导向的定价呀,也不仅仅是为了满足顾客的心理需求,他还转变了企业的营销思路。那以前的时候啊,企业都是先生产这个商品,然后呢,再给这个商品呢定个价格,然后根据这个价格呢,再去找这个顾客。而用了以顾客为导向的定价思路啊,就完全反过来了,我们先去确定我们企业的目标客户是谁,然后围绕着用户的需求,回过头来看一看商品能够带给顾客什么样的体验,满足他们什么样的需求,把这些都整明白了,最后我们再给商品制定一个价格。

那商品营销专家科特勒啊,就有一句名言,他说:“营销就是价格,以产品为载体卖出去。”那这句名言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卖出去的其实不是产品,而是你的价格。

那以上呢,就是老郑今天和大家分享第一个部分,以顾客为导向有两种明显的优势:一呢,它更符合人们的消费理念,更能够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第二个,用这种定价方法可以转变企业的营销思路,围绕顾客设计商品、制定价格,可能是更有效地帮助我们摆脱经营压力的一种方法。

那接下来我们聊聊第二个部分,说不同的顾客要用不同的定价。作者就认为啊,说好的定价策略不是对所有人呐,都是一个固定的价格,而是要对不同的顾客呢,制定不同的价格去吸引他。

在这里啊,作者就引入了一个经济学上的概念,叫做价格歧视。这里面提到的歧视本身呐,没有什么歧视谁或者打击谁的含义啊,没有啊,这纯是一个术语啊。那在经济学里边儿,价格歧视呢,分为了三种类别。

第一类价格歧视呢,也被称为完全的价格歧视,它指的就是对每一个消费者,我都去收取不同的价格。那说到这儿,大家应该挺明白了,说太明显了,所谓的大数据杀熟,那就是这种类型的价格歧视嘛,对吧?呃,前段时间网上也说了嘛,说是网友说爆料,说是用那个某个软件就不说了,某个平台他是一个老用户了,买同样一个东西,他就发现比新用户要贵出很多钱哈。同样一个东西,我们的理解是,你是我的老客户,那你买东西应该有优惠呀,那对不起,在他那反而没有。

那第二类价格歧视啊,又被称为非线性定价,它指的就是为消费者提供不同数量、质量和价位的组合,然后呢,让消费者自行的选择最为偏好的那一组组合。在这个过程当中啊,商品的价格是随着购买的量变化而变化的,所以呢,消费者需要付出的总价格和这个购买量之间呢,它不会呈现出一种成比例上升的这种线性关系,所以我们管它叫非线性的定价。

那可能太理论不好理解啊,老郑给大家举个例子啊,就比如说咱们去这个超市里买这个洗衣粉啊,哎,这个洗衣粉通常都分成这个大袋装和这个小袋装。那如果这个书友们仔细的比较一下,说这两种包装的分量和价格,你就会发现一点,说每一克这个小袋装的这个洗衣粉的价格啊,它一般都比那个大袋装的要贵。那换言之呢,你要买大袋装的这个消费者,事实上你就获得了一定幅度的优惠。那这种对大量购买者提供优惠的做法,就可以归入到经济学我们刚才说的第二类价格歧视里。

那接下来我们聊一聊第三类价格歧视啊,那这个呢,就是指说呃,针对不同的市场啊,或者说不同的消费者群体吧,你去收取不同的这种价格。比如说我们去公园里玩儿啊,经常能够看到说老人凭老年卡免费,学生凭学生证半价啊,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告示,这其实就是对具有老人和学生这两种身份的人呐,进行了第三类的价格歧视。你又比如说很多呃,国外的教科书啊,他都会出很多版本啊,各种各样的,有的版本呢,只在发达国家里边售卖,有的版本呢,它只在发展中国家里售卖,这其实就是针对了不同国家的市场,进行了第三类的价格歧视。

那作者根据价格歧视这个经济学观点呢,提出了两个实施价格歧视的定价策略,那这两个策略啊,就是1元定价、二动态定价。

我们先来聊聊这个第一个,一元定价啊。一元定价就是让顾客自由的去决定商品的价格。那我刚读到这,我也很惊讶哈,好多书友可能也会问,你让顾客自己定价,他是不是就干脆把我的产品价格压的很低呀?啊,甚至说干脆他就定个零,对不对?毕竟贪便宜的顾客还是很多的嘛。别着急,我们举个例子啊,来说一说这个观点啊。

在英国啊,有一个名字叫做电台司令的这么一个乐队啊,以前呢,他们做这个专辑啊,都是通过线下的渠道去销售,那很传统啊,对吧?你经过这个发行商、经销商层层的这种分层啊,最后呢,他们其实只能赚到很少的钱。就是你别看明星啊,啊,一年卖多少多少那种唱片,以前的时候觉得他们能挣很多钱,实际上挣更多的是中间那些人啊,自己挣到的很少。

那随着这个社会发展的不同啊,这个互联网对音乐行业的影响是越来越大啊,导致好多人都开始听盗版了哈,那他们能赚到的钱就更少了,对不对?这个时候啊,这乐队,你看我倒是觉得他们不应该组建乐队哈,他们应该经商,肯定也能干的很好啊。这个时候他们就用了这种意愿定价的策略,他怎么做的呢,就是把这个专辑呀,直接扔网上去了,然后告诉自己的粉丝,你随便下,随便下,想听你就下,我不要钱,免费的啊,你下完的时候,我就让你根据你自己的意愿来支付啊,你想付多少就付多少,不付钱都行。

结果怎么样啊?结果整张专辑有超过180万人进行了下载,其中有40%的人付了钱,平均每个人支付了2.26美元,赚的钱啊,他比过去所有专辑加起来挣得还要多。你看,采用意愿定价策略啊,有没有什么好处,我们一目了然了。

那作者啊,也对这件事进行了分析,他分析出来说有三种好处。第一个,这个意愿定价啊,他能够释放优质顾客的购买力。什么意思啊?就是我们用个别的例子来说,比方说我们现在卖的是一本旧书哈,可能对于不太在乎这个书籍质量和新旧啊,就想着收藏的这些铁杆粉丝来说,这本书根本就是无价之宝啊,你别人可能说这啥破书给我多少钱不要,但是你对有的人来说,哇,这无价之宝给多少钱都要买,对吧?那他对自己很有价值和意义的情况下,他很有可能就给这个书啊,很高的一个定价,这变成啥了,这就变成了有一部分消费者,就是我们说的优质顾客的购买力,被彻底的释放出来了。

那其次呢,就是扩大了消费群体,就这件事啊,使得这个电台司令这个乐队的顾客群体啊,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尤其是对价格比较敏感的那部分人群。比如说以前哈,一张专辑它定价是固定的,你想啊,这里边有好多这个中间商挣差价,所以这价格一定是很高的。那这个时候只有付得起钱的粉丝能买,那你碰到那些对价格很敏感的,他买不起怎么办呀?那你就卖不出去了呗。比如你原来100,我最多能掏十块,对吧,就算我是你的粉丝,我也买不起啊,那怎么办,那我就干瞅着呗,只有那些有钱的人才在这买,那我这掏十块的,我就只能停在这了。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我买完以后我可以去付十块了,我就一样可以得到啊,我同时也可以付五块啊,对不对?你这样做的话,就极大地扩大了自己的消费群体啊,啊,让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这里边来,释放了更多的这种底层的购买力。

最后呢,他这么做呀,还解决了企业和顾客之间价格不对等的问题。因为以前呢,你要么是顾客多付了钱,那企业多挣了,要么呢是顾客少付了钱,企业就赚的少了,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顾客是只需要按照一元自由的支付,价格是什么?价格是自己定的,那肯定是他的心理价格,对吧?企业呢,也不用担心因为定价定的过高,而失去了自己的潜在顾客了,这回就双方达成了一个动态的平衡了。

那讲完了它的优势啊,我们可以再来看一看啊,说这个意愿定价到底都适合什么样的企业。那作者就说了,说采用意愿定价的商品呢,一定是有很高的体验性啊,尤其他举了两个例子,你比如说音乐啊、电子书等等,这些产业里边就比较适合。而且呢,还有一点就是商品的边际成本呐,一定要低啊。讲的是我们简单小小的科普一下,这个边际成本的概念啊,这也是经济学上的一种理论,通俗点讲就是你每卖出去一件商品,它给你的总成本带来的增量。

比如说我们就生产一辆汽车啊,造个厂房、买块地是吧,起个房子,然后这个建工厂,整这个雇工人,整这个总工程师、研发人员,然后再建生产线等等吧,做一大堆事,目的是干嘛,就造一辆汽车,你算算这辆汽车得卖多少钱,你所有的成本都会堆到这一辆车上,但跟火箭差不多,你基本卖不动,对吧?但是我们要是生产100辆呢,这个第100辆汽车和这个第一辆汽车相比的时候,我这个第100啊,它的这个成本就低得多了。我们再继续扩,到第1万辆的时候呢,这个时候的成本和这个第一比起来就更低了。边际成本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啊,你不断的生产最后那一件,最后那件就假设那个你干完那个就不干了,那个一件和这个之前的对比,你的边际成本是怎么样的。

那这个时候实际上就看出差距了哈,比如说同样是竞争对手,对吧,你的能力就到第1万辆就停止了,那你的成本就是第1万辆的成本,我有本事我能干到第1亿辆,那我的成本就会比你低多少倍啊,大家可以算一下,那我肯定要胜得过你,因为我成本比你低嘛。

那还有最后一点就是你的商品呢,要有顾客基础。在电台司令的这个例子里边啊,因为他是个乐队嘛,对吧,他支付高价格的常常都是那些铁杆的粉丝,你如果没有那么多的粉丝,有的时候你就不可能会取得这么好的效果。所以大家也别听着很兴奋说,唉,我也这么干啊,你得先看看你是卖啥的啊,你的用户是什么样的,你和他俩之间的关系是不是符合我们说的这种关系,你的商品呢,是不是符合这种边际成本,你把这些都要考虑到,然后你再看看你适不适合用,可千万别一听觉得不错,然后马上就用啊,那个时候就很容易失败了啊。

那最后啊,我们来讲一讲这个第二种方法,就是这种方法呢,就是企业可以主动掌握的定价方法了,这就叫动态定价策略。所谓的动态定价就是对市场进行分割,然后对不同的顾客群制定不同的价格。那其实动态定价就像一个按价格分类的兴趣标签,这个视频网站上和社交网站上啊,这个好多的兴趣标签呢,就是按照用户的喜好分类的,比如说宠物、搞笑、电影、音乐,我相信大家在注册的时候也都遇到过,对吧?但是动态定价策略啊,它是按照消费者的消费水平进行分类,就是如果顾客的消费意愿更高,那商家呀,就会根据这些选项和顾客的搜索,然后推荐给他更适合的产品。某种意义上来看呢,这也是一种啊,大数据的营销。

那作者在书里边就提到了,他说你要使用动态定价的策略啊,有一个必要的条件,那就是你必须拥有消费者的大数据。那啥是消费者大数据啊?除了人口属性上的那种性别、年龄、就职、行业、收入状况等等这些信息以外啊,还要包括购买历史、兴趣爱好、行为模式等等这一系列信息,所有这些信息啊,混杂成一张无比精确的消费者画像,就是对顾客的身份进行了识别啊。有了这张画像以后啊,企业就能更深入的去了解顾客了。

很多互联网巨头啊,都掌握了海量的消费者人物画像,你比如说淘宝,它就是这样一种利用大数据描绘消费者画像的网站,它可以根据消费者的搜索喜好、对价格的偏好、对浏览店铺的偏好,然后为消费者呢去推荐商品。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哈,你这种大数据定价的方法,很有可能是被曝光出来哈,你比如说之前亚马逊啊,他就被曝出根据这种大数据的算法啊,随时的调整一款除臭剂的价格,当时呢,就是每当有媒体去报道这款商品的时候啊,那这款产品在亚马逊上的价格呢,就会往上涨一次。那这一点就被网友发现了,然后拎出来一顿暴打啊,一顿抨击。

那怎么办呢?你说这招也用不了啊,别着急,作者啊,实际上在书里给我们提供了一种非常隐蔽的办法,就是对商品啊,进行一些区分。你比如说把这个商品分成高、中、低三个档次,然后每一种档次啊,制定不同的价格干嘛呢?就是用它对应不同的顾客群体。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啊,比如说我要买个手机,这个同一型号的产品啊,根据这个内存的不同,价格呢,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64G的便宜一点,128的呢,可能贵一些,对吧?而除了存储容量、版本的不同啊,很多手机公司呢,还会对处理器进行降频处理。没错啊,是降频啊,我们都知道我们用户都希望越快越好,但是好多公司呢,在出厂的时候,他都会做降频处理,就是在自己的处理器上加一个装置,去限制处理器的运算速度,就你明明能算很快,我就给你加上,不让你算那么快。目的啊,并不是为了节省成本,因为这么做反而让成本更高了,因为你多道工序嘛,对不对?那他啥目的啊,他为什么要做这种事呢?他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对市场进行分割,让出得起高价格的用户去买那些没加限制的这个产品,而让这个其他用户呢,只能去买着这种受限制的产品,这样他人为的就把这个市场给区分的开了。

那以上啊,就是老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第二个部分内容,就是好的定价策略不是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固定的价格,而是要对不同的顾客制定出不同的价格,用经济学家更直白的叫法就是价格歧视。

接下来我们聊一聊第三个部分,就是利用价格战甩掉竞争对手。作者提出了,价格战呢,是短时间内甩掉竞争对手,重新建立行业秩序的绝佳策略。对于价格战,我们中国的创业者啊、公司的各位老板都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啊,消费者我们都知道,对吧?不过现在有很多营销专家就站出来说,反对价格战啊,他们把这个价格战呢,称为商战的核武器,认为只要是企业,你就尽量别用,对不对?那主要的原因就是,你企业只要是参与价格战,你都会失去利润,但是你要不参加呢,又会损失销量,损失市场,所以说啊,这就是一旦使用了价格战,结果都是自杀式的啊,是伤敌1000,自损800,就就这样。

但是作者呀,恰恰是反其道性质,他说呀,价格战是短时间内我能够甩掉竞争对手,重新建立行业秩序的绝佳策略,必须得用。而这一点上啊,格兰仕的总经理啊,于小昌也曾经讲过,他说价格战呢,是最高级的竞争策略。为什么这么说呢?格兰仕把这个价格下降了40%,反而带动了销量上升了200%,成本呢,也顺利的降低了50%,那市场占有率从原来的25%,一下子增到了34.5%。它这个价格降低啊,使得它的利润率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你说那挺奇怪的对吧,价格战是亏本的买卖,他怎么还挣钱了呢?

作者就给咱们分析了一下,主要有三个原因。这三个原因老郑也是提醒一下大家哈,就是作者提出这种观点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他绝对是有效的,尤其是我们下面说的这三个原因,如果我们不具备这三个条件的话,那尽量要避免价格战,依然还是要避免。

那好,回来这本书啊,我们来说说第一个原因啊,首先,企业充分利用了规模效应啊,就是在价格战的过程当中啊,随着销量的上升,企业的成本呢,它会不断的降低,甚至有可能抵消掉降价损失的利润,那企业发动价格战的成本呢,就会变得非常低了啊,没啥损失,对吧?就像我们之前刚才说过那个生产汽车那类,生产100台汽车成本会下降,你生产1万台汽车,成本就会大幅下降,你要生产1000万台呢,那价格不就是更低了吗?说到底啊,这就是规模经济的好处,听清楚是规模经济,你看看我们有没有规模经济的基础啊。

第二个,作者说了,是企业充分计算了盈亏的平衡点。作者就建议啊,企业打价格战的竞争点啊,要选在企业自己的盈亏平衡点之上,但是呢,却又在竞争对手的盈亏平衡点之下啊。就假设有一个点,比如说100块钱,是我这个成本线,比这个100块钱低,我就赔钱,那我定多少呢?唉,我就定110,唉,我就能挣钱。那你说那为啥你要定110呢?仅仅是因为你的这个呃,没赔钱吗?不是,而是因为竞争对手的成本点在115,我定成110了,他比115低了,他自然而然他就要赔钱啊,那我呢,不怕赔钱,他呢,怕赔钱,这个点就是在我之上,在他之下就是这么个意思啊。

那格兰仕呢,就是不断的用这种方法呀,统治了全世界70%的微波炉市场。这一条定价啊,对财务的计算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

那最后一条原因呢,就是价格战呢,让市场的需求出现了新的增量。我们以这个长虹为例啊,价格战之前他每年只能卖出1000万台电视,价格战之后呢,他一年能卖将近2000万台,市场的容量啊,整整增加了一倍。

那了解了这三个原因呢,我们就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了,价格战呢,都适用于什么样的行业呢?作者就指出了说,发动价格战呢,还有两个条件。第一个,发动价格战的行业,你的这个商品和服务标准化的程度你要非常高。你如果是一个高度差异化的产品,那顾客就不太愿意从一个品牌转向另一个品牌,对吧?你一定是这种商品呢,和服务的标准化程度很高,大家这种同质化有点接近,这种情况下转换的成本就很低了。那这一条老郑也提醒大家啊,就是当一个行业变得标准化的时候,很难有进一步的创新的时候,价格战呢,就容易比较发生了。就直白点说吧,就是当我们的产品和市面上的其他产品都没啥区别的时候,那那时候就可以打价格战了,对吧?如果我们是一个创新的产品,没有什么竞争对手的时候,价格定多少都是我们自己说的算的时候,这就没啥必要了嘛,对吧?你不能自己打自己。

其次呢,发动价格战的行业啊,一定要有很高的利润率,这个企业的利润高了呢,也就有比较大的这种降价空间,去打这个价格战了。这也就正好解释了,为什么中国经常在国际市场上发动价格战的原因了,对吧?因为我们有成本优势嘛,对中国的制造商来说,国际市场上很多行业,它都是高利润的行业嘛。

那以上就是老郑为大家分享的第三个部分,价格战是短期内重建行业秩序的最好选择。那价格战呢,可以帮助企业去打开市场,扩大销量,但是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用于价格战,你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发动价格战的行业,你的商品和服务标准化程度要很高;二、发动价格战的行业还要有很高的利润率。

那听完整本书啊,可能有的书友会说,你说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这些策略啊,是不是都过时了?其实不是的,这些定价策略一直是商家使用的经久不衰的定价法则。我们就拿价格战来说啊,去年爆火的共享单车,大家都知道是吧?在大规模抢占客户的初期,就是以发各种体验卡呀、免费券啊,啊,甚至干脆直接送红包啊,用这些当手段直接发起的一种价格战,对吧?几轮价格战之后,我们再来看看17年末,就是去年年底,共享单车行业只剩下摩拜和OFO两家独大了。那根据猎豹智库的统计啊,这两家客户渗透率的和达到了88.9%,那就可以说摩拜和OFO啊,就是通过这种价格战,用短短一年的时间,就占据了绝大部分的这种市场。

所以呀,还是那句老话,就是这个时代呀,没有什么是对的,今天对的明天就错,明天错的后天就对。所以老郑认为,对于这本书来说,你学习他的这种定价策略的思考方式,它是非常有必要的,从这里面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关键的啊。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很赞哦! (0)

发表评论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