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管理管理
《3G资本帝国》资本、人才与极简法则:缔造全球产业传奇的三重奏
铛铛铃2025-09-08【管理】768人已围观
简介
咱们今天要分享的这本书呢,就是《3G资本帝国》。说这个3G资本帝国,大家不要误会啊,就以为是什么3G、4G、5G,那个跟那没关系啊。呃,有几个牌子我说一下啊,你像百威啤酒、汉堡王、卡夫亨氏等等,这些应该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食品啊、饮料啊,这些品牌都是世界级的。但是这些品牌的背后有一个,而且是唯一的一个真正的操盘手,谁呢?3G资本。
那可能前几个牌子咱都熟悉了,这3G资本大家可能觉得有点陌生。我开始的时候呢,我也好奇嘛,我就查一下这个3G资本,上百度搜一下,结果我发现他连个百度词条都没有。呵呵,你说他没有百度词条,是不是就太一般了呢?其实不是,它是一个年营收高达1000亿美元,市值总和高达3500亿美元的全球最大的食品集团。你就可见呐,这个企业它有多么的强大,以及呢,它在我们的认知上是有多么的低调。
那你说今天为啥老郑要跟大家伙聊这本书啊?理由很简单,这个股神巴菲特推荐的。他在一年一度的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公司的股东年会上面,倾情地推荐了这本书,告诉股东们说:“唉,大家都应该来读读这本书,来了解一下3G资本啊,这一家来自巴西的公司,它是如何成功地实现并购世界最负盛名的啤酒品牌百威的,它是如何从一家做资本运作的投行,到现在赋能式管理,将奄奄一息的传统品牌,改造成具备创新活力和高盈利能力的企业的卓越经验。”
巴菲特呀,对这家企业的评价是非常非常的高,他甚至声称啥呢?自己啊,仅仅是做到了坚持价值投资,而3G资本比他做得更远,而且做得更好,不仅善于这个资本运作,还具备了通过派出管理层改造企业文化来提升效率,进而呢,创造更大的价值目标。那既然能得到股神的青睐哈,那也基本就能说明这企业不一般啊。今天呢,咱们就好好聊一聊,看看这个3G资本的帝国到底是咋回事。
这个3G资本啊,他有三个创始人,分别是雷曼、贝托和马塞尔,这仨人呢,号称巴西三剑客。你看这,我们这总好起这个名字哈,什么三侠五义啊,啊什么这个江南四侠呀等等,起这个名字,好记是吧。这三个人啊,性格各异,但是呢,价值观相同,都对这个创造长期价值拥有共同的兴趣,并且把这个当成是终身的追求。这三个人里边儿有一个灵魂人物,就是这个雷曼,他就曾经说过:“当其他人在忙着管理资金的时候,我们呢,投入时间去打造自己的企业,只要我们能够成功地建立自己的企业,那就长期而言,这就是创造财富的最佳做法。”
那说完了创始人呐,咱们再说说这本书的作者,他是克里斯蒂娜·科利亚,他是巴西的资深的记者啊,也是知名的商业和管理咨询顾问。他在这个巴西啊,最畅销的商业杂志叫《审视》啊,担任这个执行编辑做了12年多啊,期间呢,他参与了几十篇针对巴西大型公司的深度报道。
那这本书呢,一共分成了17个章节,咱们今天呢,从两个方面和大家伙好好聊一聊这本书的精彩内容,那就是基因和财富。那好,接下来咱们就开始今天的分享啊。咱们先来聊聊这个基因呐,说到基因,大家都知道了,它是决定我们人的这个生命的啊,一个最基本的、最核心的一个元素,对吧?那你放到企业里边也是一样,基因呢,是一个企业深入到骨髓里的东西,它可能是一种企业文化,也有可能是一种性格,更有可能它就是一种管理制度。
那在3G资本啊,它的基因是啥呢?是精英文化。那当然,咱这里说的精英不是什么贵族啊,什么权贵啊,不是,而更是一种思维方式。那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他们的这个精英文化,咱们可以先回归一下精英文化这个词的本身意义。那说到这儿呢,咱先说说它的反义词,就是平民文化,对吧?叫老百姓喜欢的,唉,老百姓里面流行的,这可能不是什么高雅的文化,但是它有个特点,流行的快,而且流行的广。那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那你说什么是精英文化?简单点说就是上层文化啊,属于精英阶层的人,他们呢,一般学识比较高,对事物啊有很深的见解和自己的看法,把这个优秀和学习呢,当成是一种人生的习惯。
那3G资本对于精英文化,它是怎么定义的呢?他们就认为啊,精英文化的核心是什么?是优秀人才。那这个想法来自于什么地方呢?就是他的创始人,就那个三剑客里边的灵魂人物雷曼,他在哈佛大学的这个求学经历里边儿延展出来的。雷曼就认为啊,说选择人才是企业经营的重中之重,而与正确的人共事,能够帮助企业取得最大的优势。关于精英文化,3G资本有一条很重要的公式,什么公式呢?大家可以记一下啊,最优秀的员工加上共同的努力,才等于伟大的公司啊。大家一定要注意啊,你千万不要把重点放在最优秀的员工上面,老郑建议你放在共同努力上,就这俩条件缺一不可。最优秀的员工,这是人;共同的努力,说的是说的是你的文化,说的是你的价值观。你有了优秀的人,你再加上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你才可能打造出一个伟大的公司,要不然不行。
就多说一嘴啊,我们现在好多人啊,就是好多这个企业家都是最优秀的员工,就做个什么项目,我可能不会哈,哎,但是我觉得他行,那我呢,我觉得能管控了他,哎,我把他挖过来,把他请过来,把他找过来,往这一按,剩下事就塌的了,这是出问题的。你用最优秀的员工能做出什么呢?能做出一家优秀的公司,仅此而已,但是你做不到伟大的公司。为什么?你少了个必要条件,共同努力呀。就是你把这人找了,你不是说你雇了个奴隶呀,你找了一个伙伴,啥是伙伴啊?你们得勤沟通,对吧?你们得共享资源,彼此帮助,甚至说你们还可能在争吵当中,唉,在争执当中去得到更大的进步,彼此的进步,你只有这么做,你才有可能做到伟大的公司。
那这也就是说,选对人才能做对事儿,然后呢,你企业里边要拥有共同的价值观,你这样这两个合在一起才能形成合力,要不然那你就放弃吧,对吧?把伟大两个字你就拿掉。那既然说这个公式啊,有了这两个条件,那咱就先说说这个第一个,你说我怎么才能找到那些优秀的人呢?在创业之初啊,雷曼呢,确定了自己的PSSD的人才标准,P指的是啥?poor啊,出身贫寒;S呢,指的是smart,就是有聪明的头脑;D呢,就是desire,有强烈的愿望。那合起来呢,就是企业要找到那些出身平凡的、聪明的而且渴望成功的人。
那说到这儿啊,可能有的时候会问说,这个3G资本不是要找精英吗?是吧,精英是啥呀?出身不凡,名校毕业啊,家世背景都不错,一出口你看人谈吐啊,这这聊的真是非常的到位啊。这种人,你说的这些人呐,这是传统意义上的精英,他不是雷曼要找的精英。那咱们开篇就说了嘛,这个精英文化呀,不是我们传统理解的那个精英文化。你说那雷曼他不找这样的精英,是不是他自己本身就是呃,不是精英是吧,没有那个背景,然后仇富呢?恰恰相反,人家雷曼呢,出身富裕家庭,而且呢,名校毕业,简单来说吧,人家妥妥人生赢家。可是在创业的初期啊,雷曼看简历的时候,他最在意的并不是你在哪个高级的、顶级的名校念过,或者说在国际上有什么经验,不是,因为有个大背景,就在那个时候啊,巴西的经济啊,它增长主要是靠政府的推动啊,什么建立国有企业啊,啊,制定鼓励这个措施啊,再到这个借外债、资助出口和项目建设啊等等这些。在这种基本的环境里边,许多像这个加兰蒂亚经纪公司啊,就是他们仨干的第一个公司啊,你这样的金融机构都靠啥呢?靠交易国债发展起来的。
你这就让雷曼和合伙人呢,更愿意招一些什么样的人?头脑灵活的、有商业嗅觉的,甚至说有些狡猾的人嘛,对吧?而不是遭受那些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年轻人,就你家世背景再好,他也不想招你。在企业的内部呢,精英文化还表现在如下的一些方面,比方说,重视表现而不是头衔儿,重视成果而不是年龄,重视贡献而不是职位,重视才能而不是文凭,让身份啊、地位啊、资历啊、年龄啊,都是通通的退位。那他退位以后让位给谁呢?让位给以绩效论英雄的这个标准。
那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啊,企业中的职工呢,还是坐在封闭的办公室里边,那个工作那都是那一个个的那个小格子间啊,现在其实有的单位也这样,这就像小牢笼一样,既隔断了员工之间的这个交流,也无形当中呢,竖起了一面面的墙壁啊,阻碍了这个企业之间上下沟通的通道。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啊,雷曼呢,在当时呢,就采纳了一种就很流行的、很前卫的这种办公方式,就是大开间的设计,员工和老板呢,也不分开,你是说没有墙壁的设计啊,你让隐私没有办法保证了,可是呢,他让团队的工作更加的灵活了,而且避免了明显的那种等级区分。那雷曼呢,他自己绝大多数时间,就在这个大开间的一张桌子上办公,你就像现在这个FACEBOOK的扎克伯格一样,哎,他的工位很普通,跟大家伙在一起。
那我们说这个精英文化,它的关键是什么?就是精干组织。在上世纪的70年代,巴西人最梦寐以求的事儿是啥呢?就是为跨国公司去工作,为啥呀?这些公司啊,不仅待遇优厚,而且福利完善,你比如说你上下班哈,人家车接车送啊,企业呢,有给孩子读书的学校,甚至还有一些高档的俱乐部呢,你是我企业的员工,你就自动有那个俱乐部的会员资格,要不然你去不了。而在当时呢,一些大型的这个呃,企业集团呢,就巴西本土的企业集团,当时啊,是十分稀有的啊,就算有那么几家,唉,他也是多为这个家族掌控的,你下层的员工啊,基本没有当上高管的这个上升通道,因为啥呢?因为那高管都是二舅啊、三姨啊、全这伙人啊,你上不上去啊。在这些公司里边,所有者和其他人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分啊,这是我家里人,你们呢,就是我雇来的也非常明显。而且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论当时的跨国公司还是本土企业,他们的薪酬呢,都不是可变的,哎,他们的薪酬制度是固定的,而雷曼呢,他在当时看到了高盛啊,这种跨国公司的体系,他觉得特别好,然后就力排众议,就引入了上述的管理模式,同时呢,他实施了可变的薪酬制度。
那尽管这个3D公司啊,他当时在这个行业里边,它属于低于行业的平均水平了,就是说他这工资啊,是低于这个平均水平的,但是啊,他的奖金很高,高到什么程度呢?是你基本工资的4到5倍,这在当时这是非常大的一笔钱呐。那我提到这,那大家肯定知道了嘛,这肯定有条件对吧,绩效嘛,就是员工你必须完成业绩目标,你才能拿到唉,这一大笔钱。这套规矩啊,清楚、简单,而且呢,他对公司的勤杂工同样适用,就说我这公司不管谁,你只要干的好,我就给你钱。那雷曼就说了,他说如果能让所有人,哪怕是公司那些处在最底层的员工,感受到说自己就是这个企业的主人,那他们这个动力一定是非常非常的大。而且呢,雷曼也认为,他这才是让这些人、让这些员工、自己的伙伴愿意付出全部的精力和智慧,帮助企业成长的唯一途径。
那为了把这一步做到极致哈,人家干了啥事呢?就是每半年就发一次奖金,那现在我们都说年底了哈,年终奖年终奖都超出这事儿,人家的年终奖是两次啊,年终奖的时候发一次,年底结束前又发一次,半年一次。那读到这儿,可能有的时候说,你看这,这这老板真好,我们老板不行,一次他都不想给我发。那可能还有一部分网友就说了,说这老板这上哪找去,这是做慈善的嘛,对不对?其实也不全是啊,如果仅仅是因为这个,老郑就不跟大家说了。人家除了有奖,同样是人家还有更严格的标准,这标准是什么呢?他借用了通用电气的20、70、10这么一个法则,啥意思呢?20%的人获得奖金,70%的人留下来,剩下那10%白白给你开除掉,唉,这就是末位淘汰制了。让最能干的那20%的人获得70%的奖金,而且呢,他还有机会成为自己的合伙人。那正是这种以个人价值为导向的企业用人机制,为3G呢,留住了人才,淘汰了不符合价值观的人,这样就使公司啊,一直都能保持高速的增长和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那以上啊,就是老郑给大家说的第一部分啊,就是基因。基因呢,它是一个企业刻在骨子里的文化,那对3G资本来说啊,精英文化就是他们的基因,他指导企业去找到最优秀的人,做共同的努力,然后共同创造伟大的公司。
那说完了基因呢,咱们再聊聊第二部分,就是这财富。我们这儿说的这个财富啊,指的不是这个金钱和资本上的财富,而是企业管理者的个人魅力和企业管理制度,它能创造出的这种价值。咱们先说这个企业管理制度的价值财富啊。这三G资本的三个创始人嘛,这个三剑客吧,他都来自于这个金融界,你刚才咱说过啊,有个叫加兰蒂亚的这个公司啊,这就是他们仨一起在一起共事的第一家公司,也是在这里边呢,形成了他们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雏形。
那他们三个人啊,尽管当时在那儿工作哈,就是干点活吧啊,都和这个金钱有关,可是呢,这仨人都没有过分的关注什么金钱呐、流水啊这些事,没有,而是把重心放在哪儿了呢?放在能够跨界到实业经营上了啊,除了资本还关注实业。那在收购了美洲商店、博浪啤酒等等这些巴西的传统企业以后,他们就直接负责了企业的管理和运营了。那通过他们的这个努力,把这个经营疲软的企业呢,就给带出了困境,走上了新的发展巅峰。
那这些成功啊,其实是得益于他们呃,可以复制的一种经营理念。那什么理念呢?就这三剑客啊,他们这个投资企业有两个基本的原则,大家也可以听一听啊,不管你是要投资还是被投资啊,都学一学这个人家的这个想法和眼光。第一个呢,他们不投资一些初创的项目,因为这业务啊,它存在比较多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啊,初创嘛,对吧,这很有可能会导致什么呢?就是你获得成功以后,可是啊,你的收入和付出都不成比例,就是你的投入产出比不合适。第二呢,他不投资那些没有办法输入自身企业文化的项目,就是人家自己不有那经营文化吗,我投资你了,但是我的文化进不到你企业里去,那我不投你,为啥呢?因为这难以保证回报,他们仨是这么认为的啊。
那作为我们来讲呢,你说我们怎么解决这事哈,咱们先看第一点,他们仨不是害怕这个不确定性吗,对吧,那如果我们的企业或者说项目,能够找到一个持续的、可盈利的,或者说增长的这么个点吧,对吧,那么这一点呢,就不存在了,那你就解决了。第二点呢,就企业文化,这是一个企业自身价值观输出的重要方式啊,通过这个呢,也可以看出企业的管理和经营上的优劣。那好多时候我们说投资,投资投的是什么?那个资啊,不仅仅就是钱呐,更多的是资源。那如果好的投资机构他给到你的时候,他同样能把文化给到你,两相一比较,要么你没有,要么你的文化不如人家好,拿过来用啊,一定要这么去想。这种好的、良好的这种企业价值观,是你创业经营企业必不可少的一件重要的事儿。
另外呢,这仨人把这个企业做的这么风生水起哈,这么大,那肯定得谈到一个词啊,叫成本控制啊,这是一定的,做企业肯定得聊到这儿了。但是这个成本控制啊,这仨人做的很极端啊,就是很有特点,跟别人不一样,他们不光自己始终保持那种简单朴素的经营和生活方式,而且呢,在呃,企业管理方面,他们也把这点呢,当成他们的管理要点。
你看,咱先说跟事业相关的哈,你比如说他们不做与事业这个发展无关的投资。其次呢,他们还要求不光自己啊,以身作则,还要求大家高管呐、合伙人呢,你也要控制自己的这种花钱那种程度,你别被这个欲望给你控制住了。你看和好多企业一样啊,这个公司规模越做越大啊,收益呢越来越高,企业的高管呐、合伙人呐,物质生活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很多老员工和高层就开始了享乐主义,他们花钱就是大手大脚啊,没啥控制啊,没事呢,就来国外度个假,其实你说那按你员工个人行行为对吧,你这谁有钱了谁不享受啊,你挣钱为啥对不对,人就这么喜欢享受,你凭啥呢,你凭啥不干呢,对不对,我上班干好就行呗。可是在他们仨看来,这种享乐的风气,最终很可能会导致企业内部的失败。
那这种担心呢,最后不幸成为了现实。那刚才我说到大手大脚嘛,想使劲花啥的,那可能有的书友可能会问说,这多少钱呢,可劲儿花,我给你算笔账哈,在94年啊,记住这个年代,94年、1994年啊,90年代,他们公司的年利润达到了10亿美金,那根据雷曼的精英管理体制呢,这10亿美金的9900000000%美金啊,分了唉,谁绩效高我就分给谁,员工啊、高管啊、合伙人呐,你绩效高我就给你分9亿美金呐,同志们,很多人就得到了上千万美金啊,1994年,上千万美金,一个人到手几个亿,你想想这钱怎么花,你能花干净吗?所以我说这时候他们就可劲儿花吧,享受高档服务,买游艇啊,学这个、开飞机,反正什么花钱多我花啥,要不然你干啥,对吧。
那尽管三剑客之一的马赛尔啊,曾经警告过这个员工和这个其他高层合伙人,对吧,可是依然没有办法阻止这种纸醉金迷的诱惑。那好了,好景不长,咱说是94年,对吧,97年,3年以后,97年的金融风暴,加上公司交易部门的违规操作,让这家公司啊,损失惨重,名誉扫地。这个时候啊,这个大病刚刚初愈的身体刚刚恢复到雷曼,就不得不重新回到了交易柜台,可是一切已晚,最终呢,这家公司以6.7亿美金卖了,卖给了瑞士信贷。
那经过了这次惨烈的这个失败啊,这条成本控制的原则啊,就成为了这三个人的行事准则,就是永远别在手里留太多钱啊。那他们呢,把这条重要的行事准则和之前的那个PSD的准则啊,做了一个结合啊,在原来保留PS的准则的基础上,3G资本呢,更注重管控不必要的奢侈生活,比方说人家没有钻机,不住豪华套房以及股份,而非现金的这种奖励,以前不给你钱吗,现在给你股份就不一样,给你那么多钱了。正是在这样的企业文化的推动之下,3G资本过五关斩六将,仅仅10年左右时间拿下了百威、亨氏、汉堡王等等。
那除了以上这些啊,创业比理财重要啊,这里不是指单纯的创业,而是指创造业务上的价值。当别人都在花时间打理自己的资产的时候,他们把时间呢,花在了公司的固件上,所以从长远来看呢,你把公司打理得越来越好,这就是你持续不断的创造财富的最佳方式,而理财本身,它并不会创造伟大和持久的东西,这是不可能的。
那说完了这一点啊,咱再说说这个企业管理者的个人魅力啊,这条一定要提的啊。首先你永远要保持乐观啊,任何时候保持乐观的心,他都重要。雷曼呢,第一次创业啊,是在一家叫天平经纪公司的这个地方,在他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呢,啊,雷曼其实是有信心,想正式购买这家公司,然后呢,独立运营,结果是啥?结果他被踢出局了。当时可以说啊,如果没有雷曼,那这家天平经纪公司啊,不可能达到那样的高度,可是达到了那样的高度以后呢,唉,大家就觉得过河拆桥嘛,这我们太熟悉了啊,让雷曼失去这家公司,就朝夕之间瞬间把他干没了。可是这种情况下,雷曼并没有一蹶不振,也没有这老骚抱怨,就是闹心就挣扎不出来了,在那种逆境当中,不是因为在当时啊,他不断的在提升自己,不断在思考,所以他当时已经开始意识到,要把赚来的钱分享给最优秀的员工,这可能才是最好的公司模式,并且呢,为创立一家这样的公司,实践自己的理念而努力。那在这种想法之后,他就成功缔造了加兰尼亚。
那其次呢,财务啊,也许是有自由的,但是啊,人生没有。你像我们说啊,财务自由,但很少有人说我要人身自由啊,对吧,不管你身处什么样的职务,对吧,在什么样的岗位上,你是不是已经走上这个管理岗位了,等等吧,这句话实际都是一个通用的准则啊,就是人生没有自由,财务或许有自由。很多人呐,将这个退休享乐当成自己的目标,可是这种享乐主义正是阻碍你前进的障碍。那三节课其实就告诉我们叫生命不息,折腾不止,这才是最好的选择。
那我们要说的第三点呢,哎,挺有意思,就是在管理上面能抄,你就不要去创造,能抄就别在那造。在3G资本里啊,有句常说的话是啥呢?“如果可以效仿世界上最先进的公司,那我们又何必浪费时间自寻出路呢?”对于经营管理来说啊,雷曼认为世界上的行家们已经把理念呢,发展的很完善了,你既然前辈都给咱们踩好点了,哪有雷哪有沟是吧,你跟着走不就完了吗,你无非就是这家的管理不适合你,你再换一下不就完了吗,那么多家大公司,你还怕选不出来吗?雷曼呢,他就是这么做的,他只需要选择其中的几种,然后呢,彻底的贯彻实施。你像沃尔玛、高盛、通用电气等等这些伟大的公司,那3G资本就是从他们身上不断的吸取这种可复制的模式啊,也是他自己灵感的最佳来源。
那最后呢,就是永远要做一个学习者啊,尤其是创始人呐。在雷曼的事业刚起步的时候,他就努力去寻找那些可以从他们身上啊,吸取养分的人,比如说日本著名的实业家松下·幸之助,对吧,嗯,富有远见卓识的零售业大师山姆·沃尔顿啊,这沃尔玛创始人,还有金融天才沃伦·巴菲特,这就不说了对吧,等等这些经营管理的大师,他们不断的从他们身上学习,然后呢,再通过这些企业家去结交更多的优秀人才,扩展自己的人脉。而且这种行为啊,咱说永远做个学习者嘛,就活到老、学到老呗,对吧,他到了50、60、70岁的时候,他都没停止这种步伐,你等到他70岁的时候呢,他反过来,他经常会找一些比他年轻的导师去切磋,去碰撞,为啥比他岁数再大的导师也不剩啥了哈,他成岁数最大的导师了,那人反过来去找年轻的继续学习。
那这三位创始人呢,就永远都保持这种学生的心态,然后呢,又把自己这种心态交给企业的一代又一代的这个掌舵人,希望他们能够贯彻下去。你像3G资本呢,他就始终相信这企业的文化一部分啊,说优秀的人才一定要做大事,你就像优秀的登山者,他总要寻找那个高峰、高山去攀登,而且呢,永不止步。那么,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以及如何不断的保持自己,始终是优秀的人才呢?那就是永远不要中断学习。
以上啊,就是老郑给大家分享的第二部分,财富啊。首先我们说这个企业管理的财富啊,要保持这种朴素的金钱观,你要控制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成本,同时呢,你要注重创造业务,而不是创造金钱财富。第二点呢,就是企业管理者的个人魅力啊,你要永远保持这种初学者的心态,永远保持乐观,能折腾你就别闲着,对吧,从而呢,为自己的生命啊,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
你看有本书叫《基业常青》,我相信好多书友都读过,也都知道这本书,他那里边就有句话说的就非常的不错啊,人家说了说高瞻远瞩的公司创办人,通常都是制造时钟的人,而不是报时的人。那制造时钟的人呢,他关注企业文化和组织的打磨,而报时的人呢,他只关注商业战略。那3G资本呢,实际上啊,他们的这个缔造者就是咱三剑客呗,巴西这三剑客无疑就是前一种,就是造钟者,他关注企业文化和组织的打磨。
那从3G资本的创业史和成长史来看呢,你不仅跨越近半个世纪的跌宕起伏的商业之路啊,就跟演电影似的,对吧,更重要的是呢,它有很多的经营理念,值得很多我们现在的投资者和企业去借鉴他。那就算是有的时候我觉得我不创业,我也不投资,对吧,那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很赞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