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理财理财
《富爸爸穷爸爸》打破认知壁垒的财富思维革命
铛铛铃2025-08-30【理财】27人已围观
简介
《富爸爸穷爸爸》是罗伯特·清崎的经典财商启蒙著作,通过对比两位父亲截然不同的金钱观——一位是传统教育下的工薪族,一位是白手起家的企业家——揭示了"穷人为钱工作,富人让钱为自己工作"的核心差异。书中颠覆性提出"资产与负债"的财富逻辑,强调财务自由需通过被动收入实现,而非依赖固定工资。清崎以亲身经历为蓝本,用通俗语言阐释投资、税务、企业运营等概念,帮助读者打破"稳定工作=安全"的思维定式,重塑对金钱、职业与人生的认知框架,被誉为改变千万人财富命运的启蒙之书。
今天,我们一起来精读的是《富爸爸 穷爸爸》这本书。
这是一本关于财商的书籍,作者是罗伯特·清崎。
这本书一经出版,仅仅半年的时间就销售了100万册。截至今日,已经发行到了全国109个国家和地区,全球销量超过3500万册。
《富爸爸 穷爸爸》这本书被誉为全球最好的财商入门书籍。
在书中,作者提出了财商的基本理念、切实有效的投资策略和理财方法,帮助人们知道如何创造财富、如何守住财务,最终实现财务自由。
这本书向你展示了富人和穷人之间的思维差异。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这么一句话:贫穷最根本的原因不是因为没有钱,而是因为贫穷的思维方式,让穷人永远无法摆脱自己当前的状态,即使有机会从他们的眼前经过,他们也无力伸手去抓住这个机会。
但是反着来说,其实富人富有的根本原因,同样也不是因为有钱,而是他们拥有了富人的思维方式。
《富爸爸 穷爸爸》这本书是1999年出版的,但是即使到了今天,书中的财富观念,依旧可以给我们非常大的指导。它最大的价值在于,教会我们用富人思维去看待金钱,看待我们的生活。
现在我们进入书中。这本书的内容并不是杜撰的,而是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个人真实感悟编写出来的。
罗伯特·清崎出生于美国夏威夷的一个普通家庭里。和其他的孩子一样,他很正常的去上大学、服兵役,还参加了越南战争。但是和当时的年轻人不同的是,他有两个爸爸,一个是富爸爸,一个是穷爸爸。一个是他的亲生父亲,受过高等教育,非常聪明,有博士头衔,并先后在斯坦福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深造,后来还担任了夏威夷教育厅的厅长,一辈子努力奋斗,收入也不菲,我相信在一般人的眼中,已经是一个成功人士了,高级知识分子,众人羡慕的对象。
另一个爸爸是自己最好的朋友的爸爸,只是初中学历,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商人企业家。这个爸爸没有亲生父亲那么多的学识,但是他却拥有极高的财商。
其实两个爸爸都是成功的,然而清崎的亲生父亲,却一辈子都在财务问题中困扰着,离开人世的时候,甚至只留下了一堆账单。而另一位爸爸,却是整个夏威夷最富有的人之一,去世的时候留下了慈善机构、教堂还有巨额的现金。
作者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的接受着两个爸爸的教育,但是这两个爸爸的金钱观、价值观截然不同,对待同一件事情的观点,在作者的身上发生着激烈的碰撞。从这种碰撞中,我们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到穷人和富人之间的思维差异。
穷爸爸说:“贪财是万恶之源,人应该懂得节制。”
另一位富爸爸说:“贫穷才是万恶之本,贫穷会放大人邪恶的那一面,把善良的部分磨灭掉。但是相反,有钱,你能够帮助更多的人。”
这是两个爸爸对于金钱的理解,他们从起点就完全不同,所以后面所有关于金钱的价值观,也变得完全对立。
当面对一个非常昂贵的商品时,穷爸爸会习惯的说:“这个东西好贵啊,我买不起,还是算了。”但是富爸爸却告诫清崎,绝对不能这样想,应该去思考:“我想要这个东西,应该怎么做才能买得起它。”
同样面对一件事情,穷爸爸说的是陈述句,让人放弃;而富爸爸说的是疑问句,促使你去想办法。
当你下意识的去想“我自己买不起”的时候,你就会开始放弃思考,在精神上已经开始懒惰起来。而那句“我怎么才能买得起”,迫使我们积极主动的去找方法。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面对类似的问题,穷爸爸一直选择的都是逃避,富爸爸却始终在解决问题。日积月累之后,富爸爸创造财富的能力越来越强,而穷爸爸被精神懒惰拖得更加贫穷。
其他的问题也是如此。一个爸爸说:“我不富有,因为我有家庭、有孩子。”另一个却说:“我必须富有,因为我有家庭、有孩子。”
其实穷爸爸的思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几乎是遍地可见。父母基本都会告诉我,要努力学习,这样可以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这样才能有生活保障。
书中也写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学生对自己的妈妈说了一番话,她说:“妈妈,请你跟上时代,看看周围富有的人,并不是因为受到良好的教育才变得富有。我不想你和爸爸到了老了,还要如此辛苦的工作。你们的确买了房子和很多的玩具给我,但是如果我单纯的像你们一样努力工作,那么只能换来更多的税收和债务。现在已经没有工作是稳定的了,我知道,我已经不可能把希望寄托在公司和社会上了,需要另找出路。”
这位母亲听完了这番话之后沉默了,因为她从心里认为孩子是对的。而这一番话是出现在1996年,可是直到现在,我们的身边依然存在当时的问题。
作者说,在今天这样迅速发展的时代,让孩子好好读书,找一份安稳的工作,是最危险的建议。守着一份岗位,享受一辈子,这是一件危险又不切实际的事情。失业和倒闭,已经是一件非常司空见惯的事情。发达国家每个人一生可能需要更换七个行业,而中国的情况也正在慢慢的向这样转变。单凭学校的教育,是不足以应对真实的世界的,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
在作者看来,一个人想要变得富有,最重要的不是智商,也不是所谓的情商,而是财商,或者说叫做金融智商。财商的高低是一个人的金钱观,以及他对会计、投资、市场、法律等知识的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的综合评价。
世界上有高智商和高情商的人非常多,我们到处都可以见到这样的高级白领,但是富人却远没有这么多。其实这就是在告诉我们,拥有高财商的人确实不多,而学校里能够接受的财商教育基本为零,这就是需要我们走出校门,自学的最重要的一课。
很多人踏出学校之后,就自信的认为学习生涯结束了,然而这只是一个起点。在学校里学到的最宝贵的东西,不是所谓的知识,而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此时我们再去看两个爸爸的行为,穷爸爸和大部分家长一样,让作者好好学习,拿文凭、找高薪工作,成为专业人士。而富爸爸鼓励作者学习成为富人,了解金钱的规律。她说自己从来不为钱工作,她只让钱为他工作。这句话也是整本书最重要的一句话,富人只会让钱为自己工作,这就是穷人和富人最本质的区别,非常简单却极其的深刻。
富爸爸是这样教育作者这句话的。作者在九岁那年,在学校受到了排挤,因为那所学校的大多数学生,都是富人的孩子,而作者当时只是一个穷孩子,同学不和他玩,让作者非常的难过,所以他去找了富爸爸,学习如何赚钱。他听说过富爸爸是一个赚钱的天才,即使现在并不是非常的富有,但是他正在建立自己的事业,未来一定能变得非常有钱。
富爸爸当然答应了作者教他赚钱,但是教育的方式和我们通常认知的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富爸爸要求作者每个周末到他的小超市里打工,每小时只付给他十美分的工资。当时美国的最低时薪标准是25美分,所以十美分实际上非常的低。
三个星期以后,作者觉得自己被骗了,认为富爸爸并没有教他东西,并且给他的工资实在太低了,就去找富爸爸理论,要求涨工资或者教自己真正的赚钱方法。
富爸爸看到作者非常高兴,对他说:“你是我雇佣的,和大多数员工一样,第一次见我是要求我雇佣他们,第二次见我是要求加薪水。我的确已经教了你如何赚钱,但是并没有用说的方式。你现在只有九岁,我已经让你感受到为钱工作是什么样的感受。其实你这三个星期的经历重复50年,就是绝大多数人一生的写照。看看你的爸爸,他受过良好的教育,有很好的工作,但是始终还是在金钱上遇到了困难,就是因为他认为工作是为了钱,并且深信不疑。”
富爸爸告诉我们,大多数人希望得到工资收入,是因为他们恐惧没钱,他们努力工作是因为害怕没钱付账单,害怕被解雇,所以拼命的为了钱工作,最终成为钱的奴隶,最后把自己对生活的抱怨发泄到老板身上。等到他们得到报酬之后,又开始产生欲望,让他们去花费自己的钱,购买各种东西。于是形成了这些人的生活模式,也就是上班赚钱、消费无限循环。即使给他们再多的钱,他们也只会提高自己的消费档次,再次重复循环。
然而,当他们迫不及待的出卖自己的劳动力,通过打工赚钱的时候,这就意味着他们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所得到的报酬,因为老板不会把所有的利润让给你,因为只有这样,工作的合约才会一直延续。我们的确在努力的工作,但是越来越有钱的是我们的老板,而不是我们自己。
如果控制不住对于没钱的恐惧和对于物质的欲望,那么就算有再多的钱,我们也只是金钱的奴隶。工作只是一种治标的办法,并且它让我们回避了本来更应该关注的事情。
富爸爸最后对作者说:“你如果和其他人一样,觉得工作就能有保障,想着一直奋斗到60几岁退休,拿着养老金安享晚年的话,那我现在就把你的工资涨到25美分,你愿意吗?”
作者这个时候似乎明白了什么,他摇摇头了。
富爸爸又开始加码:“每小时一美元呢,两美元呢,五美元呢?”
作者始终沉默着,他开始气定神闲的面对金钱的诱惑。
这个时候,富爸爸对他说:“从现在开始,我不会支付给你一分钱,你继续在我这里工作。你越快忘掉你的工资,那么你未来的生活就会越轻松。很快你就会发现比拿工资更加赚钱的方法,到时候你就会看清,那些追求金钱和所谓安全感的人有多么可笑。”
之后,作者在小超市里找到了一个机会,他把那些没有卖掉、本来要销毁的漫画收集起来,开了一个漫画阅览室,让其他孩子买票、看书。这么一个小创意,让她每个星期多出了十美元的收入。从此以后,作者的职业选择从来就没有在意过钱,她只在乎自己能不能得到真正想要的东西,从工作中不断的学习自己需要的知识,个人成长成为了他工作的动力。最终她在39岁的时候实现了财富自由。
分享到这里,也许你已经明白,富人不为钱工作是什么意思了吧。这句话还有后半部分,叫做富人让钱为自己工作。作者到了47岁,已经选择了退休,这并不是代表他没事情做了,而是他的财富已经不受通货膨胀的影响,能够实现自动增长了。
作者说,如果想要致富,就必须明白资产和负债的区别。财富有一条准则,也是唯一的准则,那就是不断购买资产。听了非常简单,但是大多数人根本搞不清楚资产和负债的区别,所以他们才会面临那么多的财务问题。富人不断的买入资产,而穷人却一直在购买那些他们认为是资产的负债。
一个简单的定义就是,资产可以把钱放到你的口袋里,而负债却只会从你的口袋里源源不断地带走钱。
在作者看来,公司的股票、债券、基金、借条、创收型房地产、知识产权以及其他可以创造收入、不断升值的东西,都是资产。
很多的人把房产视为资产,然而在作者看来,贷款买房并不一定是资产,因为它意味着你需要用几十年的时间去偿还贷款,直接的后果就是,他源源不断的把钱从你的口袋里拿走,交给银行,这就意味着你失去了很多致富的机会。当你每个月需要拿一笔钱去还贷款的时候,你敢辞职吗?你被逼迫者一定要努力工作,还贷自然就变成了房奴,同时你不再敢于用时间去投资自己的成长,相反,你的工作只是为了工资。
另一方面,你失去了用这笔钱投资真正资产的机会,因为在作者看来,贷款买房是绝大部分人拥有的最大负债。
而富人虽然也消费,但是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富人的现金流是从收入到资产再到支出,而穷人的现金流是从收入到负债再到支出,或者直接从收入到支出。
如果富人想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她一定会用资产赚来的钱去消费,这意味着一种延迟满足。
所以穷人想要变成富人,第一个关键点就是把资产搭建起来。只有搭建了自己资产的人,才能摆脱贫穷的命运。当你的资产能够代替你的工作,成为你主要的收入来源的时候,你才真正算是实现了财务自由。这个时候,工作与否纯粹就是看你个人的意愿了。
所以所谓富人思维,就是从削减开支开始,辨别出哪些是资产,哪些是负债,源源不断的买入资产。投入资产的每一块钱,都会为你不断的赚钱。
《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改变了无数人的金钱观和理财观念。再次强调这句话,富人从来不为钱工作,他们只让钱为自己工作。如何过上富足的人生,就看你对这句话理解的有多透彻,执行的有多彻底了。
最后引用作者的一段话:上天赐予我们每个人两个伟大的礼物,思想和实践,并用它们制作我们愿意做的任何事情。每一块钱的钞票到了你的手中,有且只有你才能够决定自己的前途,愚蠢的用掉它,就会选择了贫穷,投资自己的头脑,学习如何获得资产,你就会变得富有。那么这一切就会成为你的目标,未来选择在你每天面对一块钱的选择,就是在选择成为一个富人还是穷人。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聆听,我是泥巴。下期枕边经典读书会,我们继续一起拆解精品好书,记得收听哦。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很赞哦! (0)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点击排行
- 《生活的陷阱》以实用的方法和深刻的智慧,带你走出人生至暗时刻,找到内在满足与持久
- 投资必看《反脆弱》学会如何从不确定性中获利, 塔勒布的“不确定性”系列丛书 已被
- 斯坦福大学最实用的心理学课程《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压不死你的只会使你更强大!_
- 《什么都不做的习惯》如何通过休息提升生活质量? 不明原因的身体不适! 繁忙且压力
- 23分钟讲解《对大脑有害的12个习惯》
- 一然22分钟精读《终结阿尔茨海默病》全球首套预防与逆转 老年痴呆的个性化程序 纽
- 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自我保护《修复玻璃心》高敏感人士生存法则,帮助你获得内心的平
- 《自卑与超越》成人与青少年心理成长必修课,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超越自卑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