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文学文学

《人世间有一种清光》平凡岁月里的心灵澄明与生命微光

铛铛铃2025-08-30文学20人已围观

简介

在喧嚣尘世中,总有一种温柔的力量穿透浮华——它是母亲深夜留的一盏灯,是陌生人递来的一把伞,是困境中依然挺直的脊梁。本书以散文随笔的形式,捕捉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清光时刻”:老巷里手艺人坚守的匠心、逆境中普通人相濡以沫的温情、岁月沉淀后对生命本质的顿悟。作者用诗意的语言告诉我们:真正的光明不在远方,而在我们凝视平凡时的眼眸里。当心灵褪去浮躁,人世间处处皆是照亮前路的清辉。



今天晚上,为大家推荐阅读的这本书,是来自百万畅销书作家白落梅的新作《人世间有一种清光》。

相信听过我们整编经典栏目的老粉丝,应该都发现了,我比较喜欢读白落梅的文章,就是比较喜欢她的这种文笔、这种风格。所以,她的新书《人世间有一种清光》,我也来推荐给大家。

今天,就为大家推荐书中的一段文字——《南国初雪》,一起来听:

这是一场南国的初雪,不约而至,从午后到夜晚,那么漫不经心地飘飞,轻灵柔美,温婉而洁净。

夜色深沉,独自坐于弦窗下,烹火煎茶,汲水插梅。林荫小径已无行人,辉煌的路灯下,唯见絮雪漫舞,轻柔似烟,树影迷离,小桥积雪,隐约可见几束傲雪的梅,风情又潇洒地开在苍劲的枝头,繁盛而凄美。

一个人的庭院,一个人的风景,别致而安逸,寂寥亦宁和。

唐人白居易有诗吟:“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醉了之后,焚香抚琴,曲水流觞,惊鸿渐月。案几上腊梅的风姿安适恬静,淡淡幽香溢满室内。白日里,一切纷扰,皆随这场初雪悄悄落幕。茶香萦绕,瓶花不绝,是我穷尽一生追寻的生活。如今天遂人愿,亦不可再生痴念妄想,负了这暮暮朝朝的美景良辰。

今夜可有风雅之事?不惧寒冷,却往郊外的梅园赏雪,亦或临着太湖之畔江雪独钓。而我不喜欢熙熙攘攘的人潮,总爱隔着窗扉看飞雪飘舞,万物随之慢慢静了下来。屋内炉火更加旺盛,茶气氤氲,恍若梦境。禅的光阴是这样静美。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人刘长卿诗说的旧时柴门村落的风景,与我真实可亲。幼年时光皆在乡村度过,那里的一瓦、一言一语、一雪,皆有远意,朴素清好。

南方山多,行走在红尘阡陌,唯见山峦浩荡绵延,流水潺潺,恍如画境。儿时的雪,没有如今这番端秀柔情,却另有一种写意风骨。下雪天,时光悠长,割下了素日里繁忙的农事,收拾了心情,人生已清零如雪,没了分量。

母亲清晨起床便生了火盆,烧上开水,厨房的炊烟袅到厅堂。天井几块大青石,雪积了厚厚的一层。我穿上花袄,围坐于火盆前不肯踱步。院外的柴垛上、戏楼下的晒台,还有古井,皆在飞舞的大雪中换了新颜。

雪后门庭寂静,唯有几声犬吠,以及小巷雪月归来的路人,发出的一点声响,明明在近处,忽而又远去,瞬间没了踪影。

屋内被窗外的竹影辉映,漏洒进来细碎的月光,轻柔洁净。母亲还在灯下穿针引线,父亲又背着药箱去邻村问诊。渺小平凡的他,却可以救治众生。

我多么想回到那个窄小古老的村庄,与他们一起虚度雪日光阴,一起坐于厅堂静静看雪,把一壶茶喝到无色无味,从清晨到午夜,直到世界彻底安静。

那些温暖的故事,不知遗落在那段岁月里。每当落雪之时,回忆便成了最美的风景。

长大后读《红楼梦》,方知雪有另一番气势与风情。大观园里亭台别院、竹桥轩落被积雪覆盖,俨然一幅繁华的金陵雪夜图。居住在大观园里的红楼女儿,在大雪之夜便是怀了诗心,约定芦雪庵中即景联诗。彼之名士,更为风雅多情。院外琉璃世界白雪红梅,窗里赏雪烤肉题韵作诗。黛玉之灵秀,湘云之豪迈,宝钗之典雅,宝琴之才情,雪中群芳争艳,胜过了世间万千奇景。

那场雪装饰了大观园里所有人的梦,以及他们对青春的怀想。白雪无瑕,却不得久长,湛湛日光下,便稍纵即逝,亦如红楼女子的命运,青白素洁,竟皆不得善终。她们的人生太过短暂,仿佛只是吟罢一首诗,赏过一场雪,描完一幅画,爱过一个人,就匆匆结束。看似温柔富贵之乡,百年基业,亦只是黄粱一梦,经不起光阴的消磨。

那日宝玉连句落地被罚访妙玉乞红梅,并作诗一首: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霜娥槛外梅。

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牙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我竟是大爱这首诗,许是因为诗中沾了禅意,染了佛院的苔痕,还有宝玉对妙玉那一份淡淡的情意和牵挂。于她,黛玉是红尘中的知己,而妙玉则是灵山路上的伴侣,对妙玉之心圣洁而高贵,不敢有丝毫的轻薄与亵渎。气质如兰的妙玉,已把她对宝玉的情藏于心间,释怀于每个清修的日子里。

若说我喜欢妙玉,莫若说我喜欢她那盏梅花香雪茶。她请黛玉和宝钗去喝茶,取的是五年前与玄墓蟠香寺收的梅花上的雪。此水沏的茶,定是清纯冰透,香味悠绝。黛玉本是大观园中最为冰雪聪明之人,那日竟没能品出那盏茶水的由来,妙玉义不容情,对其冷笑,黛玉却不与她计较,可见她们虽然素日无多来往,心中早已惺惺相惜。

“隔年瓮的雨水,哪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妙玉对茶、对棋、对琴、对诗,乃至对金石古玩的体味,都有深远的境界。她是修行之人,每日坐禅读经,青灯古佛相伴,内心终不忘世间情爱。倘若不遇宝玉,她的一生亦会有另一番际遇。大观园里吟诗作赋没有她,吃酒行令没有她,游园看戏亦没有她。这样一位才华绝代的花样女子,在栊翠庵过着遗世独立的生活,最终落入泥淖之中,令人心痛惋惜。

她祖籍苏州,读书仕宦人家,定是水榭楼台,看遍书香四壁。这样一个女子,宛若江南一朵初雪,清灵秀丽。想起她,便想起栊翠庵那满树的白雪红梅,还有一盏清香宜人的茶。

也许那场雪还一直在下,也许在大观园繁华散去之后,她觅得另一处庵庙,与禅房主明赏雪,心若止水。参禅修道之人,皆有宿命之说,那些已经写好的结局,又岂能轻易更改?

这场南国的雪,以缓慢的姿态停息,独留我一人,醉于茶盏中,不肯醒转。而后我竟梦回唐朝,入了柳宗元《江雪》之诗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那老翁不是唐人,不是高人,亦不是隐者,而是我那逝世多年的外公。孤舟之上,他披蓑戴笠,独钓以寒江雪。

慢慢的,春花开了,便可调清风白月、岁月山河。

好的,今天晚上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白落梅的新作《人世间有一种清光》,希望你能够喜欢。欢迎在我们节目下方的留言区来评论留言,点赞最多的听友,可以有机会免费获得我们的这一本来自白落梅的《人世间有一种清光》。欢迎在我们节目下方的留言区来参与我们的活动。

今天就是这样,感谢您的收听,我是泥巴,我们下个夜晚再会。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很赞哦! (0)

发表评论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