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理财理财

投资最重要的事

铛铛铃2025-08-30理财18人已围观

简介

今天为您解读的书是《投资最重要的是》。

这是一本多数人都能够看懂的财经书,股神巴菲特读了两遍,极力推荐。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却万万不能。我们国家在走向富强,古人也不再避讳自己对金钱的追求、对财富的渴望。随便从大街上拉一个人问问,可能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千万富翁、亿万富翁。那么作为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怎么样才能够实现自己财富梦想、财务自由呢?

俗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你可以尝试去投资股票、房产、理财产品等等,但是想要赚到超额的财富,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同样是投资,眼光不同、水平不同,结果也大不相同。想赚更多的钱,仅凭运气是不行的,只有去潜心学习投资知识,才有机会让财富稳步增长。

那你也许会跟朋友讨论,身边谁谁谁很会投资,谁谁谁炒股发了大财,心里是羡慕得很。其实啊,投资高手也都是从菜鸟变成的,你为什么不学一学股神巴菲特、本书作者霍华德·马克思这类功力深厚的投资大师,从他们的投资哲学中取经呢?

巴菲特如今身价840亿美元,他曾这样说:“对于刚开始起步的投资人来说,应该寻找已经证明长期成功的投资方法,然后照葫芦画瓢就行了。”可令人吃惊的是,这样做的人实在少之又少。

巴菲特本人就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他大力推荐了《投资最重要的是》这本书。巴菲特对投资一向谨慎,很少推荐书籍,他为什么要推荐这本书呢?究其原因,巴菲特和本书的作者投资理念相近,投资业绩也都是全球顶尖。

这本书的作者是霍华德·马克思,美国橡树资本掌门人,被称为凶猛的华尔街秃鹫。橡树资本管理的资产高达1200多亿美元,在22年的时间里,平均年投资回报率达到了19%,远高于其他绝大多数机构投资。

最重要的是,这本书是霍华德·马克思20年投资备忘录的精华。这位顶级投资大师既有深厚的实战功力,又有独到的理论思考,他把自己的成功经验总结为18件投资最重要的事,有中国评论者称之为“降龙18掌”,赞叹这本书是价值投资的秘籍。

在下面的音频里,我将对本书的三个核心思想进行解读,它们是“降龙18掌”的精髓。

第一,投资者必须具备深层次思维。

第二,控制风险远比关注收益重要。

第三,始终以价格为出发点,坚持价值投资。

你可以这样来理解这三个核心思想:深层次思维要求投资者具备与众不同、更加出色的思维能力,能够逆势而为,是学习投资的基本功;懂得控制风险是一名优秀投资者的标志,练到这层功力,你就可以下山了,保证在投资市场不会被轻易打死;而始终以价格为出发点去坚持价值投资,是你决胜华山之巅、长期跑赢市场的关键。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三点。

首先,投资者必须具备深层次思维。作者将深层次思维看成自己的核心思想,他说自己甚至连书的主题都没有想好,就敲出了第一章阐述深层次思维重要性的文字。低层思维是最简单直接的,它追逐股市热点,追高买低谁能做到?而深层次思维则思考得更周密、水平更高,是每一位优秀投资者必须学会的重要一课。

为了说明这两种思维的不同,作者举了一个例子。低层次思维认为:“这是一家好公司,让我们买进股票吧。”深层次思维则认为:“这是一家好公司,但人人都认为它是一家好公司,因此它不是一家好公司,股票的估值和定价都过高了,让我们卖出股票吧。”

你可以看出,低层次思维是一种感性的看法和观点,是用直觉和习惯来判断,缺乏深入思考的动力和能力。从长期看,用低层次思维投资,最终必然被市场割韭菜,很难长久赚钱。深层次思维需要的是投资者能够深刻思考,不仅仅看到直接结果,还要从结果中找出原因,以及思考这个原因可能带来的其他后果,然后再做出特立独行的正确决策。这类人是市场的赢家。

科学家对人类的研究发现,人脑的第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爱偷懒,不愿意费时费力去思考。所以呢,具备深层次思维的人比仅有低层次思维的人少得多。投资市场正是由这两部分人组成的,不可能大家都赚钱,大多数人要充当韭菜的角色。也就是说,正因为大多数人仅有低层次思维,才让具备深层次思维的人获得了超额收益。

怎么来学习深层次思维呢?可以说从思维的深度、思维的广度以及思维复盘三方面下功夫。

首先,我们先来看思维的深度。这个方面呢,要求你在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啊,不要只看到表面就做决定,要顺着当前这个想法继续思考下去,想一想这个想法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这个结果就是最终的结果了吗?那如果再继续下去,会出现什么样的可能性?如此不断探究思维发展到下一步可能出现的情况。

那再来看一下思维的广度。其实啊,我们每个人都有惯性思维,甚至是思维的盲点。当我们的思维无法突破时,就无法真正获得进步,我们的投资甚至是生活的状态,也就和以前一样了。这里呢,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当你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先列出自己的惯常思维,然后强迫自己跳出这些惯常思维点,用非惯常思维来看待同一个问题,并做出新的分析判断。

最后呢,就是复盘。复盘的一个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反馈,无论是正向反馈或负向反馈,它们存在的意义都是为了保证自己不断修正思维方向,让思维模式向一个更加正确的方向成长,向着提升投资质量的方向前进。比如你摔了一跤不可怕,但在摔跤之后要明白自己为什么摔了,并且今后不要摔,这才是真正需要得到的能力。

如果你能够在了解别人共识的基础上,尝试多想几步,就更容易在投资中取得优势。那举个例子,你可以问出10万个为什么:未来可能出现的结果会在什么范围内?我正确的概率有多大?大多数人的共识是什么?我的预期与人们的共识有多大差异等等。

我们经过这样周而复始的训练、实践、思考,就有机会进入优秀投资者行列,而不仅仅只是凭运气去投资了。

当然了,单单具备了深层次思维,并不代表你已经成为了一位优秀的投资者,你还需要修炼第二层的功力——控制风险的能力。

作者认为,控制风险比关注收益还要重要,保住本金,在投资市场中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看看我们A股市场的投资,只要经历一波熊市,你能够找出多少人还活着,没有被套牢?一个投资者如果不重视风险控制,他就无法在市场中活下去。很多人要花很多年、很多经历和很多惨痛的投资失败,才会慢慢了解投资中最核心、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控制风险。

关于投资风险,作者在本书中写了一个他父亲赌马的故事。作者的父亲好赌马,但是经常输钱。他父亲听说有一场赛马只有一匹马参加,于是他兴奋地把全家人付房租的钱都拿去下注了。然而在赛程进行到一半的时候,那匹马却跳过护栏逃跑了,结果参与这场赌马的人都血本无归。

这个故事很简单,它说明作者的父亲根本没有评估自己的投资风险有多大,更没有考虑自己的承受能力。这有点像现在一些人投资非法集资项目,或者是其他高风险投资项目,想追求20%30甚至更多投资收益,结果只顾对投资结果充满憧憬,却忽视了自己能够承担的风险极限。

我们投资前应该怎么做呢,才能避免像作者的父亲一样?作者重点讲到了事先风险控制,并提出应对的方法。

首先,投资者要对项目的风险有一个客观的判断,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来选择。作者认为,一般情况下,不同投资类型的收益是可以预估的,比如长期国债是5%6%,大公司股票是10%,小盘股是13%,风险投资是30%多。随着收益率的提升,投资风险也在增加。那如果你赚到10%就很开心,而30%以上收益带来的风险远远超过了你能够承受的范围,那么当你看到这样的项目时,要坚决地pass掉。

其次呢,进行组合投资,不押宝一只个股。在获得同样投资的收益下,投资一个组合就承担了更低的实现风险。正如同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未来谁也说不准,因此呢,每个人都应该组合投资,并且手中始终持有一定比例的现金。对于组合中的每一个单项投资,都要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需要投资者深入调查研究,了解个体企业经营风险的大小,不轻易下注。在对某个行业或个股持续繁荣的预期上,同时要注意不要在投资组合中用极小的比例去投你看好的项目,因为这样的话项目无论表现多好,对你的组合投资都没有意义。

经验告诉我们,有老投资者,有大胆的投资者,但是没有大胆的老投资者。作者霍华德·马克思管理着1200亿美元投资的橡树资本管理公司,他便坚定地认为规避损失是第一位的,然后再去考虑收益。

第三个层面,以价格为出发点,坚持价值投资。

当你具备了深层次思维,又有了控制风险的能力,接下来就要以价格为出发点,坚持价值投资。作者正是坚持这一思想,最终在几十年来跑赢市场,决胜华山之巅。

作者认为,坚持价值投资要避免两个错误认识,坚持一个正确认识。

一个错误认知是,价值投资就是买优质的公司。很多人想,市场局势变幻莫测,不如去关注投资项目的内在价值吧,这样呢,我就轻松了,不用天天盯着大盘内心煎熬,反正我做的是长线投资、价值投资,哪怕短期没有收益甚至下跌,只要这个公司有实力和潜力,自己总有一天会获得巨大的回报。这种只选现在漂亮、以后看起来也可能会继续漂亮的公司股,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曾经极为流行,人们喜欢选那些一听名字就如雷贯耳的股票,像IBM、可口可乐、惠普等这些大公司,没有人能说他们不好。当时的投资界就认为,如果一家公司看起来够牛,那就不用考虑股价高低,哪怕今天看起来价格太高,过上几年照样稳赚。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来看那些公司,IBM因为行动迟缓,被新兴竞争者抢夺市场,惠普受新兴电脑市场和移动手机冲击,早已风光不再,更惨的是那些我们已经不知道名字的公司。可见,如果抱着一些绩优股的大腿,而不顾及价格趋势,是一种错误的投资策略。

另一个认识错误,选择潜力股一定就能够赢得未来。还有一些人喜欢买潜力股,比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等,认为这些行业代表未来发展趋势,是一种正确的投资策略。其实啊,未来有很多的可能性,确切的预测未来趋势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就算是某些代表了未来趋势的行业,也不一定就是好的选择。上世纪90年代,所有人都看到了互联网、电子商务改变世界的能力,掀起了一股科技股热潮,这把火越烧越旺,在本世纪初,这些科技股却突然崩溃了,而且没有任何征兆,这就是当时美国金融史上有名的科技泡沫。

作者认为,价值投资不是只关注内在价值的鸵鸟式投资,而应该通盘考虑市场对价格的影响。同样的,价格投资也不是只要行业先进、代表了未来趋势,公司就一定有潜力。

与上面两个错误认识针锋相对,作者坚持的一个正确认识是以价格为出发点,坚持价值投资。上面谈到的认识误区,其实是大众投资者通常的思维,你要做的不是顺应这个大众思路,而是提出你自己的质疑。你眼里的垃圾股,你知道它的价值吗?既然没有研究,为什么要全盘否定一个潜在投资类别呢?然后继续质疑,既然没有人看好,那么它的价格是不是很低?按照它现在的价格和未来的需求,是不是今后很可能上涨,反而更容易有良好的表现?

当这么思考之后啊,你就会发现,那些大众眼里价格便宜的“垃圾”,并不代表着没有好的投资品质。这就是作者最擅长的以价格为出发点进行价值投资。他认为,垃圾股或者一些被大众看低的股票中,同样有很多有价值的项目。其实那些被忽视的、遭冷落的和打压的证券,往往有以下优点:基本面风险低、股价波动小,这样的股票、证券在熊市中往往更抗跌,虽然牛市中通常会表现落后,但长期平均收益普遍表现好。这样的投资项目你当然可以考虑。

就拿作者霍华德·马克思来做例子,正是因为他善于从废物堆中发现黄金,从腐烂的食物中寻找营养。当我们孤独的走在价值投资的路上,在怀疑纠结的时候,不妨来听听霍华德·马克思的声音:不能忽视价值投资研究,不能偏离价格,不能在市场中走从众路线,因为你是一名优秀的投资者,你的收益目标是超过市场平均水平。

好了,本书的三个核心思想就解读完了。下面来总结一下:

第一,投资者必须学会深层次思维。

第二,控制风险比关注收益更为重要。

第三,以价格为出发点,坚持价值投资。

《投资最重要的是》与其说是一本财经书,不如说是一本投资哲学书,教给你的是打鱼的本领,是学习投资的内功心法。那在上面的音频里呢,通过对三个核心思想的解读,为大家提供了一种理性、科学的思维模式,有助于你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那如果你领悟了这些思维模式和投资策略,在投资中会有高屋建瓴、拨云见雾的感觉。这本书中的投资哲学,同样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对处理日常纷繁复杂的事情有很好的启发和帮助。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聆听,下期读书会我们继续一起解读精品好书,记得收听哦。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很赞哦! (0)

发表评论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