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经济经济
《负动产时代》泡沫之痛,狂热时代的后续是什么?人口变迁与社会趋势,房地产贬值与楼
铛铛铃2025-08-02【经济】18人已围观
简介
你好,今天我们聊聊《负动产时代》这本书。
这个“负动产”可能听起来有点生僻,但不用担心,因为这个概念和我们现在的生活,还有一段距离。简单来说,负动产就是那些原本应该增值的不动产,比如房子和土地,却变成了一笔债务。想象一下,很多人为了拥有一块土地或一栋房子,可是拼尽全力,怎么它们会成为一种财务负担呢?如果房子或土地真的变成了负担,直接卖掉或者送人不就得了?但情况并非如此简单,这些负动产很难找到买主,有时候甚至无人问津,即使不要钱,也没人愿意要。这样的财产变成了个人和政府的沉重包袱,对家庭、城市规划、社会管理乃至经济发展都造成了很大困扰。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哪里出现了这种奇怪的现象。答案是我们的邻国日本。可能你会感到奇怪,毕竟日本是资源有限、人口密集的岛国,拥有一块土地原本是多么宝贵的事情,怎么可能有人不想要土地呢?《负动产时代》这本书就是要回答这个问题,它向我们揭示了,现代日本很多地方都存在负动产,房子荒废、无人居住和维护,甚至房屋墙壁开裂,变得非常危险。有些房产有许多继承人,但没人愿意承担,有的以极低的价格出售,有的业主为了尽快摆脱,甚至愿意付钱给买家。这些难以置信的情况,在日本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但似乎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2017年8月,一家日本的新闻机构——朝日新闻成立了一个团队,对这个现象进行了持续一年多的深入调查,并以《负动产时代》为题发表了一系列报道。他们采访了众多的房产所有者、专家学者、律师、物业管理人员、房地产中介和政府官员,记录了一连串令人震惊的案例。他们甚至还看了法国、美国和德国的相似情况,最终引发了全日本的热烈讨论。这本书其实就是朝日新闻的系列报道文章的集合,经过了进一步的补充和整理。
今天我们就分三部分来聊聊这本书。第一是日本负动产的实际情况,第二是日本如何步入这个负动产时代,第三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能方法。
好了,现在让我们先来看看,日本的负动产是怎样一番景象,有的画面真的很让人吃惊。首先,大量土地无人继承。我们知道,日本是一个实行土地私有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大部分土地都是私人所有,小部分是国有或公共所有。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建立了不动产登记制度,土地所有者可以自由使用和交易,土地所有者去世后,他的亲属或指定继承人合法继承,但需要支付相应的固定资产税和遗产税。但现在问题来了,朝日新闻发现,日本有太多的所有者不明的土地,就是说没人知道土地归谁所有。很多土地的名义所有者去世后,土地就无人问津了。有的土地在所有者去世几十甚至上百年后,仍然无人处理继承事宜。随着时间推移,合法继承人可能多达数十或数百,而这些继承人彼此之间可能连面都没见过。法律要求,土地过户必须得到所有继承人的同意,继承人越多,统一意见就越难,随着时间的拖延,过户的难度就越大。
到底有多少这样的土地呢?2016年时,日本所有者不明的土地总面积已达到惊人的410万公顷,比九州岛还大,预计到2040年,这个数字将增至720万公顷,接近北海道的面积。土地无人要的根本原因是,它们已经变成了负动产。这些土地大多位于市区边远的田地、林地或荒地,甚至一些位于城市内部。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土地变得难以出售、开发利用,而继承则意味着,要支付高昂的固定资产税和遗产税。固定资产税是每年都要缴纳的,即使税额会逐年降低,但最终不会减免。此外,土地的持有还伴随着维护成本,如建立围栏、除草等,都需要资金和人力。因此没有太多使用价值的土地,自然没人愿意继承。有些人持有这样的土地也不堪其重,试图卖掉或捐赠,但是往往不那么容易办到。
至于房子,情况也差不多。许多房子无论位于市中心、郊区还是农村,都无人问津,被废弃成了危房,对周围居民和行人构成了安全隐患。没有人继承它们的原因,是因为持有成本太高,而这些房屋并不能带来足够的收益,来覆盖这些成本,于是它们成了负资产。
那么,这些被废弃的房屋和土地,又会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首先,它导致土地被浪费。这片土地如果没人理会,本可以用来建设新的住宅或商业区,现在却荒废了,没能发挥它本应有的作用,这对谁都不是好事,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没能从这些土地上得到任何经济回报。那如果这些土地又恰好在城市的中心地带,问题就更大了。设想一下,政府想要规划新的道路或者建筑,却突然发现一块没人认领的土地挡到了,这时候政府手里又没权去处理这块地,结果只能把它绕过去,这直接影响到了城市的发展。面对这样的情况,政府就得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查清楚这块地到底是谁的,找不到人,那管理维护的责任就落到了政府头上。比如为了防止一座破旧的房子倒塌伤人,政府可能得围起来,或者直接拆除,这些费用,最后其实都是由纳税人买单的。
那除了房子和土地没人要,还有其他的问题吗?实际上还真有,比如大规模的廉价处理房地产。想想看吧,一个老人1991年,在伊豆半岛这个知名的温泉区,买了一块300平方米的地,当时花了1300万日元,结果到了2017年,这块地只能以10万日元的价格卖出去,差不多就是6000块人民币,价值缩水到了原来的1/130。除此之外,卖这块地还得付给中介21万日元的手续费和广告费,老头子到最后卖地还倒贴了11万日元,差不多6400块人民币。最后虽然赔了钱,老人还是觉得这笔交易值得,为什么呢?因为这块地终于不再是他的负担了。自从他买下这块地之后,一直都是空着的,每年的管理费和固定资产税,加起来要花4.6万日元。他有两个女儿,但他们谁也不想要这块地,老人只得把它卖掉,否则他过世之后,这笔费用还得由他的女儿们来承担,他觉得这样对女儿们太不公了。他最初希望以100万日元的价格卖掉,但是没人感兴趣,最后不得不降到10万日元才勉强找到买家。
不只是土地,连房产也在遭受同样的命运。许多高价购入的房产,如今都是以低得多的价格出售。举个例子,神奈川县的一栋公寓,在80年代末期的售价,大概是1900万日元一套,如今卖到150万日元,就已经算是很幸运的了。如果是那种事故多发的凶宅,价格可能连100万日元都拿不到,也就是说,房价暴跌到原价的1/19。而如果不卖掉,房主还得继续付物业费、维修费和固定资产税。
但这些还不算是最糟糕的情况,有些度假公寓的贬值更加严重。例如在汤泽,这是滑雪爱好者的天堂,也是著名作家川端康成小说《雪国》的背景地,那里曾经因为滑雪成为热门运动,而建造了1万5000套度假公寓。可随着时间的流逝,滑雪运动不再那么火爆,很多业主急于出售他们的公寓,导致价格持续下降,很多公寓以拍卖的方式出售,但这更像是为了减少损失,因为维持那些公寓的税费负担太重了。你可能想象不到,这些公寓的拍卖底价多低,法院定的底价只有1万日元,还不到600元人民币,换算成每平方米的价格,大概就是6~12块人民币,几乎和白送没有区别。
这么低的价格是怎么回事呢?因为这些公寓往往欠了很多年的物业费,少则几十万,多则上千万日元。买家在支付房价的同时,还得承担这些过去的欠费,此外,还有给法院、银行等参与拍卖过程的机构支付的费用。即使这样,这些公寓依旧很难找到买家,有时候,房子挂在市场,一整年都无人问津。因此,有不动产中介公司出现,他们建议业主把房子过户给他们,并付给他们120万日元的费用,换句话说,是业主付钱给中介公司来接手房子。这意味着业主不仅卖房不赚钱,反而还得倒贴上百万。你可能觉得没人会这么做,但实际上有人真的这样做了。这家中介公司在书写成的时候,已经用这种方式收购了大约1000套房子,并且计划以每套10万日元的价格转手卖出。当然,这也存在很大的风险,因为如果卖不出去,他们还得负担高昂的持有成本。
除了我刚才讲的这些情况,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大量的老旧公寓,他们甚至面临倒塌的危险。根据日本国土交通省的统计和预测,到2017年底,日本总共有644万套公寓,居住在公寓里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10。到2027年,超过30年房龄的公寓,将占到公寓总数的一半,也就是350万套。再往后到2037年,超过30年房龄的公寓,将达到550万套,而超过50年房龄的将近200万套。这个情况告诉我们一个不太乐观的现实,就是日本不仅仅人口老龄化,就连房子也在变老。房子从新变旧,旧了再变成危楼,最终变成了一堆堆工业垃圾,成为社会的累赘。
面对这些摇摇欲坠的老房子,可以有三种解决方法。第一种是大修特修,来延长这些房子的使用寿命;第二种方法是推倒重来,也就是重建,但在重建的时候,需要增加容积率,造出更多的房子来卖,才能覆盖重建的成本;第三种方法就是直接把房子拆了,把地面清理干净,直接卖地。不过,无论是哪一种方法,都需要大部分甚至是所有的业主同意,而这通常很难做到。有的房子找不到主人,即使找到了,由于业主的年龄、收入等因素的不同,他们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意见。更何况,房子所有者年纪越大,他们改变现状的意愿就越小。目前来看,日本完成重建的公寓的比例非常低,大多数情况下,除了东京、大坂、名古屋这三个大城市,保持着较高的房产价值,其他很多地方都逐渐进入了负动产的时代。那个土地和房产只会升值的神话,在日本已经不复存在了。
那么说回来,为什么日本会陷入这种所谓的负动产时代呢?首先,我们得看看经济大环境。回顾历史,在20世纪80、90年代,日本经济像吹了气的气球,房子和土地的价格涨到了不可思议的高度。到了1989年,日本的土地总资产值竟是美国的四倍,当时人们甚至戏称,把东京的地卖了,就能买下整个美国。但好景不长,进入1991年,泡沫破了,土地、房产和股市一起哗啦啦的跌了下来。从那以后几十年的时间里,日本经济的增长几乎停滞,偶尔还会出现经济收缩。那些在经济好的时候买了房产和土地的人,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们贬值,同时税费的负担却一点没轻。
第二个是人口的问题。日本是个老龄化非常严重的国家,2019年时,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占到总人口的27%。更糟糕的是,十多年来,日本人口一直在减少,比如2020年,就比2019年减少了50多万。政府虽然出台了一些鼓励生育的政策,但似乎效果并不明显。少了年轻人,多了房子空置率自然就上去了。书中说到了2033年,日本房子的空置率,可能会上升到30%,这样的情况下,房产不贬值才怪。
另外一个大问题就是持有成本,这块可真不是小数目。不动产相关的税,包括固定资产税、遗产税、交易税、赠与税、印花税、所得税,还有物业费、维修费等等。日本的遗产税更是全球数一数二的高,固定资产税,就是根据房子或土地的估值收的,大概占到1.4%,而且还得每年交。很多时候,税务部门估的数字还超过了房产的市场价,这种情况下,一些本该有的税收优惠,也常常没有落到实处。拿书里提到的案例说,一位女士继承了一块山林,因为里面有个小别墅,税务部门就按照住宅用地而非山林来计税,导致这块地税后的评估额,是实际卖价的十倍。类似的混乱征税和错误计算面积的事情还真不少。
说起来,日本还有个荒唐的税收现象,就是“王者税”,意思是房产或土地的主人一旦去世,哪怕没人继承,政府也会从可能的继承人里挑一个人,让他来交固定资产税,这税得交到真正的继承人出现为止。简单点说,就算人没了,税还是得交。最扯的是,出了钱的这位可能还不能成为房产的真正主人,因为这得所有继承人同意才行。所以你看日本的税务机关似乎只顾收税,却很少考虑纳税人的利益。书上说,这种固定资产税的做法,扭曲了日本的土地制度,导致了负动产的问题。地方政府重度依赖这税,政府似乎也没什么动力去改革税务制度,这就使得本已没人要的房产更加贬值,加重了地方经济的负担。
此外,日本自然灾害频发,地震、台风、海啸、火山爆发等灾害,都让房屋面临被损坏的危险。所有的房主还得给自己的房屋买上保险,由于日本的房屋很多都是木质结构,折旧率自然就高,大修小修的开销也就来了,这些都是拥有房产的成本。
除了经济、人口和持有成本这三大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退出机制的不完善。说白了就是当房产、土地的主人不想再持有的时候,想要出手变现却很难。你不能像丢垃圾一样,随手就丢掉这些不想要的房产、土地,因为相关的处理机制并不成熟。日本虽然规定无主的不动产应该归国家所有,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个原则模糊不清。就像书上的一个例子,有个人拥有一块山林,他想把这片土地让给政府,结果政府不要,他甚至把这事儿告到了高等法院,结果还是败诉了。法院认为,政府要是接受,得花钱来管理这块土地,这些钱又得从纳税人那出,所以不允许这样做。在日本,如果你不想要你的土地了,你得自己找办法卖掉,如果努力了还是卖不出去,政府才可能会接手,但像这个官司一样,政府通常不会轻易接收。因为退出这条路实在太复杂,很多人只能持有那些自己不想要的负动产,并且不断的为此付出成本。
说到这,想必你已经感受到,日本的不动产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性难题,这问题实际上是个大坑,里面牵涉到了经济政策、人口统计,还有法律等等方面。朝日新闻进行了系列报道后,这个话题也引起了全日本的关注,不管是政府还是民间,大家都在努力找出解决方案。在这本书中,作者没有直接给出解决方案,而是把视线转向了其他国家,希望能在国际经验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他们调查了其他国家的情况,比如法国科西嘉岛、巴黎郊区的圣丹尼,美国的底特律和德国东部,这些地方都出现了负动产现象,并且采取了一些行动。
科西嘉岛上因为经济不发达,很多土地都找不到主人了,法国政府就搞了三个政策来应对。首先,他们要全国上下一起来,搞清楚土地的所有情况;其次,他们放宽了民法里取得和消灭所有权的条件,这样持续占据一块地,大概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成为它的主人;再者,如果土地5年以上都没人交税了,那就默认没人要了,就由政府接手;最后,他们还提供税收优惠,减半赠与税,但得在10年内把土地登记了才行。这些措施已经让科西嘉岛上无主土地减少了20%,为摆脱负动产问题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在圣丹尼那里,有很多来自中东的移民,居住条件很差,很多房子都不宜居住,还发生过恐怖袭击,法国政府为了居民的安全和公共卫生,开始了老旧房子的改建工作,当地政府和法国政府共同负担了三游园的费用,这跟日本业主们自己协商修缮的情况很不一样,法国这边是政府出面解决。
底特律的情况也很糟,那有很多空置的房子,因为产业转移和金融危机,人口数量锐减,政府就和非营利组织一起成立了土地银行,他们回收这些无人管理的空置房子和土地,进行拆除或修缮,再以很低的价格卖出去。这些举措不仅减轻了政府的管理成本,还促进了土地的有效利用。
而德国则是通过建立高效的退出机制,来解决问题。在德国,如果你不想要你的不动产了,你可以简单地向土地登记所提出申请,就可以放弃你的土地,州政府还有优先权来接管这些土地,这就降低了负动产所有者的经济负担,允许他们及时止损。
朝日新闻的记者们,将这些国际经验汇集在一起,为日本政府提供了解决负动产问题的灵感。然而,从了解问题到找到解决方案之间,还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从泡沫经济到负动产问题,日本只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看起来,日本人口减少的大趋势,在短期内不太可能得到遏制,未来可能会出现房子多于人的情况。人口减少导致的供需关系的逆转,正是日本进入负动产时代的核心原因。
这本书的最后一章提出了一个问题,谁来买单,也就是说,负动产的问题最终应该由谁来负责,总不能让几个人鞠个躬,说一句“斯米妈赛”就算了吧。现在的制度是让不动产的所有人和继承人,来承担这一切,他们在默默地承担着高额的税费,以及资产贬值的压力,他们渴望有一天能退出这场游戏。作者认为,如果你要求所有人承担责任,就也应该允许他们放弃所有权,但现在只有那些还有使用价值的不动产,才可能被政府接收。最后,作者提议,政府应该建立一套制度,允许所有人在缴纳了一定的费用后,可以放弃所有权,将其捐赠出去。
好的,到这里,《负动产时代》这本书我们就聊的差不多了。正如太阳终将在地平线上升起,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特有的挑战,负动产时代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现代社会在发展进程中,可能遭遇的泥沼。这个问题不是日本独有的,它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只是在日本这个密集的岛国上,表现的更为明显和紧迫。我们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面对着不动产的警示,我们必须深思,是继续让这些不动产沦为负担,亦或是觅得一条出路,将这些沉重的包袱化为社会发展的助力。这本书虽然没有给出终极解答,在这个问题的答案被寻找出来之前,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场解谜游戏的参与者。
好啦,感谢你又听完了一本书,我们下期见。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很赞哦! (0)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点击排行
- 《生活的陷阱》以实用的方法和深刻的智慧,带你走出人生至暗时刻,找到内在满足与持久
- 斯坦福大学最实用的心理学课程《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压不死你的只会使你更强大!_
- 投资必看《反脆弱》学会如何从不确定性中获利, 塔勒布的“不确定性”系列丛书 已被
- 《什么都不做的习惯》如何通过休息提升生活质量? 不明原因的身体不适! 繁忙且压力
- 23分钟讲解《对大脑有害的12个习惯》
- 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自我保护《修复玻璃心》高敏感人士生存法则,帮助你获得内心的平
- 《自卑与超越》成人与青少年心理成长必修课,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超越自卑感实现
- 一然22分钟精读《终结阿尔茨海默病》全球首套预防与逆转 老年痴呆的个性化程序 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