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励志励志

《金钱不能买什么》 以市场边界叩问人性底线,在资本狂潮中守护那些无法标价的灵魂珍

铛铛铃2025-08-30励志16人已围观

简介

今天要为您解读的书

《金钱不能买什么》

讲到金钱,你会想到的一句话是什么呢?应该会有很多吧。比如“一文钱难倒一个英雄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钱能使鬼推磨”“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等等。这些俗语都在向我们阐释钱有多重要。

确实,金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这导致了另外一种让人担忧的情况,那就是“用金钱就能解决问题”这种逻辑越来越深入人心,市场行为逐渐开始主宰我们的整个生活。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开始追问和反思了:什么领域、什么方面,是不应该用金钱价格的手段来介入的?金钱到底不能买什么呢?这就是今天要讲的这本《金钱不能买什么》要探讨的问题。

这本书的作者迈克尔·桑德尔,是哈佛大学的政治哲学教授。很多人知道桑德尔是因为《公正》这本书,他在哈佛大学开过一门叫“公正”的公共课,是哈佛历史上听课学生最多的课程之一。后来公开课被放到了网上,翻译成了十几种文字,还出版了同名书籍,全球畅销。他本人也来过中国,多次做过演讲。

他在书里讲了很多例子,都是他在中国发现的。这本书也许不能直接让我们拿来提升,但是它能帮我们重新认识金钱和市场,重新看待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从而让我们学会合理、有计划地使用金钱,重新认识金钱的作用,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道德困境,追寻生活的真谛。

我会通过两个问题的解答,为您解读这本书的精髓。

第一个问题: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到医院挂专家号,排队可能挂不上,但如果花几百块钱挂特需门诊,就可以和专家见上面;买车时多付几块钱,可能就可以优先提车等等。好像一切都变得待价而沽。面对这种金钱几乎可以买到一切的现象,很多人开始为社会感到担忧,开始担心金钱会无止境地打破道德底线。尽管金钱能干很多事情,但是金钱并不是无所不能的,有一条线是不能越过的。那么这条线是什么呢?

第二个问题:生活中人们通过自身勤勉奋斗和诚实经营所获得的财富当然是不可侵犯的,人们理应享有自由使用和处分的权利。但是如果有一天市场开始肆意越过底线,将会给我们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

我们就先来看一看第一个问题:生活中金钱到底不能越过哪一条线呢?

我们先来看看在今天的美国,钱都能买到什么。在美国加州,如果你不幸坐牢了,花82美元,大概500多人民币就能住在安静的牢房。出门堵车,你会收到温馨提示,进入快速车道,只要八美元。甚至于有人和孩子达成交易,只要在接受别人帮助以后,能写一张“谢谢”的纸条,他就会给孩子一美元作为奖励。

在过去,很多事情是无法想象的,但是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拿来买卖的时代。我们来看一些数字,可能听上去这些都是挣钱的新路子。在美国,出租你的额头或者身体的其他部位,用纹身和刺青来打商业广告,价格是777美元;在制药公司的药品安全实验环节,当人工实验的对象,价格是7500美元;为私人军事公司去索马里或阿富汗打仗,每天250美元至1000美元不等;如果你是一个胖子,恭喜你,若你能在四个月内减掉14磅,大概是13斤,你可以得到378美元,约合2500多元人民币。

好像很多例子都在论证着金钱无所不能,但这仿佛也给我们发出了一个危险的信号,就是金钱正在侵蚀我们的生活领域。那么金钱真的像看起来那样无所不能吗?本书作者桑德尔指出,当我们认为有些东西是可以买卖的时候,我们也就决定了把这些东西看作是商品。但常识告诉我们,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商品。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人,奴隶制社会之所以骇人听闻,就是因为他将人看作是可以在拍卖会上买卖的商品,这种做法损害了人的尊严,而尊严这种无形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买到的。

绝大部分人都赞成金钱并非万能这样的观点,至少像情感,比如友谊、爱情、亲情;品质、精神,比如忠诚、善良、社会责任和道德正义感等,这些东西是无法用金钱来完全购买的。因此金钱的作用局限于可供买卖的领域,市场在市场之外的领域,金钱很难发挥作用。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市场在社会经济的很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市场是基于一种自利的机制,其中掺杂着太多的个人利益,因此市场这种个人私利的属性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人们开始对各大体育场的冠名见怪不怪,对马路上私家车的车身广告习以为常,对铺天盖地的广告视若无睹。这些似乎都不伤大雅,但是,当一些浏览器将医院医疗广告置顶到搜索结果的前端,继而无数人因此蒙受金钱、健康上的重大损失的时候,人们才意识到这一行为所带来的道德滑坡和社会危害。

在诸多的事例当中,好像都在说明着道德会受到市场的排挤和侵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市场与道德的关系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只有在生活领域被无底线的商品化之后,道德才会被金钱排斥,我们的生活会出现很多麻烦。比如医院里贩卖门诊号的黄牛党,价值十几块钱的门诊号,被哄抬到了几百块钱,这对于一个收入不到1000块钱的贫困户来说,得多大的压力啊。

因此,不论在什么时候,金钱都不应该越过道德这条底线,市场应该与道德保持相辅相成、美美与共的关系。

当我们看到很多领域被商品化之后带来的各种麻烦,我们需要继续追问:如果有一天市场开始肆意越过底线,将会给我们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

桑德尔总结到了两个后果:一是会导致不平等,二是会腐蚀我们的生活。听上去似乎没那么具体,但实际上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让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第一,金钱造成的社会不平等。在一个什么都能随意买卖的社会里,穷人的生活会变得更加艰难,金钱能买到的东西越多,贫富差距就会越严重。比方说,富人如果只是有能力购买游艇、跑车、别墅、奢侈品,穷人可以不要这些,但是如果金钱还能买到其他东西呢?比如好的医疗,又比如进入精英学校,接受更好的教育机会,贫富差距就涉及到了不平等的根源,那就意味着机会不均等。

举个例子,美国加州有一座世界闻名的国家公园,每年都会吸引400多万的游客前来,但是公园的场地毕竟有限,只能接纳900多个露营场地,每晚象征性地收取20美元露营费。但是到了旅游旺季,前来露营游玩的人太多了,门票经常抢不到。这个时候,黄牛党的生意就上门了,他们高价倒卖公园门票,原本20元的象征性门票,被炒到了100多美元。国家公园的管理局接到了大量的投诉,于是他们采取了各种措施,禁止了黄牛党的这种不正当的交易。

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也很多,桑德尔在书中举了中国医院的例子,是他来到中国后听说的。我们去医院看病,想挂一个专家号,但是排队的人太多了,有些人好几天都排不到号,一些病情紧急的,就从黄牛那里买挂号单。黄牛就是从这种供需关系里,找到了巨大的商机,他们雇人排队挂号,然后再把挂号单以数倍的价钱转手卖给了病人或者家属。那些继续排队的人就接受不了了,凭什么他们花更多的钱就可以插队呢?明明该是先到先得,现在倒成了花钱就得。

你会赞成这种花钱排队的方式吗?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市场经济是最讲究效率和公平的,市场会把物品分配给那些珍视这些物品价值的人,而衡量价值的标准当然是谁出钱多,谁就更需要它。那些买黄牛票的人,说明他们的病情紧急,最需要挂号单,那些不舍得花,还一直排队的人,说明他们的病情都还没有严重到某种程度,还可以等待。可是实际情况并不一定如此,那些病情严重的人,可能是没有钱买黄牛号。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就造成了不平等。

桑德尔认为,黄牛倒票的这种行为破坏了社会的公正秩序,市场和排队本来是两种不同的物品分配方式,先到先得的排队伦理有一种平等主义的诉求,他要求我们至少可以做为了某个目的,不考虑经济实力而花钱。记得的市场原理恰好相反,只要你有足够的钱,就可以买到你想要的东西。这种行为不但对穷人不公平,而且很容易影响到社会的正常秩序。

第二,金钱会腐蚀我们的生活,让很多原本有意义的事情变得不再有意义了。桑德尔说,花钱花不对地方,买了不属于商品的东西,就会对物品产生腐蚀作用,让原本美好的东西变得不那么好了。比如花钱奖励孩子读书,书是读了,但是丧失了阅读的真正乐趣;花钱进入了名牌大学,不是靠真正的实力,那种努力的荣耀和收获感就大大降低了。这就是金钱的腐蚀作用。

如果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物品被转化成商品的话,那么我们就是没有用正确的方式对待他们。用桑德尔的话说,就是一种对他们的腐蚀或者贬低。

举个例子,很多人都养过小动物,也都知道很多濒危动物需要人们的保护,但是你听过通过猎杀的方式保护动物吗?比如非洲的黑犀牛,我们都知道猎杀濒危动物是非法的,但是大多数非洲国家都没有办法保护黑犀牛免遭偷猎者的射杀。于是一些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和非洲国家就考虑用一种合法猎杀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南非政府批准每年只能合法猎杀五头黑犀牛,而且他们决定把这种稀有的猎杀权标价出售给狩猎者,猎杀一头要15万美元。换句话说,这就变成了一种富人的活动,全球的富人就开始抢夺这样难得的机会。而且黑犀牛是一种极其危险、很难射杀的动物,所以猎杀者都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很多国家的富人不远万里组团前往非洲,也要找找当猎手的感觉。

这种代价不菲的一趟猎杀之旅,也让非洲的农场主看到了商机,他们开始去圈地、放牧、繁殖和饲养黑犀牛。这样一来,既杜绝了非法猎杀者,控制了猎杀的数量,还有人工饲养黑犀牛的数量开始回升了。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讲,这种做法真是一种可谓的双赢的好办法。你看,农场主赚了钱,捕猎者有机会猎杀濒危动物,获得了某种特别的体验,而濒危动物又重新从灭绝的边缘回到了正常的状态,看上去好像人人都受益了。

但是从道德层面上想一想,这种做法就会让人觉得反感。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个理由是,这种古怪的市场迎合了一种不正当的欲望,这种欲望就是猎杀动物,满足了人类杀戮的欲望。无论你是偷猎者也好,还是付费猎杀也好,都无法改变这种猎杀动物的性质,更何况是濒危动物,这种杀戮的欲望原本不应该去满足。第二个理由呢,是付费猎杀动物改变了杀戮的性质,将杀戮变成了一种商业化行为。要知道,假如我们处于困境当中,为了生存下去,猎杀动物是一回事,但是把猎杀动物变成一项商业和娱乐行为,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再多的金钱也无法让杀戮这种行为变得合理,这是一种扭曲的心态。

又例如,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罚金其实并不能解决问题,并且这个方法并不是非常可靠的,甚至可以让问题变得更糟。我们知道,罚金和正常支付费用是不一样的,正常收取的费用是一种合理使用金钱的手段,干一件事情要缴费,这就是费用。而罚金表达的是一种道德上的谴责。比如11国庆期间,在旅游景区对那些乱扔垃圾的人处以罚金的时候,我们是想用这一方法来表达这种乱扔垃圾的行为是错误的,并希望他们积极改正。但是有些人在景区乱扔垃圾,被管理人员发现之后,还振振有词地说:“罚多少钱我都给你,我愿意怎么扔就怎么扔。”这种行为让人厌恶的地方就在于,就算他交了罚金,但是我们仍然认为他做错了事,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因为他没有认识到这是风景优美的景区,是供游人游玩、赏风景的地方,不是你乱扔垃圾的垃圾站。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都说明了一个问题:金钱在很多时候会腐蚀我们的生活,从道德的层面看也起到了反作用,不合理使用金钱会面临道德风险。

就我们自身而言,这两个后果带来的影响或许会更加明显。试想,在一个一切都可以买卖的社会里,一般收入者的生活会变得更加艰难,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处处充斥着不平等的气息,什么事情都有了369等之分。再加上金钱对生活的腐蚀,让原本津津有味的生活变得乏力、枯燥、索然无味,这样的生活是非常可怕的。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守住道德这条线,合理地使用金钱,净化我们的生活环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其乐融融,社会变得风清气正。

好了,说到这,今天的内容就聊的差不多了。下面我们来简单总结一下上面的内容。

在我们今天生活的时代,很多人都会认为金钱可以买到一切,没有金钱解决不了的问题。桑德尔指出,这种想法最为危险的地方就在于,他是悄无声息地腐蚀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大多数时候甚至对这种变化毫无知觉。无限制的放大金钱和市场的作用,不仅会加剧社会的不平等,腐蚀我们的生活,还会使人陷入道德风险。回想一下,那些年让人震惊的社会新闻,大都与此有关。社会新闻中,那些原来拾金不昧的人越来越少,要求支付报酬的人越多;做慈善本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可是偏偏有人会把公益作为圈钱的手段。这些社会公共道德方面的变化,让我们意识到,不合理的使用金钱,会造成巨大的破坏力。

听完这本书,你可能不再像以前一样,认为钱能理所当然地搞定一切。什么情况下可以用金钱来激励你的员工,甚至你的孩子,什么情况下不能用金钱来解决问题,你需要更多的思考,因为钱在很多时候会起到意想不到的负面作用。

好了,那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感谢聆听,我是泥巴,下期经典读书会,我们再来一起解读精品好书,记得收听哦。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很赞哦! (0)

发表评论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