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经济经济

金融的本质

铛铛铃2025-08-30经济14人已围观

简介

今天为大家解读的书是《金融的本质》。

美联储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的表现,成为全体公众的关注焦点。众所周知,美联储的存在就是为了对付金融危机,但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美联储未能预判到;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未能及时出台相应的政策,被后人所诟病。

你可能好奇了,美联储和金融危机有什么联系,担负什么样的职责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恐怕没有人比美联储主席的看法更具有说服力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06年,伯南克就任美联储主席。然而就在2007年夏,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经济学者出身的伯南克,一上任就要面对来势汹汹的局势,真可谓时势造英雄。但是伯南克也不是普通的角色,他在学术研究上很有建树,主要研究经济危机和政策。当危机来临之际,他果断采取措施,出台有效的政策,进一步遏制了金融危机的蔓延。

2012年,金融危机基本结束,经济形势好转。伯南克把美联储和金融危机之间的联系做系统性的思考和总结,把他对于这次金融危机的理解汇聚一起,就写成了这本《金融的本质》。

当下的世界每天都在日新月异,经济危机已经远去,经济发展蒸蒸日上,但是我们更渴望从那场金融浩劫中汲取经验,建立更加有序的经济发展轨迹。所以,这本《金融的本质》对我们依旧具有借鉴意义。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金融的本质》,一起寻找金融世界的秘密吧。

说到金融危机这个词,我们都不陌生,但是现在问你什么是金融危机,恐怕你一时半会儿还真说不太清楚。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金融危机和美联储的关系,揭开它们之间不为人知的面纱。

说到金融危机,大家都会想到什么?我们高中课本当中,农场主倾倒牛奶、人们失业在家、股市暴跌、银行倒闭之类的。但是股市债市大跌就是金融危机吗?这可不一定,金融危机并不代表着股市暴跌,股市的涨幅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可能一个大新闻就可能导致股市的变化。

那金融机构倒闭重整就是金融危机吗?也不一定。金融机构的倒闭和整合,可能是很多因素叠加的结果,例如企业经营不善或者违法乱纪等等。所以金融机构的倒闭和整合,并不代表金融危机。

那金融危机到底是什么呢?弗兰克曾对金融危机做了概括,他认为金融危机就是信心危机,人们对金融机构失去了信心,这样的情况就极易引起危机。

为什么这么说呢?银行对于大家都非常熟悉,因为我们平时都把钱存在银行。但是存在银行的钱并不流动,那么银行怎么支付存款的利息呢?银行会用这些存款贷给急需用钱的人,以赚一个存贷利息差,利息差是银行最基本的收入来源。

银行在吸引存款和放贷款的过程当中,有一个特点叫做期限错配、金额错配。换句话说,就是存款和放贷款的期限和金额不能一一对应。这一过程和信息有很大的关系,正是因为储户相信银行不会倒闭,所以储户愿意把钱存在银行。因此银行可以运用储户的钱,按照错配体系放贷款。

如果新闻报道哪家银行出现大问题,很有可能倒闭,储户会赶紧把钱取出来。但是银行的钱通过错配放贷出去,短时间无法回笼资金,银行的钱无法应对储户的取款行为,银行不得不打折变现贷款,变卖资产,以应对突发情况。

银行一旦变卖资产,就会引起储户对银行的不信任,储户可能疯狂地取钱。如此一来,一个经营良好的银行就可能倒闭。而且这样的不信任极易广泛传播,一旦一家银行倒闭,很容易产生连锁反应,让大众对其他的银行失去信心,使金融体系陷入更大的恐慌之中。

如果政府不能及时有效地管控金融体系,那么整个社会就会陷入金融危机之中。因此说,金融危机就是一种信心危机,简单来说就是每一个人都想收回自己的钱,而造成挤兑的危机。

由此可知,处理金融危机的关键在于帮助人们重建信心。只要储户能从银行里取到钱,慢慢的公众就会相信银行不会倒闭,挤兑的危机就会度过了,信心也就得以重建了。

然而银行的及时兑付并不是很容易,这需要银行有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一般来说,每当银行遭遇挤兑危机的时候,中央银行都会及时的为银行提供贷款。中央银行只要大量放款,恢复金融秩序,信心得以重建,金融危机就会度过。

这个著名的论断,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白芝浩提出来的,这就是著名的白芝浩原则。而美国的中央银行就是美联储。

美联储未诞生之前,美国的金融体系并不复杂,美国历史也发生过很多次的金融危机。一般情况下,银行之间相互帮忙,也就可以度过危机了。但是19世纪末,美国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金融危机,诞生了美联储。

从时间上看,美联储成立的时间也不长,从1913年至今也才100多年。但是从它诞生那一刻起,就担负维护美国金融秩序平稳发展的重担。

上面的内容当中,我们了解了金融危机的实质,知道了美联储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而建立的。美联储建立以后,在一段时间内,媒体们对于它总是有过度的推崇,认为它能够应对各种金融问题,包治百病。可事实真的如此吗?咱们接着往下听。

1913年,美联储成立不久之后,1929年,美国爆发了大规模的金融危机。这场危机来势凶猛,那么面对危机,美联储的表现如何呢?答案是基本上没怎么发挥作用。

你可能会想到白芝浩原则,美联储为什么没有遵从这个原则,重建信心以应对金融危机呢?媒体界有不少质疑的声音,美联储为什么没有及时应对金融危机,发挥好自己的职责呢?伯南克就在这部书当中,替美联储做出了解释。

事实上,美联储并不是不作为,而是受到金本位制度的制约。因为每一块美元都有法定的含金量,美元与黄金等价,这就导致美联储提供资金总量受到了黄金储备总量的约束。换一句话说,美联储能力有限,即使金融机构濒临破产,它也不能随意提供资金。

1933年,罗斯福新政明确废除金本位制度,打破了这种限制。在以后的金融危机当中,美联储根据白芝浩原则,向市场注入了大量的资金,以遏制危机的蔓延。

但是在2008年这次金融危机当中,媒体界出现了一些质疑美联储的声音,比如美联储对于金融机构太过于慷慨,宠坏了这些金融机构。一些新闻媒体认为,美联储就是利用纳税人的钱,肆意助长这些金融机构的气焰,他们自己闯出祸,就应该他们自己承担,该破产的破产,该清算清算。

对于这个问题,伯南克也做了澄清。2008年的金融危机,和以前的金融危机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以前的金融危机当中,社会公众是银行挤兑的主要参与者,然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主要是金融机构之间相互拆借,所引发的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如果此时让这些企业倒闭,那么灾难就会更加严重。因此,美联储在面对质疑的声音,也依然对于这些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援助。

为什么要向这些机构提供资金援助?正是因为这些机构的主要问题是借配,只要提供足够的资金,他们就能够度过这个危机,重整旗鼓。

正是因为金融危机的突发性,所以必须要由美联储这个中央银行来应对,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促进市场的繁荣。而我们以为的美联储,真正在金融危机来临之时的不作为,还真的是冤枉了它。因为当时美联储要不就是手里的储备太少,根本不够解决危机,要不就是为了避免连锁反应,只能选择救一部分企业。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金融危机不是经常发生,但美联储却是常设机构,那美联储平时做什么呢?接下来的内容我们一起来看看美联储的监控职能,它是如何防止金融危机,保障经济发展的。

假如一个国家的经济是一个人,那么美联储就是一位医生,它不仅要在紧急的时候负责应对,而且还要在平时监控它的健康状况,在突发情况下要适度干预。怎么干预呢?说到这里就要说一说美联储的另外一个手段,那就是货币政策。

说到货币政策,大家可能都不会太陌生,因为我们经常从电视新闻里听到宽松的、紧缩的以及中性的货币政策等等。这里所说到的货币政策,就是指获得资金的难易程度。

如果政府出台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时候就容易获得贷款,人们就愿意提前消费和投资,不存钱。如果政府出台较为紧缩的货币政策,那么银行的贷款就不会轻易获得,人们更加倾向于存储,减少支出。

那应该如何控制这个货币政策呢?最重要的方法就是通过调整联邦基金利率的高低。利率越高,获得资金就越困难,货币政策就相对紧缩。如果利率低,融资容易,那么货币政策就比较宽松。

简单举个例子,美国的中央银行美联储就好比一台大空调,而货币政策就是温度控制器。当经济运行较热时,通过提高利率,就像空调降低温度,让经济稳定发展。如果经济持续低迷,通过降低利率就像空调提高温度,让经济恢复正常。这就是金融领域的逆风向货币政策,其目的呢,就是让美国经济在一个平稳、健康的环境当中发展。

那么问题就来了,对于经济运行是否有一定的标准,什么时候经济过热,什么时候经济萎靡呢?这个温度调控的效果如何,全看中央空调控制温度的水平。

我们要在这里说一下通货膨胀,大家对通货膨胀并不陌生,因为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今天的物价又涨了,“蒜你狠”“逗你玩”“姜你军”“猪你涨”。大家可能都不喜欢通货膨胀,但是适度的通货膨胀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两者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一般情况下,如果实行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就高一点;如果实行较为紧缩的货币政策,通货膨胀率就低一点。而世界公认的通货膨胀率在2%左右,这是一个比较稳定的货币环境。

伯南克在反思历次金融危机时,也总结了每次金融危机的教训。虽然货币政策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但是它也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金融市场的有序发展,不仅仅要坚持逆风向的原则,而且还要制定出合理高效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强对市场金融机构的监管,例如规范市场上的交易行为,加强灰色地带的监管,对于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设定明确的边界,使市场回归理性发展轨道。对于一些不遵守规则的企业,必须制定更加严格的监管措施等。

随着金融环境复杂程度的加深,美联储必须运用更多的智慧处理复杂情况,承担更多市场监管责任,制定出更具前瞻性的政策。当危机袭来之际,能够将损失降到最低,保证金融系统正常平稳运转。

讲到这里,这本《金融的本质》的主要内容就讲完了。最后我们再来总结一下:

第一,金融危机其实就是一种信心危机,而美联储成立的任务,就是维护金融环境稳定,保持经济增长是其不变的追求。

第二,美联储就是美国的中央银行,其主要职能就是应对金融危机,维护金融稳定。

第三,美联储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能,就是监管金融机构,以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促进社会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金融的本质》这本书汇集了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应对和处理金融危机的金融思想和理念。我们现在处于社会发展的变革时期,这一时期的科技、文化与金融都处于剧烈变革的时期。对于梳理金融的发展历史,有利于进一步总结金融发展过程当中不足,及时更正,让我们认识金融本质和展望金融的未来。

怎样突破重重障碍,把握金融的本质、规律和逻辑,这是所有金融人不懈追求的目标。在人类发展的历史当中,所有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金融也将继续蓬勃发展,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更加崭新的时代。

当然,马克思主义理论告诉我们,这个世界的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适应社会的变化,相信科技推动金融业稳步进步。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就像其他行业一样,金融业也终将有一天消失,但是这一天距离我们还太遥远。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聆听。我是泥巴,下期读书会我们继续一起来解读精品好书,记得收听哦。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很赞哦! (0)

发表评论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