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励志励志
《The Secret 秘密》我们应该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铛铛铃2025-08-24【励志】17人已围观
简介
人生的最大秘密
莫过于寻找自己的位置。关于人生、事业、幸福的追求,有一本神奇的书,会帮助我们解答其中的奥秘,那就是《我要什么》——即将与您分享好书,朗达·拜恩著《秘密》。
人的一生都在追求些什么,这似乎是一个终极命题。是财富,是健康,是人际关系,还是家庭幸福?总而言之,每个人都想收获某个领域上的成功,每个人都想收获完美的生存状态。
诚然,成功是诱人的,可惜她却总是可望而不可及,就像一个解不开的秘密。几个世纪以来,这个秘密只会零星地出现在古老的传说、文学经典以及哲人的口中。过去知道这个秘密的,竟然都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像柏拉图、伽利略、贝多芬、爱迪生、卡耐基、爱因斯坦,还有其他许多非凡的发明家、卓越的科学家和伟大的思想家。
然而,现在这个秘密终于要公布于世了。它不再被束之高阁,而将流入我们普通人的手中。我们可以在一本畅销著作中找到这个秘密,这本书的名字也正叫《秘密》。
《秘密》一书集合了成功学、财富学、心理学等知识,是一本跨学科的通俗研究成果。作者在书中揭露了运行在宇宙间、主宰人生的强有力的黄金法则,并清晰明了地解析了我们要如何运用这个法则,来创造美满、幸福的生活。
这本书的构成来自当今成功者的智慧,他们都是各个领域世界级的领袖,他们都是因为运用了这个秘密,才获得了健康、快乐、成功和声誉。
《秘密》一书的作者是朗达·拜恩,她是澳大利亚的著名电视制片人和作家。她因为这本书获得了各方赞誉,并被《时代杂志》列为全世界最有影响力100人之一,更是唯一一个以作家身份与路易·威登总裁、任天堂首席游戏制作人宫本茂,以及百事可乐公司总裁、苹果公司CEO史蒂夫·乔布斯名列全球13位最有影响力的人物。
《秘密》一书一经出版,便在全球十几个国家登顶排行榜首。到如今,它在美国的销量已超过800万本,全球销量已经超过1500万本,成为了史上最畅销的心灵励志书。
美国最有影响力的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这样评价:“这让我感到震惊,《秘密》就是这样一种能在当下帮助你、在人生中更有效、更能创造积极正面的工具。”
奥斯卡影后妮可·基德曼也感慨地说:“《秘密》简单明了又充满智慧,帮助我度过了婚姻难关。”
《时代周刊》也毫不吝惜赞美之词,它评价道:“拜恩的爱和喜悦弥漫在每一张书页中,她的目的是如此单纯,就是尽可能提升更多她所能触及的人性。目前为止,她已触动了数百万人,而这不过是个开始。”
而当这本全球第一畅销书登陆中国的时候,也同样引起了一番轰动。在内地,《秘密》一书还未出版,就已被《China Daily》引用,《参考消息》全版报道“秘密现象”,新浪网也进行了热烈报道。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已有自发形成的“秘密读书会”,书友们彼此探讨书中的奥秘。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全世界都在关注这本书的出版。一本书能取得这样的成功,着实难得。
《秘密》不仅是一本讲述成功学的著作,同时也是一本伟大的心灵励志书。作者朗达·拜恩之所以能写成这本书,其实也与她丰富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
有一年,朗达的父亲突然去世,同时她的工作也遭遇瓶颈,家庭关系也陷入僵局。就在人生跌至谷底,生活即将崩溃的时刻,朗达似乎得到了神的暗示,获得了重生的希望。
听了这些介绍,想必你已经对书中的内容迫不及待了吧。那么下面就让我们在朗达·拜恩的带领下,一起去揭开成功的秘密。
在全书的开头,朗达就为我们举了一个真实又生动的例子。罗伯特是个同性恋者,他在给朗达的电子邮件中,描述了他生活中面临的残酷事实。在职场上,他的同事联合起来侮辱他,人们对他态度非常恶劣,让他一直感到压力很大。罗伯特走在街上,到处都碰上厌恶同性恋的人,用各种方式羞辱他。她想成为单人表演的喜剧演员,但在台上表演时,每个人都用同性恋的话题挑衅他。她的生活充满不幸和悲惨,焦点都围绕在因身为同性恋而被攻击这个理由上面。
然而,朗达却告诉罗伯特,他之所以感到苦恼,是因为她自己一直把焦点放在不想要的事物上。朗达在回信中说:“你再读一次,看看你跟我讲了多少你不想要的事物。我看得出来你对这些事反应非常激烈。然而,当你如此激烈地把焦点放在某事上,只会促使它更快发生。”
于是,罗伯特开始试着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想要的事物上。接下来的6 - 8周内所发生的事,简直就是奇迹。以前在办公室骚扰他的同事,要不就是被调往别的部门离开公司,要不就是对他的看法产生了变化,她因此开始喜欢她的工作了。不仅如此,当她走在街上的时候,也再没有人骚扰她了。当她照例上台表演,她开始获得观众的热烈喝彩,再也没人侮辱她了。
于是罗伯特的整个生命都发生了改变,因为他不再专注于那些他所畏惧和想要避免的事物中,从而开始关注那些他真正想要的事物。他向宇宙发出了不一样的频率,不论情况看起来有多么不可能,宇宙必定会送来新频率的画面。罗伯特的新思想成为了他的新频率,他的整个生命画面也就改变了。
罗伯特的故事给我们的启发是,你的生命掌握在你手中。很多时候是因为你对世界的看法存在问题,才会得到环境负面的反馈。如果你有意识地改变你的思想,生命会因此而改变的。
我们都在根据一个无限的力量运行着,也被同样的法则导引着。宇宙的自然法则是如此的精准,因此我们才能毫无困难地建造出宇宙飞船,把人类送上月球,并分秒不差地掌握登陆时间。所以,不论你身在何处,我们的生活与工作,都依循着同一个力量和法则,这个力量叫做吸引力,而这个法则就是吸引力法则。
朗达告诉我们,每个人生命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是被他自己吸引而来的。你所遇到的事情就是你的心中所想,不论你在心中想什么,你都会把他们吸引过来。这就是朗达的吸引力法则。换成中国的说法,可以叫做“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只不过我们是从思想上的层次来说的。听起来多少有点唯心论的味道,但是仔细品味也有很多必然性的道理。
当你脑中出现一个思想时,也会吸引其他同类的思想过来。举个例子,你是否曾经在想起某件沮丧的事情之时,会越想越不愉快?那是因为当你持续一种想法的时候,吸引力法则会立刻带来更多同类的思想给你,才几分钟,你就会引来许多同类的不愉快思想,于是你的生活状况就会变得越来越糟糕。这也是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种现象。
你或许曾经在听某首歌时,有过吸引同类思想的经验。你会发现你无法在脑海中摆脱掉那首歌,它会在你心里头一遍又一遍的重复。那是因为在听那首歌的同时,你已经把全部的注意力和思想焦点放在上面了。当你这么做时,就会强力吸引更多与那首歌同类的思想,于是吸引力法则就会一直带来更多关于那首歌的思想。其实这也是和你注意力对自己的引导有关。
在认识到吸引力法则的存在之后,我们就要学会合理的利用它,也就是只吸引好的,不吸引坏的。实际上吸引力法则是非常顺从的,当你想着你想要的事物,并且全心将焦点放在上面,吸引力法则每一次都会正确无误的把你想要的事物给你。当你把焦点放在你不想要的事物上,比如“我不要迟到”“我不要被老板骂”,吸引力法则就会忽略“不要”两个字,只会显现出你所害怕的东西。吸引力法则对你的“要与不要”并无偏见,当你专注在某个事物上时,不论它是什么,你实际上就是在呼唤他来到你的生命里。
当你把思想聚焦在你想要的事物上,并且持续集中注意力,那个时候,你就是在运用宇宙最强大的力量,召唤着你想要的事物。记住,吸引力法则并不会判别“不要”“不”或者其他含有否定的字眼,它只会像镜子一样,反映出你心中最真实的想法。
也就是说,吸引力法则像是一块磁铁的吸附效应,只有当你自己成为一块有磁性的磁铁,有选择的去吸收,你才能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另一方面,当你总是用焦虑和困境的思维掩盖真实的自己,更多的困难也会被吸引而来。
所以我们应当学会主宰自己的心灵,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学会让心静下来。本书中所有的导师们,都毫无例外地把静心当做每天的必修课。等你真正做到这点的时候,你就会发现静心的力量是多么强大。它能够平息你的心灵,帮助你控制思想,并且让你身体恢复活力。
你并不需要挪出几个小时来静心,刚开始只要每天三到10分钟,你对思想的控制就能产生不可思议的效果。为了更能察觉到你的思想,你也可以设定一个意念,在心里默念:“我是自己思想的主人。”你可以常常这样说,并且在静心时也这样说。由于你长期保持着这样一个意念,依据吸引力法则,你就一定会达到控制思想的目标。
这就是宇宙最神奇的秘密之一,也是通往幸福、收获成功的最大秘密。这决定了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什么事,以及拥有什么东西,然后想着这些发出频率,你的愿景就会在你的生命中实现。
不要认为吸引力法则太主观、太违心,其实它也是一种自然的法则,跟重力法则一样,公正无私,既精准又正确。通常人们第一次听到吸引力法则这么个东西,都会想起历史上造成许多人失去生命的事件,但对于这么多人把自己吸引到这个事件的说法,他们无法理解。
依据吸引力法则,这些人必须跟这个事件处于同一个频率。这不一定是说,这些人都想了那个明确的事件,而是说他们思想的频率和那个事件的频率互相吻合。如果人们相信自己会在错的时机待在错的地方,或者认为自己对情势毫无掌控力,如果持续那些恐惧、分离和无力的思想,就可能真的会吸引他们,在错的时机待在错的地方。
我们要相信并且知道,我们的生命经验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只有好的事物会记录我们的生命,因为我们就是这样想的。每个人都是有选择的,不论你选择去想什么,都将会成为你的生命经验。当然,你的思想召唤需要持续不断,否则也不会有任何经验进入你的生命。
诚然,没有人会故意去吸引不想要的事物,但如果不知道这个秘密,你可能通过错误的行为和情绪,召唤到了那个让你痛苦的结果。
感觉的重要性再大也不为过,感觉是帮助你创造生命最棒的工具。你的思想就是所有事物的起因,你在这世界所看到和经历到的一切,包括你的感觉就是结果,而起因永远是你的思想。这是作者在书中透露的最直白的描述之一。
客观上应该没有人评价你的感觉是好是坏,因为在任何时候,只有你才知道自己的感觉如何。如果不能确定你的感觉,只要问问自己:“我现在感觉怎样?”在一天里,你可以常常停下来问问自己这个问题。当你这么做时,就更能察觉到自己的感觉了。
此外,你必须知道一件最重要的事,那就是不好的感觉和好的思想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否则就违反了法则,因为感觉正是思想所引发的。如果你感觉不好,那是因为你拥有会造成不好感觉的思想。思想决定了你的频率,而感觉则会立即告诉你,你正位于哪个频率上。当你感觉不好的时候,你就是处于会引来不好事物的频率上,于是吸引力法则,势必要传送更多坏事的画面来回应你,而这些坏事会使你感觉很糟。当你感觉很糟,却又不努力改变思想来让自己感觉好一些,实际上你是在说:“多给我一些会让我感觉不好的情境吧,继续再来吧。”
当你感觉美好的时候,你一定是在想着美好的思想,因此你就是走在正确的路上,发出强烈的频率,吸引更多让你感觉美好的事物回到你身边。把握那些让你感觉美好的时刻,并且好好的利用它。要知道,当你感觉美好的时候,你正强烈地吸引更多美好的事物给自己。
下面让我们进一步探讨,你的感觉会不会就是宇宙想让你知道你正在想什么的一种沟通方式呢?正在与您分享好书。下次如果感觉不好,或是感受到任何负面情绪时,聆听一下你从宇宙中收到的信息吧。
我的心沉醉、后悔、感觉不好时,你就是在阻挡美好事物的到来,因为你是处于一个负面的频率上。转变你的思想,想好美好的事物,然后当你开始有了好的感觉时,你会知道自己转换到了新的频率,宇宙会给你更好的感觉来表示确认。
我们都有过接二连三出差错的经验,这个连锁反应是由一个思想开始的,不论你有没有察觉到,那个不好的思想吸引了更多不好的思想,频率锁定后,事情就出差错了。然后当你对出差错的事做出反应,又吸引更多出差错的事,反应只会吸引更多相同的东西,这个连锁反应会持续的发生,直到你能借由刻意改变思想,让自己脱离那个频率为止。
你可以把思想转换到你想要的事物上,透过感觉来接收改变频率后的确认信息,吸引力法则会捕捉那个新的频率,并将新的生命画面传送回去给你。
所以我们应该把一些秘密移转物列出来,把它们当作我们的锦囊妙计。朗达在这里说的秘密移转物,是指那些可以轻易改变我们感觉的事物。它可能是个美丽的回忆、未来的憧憬、好玩的时刻、大自然、你爱的人,或是你喜欢的音乐。当你发现自己生气、受挫或感觉不太好的时候,就去找你的秘密移转物,让这些秘密移转物重新定义你的频率。
当然,在不同的时机,能够有效转变你的事物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如果试了一个无效,就该换另一个看看。只要焦点改变12分钟,就能转变你自己和你的频率。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爱是最伟大的情感,宇宙中没有比爱更伟大的力量了。事实上,过去某些伟大的思想家,是用爱的法则来称呼吸引力法则的。只要你稍微思考一下,你就会了解其中原因。如果你对别人有不友善的想法,最后体验到更强烈的不友善思想的将是你自己,你无法用你的思想伤害别人,你只会伤害你自己。反之,如果你想的是爱的话,最终获利的当然也是你自己。
因此,如果你的主要状态是爱,吸引力法则或爱的法则将会以最强的力量来回应你,因为你处在最高的频率上。你所感受和发出的爱越大,你所驾驭掌控的力量也就越大。
这是你自己的人生,它一直在等待你去发现。在这之前,你可能一直认为生命充满着艰苦和挣扎,所以依据吸引力法则,你就会体验到艰苦和挣扎的生活。所以现在就开始对宇宙呐喊吧:“生活是多么轻松,生命是多么美好,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向我而来。”
但,在你内心深处,有个一直在等着你去发现的真相,这个真相就是你本来就该得到生命中一切美好的事物。你天生就知道这一点,所以才会在欠缺美好事物的时候,感觉糟糕透顶。拥有美好的事物是你天生的权利,你就是你自己的创造者,吸引力法则是创造生命中你想要事物的最佳工具。欢迎进入你充满魔力与华丽的生命中。
在明白秘密的含义和法则之后,我们最关心的问题应该就是,如何运用这些秘密来为自己创造成功,收获幸福了。朗达告诉我们,其实这个过程很简单,只需要三个步骤,我们就可以创造自己想要的事物。
第一个步骤是提出你的要求。什么是要求,就是对宇宙下命令,让宇宙知道你要什么,然后宇宙就会回应你的思想。那么我们到底想得到什么呢?作者给出这样的方法来找到你想要的东西。首先不用着急,坐下来写在一张纸上,你可以这样开头:“我现在是多么快乐和感激。”然后说明你在自己的领域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每个人都有选择想要什么的机会,但是你必须先理清自己到底要什么,这是你的工作。如果你还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吸引力法则是无法为你带来任何东西,你将会发出混杂的频率,吸引的也只会是混杂的结果。或许这是你今生第一次去弄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因为现在你终于知道,你可以拥有任何东西,成为任何人或去做任何事,完全没有限制。那么你到底想要什么呢?
在创造幸福的过程中,要求是第一步,所以养成要求的习惯吧。这个要求也可以理解成你的梦想和你的追求,梦想和追求都是你对宇宙提出的要求。
第二个步骤是信念。所谓信念就是相信你提出的要求可以达到,甚至现在你要的东西已经是你的了。这是一种坚定的信念,你得知道在要求的那一刻,你所想要的就已经是你的了。因此你必须要有全然和绝对的信心,相信自己已经收到。这就像你已经在某个购物网站上下了订单,你会放轻松,知道你会收到你订的东西,然后继续生活。
当你要求并相信某件尚未到来的东西一定会来时,整个宇宙就会为你转变,把那件东西带到你的世界来。你的所行、所言和所思都必须像正在接收他一样。为什么?因为在作者看来,宇宙是一面镜子,而吸引力法则会映照出你的主要思想,所以你必须认为自己正在接受它。如果你的思想注意到你还没拥有它,那么你持续吸引来的就会是还没拥有它这个事实。所以你必须相信你已经拥有,必须相信你已经收到,必须发出已经收到的感觉频率,好让这些画面传回来,成为你的生命。
当你这么做的时候,吸引力法则将会强力驱动所有的情境、人和事件,好让你接受它。那么我们要如何把自己带到相信的点上呢?作者给出的方法是,开始的时候,像个孩子般的假装举止,要好像你已经拥有它一样。当你假装,你就会开始相信你已经收到它了。宇宙无时无刻都会回应你的主要思想,并非只在你要求的时候。这就是为什么在你要求之后,你必须持续去相信和知道,要有信心,并且是“我已经拥有他”的这种不朽的信心,这正是你最大的力量。当你相信自己已经在接收它时,请准备好奇迹的到来吧。
第三步,同时也是创造的最后一步,就是接受。接受你信念中的要求。你可以试着想想,如果是你想要的事物已经到来,那将会是什么样的感觉,然后你就用同样的感受来感觉它。现在就去感觉他,这是个充满情感的宇宙,如果你只是在理智上相信某事,但背后却没有与之对应的感觉存在,那么你就不会有足够的力量在生命中显现你想要的事物。你必须对它有所感觉。
做一次要求,相信你已经得到,然后在接收的部分,你只要去感觉喜悦就好。当你感觉很好的时候,你就处于接收的频率上,仿佛所有美好的东西都正在向你走来,而且你将会得到你所要求的。当然,除非是会让你感觉良好的事物,否则你是不会要求他到来的。所以把自己放在能让你感觉良好的频率上吧,你才会得到它。
另外还有个把你放到那个频率上的快速方法,就是对自己说:“我现在就在接收它,我现在就在接收我生命中的一切美好事物。”然后去感觉它,去感觉好像你已经接收到它一样。
佛曰:“我们现在的一切都是过去思想的结果。”这句话很好地印证了《秘密》一书的观点。期盼是一股强大的吸引力,因为它能把事物拉向你。除此之外,还有行为,这个名词可以转变为我们的能量,改变我们的思想,进而转变我们的生活状态,这些行为可以让我们离成功和幸福更近一步。
那么我们就来梳理一下作者提到的行为。第一种这样的行为是感恩。朗达用自己的经历举了一个例子,她在接受了一种强效感恩练习后,每天早上她都会先感谢一切,否则她不会起床。当一只脚碰到地面的时候,她会说谢谢,走到洗漱间的每一步,她会说谢谢,在淋浴和穿衣的时候,她会持续地说谢谢。就这样,当她还没有走出房间,准备迎接新的一天之前,她已经说了上百声谢谢了。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朗达说:“当我这么做的时候,我就是在强有力的创造我一天当中的事物,我是在设定这一天的频率,并且有意的宣告这一天我所要过的方式,而不是踉跄的离开床,让这一天掌控我。”朗达还说:“你是你自己生命的创造者,所以请开始有意识的创造你自己的生活吧。”
第二个接近成功的方法是视觉化。什么是视觉化?视觉化就是强力专注在画面上的思想,它会引发同样强烈的感受,这是几个世纪以来所有伟大的导师和人物,以及现实所有伟大导师一直在教导的方法。
视觉化之所以有效果,是因为它把你想要的东西,用更直观的视觉化方式呈现到了脑子里,也让你真切的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于是你就会产生现在就已经拥有了他的思想和感觉。视觉化时,你就向宇宙发出了强大的频率,吸引力法则会捕捉到这个有力的讯号,并把你心中所想的画面如实的传送给你。
想想那些发明家和他们发明的东西吧,比如莱特兄弟和飞机,伊斯曼和电影、爱迪生和灯泡、贝尔和电话。任何被发明或创造出来的东西,都源自于发明者心中看到的画面。他们必须先看到这些东西,然后才能借助宇宙的力量,把真正的成品带到这个世界。
但是我们中的许多人可能会想,我可没有发明家的头脑,我也不想当发明家。其实大可不必这样想,当你继续探索这个秘密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我们不仅和他们拥有一样的头脑,甚至还比他们更优秀。
这种视觉化引导自己行动的情况,不是仅仅那些成功的伟人拥有,作为人类,我们也有这样的能力。下面有两个真实的故事,可以把强有力的吸引力法则清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
一个名叫珍妮的女人,在买了一张《秘密》的DVD后,对其中鲍勃·普科特的印象特别深刻,于是她想,如果能够见到他本人一定很棒。然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有一天早上,她在自己的信箱里,真的就收到了鲍勃的来信,原来是邮差无意中把鲍勃的信送到了她家。珍妮这才发现,原来鲍勃的住处离她家只有四条街之远。不仅如此,珍妮家的门牌号码还和鲍勃的一模一样。然后珍妮马上把那封信送到鲍勃的住处,当门一打开,鲍勃就站在她的面前。要知道,鲍勃常常在全世界巡回讲学,在家的机会很小,可是自从珍妮产生和鲍勃见面的想法那一刻起,吸引力法则就驱动了整个宇宙,然后事情就这样发生了。
第二个故事和一名叫做柯林的十岁男孩有关,他也很喜欢《秘密》这本书。某次,柯林和家人一起去迪士尼乐园玩一个星期,但在第一天就遇上了排长队的情况。于是当天晚上,柯林在入睡前就想,明天我要去乘坐所有好玩的设施,而且不用再排队等待。结果第二天早上,当克林一家走进迪士尼乐园时,一个工作人员走了过来,问他们愿不愿意成为贵宾,好处是所有的设施都可以优先搭乘,这正是柯林的愿望,而且还比不用排长队这个原本的愿望好很多。
现在你看到吸引力法则的强大力量了吧。当然,想掌握这样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也需要一定的练习。所以我们应该好好的利用吸引力法则,让它成为一种习惯性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做一次就算了。每天在你睡觉之前,去回想这一整天发生的事情,如果有任何时刻不是你想要的样子,那就改用能使你满意的方式,在心中回放一次。
以上就是朗达·拜恩在《秘密》一书讲述的大致内容。不知道你在欣赏过这本书后,是否有了新的收获呢?
很多时候,我们的痛苦就是来源于“娶不到”三个字,明明自己很努力了,可还是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所以有的人说,有些东西并不是努力了就会得到,言辞中颇有几分无奈。而且这样想的人绝对不在少数。
但是在读完《秘密》这本书后,我们应该换一种想法了。其实我们之所以“娶不到”,并不是因为我们不够努力,原因可能在那个我们所取的东西,并不是我们真的想要的。我们真正想得到的东西,其实还没被我们发现。
其实这个“取不到”的过程,是宇宙在帮我们矫正我们的轨迹,再帮我们回到追求我们真正想要东西的轨道。虽然这个过程痛苦一些,或者说这个礼物包装的难看些,让人接受起来有些困难,但当你接受后,卸下那不堪的外壳,里面的礼物才是美好的,是真正量身为你定做的。
抛开比较玄虚的观点不说,《秘密》这本书告诉我们,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思想,要正面诉求自己的希望,要把“不”字去掉,多说“我要什么”,而不是“我不要什么”或者“我害怕什么”,时刻保持乐观的态度,幸福和成功就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与你一起分享好书,我们下一本书再见。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很赞哦! (0)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点击排行
- 《生活的陷阱》以实用的方法和深刻的智慧,带你走出人生至暗时刻,找到内在满足与持久
- 斯坦福大学最实用的心理学课程《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压不死你的只会使你更强大!_
- 投资必看《反脆弱》学会如何从不确定性中获利, 塔勒布的“不确定性”系列丛书 已被
- 《什么都不做的习惯》如何通过休息提升生活质量? 不明原因的身体不适! 繁忙且压力
- 23分钟讲解《对大脑有害的12个习惯》
- 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自我保护《修复玻璃心》高敏感人士生存法则,帮助你获得内心的平
- 《自卑与超越》成人与青少年心理成长必修课,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超越自卑感实现
- 一然22分钟精读《终结阿尔茨海默病》全球首套预防与逆转 老年痴呆的个性化程序 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