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经济经济
《金融巨骗麦道夫》:20年4200亿!
铛铛铃2025-08-24【经济】23人已围观
简介
一个让世界都为之震惊的金融巨骗
一个在证券行业里饱受信赖和尊敬的大人物,他曾从救生员和安装喷灌装置的工作中赚得5000美元。华尔街之杰、金融巨骗——麦道夫。
说到骗子,你肯定不陌生。看看这大街小巷,各种骗人的小广告真是太多了。电线杆上、公交站牌上、过街天桥上,全是。这张纸上写着“香港富商太太20万求子”,那个上写着“紫百合女公关,月薪2万起”。想想都不可能,要真是来钱这么快,怎么还能有人每天辛辛苦苦朝九晚五地等公交、堵车上班呢?
这些都是最基础的骗术,一般人都不爱上这当。稍微高明一点的呢,就利用互联网做个钓鱼网页,让不明真相的老百姓自投罗网。最猖獗的就是利用QQ了,他们把骗人的网页做成和腾讯网页差不多的样子,然后呢,在你上网的时候弹出来,告诉你中了特等奖的消息,而奖品就是一笔不菲的现金,外加笔记本电脑、IPAD什么的。接下来就是大家熟悉的那一套了,什么要兑奖先交税,或者是交公证费、保证金之类的,那就是骗到你报警为止,得认栽吧。之前打过去的钱是打了水漂了,没准儿骗子们这会儿正捧着钱乐呢。
回想起来,谁不想一夜暴富啊。说穿了,骗子们的骗术其实也没什么技术含量,归根到底都是在利用受骗人的贪婪心理。事实证明,这种贪得无厌的心理,不仅能骗过那些没什么文化水平的老太太,还能蒙蔽那些美国上流社会的精英分子。
今天我们要讲的主人公麦道夫,就是这样一个骗子,一个让世界为之震惊的巨骗。被他骗的人都是美国有头有脸的上流人士,都是些高级知识分子,包括大导演斯皮尔伯格、大名鼎鼎的CNN节目主持人拉里。最有意思的是,以提醒人们谨慎投资、不要轻易相信委托人而著名的经济学家亨利·考夫曼也是受害者之一。
当然了,中国也有部分机构被列在了受害者名单上,例如中国亚信集团、华视传媒、艺龙网等等。这起案件的涉案金额,一般人想都不敢想,竟然高达500亿美元。
500亿美元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据估计,2008年12月,美国共有3.05亿人口,将500亿美元摊在他们头上,每人可以分得163美元。股神巴菲特从事投资60年,所积累的净资产也达不到500亿美元。500亿美元比美国六个州的年度开销加起来还要多,超过了美国劳工部、内政部、交通部、财政部和航天部的年度预算总和。如果按照一比6.5的汇率换算成人民币,大概是3250亿人民币。
3250亿人民币又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如果您把这些钱拿来买奇瑞的QQ车,按照每辆4万计算的话,能够买812.5万辆。如果让奇瑞汽车公司所有工厂都全力给您生产QQ车,够他们干78年的。这些车您要是换着开,每天不重样,够您开2万多年的。要知道中国有史以来记载才5000年左右了。
好,我们来看看麦道夫的500亿美元还能干点什么。我们都知道北京的房子是出了名的贵,寸土寸金都不为过。五环以内的新房基本没有3万以下的了,虽然国家政策一直在调控,近期又出台了史上最严厉的京八条,可是也没见房价真正降下来。我们就按五环内3万块一平算吧,麦道夫的3250亿人民币能买1083.33万平米。如果每套房子都是100平的两室一厅,他一个人就能全款买10.83万套房子。看看吧,小半个北京城的新房本户主就都得改成麦道夫的了。这样很多辛辛苦苦挣钱养家、还房贷的白领上班压力就更大了。
不过呢,麦道夫是不可能来拿着钱到北京炒房了,因为这个人经过法院的裁决,已经被判处了150年的监禁,估计有生之年是看不到监狱外的太阳了。
说到这里,几乎所有人都会对麦道夫产生兴趣,所有人都想知道麦道夫究竟是何方神圣,他怎么就把全世界都给骗了呢,而且骗了20年。为什么那些平时呼风唤雨的狠角色也能上当,麦道夫又是怎么被揭发的?请听我详细道来。
麦道夫,前纳斯达克主席,美国历史上最大的诈骗案制造者,其操作的庞氏骗局,诈骗金额超过600亿美元。2009年6月29日,麦道夫因诈骗案在纽约被判处150年监禁。
即将与您分享好书《金融巨骗麦道夫》。
麦道夫,一个聪明绝顶的犹太人,不过在22岁之前,他也是个不起眼的平凡人,平凡到什么程度呢?据说麦道夫1956年高中毕业的时候,学校颁发的几十项奖学金,麦道夫却空手而归。麦道夫的高中游泳队队长是这样评价的:“我所知道的伯尼,也就是麦道夫的名字,天性善良,无忧无虑,总是在欢笑和打趣,蝶泳呢,游得很好,从来不板着脸。但是如果你以前跟我说,伯尼将会当上纳斯达克的主席,并骗走大家这么多钱,打死我也不敢相信你。”
也许正是因为麦道夫蝶泳游得不错,所以后来呢,他还当过一阵子的游泳池救生员。总之,在22岁之前,麦道夫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跟你我是一样的。
但是22岁这一年,他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攒了5000美元,也就是他人生的第一桶金。虽然有人根据当时的美国工人工资计算,他不可能在22岁的时候凭劳动攒出这么多钱,但是由于谁都不知道这钱到底哪来的,我们也就暂且认为麦道夫是一个爱攒钱的小伙子吧。
一个22岁的年轻人,拥有了一笔当时看来还不算少的巨款,5000美元拿来干什么呢?买房、娶媳妇、买车,还是承包个项目?想想看,我们22岁时在干什么呢?大学刚毕业,忙着四处投简历、面试、租房子、找工作、赶场考公务员,或者比较幸运的被保研了,或者考上研了,继续留在大学里头睡一睡到自然醒,游戏打到手抽筋儿。碰到个周末,赶紧和男朋友、女朋友来个烛光晚餐,搞搞小文艺、小幸福什么的。
麦道夫没有选这些,他选择了进入证券市场。一个没有投资经验的年轻人,能在证券市场有什么成绩呢?不赔光就不错了。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麦道夫是个天才,他总能在市场上选到自己觉得有潜力的股票,然后再找个合适的机会卖出去,赚个差价不是难事。22岁的麦道夫在这一领域玩得不亦乐乎,这一刻,巴菲特和他灵魂附体。
麦道夫在证券市场的名声也不是盖的。纳斯达克,全美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股票电子交易市场,麦道夫就是在那儿的前任主席。他与我们的国家主席胡锦涛、美国总统奥巴马并列2009年美国时代周刊的全球100名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分量可够大的。
换做是别人,大好的前程在面前摆着,肯定是继续在证券市场摸爬滚打,小心翼翼地呵护自己几十年经营起来的声誉,期望有一天成为巴菲特。但是天才麦道夫的想法谁也摸不准,或许他太迫切地希望成功了,以至于自己不愿一步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建立自己的金融帝国。又或许是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之后,她发现骗那些上流社会的钱太容易了,甚至呢,比投资股市赚佣金来得更容易。总之呢,他最终选择了用庞氏骗局,也就是传销来建立和维系自己的金融帝国。
一说到传销,我们肯定就能想到这么个画面:十几二十个人待在一个黑漆漆的屋子里,台上站着一个穿得跟暴发户似的人,手舞足蹈地向人们讲他是怎么一个月赚到200万的。台下呢,男男女女点头哈腰,把这个人当成神仙一样,一会儿噼里啪啦地鼓掌,一会儿高声叫好,生怕自己比别人落后,显得积极性差了似的。你劝他回头是岸吧,人家还怨恨你挡他财路,真是洗脑洗得够彻底的。这时候除了报警,还真的没别的辙了。
麦道夫的传销本质上也是这种靠发展人头数、拆了东墙补西墙的笨法子。通俗一点说吧,就是高层的人瓜分下家的钱来挣钱,如果想拿回老本并且能够多赚,就得想方设法地去骗更多的人加入,这样自己就从原来的下家变成上家了,就能分钱挣大钱了。很简单,很容易看破,但不简单的是,麦道夫不仅仅是一个金融天才,他还是个营销天才和公关天才。
麦道夫在准备出去骗人之前呢,做了非常细致的准备,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总结起来,麦道夫忽悠别人靠的就是包装、承诺、玩神秘以及合理的回报率。
按照一般的规律,在去忽悠别人之前,先得包装一下自己,让自己显得有足够的分量。这一步麦道夫早就准备好了,按照现在的说法,他可是顶着无数的光环的,单单这一点,就能轻易获得很多人的信任,这就叫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看看现在的网络红人凤姐啊、旭日阳刚啊,就能明白一个事儿,要想当红人,先得让人知道你才行。凤姐说了:“我要找男朋友,非清华北大经济硕士不要。”旭日阳刚说了:“我们两个农民工热爱音乐,每天在公主坟地下通道里唱歌,多不容易啊。”于是他们就都火了,因为网民都记住他们了。
麦道夫也一样,要想让人记得住,就得做出点什么让人印象深刻的事情来。麦道夫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扩大自己的知名度。在很早的时候,他就看中了电脑信息业,采用了电子交易系统,后来成为纳斯达克的创始人之一。1991年,他当上了纳斯达克董事会的主席,就凭这块金字招牌,愿意找他的人就很多了。他还曾担任过大型证券机构的副主席、理事会成员和纽约地区的主席,顶着这么多的头衔,别人想不重视都不行。
看我们身边的,随随便便掏出名片,就是这个经理、那个主任,整个名片上头衔印得满满当当,恨不得把名字缩成小小的印在角落里。其实麦道夫也就是利用了人们这样一个心理罢了。
光有头衔还不够,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的道理,地球人都知道。为了给自己挣口碑,不差钱的麦道夫也开始向各种各样的慈善机构捐钱。他在担任耶士华大学西姆斯商学院董事的时候,为这所学院捐助大量的金钱。2006年的时候,更是将100多万美元捐助给了犹太的教育事业。她的家庭基金会里,有着将近1900万美元,随时准备捐助给需要的人。就和陈光标玩裸捐一样,有钱人做善事,总是被老百姓习惯地看成是作秀,麦道夫也挺郁闷的,有人说这是他真的良心发现想做善事了,有人说呢,这是另有目的。事实上,无论如何,这项慈善的大帽子,为他的个人品牌的树立加了不少分。
短短几年之后,证券圈子里头都知道有麦道夫这号大人物了,一传十,十传百,麦道夫个人的口碑就这么打响了。被他骗的人都是美国有头有脸的上流人士,都是些高级知识分子,包括大导演斯皮尔伯格、大名鼎鼎的CNN节目主持人拉里。最有意思的是,以提醒人们谨慎投资、不要轻易相信委托人而著名的经济学家也是受害者之一,他就是金融巨骗麦道夫。
正在与您分享好书《金融巨骗麦道夫》。
典型的口碑营销高明,华尔街上从此流传着麦道夫的传说了。他们这样讲:“他轻声细语,温柔和善,有一张孩子气的脸和可爱的笑容,还有犹太人特有的鼻子和面部轮廓,加上他作为超级投资者和稳扎稳打的名声在外,可以说这都是他让你放心的资本。”简洁一点说呢,就是这样一句广告语:用麦道夫你放心。看看,大家乐此不疲地帮他打广告,还有什么比从朋友嘴里听到的广告更让人信任的呢?
从别人口袋里大把掏钱,还得让人相信,你能用别人的钱为他们变出更多的钱,可想而知有多难了。而麦道夫却让他的客户觉得顺理成章,信就是信任,托就是托付,因为信任所以托付,麦道夫心里头肯定早就偷着乐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自己的形象和口碑已经有了,接下来麦道夫为我们带来的惊喜,就是玩儿神秘。
麦道夫把自己当成招牌,那是没得挑,可是他要别人去买的东西,却不是什么正经货。如何把垃圾卖出宝贝的价格,这就是一门学问了。这门学问的学名叫做营销,而麦道夫在这方面绝对算得上是无师自通的大师级人物。
为什么说是无师自通呢?一开始的时候,麦道夫也跟大家推销保险的一样,用各种宣传资料以及专业术语的轮番轰炸,就像是现在电视上铺天盖地的脑白金、黄金搭档,晚报上整版整版的楼盘广告一样。后来呢,当他发现自己的这种做法根本没人搭理,于是就决定用一种别出心裁的办法——玩神秘。
什么叫玩神秘呢?您走在国美苏宁电器的门口,发现挂着个巨大的海报,上面写着“距离盛大开业还有多少多少天,会员专享优惠,敬请期待”。您肯定会想,这个会员能有什么优惠呢,进而就打算去办一个会员一探究竟,这就是玩神秘。简单说就是不让你轻易得到,让你一直对这个东西保持神秘感。别看现在满大街都是这种营销办法,在当时那可是划时代的。
于是麦道夫放弃了到处炒作打广告的方法,恰恰相反,他故意放出去的小道消息,这种消息经过再三传递,变成了“麦道夫就是特权,麦道夫就是赚钱”。为此,麦道夫搞了个高级俱乐部——棕榈滩俱乐部,就有点类似现在私人会所这种场所。加入俱乐部呢,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按照麦道夫的规定,想加入的人最低投资额至少是1000万美元,1000万呢,看看就是名副其实的千万富豪俱乐部吗。
有些人就问了,那小额的投资人怎么办呢?麦道夫这么做,其实就是为了套大鱼,小鱼小虾都满足不了他的胃口了。这种策略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给人一个很强大的印象,麦道夫管理你的财产是一种高贵的特权,就是麦道夫为有钱人服务。有钱人都爱面子,谁不愿意成为贵族俱乐部一员呢,当然拼命给麦道夫送钱加入俱乐部了。
当然了,不是所有千万富豪都有资格进的,麦道夫还总是对希望加入俱乐部的人说:“我认为可以的时候会让你加入了。”虽然听起来挺欠揍的啊,但是又无形中增加了俱乐部的神秘感。当有钱的投资者想加入的时候,麦道夫往往让他去等着排队考察,就跟美国鼎鼎大名的骷髅会一样,他故意让人觉得,一旦成为这俱乐部的一员,就会让人荣耀倍增。
当然了,投资最终还是要看真本事,这就是麦道夫的下一个武器——承诺。麦道夫看起来很实在,从来不说1万变成100万这种胡扯的话,反而是建立一种稳定和牢固,但回报比较适度的形象。他也每年会向客户保证,回报只有约10%,这样便令许多存有疑心的客户也深信不疑。不管大盘的涨跌,麦道夫总能旱涝保收,这就成了他最大的个人品牌了。
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如果你朋友介绍说这款理财产品靠谱,你会不会买呢?这就是一个代表信用独一无二的品牌,正是老百姓们建立了这个投资圈的品牌。于是呢,拍过大白鲨的大导演斯皮尔伯格给他送钱来了,著名主持人拉里给他送钱来了,还有数不胜数的社会名流,麦道夫就这样过得风生水起,虽然拆东墙补西墙,过得确实好不快活。
就算再高明的骗术,也有被戳穿的那一天,不管是炒得风风火火的家乐福价格欺诈,还是麦道夫支撑了20年的骗局。那么麦道夫的案子是怎样被查出来的呢?就听我为您慢慢讲。
要说麦道夫的诈骗手段一点都不高明,后来麦道夫自己也承认,他至少有10年根本就没有做过投资了,只不过是想办法吸引更多的新客户,用新来的人的投资去支付过去投资人的利润,典型的拆东墙补西墙。大家都知道,其实这种骗局没有一个最后不是以崩盘收场的,一旦没有新的下线加入了,那么他们的整个资金链就会断掉,自然而然的就崩盘了。通俗的讲,这整个系统里头根本就没有外部资金,全都是内部的人交的会费,上层的靠瓜分下线的会费分成。在投资人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这套把戏能够玩上一阵儿,可是呢,金融风暴以来,好多投资人都想撤回自己的钱,据当时统计得有70亿美元。于是麦道夫对自己的两个儿子说,这一切不过是一个巨大的庞氏骗局,而现在离破产的局面已经越来越近了。儿子们随后跟律师们接洽了情况,并最终向联邦报告了骗局。
就在被逮捕之前,麦道夫依然在向公司雇员及自己的亲属少量发放剩余的300亿美元资金。事实上,整个事件的起因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会计师,他叫哈里·马克·波罗斯。当他发现麦道夫理论上无论如何也赚不到那么多钱,就开始怀疑了,因为钱不可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只有一个可能,麦道夫的运作里面肯定有猫腻。
他指出麦道夫进行投资时候的一些疑点。首先,她觉得麦道夫根本管理不好这么大一笔投资的钱,因为他发现,麦道夫除了拿交易的百分之几佣金以外呢,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控制的资产数量。按理说这个谁家不知道自己趁多少钱呢,可是麦道夫不一样,他就真不知道,堂堂的投资家,算账都比不过街头卖菜的小贩,这一点是最值得怀疑的,糊涂和尚怎么能念好经呢,这就招人生疑了。
另外就是麦道夫公司里头的保密措施,这年头,基金公司都巴不得让你知道他们的业绩呢,每天不断的短信、系统里定居的报账单,恨不得把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都请来给他加油助威的。而马可波罗斯却发现一个怪事,麦道夫把自己公司的业绩只字不提。在华尔街混,老外可不知道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道理,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只要你夸耀的东西合情合理,就准能事半功倍,这就让人生疑了,你业绩这么好,却从来不宣传,怎么可能?
还有就是麦道夫的交易策略根本站不住脚,计算是会计师的老本行啊,这个会计师通过计算发现,麦道夫自创的一套资金运作的理论说法根本就是胡编乱造的,这个蒙蒙外行人还行,想蒙会计师很难。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呢,麦道夫逃避审计的疑点太明显了。按常理推算,麦道夫这样的大公司,肯定是请四大会计事务所来审计自己的财物,才符合他贵族服务者的身份呢,可是她找的事务所都是街边那种不知名的小事务所。最后人们才发现,麦道夫一直让自己的妹夫来管账,难怪他连自己有多少钱都不知道。不管怎么说吧,让小事务所来审,怎么想都不对劲。
这个会计师提出疑问之后,原来还做着发财梦的老百姓就开始纳闷儿了,他的经营能力真的没问题吗?估计就算是巴菲特亲自上阵,也不可能回回都不亏稳赚吧,就连好多华尔街上的大佬都吃过大亏呢,凭什么你麦道夫可以稳赚不亏,可能吗?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也从侧面印证了,就是在05年到06年,麦道夫将自己贵族俱乐部里头最小投资额从100万美元减少到了5万美元,5万美元也能当贵族了,这么做简直就是露出了马脚,之前炒作的贵族俱乐部呢,为什么他还要四处寻找这种芝麻大小的资金呢?答案只有一个,麦道夫缺钱了。
有些老百姓觉得这是好事,我的钱也能让鼎鼎大名麦道夫帮忙投资了,高兴还来不及呢,但是这样的想法在基金专家眼里就觉得很不对劲儿了。麦道夫做到这么大,按照他收取佣金的比例,早该挤进福布斯富豪榜了,可是他恰恰没有做到这一点,不是低调,而是麦道夫根本一毛钱的佣金都没拿着。
就这样,麦道夫精心设计的大骗局被拆穿了。在丑闻败露之前,麦道夫还想着过把瘾就死,于是呢,向自己的客户借钱,结果那位可怜的客户成了损失最大的受害者之一。为了照顾她的情绪,在这里我们就不透露客户的名字了。可怜的麦道夫这十几年佣金一毛都没有拿到,还落得个150年的牢狱生涯,不知道他这个时候在想什么呢。
其实中间发生了一件比较有意思的事,让麦道夫和调查他的官员都挺哭笑不得的。当麦道夫进行内部交易的传闻出现后,反而更加强了一些投资人的信心,不管官方怎么解释麦道夫的骗子嘴脸,投资的群众都无条件的信任麦道夫,因为他们才不管什么内部交易不内部交易呢,只要能有收益,谁都愿意把钱给麦道夫,麦道夫的牌子就这么硬啊,人们贪得无厌的想赚更多的钱的欲望就有这么强烈。
至此,麦道夫金融诈骗案件就告一段落了。我们一起来看看麦道夫骗局的内涵是什么吧。最简单的说,麦道夫的骗局形式就是金字塔骗局,也就是通过吸收新客户的钱,用他们的投资作为老客户的回报,这其实就是传销的一个变种,空手套白狼。
总结起来,麦道夫能够隐藏20年不被人发现,主要是因为他深谙以下这四个规则,我们在这里再重复一下,大家引以为戒吧。
利用奢华场所建立人脉网,这是第一条。俗话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麦道夫要骗的都是些上流社会人士,所以呢,必须把自己也包装成为上流阶层,奢华的社交场所就是必备条件了。麦道夫深谙此道,他在美国达拉斯、芝加哥、波士顿和明尼阿波利斯等城市编织关系网,利用各种奢华场所接触投资者,然后通过伯纳德·麦道夫投资证券公司下属的秘密资本管理分支机构骗取投资。麦道夫仅在明尼苏达州霍普金斯市山顶高尔夫球俱乐部和橡树岭俱乐部就融资超过1亿美元。
树立投资必赚的口碑以及玩神秘,这是第二条。那些富人把几百万几千万的美元给麦道夫,图什么呢,图的就是利滚利,要是这个赚钱机会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的,是拥有一定特权的人才能参与的游戏,你是不是就更动心了呢?
发展金字塔型下线,这是第三条。麦道夫利用朋友、家人和生意伙伴发展下线,有的人因成功引资而获取佣金,一些下线又发展新下线,这与我们的传销是一个意思。
合理回报率是最后一条,也是最关键的一条。与一般骗案的不合理高回报相比呢,麦道夫每年向客户保证回报只有约12%到13%,这样便令许多存有疑心的客户也深信不疑。很多人能够抵御回报率100%的诱惑,却难以抗拒回报率10%的生意,为什么?因为看上去太真实了。
当然啦,这件事也给我们上了一课,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这种私人性质的投资还是要理性对待。老百姓攒点钱都挺不容易的,年轻的时候要买车、供房子、赡养父母,岁数稍微大一点的,就得为自己的孩子攒学费了。那这些钱投资你可一定要谨慎,尽量选择稳妥,风险小的,可别上了国内麦道夫的当。
最后,祝您每天有一个自在的好心情,与你一起分享好书,我们下一本书再见。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很赞哦! (0)
上一篇: 《峭壁边缘》:拯救世界金融之路。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点击排行
- 《生活的陷阱》以实用的方法和深刻的智慧,带你走出人生至暗时刻,找到内在满足与持久
- 投资必看《反脆弱》学会如何从不确定性中获利, 塔勒布的“不确定性”系列丛书 已被
- 斯坦福大学最实用的心理学课程《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压不死你的只会使你更强大!_
- 《什么都不做的习惯》如何通过休息提升生活质量? 不明原因的身体不适! 繁忙且压力
- 23分钟讲解《对大脑有害的12个习惯》
- 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自我保护《修复玻璃心》高敏感人士生存法则,帮助你获得内心的平
- 《自卑与超越》成人与青少年心理成长必修课,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超越自卑感实现
- 一然22分钟精读《终结阿尔茨海默病》全球首套预防与逆转 老年痴呆的个性化程序 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