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经济经济

《超越金融·索罗斯的哲学》洞察复杂局势的全新视角,在混沌与不确定性中捕捉机遇

铛铛铃2025-08-02经济23人已围观

简介

  今天我们要聊的这本书是《超越金融:索罗斯的哲学》。在全球投资界,索罗斯和巴菲特是齐名的人物。不过有趣的是,虽然两人都在金融市场赚了大钱,但他们走的是完全不同的两条路。巴菲特走的是价值投资路线,关注企业的商业模式、市场竞争力、现金流以及估值是否合理。而索罗斯则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方法,这本书就讲述了他的投资哲学精髓。

  索罗斯的一生非常传奇,他出生在匈牙利,是犹太人。14岁时,由于纳粹迫害,他不得不使用假身份证和假名来逃过生死危机。这段经历深刻影响了他,塑造了他的冒险精神。后来,他进入金融行业,创立了量子基金。几次著名的投资战役,让他成为全球知名的对冲基金经理之一,曾经一度成为全球赚得最多的基金经理。

  那么,索罗斯的投资逻辑是什么呢?我们先来介绍一个背景知识:有效市场假说。这一理论认为,市场上的所有信息都会迅速被投资者消化,并立即反映在价格上。这个理论背后有一个假设,即市场参与者都是理性的,能够迅速做出合理的反应。但索罗斯在这本书里旗帜鲜明地反对这一观点,他认为市场并非总是有效的,因为市场参与者并不总是理性的。

  在投资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你要么相信市场是有效的,要么相信市场是无效的。这本书会通过索罗斯的理论和他的投资经历,告诉你为什么他认为市场是无效的,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投资的底层逻辑。这本书其实是索罗斯在2009年于匈牙利布达佩斯中欧大学的一系列演讲合集,共有五篇。这些演讲浓缩了索罗斯一生的思想精华。索罗斯认为,无论是他在金融市场上赚钱的思维框架,还是他作为慈善家花钱的思维框架,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源于他对思维与现实关系的深入研究。

  接下来,我们用三个关键词来解锁索罗斯思想的核心部分。这三个词分别是反身性、泡沫理论和开放社会。首先,让我们来看第一个关键词:反身性。反身性是索罗斯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他认为,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永远是局部的、扭曲的。也就是说,不管我们多聪明、多有经验,我们的认识都不可能是完全正确的。就像中国的成语“盲人摸象”一样,任何人对世界的认识都只是部分的,无法全面看到真相。不仅如此,索罗斯还认为,我们对世界的扭曲认知反过来会影响事情本身。比如说,当你给某个人贴上标签,无论这个标签是否准确,它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这个人的行为和发展。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随机选出一些学生,让老师相信这些学生是班上最有潜力的。实际上,这些学生是随机选的,但实验结果显示,这些学生确实在之后的学习表现中优于班级平均水平。这就是一个反身性的例子,我们对某人的看法会影响到她未来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理解反身性,索罗斯进一步分析了人的思维功能。他认为,人的思维有两个功能:认知功能和操纵功能。认知功能是帮助我们理解世界的运作规律,操纵功能则是通过行动去改变世界,使其对我们有利。简单来说,认知功能是帮助我们认识和学习世界,而操纵功能则是帮助我们适应和影响世界。而索罗斯的投资理论,正是基于这两个功能的平衡和相互作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认知功能和操纵功能,我们来看一个关于教育的实验。一个班级里的学生成绩有好有坏,通常我们会认为那些成绩好的学生智商更高,未来的潜力更大。这种判断就是人类认知功能的体现。但这种认知并不总是准确的,事实上,有些学生现在可能表现平平,但他们在其他方面能力很强,将来可能会有非常大的潜力。这就引出了索罗斯的观点,我们的认知总是带有局限性和偏见。在这个实验里,教育专家随机选出一批学生,告诉班主任这些孩子有最大发展潜力。但实际上,这些学生只是随机挑选出来的,并不一定是成绩最好的。这种做法正是操纵功能的体现,因为它没有依赖我们已有的认知,而是通过行动直接影响了现状。

  理解认知功能和操纵功能本身并不难,但问题在于,这两者有时候会相互作用。在这个实验中,教育专家随机给出了一份有潜力学生的名单,班主任相信了这份名单的权威性,于是对这些学生更加关注和关心。因为班主任的这种积极态度,名单上的学生成绩真的有所提升,班主任因此更加坚定地相信这份名单的准确性。这就是认知功能和操纵功能之间的相互影响。当操纵功能影响认知功能时,事情的结果往往变得难以预测。这种相互作用会导致现实变得复杂且不确定。

  你可能会问,在自然科学中,比如物理学和天文学,为什么我们能做出那么准确的预测?比如说学习了牛顿力学,我们就能精确计算出行星的运行轨迹。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它恰恰说明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区别。在自然界中,认知功能和操纵功能是分开的,不会相互影响。无论你对牛顿力学掌握得好不好,都不会影响行星的轨道,因为自然规律是固定的。然而,在人类社会的现象中,像经济、政治等领域,情况就不同了。因为在这些领域中,认知功能和操纵功能经常相互作用,导致结果充满了不确定性。这也正是我们无法像预测自然现象那样精准预测社会现象的原因。

  索罗斯提出了一个二分法,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我们需要用不同的标准来处理这些现象。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连天才科学家牛顿炒股都亏了钱,据说他当时亏了2万英镑,相当于他10年的薪水。牛顿曾说过一句话:“我能计算出天体的轨迹,却无法预料人类的疯狂。”

  既然提到了股票,那我们来聊聊金融市场。索罗斯在金融市场上赚了那么多钱,这和他的思维框架有什么关系吗?索罗斯的答案是肯定的,关系非常大。他提出了关于金融市场的两条规则:第一条是市场价格一定会被扭曲,扭曲的程度可能很小,也可能很大,甚至严重到无法反映真实的经济状况或企业的基本面。这一点与有效市场假说背道而驰,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市场价格会准确反映经济和企业的真实情况,而索罗斯恰恰认为这不可能。第二条规则是,金融市场不仅仅是被动地反映基本面,它还能反过来影响基本面。换句话说,市场价格的扭曲本身可以对经济状况或企业基本面产生影响,这就是反身性的另一层体现。

  举个例子,投资中有一个著名的陷阱,叫做反身性陷阱。打个比方,有一家A公司,我认为它的内在价值是十块钱,所以理论上当股价跌到六块时,应该是一个买入的好时机。但问题在于,当股价真的跌到六块时,它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比如银行开始催收贷款,导致这家公司的实际价值不再是原来的十块。这就是反身性陷阱的体现。通常,负债较高的公司更容易出现这种反身性,因此在投资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这就是今天的第一个关键词:反身性,也是索罗斯思维框架的核心。

  接下来,我们讲第二个关键词:泡沫理论。索罗斯通过研究金融市场的繁荣和衰退,提出了泡沫理论。要理解泡沫理论,我们先来看两个相关的概念:负反馈和正反馈。负反馈简单来说是一个自我调整的过程,当股价高于内在价值,投资者觉得价格过高,买的人少了,卖的人多了,股价就会回落,接近内在价值。反之,正反馈是一种自我强化的过程,比如股价上涨后,公司基本面改善,基本面改善又推动股价进一步上涨,这个过程会不断强化,直到某个临界点出现逆转。不过,正反馈不一定能走完,随时可能被负反馈终止。

  理解了负反馈和正反馈后,索罗斯的泡沫理论就容易明白了。他认为泡沫的形成有两个因素:一个是真实的趋势,另一个是对这个趋势的误解。当这两者互相强化时,市场就会从繁荣走向衰退,这就是泡沫的形成过程。我们看到的大牛市或大熊市,通常都是这种趋势自我强化的结果。然而,泡沫总有破灭的一天,就像一辆过山车,爬到最高点,最终会从另一边滑下来。

  举个房地产市场的例子,房价上涨是因为贷款容易,房价上升后,房产作为担保物的价值也增加,进一步推动信贷扩张,房价继续上涨,这是一个自我强化的过程,直到信贷达到极限,泡沫破裂,房价开始下跌。总结一下,泡沫会周期性的出现,且它持续的时间通常比人们预期的要长。泡沫是一个自我加强的正反馈过程,但它有极限,最终会破裂。索罗斯用这种理论在金融市场上找到了很多机会,比如在2007~2008年金融危机时,他的量子基金在2007年收益32%,而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仍能保持8%的回报,这在当时算是很优秀的表现。

  尽管索罗斯靠泡沫理论赚了很多钱,但他对金融市场的泡沫也很担忧,提出了一些防止泡沫的建议。他认为金融市场有自我调节的缺陷,监管机构应该干预泡沫的形成,哪怕干预时会犯错,也比放任不管要好。索罗斯特别强调,政府在防止泡沫膨胀方面应该采取更积极的措施,而不是听之任之。

  好,下面我们进入今天的第三个关键词:开放社会。这也是他后半生投入了很多精力去推广的一个概念。这里会涉及一些哲学内容,因为索罗斯本身对哲学很感兴趣,可以说他是金融界最有哲学家气质的人物。要理解什么是开放社会,得先提到索罗斯非常尊敬的老师、哲学家卡尔·波普。波普曾写过一本著名的书,叫《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书中提到,开放社会就是一个允许人们自由表达不同意见、持有不同观点的社会,不同群体的人可以在这样的社会中和平共处。这本书对索罗斯的影响非常大,他的理念几乎完全是在波普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有趣的是,索罗斯曾经历过一次中年危机。当时他差不多50岁,管理的对冲基金已经有1亿美元规模,其中4000万是他个人的财富。对他来说,给自己和家人挣的钱已经足够了,但继续运营对冲基金让他感到压力山大,精神上也非常疲惫。她开始迷茫,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做什么。最终,他找到了新动力,决定建立一个致力于推动开放社会理念的基金会。

  不过,索罗斯并没有完全照搬波普的理论,而是在其基础上进行了一些修正和改进。他通过自己的观察,认为波普的开放社会理论存在一个漏洞。波普主要关注的是人类对现实的认知及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但索罗斯发现,波普忽略了思维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操纵现实。波普假设,思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理解世界,可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候人们更倾向于操纵现实,而不是单纯理解它。这种操纵功能在启蒙运动时期并不被重视,那个时候人们对自然力量的认知还很有限,所以更多的把世界看作是被动的、等待被发现的东西。但这种思维方式应用到人类社会时,就出现了问题。这就是索罗斯所谓的启蒙谬误,他认为波普也陷入了这种谬误。

  索罗斯特别重视人类思维中的操纵功能,并且在政治事务中也积极实践这一点。比如他对小布什非常不满,认为小布什借口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来发动战争,这实际上是在误导公众。为了阻止小布什连任,索罗斯投入了大量资金和精力。然而,尽管他付出了很多努力,小布什在2004年还是成功连任了。这次失败让索罗斯有了更多的思考。

  索罗斯认为,小布什之所以能再次当选,是因为他成功的操纵了人们对现实的认知。小布什政府通过强调恐怖主义威胁,把整个国家团结在他的领导下,为入侵伊拉克铺平了道路。但结果是,这场战争反而让美国的国际地位急速下滑。索罗斯指出,如果忽视客观现实,仅靠操纵功能来塑造世界,最终会陷入后现代谬误。他强调,尽管现实可以被操控,但操控的结果往往会偏离预期,而这种偏差需要被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好,我们总结一下,索罗斯指出了两个思维上的错误:一个是启蒙谬误,即只强调认知功能;另一个是后现代谬误,即只强调操纵功能。他提出的反身性框架认为两者都很重要,必须平衡运用。最后,他还提出了一个实际建议,就是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应该区分市场行为和政治行为。

  索罗斯在讨论市场和政治时,指出了一个核心区别:市场机制本质上是非道德的,一块钱对每个参与者来说都是等值的,市场并不关心这笔钱的来源。这种不依赖道德判断的特性,让市场运行高效,参与者可以自由追逐个人利益。而在政治领域,情况却不一样。以美国的代议制民主为例,理论上政客应该代表人民的利益,但现实中他们可能更关注自己的利益,尤其是在竞选中需要依靠大量资金的情况下。这导致政客不得不回报金主,政治因此被金钱污染,公众利益被特殊利益集团挤压。对此,索罗斯提出了一条界限:在经济活动中,市场参与者可以专注于追求利润;而在政治活动中,公众利益必须优先,不能被私人利益所左右。也就是说,人在市场和政治中的角色是不同的,必须分清这两者,才能保持道德的平衡。这种观点也是索罗斯的开放社会理念的核心。

  好的,关于《超越金融》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我们就讲完了。现在我们回顾一下书中的三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反身性理论,这是索罗斯理论的核心。他认为人的思维分为两种功能:认知功能和操纵功能。在自然现象中,这两者是相互独立的,因此我们可以比较容易的认知并预测自然规律。但在人类社会中,这两种功能会相互影响,使得事情的发展变得不可预测。因此,虽然我们可以预测天体运行,却难以准确预测股市波动。理解反身性,有助于我们在做预测时更谨慎,尤其是在区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时。

  第二个关键词,泡沫理论。索罗斯以他的泡沫理论在金融界成名。他总结了一个典型的泡沫周期,从开始到加速再到达到顶峰,接着进入逆转,最后泡沫破灭。他利用这一理论不断寻找市场拐点,甚至通过资金和影响力推动拐点的发生,从而获取巨额财富。这一理论不仅帮助他成为全球顶尖投资者,也为我们理解金融市场的波动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

  第三个关键词,开放社会。开放社会是索罗斯在50岁以后重点研究的领域。这个概念最早由他的老师卡尔·波普提出,倡导一种类似于民主的社会结构。索罗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修正,他认为波普过于关注认知功能,而忽视了操纵功能。他还指出,美国的现代政治,尤其是小布什政府,过度依赖操纵功能,导致政治陷入困境。索罗斯的思考核心在于个人在市场和政治中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在市场中追求个人利益,而在政治中必须优先考虑公众利益。这是他对改善世界的一种解方。

  总之,索罗斯的哲学告诉我们,在这个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灵活应变与开放思维是成功的关键。我们不仅要关注经济的数字和市场的趋势,更要关注影响人类命运的深层次问题。如何在一个信息不对称的社会中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在个人与社会的互动中实现更高的价值,这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的主要内容了。关于这本书,我摘录了几句精彩文稿,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一、市场价格总是错误地反映其背后的基本面,这是由两种功能之间的冲突造成的:认知功能和操纵功能。

二、金融市场不是消极的反映一个内在现实,他们也能积极地影响他们所应该反映的基本面。这种互动性和双向性是我称之为反身性的过程的核心。

三、反身性原理的要点是,参与者的认知缺陷不仅影响市场价格,也影响所谓的基本面,而这些基本面又是判断市场走向的基础。

四、在反身性的例子中,价格不仅偏离了基本价值,而且基本价值本身也受到了价格的影响。

五、在金融市场,趋势一旦确立,就可能自我强化,甚至走到极端。

六、在繁荣期,参与者的认知偏差导致市场价格上涨超过基本价值,这种价格高估又通过反馈机制加强了参与者的偏见。

  好啦,感谢您又听完了一本书,我们下期见。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很赞哦! (0)

发表评论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