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经济经济
《财务自由之路》7年内赚到你的第一个1000万!打造一台属于你自己的赚钱机器,在
铛铛铃2025-08-02【经济】20人已围观
简介
嗨,你好!
欢迎您今天来听我的解读。
《财务自由之路》是我们今天要聊的书。
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7年内赚到你的第一个1000万》。
这本理财书中文版有大约21万字,我今天就给你讲讲其中的精髓。
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在7年内拥有一台会自动赚钱的机器,从而实现财务自由。
在正式谈论这本书之前,我们先来弄清楚什么是财务自由。
简而言之,财务自由就是不必为了支付生活开销,而为钱工作。
你不再是单纯的赚钱机器,而是拥有了一台为你赚钱的机器。
当这台机器为你赚得的利息收入,等于或大于你日常支出时,你就达到了财务自由。
这时候你就成了金钱的主人,不必每天为金钱而发愁,可以摆脱不喜欢的工作,跟老板说拜拜,过上梦想中的生活。
你还可以选择完全不工作,去周游世界,实现家人的愿望等等。
拥有财务自由是追求自由人生的基础。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人要达到财务自由,究竟需要多少钱?
虽然有人认为需要300万,有人说需要1000万,也有人说需要3000万。
实际上,由于每个人的计算方法和对生活要求的不同,具体金额的结论也就各不相同。
但大家基本上都同意一点,那就是实现财务自由并不容易。
然而,今天我们要讲的这本《财务自由之路》,却明确告诉我们,只要思路正确、方法得当,一个人只需要花7年时间就能挣到1000万,实现财务自由。
听到这里,你可能会摇头不信,青年挣1000万,这怎么可能呢?
也许正是因为没有人相信,实现财务自由如此容易,所以这本书在德国刚一出版,就取得了巨大成功,好评如潮,销量攀升,成为当之无愧的畅销书。
同时,它还打破了记录,在德国图书排行榜上,连续110周稳居榜首。
与此同时,这本书被翻译成了33种语言,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长效影响。
当然,也确实有很多人,通过掌握书中的理财观念和致富策略,成功解决了个人财务问题,最终实现了财务自由。
这本书早在2010年就在国内出版过,当时就被誉为德国最好的理财书。
2017年推出了新版,增加了“7年内赚到你的第一个1000万”这个引人注目的副标题。
其实原版书的副标题是“关于如何在7年内赚到第一个100万欧元”。
可能是因为考虑到汇率,四舍五入后取个近似值,变成了1000万人民币。
当然,青年和1000万只是一个参考数字,这本书的真正价值在于对待财富的观念,以及实用可行的理财方法。
无论你想赚100万还是1000万,投资理财的基本原理和获取财务自由的方法都是相同的。
这本书的作者就是博多·舍费尔,他还有一个响亮的称号,欧洲第一金钱教练。
这位理财大师1960年诞生在德国科隆,16岁时移民美国。
在26岁那年,作者不幸陷入了一场财务风暴,债台高筑,情况一度十分严峻。
但4年后,他不仅成功摆脱了这场风暴,还建立了几家公司,成为欧洲知名的亿万富翁。
从那时起,博多·舍费尔开始有意识地向大众传播他的理财智慧,渴望更多的人通过这些方法实现财务自由,迎来幸福生活。
除了这本书,《小狗钱钱》和《赢家法则》是他的另外两本非常畅销的理财著作,相信不少人都耳熟能详。
而《财务自由之路》,可谓是理财入门的经典之作,重新定义了人们对理财的认知,改变了许多人的理财观念。
提到投资理财或者财商教育,这本书就是不得不提的经典之作。
在今天的音频中,我将把书中的核心内容分为两部分,来为你解读。
在第一部分,我们将跟随作者一同分析贫富差异,看看在财富问题上,穷人和富人有哪些不同之处。
有了这个基础,我们将在第二部分深入探讨,如何在7年内实现财务自由。
咱们先聊一下第一部分的要点。
为啥我们没能迈向富裕,未能迈入财务自由的境地呢?
换句话说,与那帮早已轻松实现财务自由的富翁相比,我们到底差在哪呢?
有人或许会打趣说,差距就在于谁的口袋里钱多呗。
这话固然不假,但更深层次的差距究竟体现在哪儿呢?
穷人和富人之间的鸿沟,主要存在于对待财富的信念和原则上。
细说下来,有几个关键点。
先说财富的定义不同,对待财富和财富目标的态度也有别,还有赚钱的动力。
最关键的是,穷人和富人对金钱的看法截然不同。
穷人和富人的差距,最初体现在对财富的定义上。
穷人对财富模模糊糊,定义不明确,而富人对财富的理解十分明确,就是那个具体的数字。
你能说清楚财富对你来说是多少吗?
比方说,有人记得中国首富王健林曾说过,先设定一个小目标,比如挣一个亿。
现在想一想,你的小目标是多少?你希望多久内挣到多少钱?
作者说,要定义财富,得符合三个条件:
一是必须有明确的数字;
二是一定得写下来,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还得用笔写到纸上,那感觉截然不同;
三是得转化为一个画面,比如你对财富的定义是,在7年内挣他1000万,就写下来,然后形成一个画面,把这个画面具象化。
因为潜意识里体现出来的,不是一个词语或数字,而是一个具体的画面。
想象一下,7年后,你的事业蒸蒸日上,入住豪宅,驾着豪车,名下有房产,手头有存款。
对这些画面想象的越具体越好,这就像是一张地图,能引导你朝着目标前进。
所以现在想清楚,此刻你对财富的定义是什么呢?
穷人和富人的差距,还表现在对待财富和财富目标的态度上。
潜意识里,穷人从来没觉得非得有钱不可,财富目标总是摇摆不定,一会儿想在5年内挣100万,晚上辗转反侧思考赚钱的各种方法,但醒来后或者稍微遇到点困难,可能就会把原来的目标抛之脑后,很快就想放弃。
这时候会觉得,唉,赚那么多钱累不累啊,生老病死带什么走,现在过得挺好,人生就是吃喝不愁,有点钱就够乐呵乐呵了。
而富人却坚信必须得有钱,别无选择,因为无法再忍受贫困的日子,更不愿意这辈子就这样混过去,所以一旦设定了财富目标就不再改变。
有人可能会问,设定财富目标,是不是随便制定一个小目标,实际又容易实现的小目标好呢,还是追逐看似难以实现的大目标更有动力呢?
很多人可能觉得,先制定一个小目标容易实现,而且有信心。
但作者却认为要设定大目标,因为如果设定小目标,一旦遇到问题,你的视线很容易被问题挡住,一片是问题,至于目标已经被挡住了,完全看不见了。
这时候你就会产生怀疑和恐惧,为了逃避这种感觉,你就会下意识寻找新的目标,等再出现问题再说新目标,这样下去,离原来的目标越来越远。
所以呀,得给自己设定一个财富的大目标。
这样一来,当问题出现时,你盯着目标的视线就不会被遮挡住,你就能更明确自己的奋斗方向。
穷人和富人之间还有一个区别,就是赚钱的动力。
穷人总是找各种理由,只看重自己的弱势,而且没打算付出110%的努力。
穷人总是更关心为什么,而不是怎么做。
作者提出了两个简单的问题,咱们也可以思考一下怎么回答。
第一,如果你竭尽全力,哎呀,在接下来的整整一年,也就是12个月里,你能挣多少钱?你是怎么算出这个数字的?
第二,你有没有考虑用这种方法计算,你有史以来收入最高的那个月的收入,乘以12,再让每个月的收入提高10%,是不是觉得有些高不可攀呢?
其实也并非完全不可能实现,你想挑战一下自己吗?
只要你在接下来的12个月里,始终付出110%的努力,结果你可以亲自验证。
穷人和富人的差距,从更深层次来说,还体现在对金钱的观念上,也就是对金钱的真实看法不同。
很多时候,我们潜意识里对金钱的看法会出卖我们。
有些观念可能是我们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说着一套,但身体却很真诚。
如果你对金钱持消极看法,内心深处认为有钱并不是好事,那就很难变得富有。
作者在书中举了个例子,有个叫托马斯的朋友,虽然认为有钱有很多好处,但实际上局外人却能看得清楚,托马斯对财富的真实想法非常消极。
托马斯觉得金钱会让人变坏,沦为堕落,而他本人又是一个非常重视品行的人,所以他经常大手大脚的花钱,有点钱就立刻花掉,从来不存钱,这样怎么可能变得富有呢?
类似的观念还有很多,比如认为金钱是堕落之物,财富是虚浮的,钱财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富人都是走捷径,尽管辛苦,但有了钱就会变坏。
这些想法在我们潜意识中潜移默化,可他们真的正确吗?
当然,问题不在于你的观点对错,而在于这些观点是在帮助,还是在阻碍你实现财富目标。
作者分享了一个在30分钟内改变金钱观的方法。
具体来说,你可以仔细回忆一下你对金钱的认识,思考这些看法的来源,那些灌输这些观念的人是否真的富裕,如果给你机会和他们交换人生,你是否愿意呢?
可以想象,有一张桌子,桌面上展现着你对金钱的看法,而支撑桌子的四条腿则是一些经验,这些经验支持你的观点。
比如,你或许认为金钱会败坏人性,然后找到四个或者更多案例,作为桌子腿来支持这一观点。
接下来,我们来擦去旧有的观念,将桌面上写上新的金钱观念,金钱是一种可以用来做善事的工具,取决于你如何使用它。
你同样可以找到许多例子来支持这个观念,比如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成立的慈善基金会,他最近又捐出了46亿美元,但即便这样,他仍然是世界首富。
在地震时,许多明星、企业和个人纷纷捐款捐物,帮助灾区人民。
希望小学工程,在国内也得到了数百亿元的捐款,兴建了数以万计的希望小学。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改变所有对金钱的负面看法,改变我们的金钱观,开启一个新的生活。
以上是导致我们没能致富的原因,也就是穷人和富人差距的所在。
要缩小与富人的差距,迅速实现财务自由,就需要明确定义财富,确立长期财富目标,发掘个人优势,全身心地投入努力,以实现财富目标。
更为重要的是,要清楚自己对金钱的真实看法,摒弃消极的金钱观,拥抱积极的金钱观。
通过这样的改变,我们就能够认识,为什么我们未能致富,并且迎来改变人生的新起点。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第二部分的重要内容,了解如何在短短7年内实现财务自由。
如前所述,作者所说的财务自由,是指仅依靠资产产生的利息,无需工作即可满足基本生活支出。
换句话说,不再是充当赚钱机器,而是拥有一台自动赚钱的机器,躺着也能轻松维持生活。
至于想要通过多少利息,在多少年内保持财务自由,这完全取决于个人日常支出的多寡。
作者指出,要想在7年内实现财务自由,需要三步计划和四个策略。
这三步计划是逐步递增的,分别是实现财务保障、财务安全和财务自由这几个阶段性目标,分别对应着不同的金钱数额。
财务保障,就是只能够保证你6~12个月内基本生活的储备金。
也就是说,假设你生病了、失业了,或者是遇到了种种难以预料的麻烦,导致你目前无法工作,这笔钱能够支撑你度过这段时间,或是顺利找到下一份工作。
比如说你每个月至少需要支出3000块,你想在六个月后工作,那么你至少要有3000 X 6,也就是18000块的储备金。
这笔钱是用于应对不时之需,也就是突发情况的,所以一定不能随意动用啊,也不能用于任何有风险的投资。
你可以将一部分存入银行,另一部分存在余额宝等能够快速提现的理财方式中。
在实现财务保障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追求财务安全。
财务安全就是指你需要积累足够的资金,以保证你可以靠利息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
比如说年利率为百分之八,假设你每个月至少需要支出3000块,用3000 X 150,也就是45万,那么这45万,就是你达到财务安全所需要的资金总额了。
为了保证资产安全,对于这部分资金的投资依然要以稳健为主。
当然了,要达到财务自由,你可能会觉得每个月3000完全不够花呀,那你可以详细列出,要达到你梦想的生活所需要的金钱数,在平均到每个月中,然后用这个数目乘以150,就是你要达到财务自由所需要的资金总额了。
比如说年利率仍然为百分之八,假设你每个月至少需要支出1万块,用10000 X 150,也就是150万。
当然,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无论出于任何原因,都绝对不要动用你的本金,也就是能给你下蛋的金额。
那要在7年内实现财务自由,具体要如何才能做到呢?
这就需要运用四大策略,分别是:
第一,按一定的比例储蓄金钱;
第二,用这些储蓄资金进行投资;
第三,想办法提高收入;
第四,从每次增加的那部分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金钱进行储蓄。
听到这里,有些人可能会说,哎哎,这不就是存钱投资、开源节流,那在存钱再投资吗?
对,就是这么简单。
所以作者才会说,想变得富有并不是什么难事,说穿了都是非常简单易行的方法。
不过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又有很多与大家原有的认识不一样的地方。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种策略,储蓄一定比例的金钱。
现在好像很流行一种观念,就是钱是赚出来的,不是攒出来的。
特别是很多媒体平台,到处都是广告,都在宣传如何进行消费。
很多人一提起攒钱存钱,都觉得好像那是我们上一代不会享受的长辈们干的事哈。
对此,作者指出,使人变富有的不是收入,而是储蓄。
如果是月光族或者是卡奴,每个月的收入都用于吃喝玩乐,旅游,享受,周而复始,即使挣到足够多的钱,也无法实现财务自由。
因为随着收入的增加,水涨船高,生活水平就会提高,支出也会增加,久而久之呢,自己依旧是一台赚钱机器,而无法拥有一台赚钱机器。
初入社会时,作者是个理想主义者,借助信用卡过上所谓的高级生活,却陷入了债务漩涡,成了一名卡奴。
然后,一位成功人士给予了作者指点,他建议作者将收入的一半存起来。
初时,作者的反应是,不可能,我根本做不到,这点钱远远不够我花,还指望我攒下来。
然而,为了摆脱过去的负债生活,作者决定迈出存钱的第一步,每当有收入,就把其中的50%存起来,并执行五马克计划,每天只能花费五马克。
为了遵循这个计划,他甚至连续八个月都开着一辆没有门把手的汽车。
为什么呢?因为新门把手要180马克,那可超出了他每天只能花五马克的预算。
然而,八个月后,作者不仅清偿了所有债务,还储蓄了一笔现金,开始了投资之路。
实际上,储蓄是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理财方式,就连全球投资历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经理约翰·邓普顿也极为重视储蓄。
年轻时,他与妻子决定将每月收入的50%储蓄,即使在收入较少的月份也坚持如此。
同样,财经巨擘巴菲特在年轻时也一直将每一美元省下,并储蓄几乎不购买任何东西,因为他更关注未来的财富。
巴菲特透露,变得富有的秘诀非常简单,储蓄投资、持续储蓄、持续投资。
咱们再来谈谈投资,这可是个大招。
单靠存点钱,可是难以在短时间内变成富翁的哦。
而且,我们的最终目标可是追求财务自由,想要轻松自如的花钱,享受一把有点资产的生活。
有了些积蓄后,咱们得善用投资收益,别老是压制自己,成为一个金钱的奴隶。
想要搞投资,首先咱们要明白啥叫投资,啥叫债务。
区分它们的关键在于,钱是跟着你走,还是跑远了,离开你。
留在你这,那就是投资,跑了远远离开你,那就是债务。
有的债务比较显眼,比如那些高利贷,信用卡拖欠之类的事情。
有的债务则潜藏在暗处,比如车贷、自住房或公寓。
别说有些人说,汽车不也是资产吗?房子不是最安心的投资吗?总体看来,房市一直都在涨啊。
但是从你买车的那一刻开始,他就开始贬值了,而且还得花停车费、油费、洗车费、保养费等等。
也就是说钱从你兜里跑了,所以车算是负担。
至于自住房,对银行来说是投资,因为你每个月都给银行送利息。
对于你房东来说却是个负担,因为只要贷款没还清,房子就是银行的。
这也是为啥有人叫他们房奴。
就算还清了房贷,自住的房子也没法给我们创造收益,除非卖掉房子赚差价。
当然啦,我不是说别买房,毕竟有了房子,生活质量能提高吗?
关键是买房要看时机,我觉得如果能用投资收益买房,那就是极好的。
而且在合适的时候,有余力的情况下,投资点不动产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所以咱们准备投资的时候,别把投资和负债搞混得好好分辨一下,看看钱是往你这涌,还是悄悄离开你。
让我们来简单梳理一下这本书的要点。
首先,我们谈到了穷富之间为啥差距那么大,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首先是对财富的定义不同,然后是对待财富和财富目标的态度有益,穷人容易找借口,只看到自己的不足,而不愿意全力以赴。
更关键的是,内心对金钱的看法也不同。
所以只要明确财富的定义,设定长远目标,调整对金钱的观念,按照正确的道路全力以赴,就能够快速迈向成功。
接下来,我们谈到了如何在7年内实现财务自由。
首先要明确达到财务保障、财务安全和财务自由所需的资金总额。
然后按照四大策略执行,第一步是按一定比例储蓄,第二步是用储蓄资金投资,第三步是努力提高收入,在3年内成为所在领域的专家,最后一步是将新增收入按一定比例储蓄和投资。
也就是说,遵循巴菲特所说的秘诀,储蓄、投资、再储蓄、再投资。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
关于这本书,我摘录几句本书的金句,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一、穷人总是更加关注为什么,而不是怎么做。
二、我们对于金钱的潜意识看法会出卖我们,有些想法可能连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嘴上说着不要不要,身体却很诚实。
如果你对金钱的看法非常消极,在内心深处认定有钱并不是一件好事,那就很难变得有钱。
三、你所饲养的金额越多,他们下的金蛋就越多。
也就是说,你能用于投资的资金总额越大,越能尽快地实现财务自由。
这样的话,或许根本用不了7年的时间,你就能实现财务自由。
47年之后,希望我们都能拥有持续赚钱的能力,实现财务自由,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梦想中舒适、有尊严的生活,不再为金钱所困,让金钱为我们服务,掌控自己的人生。
好啦,感谢您又听完了一本书,我们下期见。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很赞哦! (0)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点击排行
- 《生活的陷阱》以实用的方法和深刻的智慧,带你走出人生至暗时刻,找到内在满足与持久
- 斯坦福大学最实用的心理学课程《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压不死你的只会使你更强大!_
- 投资必看《反脆弱》学会如何从不确定性中获利, 塔勒布的“不确定性”系列丛书 已被
- 《什么都不做的习惯》如何通过休息提升生活质量? 不明原因的身体不适! 繁忙且压力
- 23分钟讲解《对大脑有害的12个习惯》
- 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自我保护《修复玻璃心》高敏感人士生存法则,帮助你获得内心的平
- 《自卑与超越》成人与青少年心理成长必修课,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超越自卑感实现
- 一然22分钟精读《终结阿尔茨海默病》全球首套预防与逆转 老年痴呆的个性化程序 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