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励志励志
《情感勒索》 如何摆脱“以爱为名”的情感勒索?
铛铛铃2025-08-22【励志】18人已围观
简介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这本书叫做《情感勒索》。作者苏珊·福沃德,是一位美国心理治疗师,同时也是一名畅销书作者和演讲家。
这本书讲的是人际关系当中,尤其是亲密关系当中,可能存在的情感勒索现象。什么是情感勒索呢?情感勒索的核心就是威胁和恐吓,其中最显而易见的形式就是直接的威胁,比如“如果你不按我的方式做,我就和你分手”。但是大多数情感勒索是隐蔽而且难以觉察的。勒索者会制造迷雾,迷雾的英文“FOG”,F、O、G这三个字母就分别代表fear(恐惧)、obligation(责任感)、guilt(罪恶感)。勒索者正是通过制造和扩大我们的恐惧感、责任感和罪恶感,来达到他们的目的。
不论情感勒索者有多么关心我们,一旦他们无法达成自己的目的,就会制造迷雾,利用我们对这段亲密关系的在意,来迫使我们屈服让步。因为我们想要他们的关爱和认可,勒索者可能会威胁要剥夺这份爱和认可,直闹到我们心力交瘁。
一个情感勒索者通常不会在交往之初就直白地告诉你:“在我们这段关系中,你必须按照我的方式来办,不然我就会让你觉得内疚、很痛苦。”他们通常是一步步地蚕食你的个人空间,受害者通常也不是一下子就丧失底线,而是被迫一步步地后撤,直到退无可退。
虽然勒索这个词很负面,但它确实准确地捕捉到了一些亲密关系当中的消极特性。需要明确的是,即使一段关系当中有情感勒索的成分存在,也并不代表它糟糕透顶或者注定失败,而是意味着我们需要更诚实地面对并改变这个让双方都痛苦的行为模式。
这些情感勒索的亲友,很少是存心故意要勒索我们的。不论他们外表看上去有多强势、自信,内心其实是非常不安和焦虑的。为了平复心中的不安和焦虑,他们用情感勒索作为武器,来抵御伤害和恐惧。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获得安全感和掌控权。
在生活当中,我们时常会看到一些明明很聪明也很有能力的人,却总是受制于情感勒索者,做出一些在他们眼中难以想象的让步。这是为什么呢?一个很主要的原因是,受害者们无法看清勒索者的手法。勒索者往往本能而娴熟地制造迷雾,让受害者以为真正有错误、没有责任心的是他们自己。
《情感勒索》这本书揭示了情感勒索者制造迷雾、一步步操控我们的手法,深入剖析了勒索者与被勒索者的心态和性格特点,以及打破情感勒索所必备的实战策略。作者认为,本书最大的亮点就是它能减少勒索者强加于你的罪恶感。这本书适用于那些想要与亲人、好友、伴侣维持亲密关系,但又受困于他们的情感控制的人。它旨在帮助我们建立崭新而健康的人际关系。面对情感勒索,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这本书不仅会给你科学的指导方法,也会给你突破屏障的勇气。
介绍完了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接下来请跟我一起了解这本书的三个主题:第一,什么是情感勒索;第二,情感勒索者是怎样逐步控制你的;第三,如何摆脱情感勒索。
先让我们来看看本书的第一个主题:什么是情感勒索,情感勒索是怎么进行的?情感勒索有一个套路,分成六个步骤:
第一步,勒索方提出要求,比如男方要求两人同居,尽管他知道你心理上还没有准备好;
第二步,被勒索方拒绝抵抗,告诉对方现在的时机还不成熟;
第三步,勒索方开始施压,把自己的要求说得光明正大,把被勒索者描绘成过错方或者个性有缺陷的人,比如“这是为了我们两个好,我想给你最好的,你为什么要这个样子,为什么这么自我为中心,不愿意付出?”如果这还不足以达成目的,则会进入第四步,进一步威胁勒索者,要么说伤人的话,让对方痛苦不安,比如“你过去的男朋友都抛弃你了,除了我不会有人真的喜欢你”,要么描绘一个美丽的前景来诱惑对方,比如“如果你听我的,我会对你更好”;
第五步,被勒索方虽然觉得有些不妥,但出于勒索方提出的种种原因,最终屈服;
第六步,在被勒索方屈服之后,双方的矛盾暂时告一段落,关系趋于稳定,直到下一轮的情感勒索重启。
通过这六个步骤,勒索方学会了向对方施压,制造不安、负罪感和道德绑架,是达成自己需求的必经途径。被勒索方则学会了结束对方步步紧逼的最快方式就是妥协。于是他们的相处模式成型了,一方施压,一方屈服。
如果对方真的想以公平双赢的方式去解决冲突,他们会这样做:开诚布公地讨论彼此的矛盾冲突点,了解你的感受和考量,找出你不同意他们要求的原因,而不会推卸自己在冲突中的责任。比如,女方为什么不愿意同居,是觉得同居的时机还不成熟,或者不喜欢同居这种形式,或者有其他的顾虑。女方的感受是什么,是害怕失去个人空间,担心两人之间的距离太近可能会导致摩擦,或者是害怕家人不同意。不论女方的考量和感受是什么,一个平等、尊重她的伴侣都会仔细地倾听,并且尊重她,彼此协商,而不是给她贴上自私、不愿付出的标签,触动她在过去情感经历当中的伤口,把自己放在一个为她好的高点来逼她就范。
然而,并不是每一次的激烈冲突都是情感勒索。下面我们用一个具体的事例来对比正常的冲突与情感勒索之间的区别。艾米和丹尼斯是两个好朋友,两人同处于摄影行业,平时无话不说。丹尼斯成功地推出了一本摄影作品集,受到广泛的赞誉,工作邀约不断,而艾米的事业却一直磕磕碰碰,近况一般。当丹尼斯谈到自己的书和成功时,尽管也为好朋友感到高兴,但是艾米难免觉得失落难受。于是,艾米要求丹尼斯暂时不要提到这个话题,她说:“不谈这件事,对我们彼此都好。”尽管丹尼斯觉得有些压抑,但是出于友情,她还是决定按照艾米的要求,在两人相聚时闭口不提自己的作品集和成功。乍看是艾米逼着丹尼斯按照她的方式去做,并且完全控制了双方对话的走向,导致丹尼斯感到压抑和不舒服。但事实上,艾米只是忠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告诉丹尼斯她的要求。艾米有权表达自己的需求,要求丹尼斯回避这个话题。但是反过来,丹尼斯同样有权去表达自己对艾米的不满,甚至是决定减少和艾米的交往。尽管他们就丹尼斯应该在多大程度上谈论自己的事业成功上有矛盾,其中也有一些强硬态度的存在,但是双方都没有拿友情道德的高帽子去捆绑对方,给对方制造压力,迫使对方服从自己的意愿,而仅仅是陈述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所以在这样互相表达和互相妥协的过程中,并不存在情感勒索。
现在让我在这个场景当中加上情感勒索的元素,事情可能会是这样的:艾米听说丹尼斯出了作品集,带来大量的工作机会和新订单,于是提出要和丹尼斯合作,做他的左右手,帮助他分担新增加的订单。丹尼斯婉拒了艾米的要求,于是艾米说:“我还以为我们是朋友呢,我现在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跟男朋友分手已经够让我难过的了,那笔数目不小的税款更让我雪上加霜,我几乎已经沮丧到没办法工作了。我还以为你是那种会在朋友有难的时候就伸出援手的人呢。”这样还不能逼丹尼斯就范,于是艾米把话题从丹尼斯不够朋友转到她太过小气,她说:“就算分给我一点好运气,你也不会少一块肉,如果今天赚到钱的人是我,我也会对你很大方的。”她开始给丹尼斯贴上自私贪心的标签,并不断强调自己的处境有多困难,如果不能成为丹尼斯的助手,那么他们连朋友也当不成。最后,迫于无奈,丹尼斯只好答应艾米的要求。
明白了情感勒索的运作方式,现在再让我们来熟悉一下情感勒索的四种形态:施暴者、自虐者、悲情者和引诱者。有些人兼具多种甚至全部四种勒索方式。其中施暴者并不是人数最多的类型,但却是最容易辨别的,因为一旦我们不能服从他们的意志,施暴者中的积极施暴行就会直接爆发,甚至语带威胁,例如:“你要是不接管家族企业,我就不认你这个孩子。”消极施暴者则是低头生闷气,用冷战和沉默来惩罚你。
自虐者总有办法让被勒索者觉得我应该为所有的事情负责,他们最常用的手段就是一哭二闹三上吊,比如:“别跟我吵,再吵我就要得抑郁症了,我去睡大街,你就高兴了,反正你从来都不爱我,如果你不照做,我就不吃饭,我要毁掉自己。”
悲情者呢,则擅长苦情戏,他们会暗示如果我们不照做,他们就会受苦,因此这全是我们的错。仅仅是暗示而不直接威胁指责,反而会对被勒索者产生更大的效果。他们的潜台词是:“看看你对我做了什么好事。”他们不能如愿的时候,常常会表现沮丧、沉默,甚至眼中蓄满泪水,但就是不说出真正的原因。等我们因此担心了好几个小时,甚至好几个星期之后,他们才会说出自己的需求和想法。通常,悲情者自认为是受害者,努力改善关系的责任不在他们,他们当然更不必开口表达自己的需求。表面上看,悲情者好像是很脆弱,但事实上他们是沉默的暴君,可能无声地指责我们,也可能大倒苦水博取同情。他们常会哀叹命运不公,如果你不帮他们达成心愿,就是一个自私、进一步迫害他们的坏人。
引诱者是最为隐蔽的情感勒索类型,他们会拿一个永远都够不到的胡萝卜吊着我们,这个胡萝卜可能是美好的爱情、亲情,可能是事业上的发展、潜在的资源。比如他们会表示,只要我们达到他们的要求,他们就会帮我们清除事业上的障碍,介绍有能量的大人物给我们认识,安排浪漫的活动,或者承诺在关系上更进一步等等。但是他们准备的每一份包装漂亮的礼物,背后都牵着一根绳子,想要得到这个礼物,就得按照他们的安排走。
再来看第二个主题:情感勒索者是怎样逐步控制你的。作为旁观者,有时我们可能会觉得被勒索者很傻,对方步步紧逼,一点点的控制你,你为什么还要妥协呢?而身处其中的人,事先的焦点是放在对方的需求上的,他们认为这些让步是为了避免矛盾和冲突,是为了维持这段关系所必需的努力。
那么,情感勒索者到底是怎样一步步地达成对你的操控的呢?是通过我们之前说到的迷雾——三大情绪:恐惧感、责任感和负罪感。而制造迷雾的主要手法则有四项:二分法、病态化、联合阵线和消极比较。
先说说恐惧感,恐惧感一方面影响着受害者,另一方面也影响着勒索者。从勒索者的角度来说,勒索者由于害怕自己的目标无法达成,而无法顾及到自己的行为给亲友带来的重大损失。对于受害者而言呢,恐惧感则让我们进入非黑即白的思考模式,要么就是服从对方的意志,要么对方就会离我们而去。我们对恐惧的反应是条件反射式的,情感勒索者正是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点。
在利用责任感来绑架被勒索者这件事上,他们可能还会用上传统观念和似是而非的道理,来强调自己的论点,比如“孝顺的女儿就应该多陪陪母亲,如果你真爱这个行业,就不应该在乎钱”等等。情感勒索者同样擅长放大我们的负疚感,比如“我现在心情很糟,这是你的错,我得了重感冒,这是你的错,我喝了太多的酒,这还是你的错。”在这样推卸责任的游戏当中,我们到底有没有伤害到勒索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相信自己确实伤害了他们。
下面我们来说说情感勒索者是怎样运用这四大手段达成情感操控的。二分法指的是勒索者想方设法地把我们归为坏人,把自己归为好人。他们把自己的需求说得光明正大,把被勒索者的反对解读得十分消极。他们非常擅长给受害者贴病态化的标签,比如指责他们无法爱人、无法维持友谊,因为我们达不到他们的要求,所以我们不正常。他们手段隐蔽,花样百出,比如故意找出很多成功女性的简报,美其名曰激发动力,实际上却让伴侣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十分渺小。最伤人的是,他们会用某一个姿势、体态,一种刻薄和批判性的语气明确告诉你,你确实不行,你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联合阵线指的是情感勒索者找来其他的家人、朋友、权威人士来为自己提供支持,证明自己是正确的。比如妻子决定离开有婚外情的丈夫,丈夫想尽一切方法让她回心转意,甚至通过把父母拉到统一战线来给女方施压,证明她的婚外情其实也不是那么大的错误,女方狠心想要离婚,让所有人不快乐才是错误的。
消极比较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手法,情感勒索者会说:“看看你姐姐,她就愿意帮家里做事,某某某就能按时完成任务,你怎么不学学她,你看看人家。”这种句式有很大的情绪张力,深深地连结着我们的自我怀疑与恐惧之心。勒索者会拿一个完美的人做标准,与他们相比,我们浑身缺点永远都比不上。除了亲密关系,职场上的消极比较也会造成充满嫉妒和竞争的压力氛围,有些老板美其名曰激励机制。
在情感勒索当中,刚开始我们会十分坚持自己的需求,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拒绝情感勒索者,但渐渐的,情感勒索者会用迷雾模糊我们的视线,让我们相信其实我们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在情感勒索中,受害者的回应让勒索得以延续,不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正是我们的不断让步,让勒索者找到了掌控我们的方法。
为此,作者概括了易受情感勒索控制者的六种特质:过度需要他人认可、过分害怕别人生气、不计代价地回避冲突维持表面和平、容易把别人的责任和问题扛在自己肩膀上、过度同情别人的圣母心、好女孩综合症患者以及经常自我怀疑的人。这些特质如果适度的话,基本上都没有坏处,但是如果走向极端,就会让我们容易被情感勒索所操控。
下面是作者提供的自测题,你可以尝试一下,看看你是否容易受到情感勒索的操控:
你是否因为自己经常屈从于对方的要求而感到生气;
在这段关系当中,是不是经常有挫败感,甚至心怀怨恨;
如果不答应对方的要求,就会有负罪感,觉得自己是个坏人;
担心如果自己不让步,你们的关系就会受损;
即使有其他人在,但你总是大家求助的唯一对象;
你是不是相信对别人负责比对自己负责更重要。
只要以上回答有一个是肯定的,那么你的压力处理方式就是可能滋养情感勒索的土壤。
再来看看第三个主题:如何摆脱情感勒索。想逃离情感勒索者的心理攻势,最重要的是认识到一个事实,虽然所有的情感勒索看起来都由你而起,但绝大部分情况下却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相反,这些举动都来自于情感勒索者不安的内心,是情感勒索者为了寻求安全感而做出的。他们的问题通常来源于自己的过往,比如幼年时情感需求没有得到家人的满足,过去的生活一帆风顺,于是从没学会如何面对挫折和拒绝,从小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方式,好为人师,以为自己的侮辱惩罚性手段是在帮助对方自我提升,实际上是在打着为你好的旗帜伤害对方。
作者在书里说到,大部分的情感勒索改变需要的只是决心和勇气,而这份决心和勇气则必须要转化为行动。如果不改变行为模式,我们的世界最终是不会有真正的不同的。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该如何坚定自己的决心,用实际行动来摆脱情感勒索。
首先,在试图改变与情感勒索者的相处之前,你必须要先改变自己。你需要关闭干扰,专心致志地做出三个工具:一份和自己的约定、一个有力的声明和一系列自我肯定的话。在这份与自己的约定当中,你承诺将积极地把情感勒索的元素赶出生活,不会再让恐惧、责任感和负罪感摆布自己。如果自己重蹈覆辙,也会直面自己的失误,不去逃避,并且在把情感勒索赶出生活的过程中,要好好照顾自己。
有力的声明是一句话:“我受得了。”试着将“我受得了”这句话想象成一个盾牌,帮助你抵抗情感勒索者通过言语或姿态所给你施加的压力,大声的告诉自己“我受得了这份压力”。此外,记录下一系列你信服的、有共鸣的、自我肯定的话,他们也会是你抵抗情感勒索的助力,比如:“我要保护我的应得权益,即使会激怒情感勒索者也在所不惜。”
即使我们已经做好心理武装,但是当巨大的情感勒索压力来临时,仍然可能会无所适从,这时你需要先停下来,不要急着回应,用拖延话术来给自己至少24小时的思考时间,比如:“我现在不能给你任何答案,我需要一些时间思考,这件事非同小可,我不能轻易下决定,让我想一想,我不想现在就做决定。”通过“我需要时间”的拖延话术,可以打破双方原先的力量平衡。如果他们持续施压,你即使是在坚持对的事,也会觉得很糟,这时你需要在心里默念“我受得了”。
在与勒索者的沟通中,作者提供了四个策略供读者实践。第一个策略,非防御性沟通。当被对方言语攻击时,我们会本能的保护自己,但是这种保护只会火上浇油。假设对方说我们自私时,我们反驳这个标签说我并不自私,自私的人是你,你怎么可以这样说我呢,我为你可是付出了很多,想想当初。如果换成非防御性沟通,则会让对方有一拳打到棉花上的感觉,吵不起来。假设一个施暴型勒索者威胁说:“你不听我的,我就会如何如何。”你可以回应说:“你可以做这种选择,但我并不希望你这样做,我已经下定决心了,等你消消气,我们再谈这件事好吗?”假设对方辱骂你,给你贴标签或负面评价,对方说你只想着自己,从来不考虑我的感受,我原本以为你和其他女人或男人不一样,但我错了。你可以说:“你可以有你的看法,也许你是对的,我还需要想想这件事,如果你继续攻击我,事情将毫无进展。”
此外,作者指出了一个与勒索者沟通常见的陷阱,对方诱导你解释为什么不愿意服从他们的决定,你可能会以为这是你一吐为快的机会,可以让对方知道你受到了多大的伤害,他们是多么不体贴等等。请务必不要入坑,你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目标上,坚决的执行自己的决定,不要被带跑偏。当他们说:“你为什么要毁了我的生活,你为什么要伤害我,你为什么这么小题大做?”不要急着去解释自己,你可以回应说:“我们都不是坏人,只能说我们的需求有所不同,我知道你非常生气,但这件事没有商量余地,我们看事情的角度不一样,我很遗憾你这么生气。”
第二个策略是化敌为友。当谈话陷入僵局时,邀请对方一同解决问题,转移谈话方向往往是很有效的一招。人类的本性决定,他们一旦参与了你的决策过程,就会更乐意帮助你实现这个决定。如果你向对方请求帮助建议,很可能会减少你们之间对立和紧张的情绪。你可以用这样的话术,例如:“你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这一点对你这么重要,你能不能提供一些建议,让我们来解决问题,你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你这么生气。”然后应用作者称为猜想工具的方法,鼓励对方跟你一起想改变以后的样子,进一步促成改变,比如:“我想知道如果什么什么什么会怎么样,我想知道你能不能帮我找到一种方法来怎么样,我想知道我们要如何相处得更好。”
第三个策略是条件交换。条件交换的策略最大的作用在于,它使改变的压力不用全部落在一个人肩膀上,双方都会有所付出、有所收获。马特和艾米是一对来做心理咨询的夫妻,艾米觉得马特忽略了她,这让她非常生气,马特则说,问题出在艾米的体重上,她变得非常胖,对马特失去了吸引力。马特和艾米的关系已经严重恶化,艾米的心态是,如果你不能表现的爱我一点,我就离开,马特的心态是,如果你不减肥,我就继续用无视来惩罚你。艾米解释说,她暴饮暴食是因为被马特无视,而马特则认为她之所以无视艾米,是因为她吃的太胖了。他们彼此攻击,指责对方是造成痛苦的主因。作者使用了条件交换的策略,双方答应艾米从明天开始节食,而马特每天下班回家后,必须花半小时和她说话,以重建双方关系。艾米并没有在一夜之间就减肥成功,马特也没有马上就变成一个体贴的丈夫,但是这种进步打破了僵局,最后让他们得以修补关系。没有人喜欢自己单方面退让,而且我们讨厌独自解决问题,这种心态让很多人不愿意做先行动的人,但是条件交换能创造双赢局面,容易被对方接受,从对方那里有所收获的感受让我们更容易搁置仇恨。
第四个策略是运用幽默。在一段基本良好的关系中,幽默是一个高效的工具。举例来说,帕蒂抱怨她的老公乔有自我折磨、自寻烦恼的倾向,当时她突然脱口而出:“天哪,什么人,来颁一个奥斯卡奖给她吧,她应该得最佳苦瓜奖。”作者反问他:“你为什么不自己颁奖给他?”于是帕蒂去买了一座奥斯卡奖杯的复制品,当他又看见乔开始唉声叹气,怨天尤人时,便向他微笑鼓掌,递给他那个奖杯,并说道:“你演的真是太棒了,我特别喜欢你结尾的那声轻叹。”两个人一起哈哈大笑之后,乔就很少摆出那副苦瓜脸了。
打破情感勒索是一个困难的过程,当你坚持改变时,双方多少会有所触动。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改变的过程不能终止于对方的道歉,当勒索者承诺会改变时,我们会很高兴,但是很多时候,对方会忘记承诺故态复萌。我们需要他们承诺具体的变化,比如不再威胁要离开,不再拿你和别人做消极比较,并且至少要给对方30~60天的时间,观察对方的言行,确定对方真的在改变。
我对这本书的讲解就到这里,接下来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今天的分享。
在人际关系中,每一个人都有变通、灵活的余地,我们不介意为别人做些妥协,这对我们自己的生活和自我认知丝毫不造成影响。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别人有时候能够按照我们的需求去做。情感的索者大多数时候并非全然出于恶意,只是由于更多的着眼于自己的利益,而罔顾了对他人造成的伤害。这些人通常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人,所以把情感勒索者的标签贴在他们身上是件令人不愉快的事情。但是为了使一段不健康的关系回归到坚实的基础,我们有必要去仔细检视这段关系当中情感勒索的部分。
情感勒索最让人难受的一点就是,它毁灭了我们之间的信任,让我们因为担心后果而不敢向对方表达真实的自己。但是请你先后退一步想一想,如果你一味的妥协,最糟的后果是什么?通常最糟的,你们的关系会分崩离析,但是你如果不赶快维护自己的利益,分崩离析的将会是你自己。一段时间之后,你就会越来越不清楚真实的自我和需求,会忘记自己的信念,到时候你会像一具行尸走肉。假如为了维系一段关系,你只能让情感勒索者不断的予取予求,那么你就必须问问自己,这段关系中,到底有什么值得你付出自己的幸福来换取。如果对方不喜欢看到你变得更坚强、更健康、更自信,那你极力维持的这段关系本质上是什么,它建立在什么基础上?
大声地告诉勒索者:“我不会再屈服,我会维护自己的权益。”实在是一件令人恐惧的事,我们会觉得自己的行为像在给对方下命令,会觉得心里很不安,但是别忘了,我们提出的要求是完全合理的,我们希望对方不要再控制我们,更何况我们的要求并不会伤害任何人。当你直面情感勒索,可能会让有些关系摆脱情感勒索的桎梏,渐入佳境,也可能会让一些无法挽救的关系提前结束。但是,作者向你保证,一旦你使用这些策略,勇敢地面对情感勒索者,而不是屈从或逃避,不管结果如何,你都会成为一个更坚韧、更坚强、更健康的人。
希望从本书当中,你能捕捉到对自己的生活有真正帮助的技巧,并把它们落到实处。我对这本书的推荐就到这里。以上我讲述的内容是基于2018年10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情感勒索》。愿好书陪伴你成长。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很赞哦! (0)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点击排行
- 《生活的陷阱》以实用的方法和深刻的智慧,带你走出人生至暗时刻,找到内在满足与持久
- 斯坦福大学最实用的心理学课程《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压不死你的只会使你更强大!_
- 投资必看《反脆弱》学会如何从不确定性中获利, 塔勒布的“不确定性”系列丛书 已被
- 《什么都不做的习惯》如何通过休息提升生活质量? 不明原因的身体不适! 繁忙且压力
- 23分钟讲解《对大脑有害的12个习惯》
- 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自我保护《修复玻璃心》高敏感人士生存法则,帮助你获得内心的平
- 《自卑与超越》成人与青少年心理成长必修课,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超越自卑感实现
- 一然22分钟精读《终结阿尔茨海默病》全球首套预防与逆转 老年痴呆的个性化程序 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