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管理管理

《投资中最简单的事》定价权是核心竞争力 逆向投资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只有价值投资

铛铛铃2025-08-07管理370人已围观

简介

  大家好,我是依然,欢迎来到我的频道,我将在这里为您精读1000本好书。本期为您解读的书是《投资中最简单的事》,它的作者是邱国鹭,现任高毅资产的董事长,曾经担任过2800亿规模大型基金的投研负责人。我摘取了他书中一些我个人认为比较重要的观点,也谈一谈我个人的理解。

 

  首先,邱国鹭说,如果你想用钱来赚钱,就千万别站在群众堆里。在趋势的初期和末期,真理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在趋势的中期,也许大多数人才是正确的。太多次的经验表明,当投资者都往一个方向看的时候,往往事情就要向相反方向发展。逆向投资经常能让你在市场里赚到钱,而趋势投资往往更难做。当你发现趋势的时候,往往趋势就要改变了。我觉得他说的很对,所谓的趋势其实是一种马后炮式的说法。比如我们来看一下纳斯达克指数这张图,在今年3月份之前,大家看到这个指数一直向上走,所有人都说这是一个向上的趋势,虽然偶尔也有些空头出来唱空,但也只是被大家嘲笑一下而已,没有人真的相信美股会崩盘。但是这个所谓的趋势说变就变,到了3月份,大盘突然掉头向下,出现了恐怖的股灾。虽然到了3月底,大盘出现了一定的反弹,但当时大部分人都认为,这只是一次超跌反弹,因为跌多了就会反抽一下,但是趋势还是向下的,大家都认为大盘肯定还会继续寻底。虽然当时也有投行预测,大盘会在年底收复大量失地,但当时没人相信,这种为数不多的多头,都成了大家嘲笑的对象。但是最后的结果呢,大盘的走势再次让人大跌眼镜,他居然真的反转了,大家都在期盼的二次探底根本没发生,指数就这么一直向上,还不断创出新高。所以真的就像邱国鹭说的那样,在趋势的初期和末期,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趋势投资其实更难做,当你发现趋势的时候,往往这个趋势就要改变了。这其实也是我一直强调投资需要独立思考的原因,在股市,大部分人的共识常常是错的。

 

  有观众和我说,他周围找不到真正相信价值投资的人,一起做投资交流,所以有点苦恼。其实这很正常,因为在股市里,能够实现长期稳定赚钱的人都是少数派,所以周围有没有人认同自己的观点并不重要,如果所有人都同意你的观点,那反而需要担心了。当然这样做投资也是有一定风险的,万一你真的看错了,出现了思维盲区,那也有可能亏得很惨。所以我虽然是一个好公司的坚定多头,但在视频中,我也喜欢讨论很多空头的观点,因为只要是人就会有思维盲区,而这些盲区是自己根本不可能发现的,不然就不叫盲区了。所以投资人需要看看不同的观点,我喜欢引用空头们的观点,并不代表我也是看空的,对于我看好的公司,我一直奉行的是长期持有的策略。我研究空头们的观点,只是因为我害怕由于自己思维上的盲区,变成一个傻多头,而做傻多头往往是很危险的。而且空头们的观点虽然常常让很多人不爽,但他们却往往有很多深刻的洞见,有着不同于常人的思考问题的角度,所以我觉得他们的观点还是很值得研究一下的。

 

  第二点,邱国鹭说,怎么判断一个公司的品质呢?第一就是看他是不是处于一个好的行业,他强调要去看这个公司有没有定价权。比如说钢铁行业,这是典型的供大于求,完全没有定价权,上游一涨价就会亏损,下游一收缩就会库存积压,受上下游的夹板气,成本根本转嫁不出去。另外他还说,对于政府扶持的行业反而要小心,政府一扶持,骗补贴的公司就会非常多,于是就会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好公司反而会被带坏了。比如之前的风电、光伏、动漫、电动车等行业,反而有些行业不怎么受到政府重视,像白色家电、互联网,却经常能出现伟大的公司。第二个是,他说要注意差异化竞争和同质化竞争的区别,差异化有几个标志,一个是品牌,也就是辨识度;第二个是回头客,也就是用户的粘性;第三个是单价不要太高,比如说口香糖,单价比较低,就算提价了,消费者可能也发现不了,发现了也无所谓;第四个是转换成本,也就是说你换一个东西需要重新学习,重新适应,而这个成本过高的话,很多用户就不会想换了;第五个标志是网络,如果服务半径小,就是一个非常强的优势,比如水泥同样是周期行业,但却比钢铁行业要好,因为它的区域性更强;第六个标志是先发优势。我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但有点过于复杂了,我觉得其实最重要的,还是看这个公司的商业模式好不好,而这里产品的差异化是关键,这是很难做到的。其实仅靠品牌是实现不了什么差异化的,因为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品牌,比如说在手机行业,苹果、华为、小米、三星、OPPOVIVO ,他们都投入了很多钱来做品牌,但其实最后对于用户来说,还是看你能够提供什么样的产品,你的产品到底有没有与众不同。段永平为什么一直看好苹果呢?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苹果拥有自己的操作系统IOS,所以苹果的产品注定和对手是不同的,也就实现了自己的一种差异化,从而可以避免掉入价格战的泥潭。因为如果大家产品都同质化了,消费者对一个品牌就很难有忠诚度,只会对产品的价格敏感,反正哪便宜就去啊,东西都差不多嘛。另外我觉得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用户的粘性,这其实也和产品的差异化有关系,因为只有你的产品与众不同,用户才会离不开你的产品,如果你的对手也能提供和你类似的产品,那么用户的转换成本就会很低。还有一个重要的点是品牌的定位,一个公司如果品牌定位过于低端,一直喜欢玩低价策略,一般都不是一个好现象,这说明它的产品没有什么定价能力,如果没有定价能力,一直玩低价,最后的利润率肯定不太好,也很难得到提升。当然我这里说的是品牌商,如果是渠道商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比如说各种销售商品的渠道,因为他们本身并没有商品,只是一个卖货的通路,所以渠道商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一种效率的竞争,那自然是东西卖的越便宜越好,对于消费者来说,同样的一件商品,在哪个渠道买其实都差不多,他们自然更看重商品的价格。

 

  最后一点,邱国鹭说,买卖时机是一个世界难题,只能悟道,不能学习。至于什么波浪理论、江恩理论,这些方法全都是艺术,事后看一目了然,但事前却不可检验。即使是专业机构调动了各种资源,最后发现正确率不超过50%,基本跟扔鞋差不多。所谓精准的抄底和逃顶,和买彩票差不多,连续成功的概率就更小了。基金有一个八八魔咒,就是当公募基金的平均仓位调到88%以上的时候,市场总是阶段性见顶。他还说技术分析没什么用,为什么很多投资者都喜欢这个东西呢?说白了就是因为投资结论的产出比很高,也就是说,你很容易在K线图上,得出一个结论性的东西,你看三个月的K线图,和看3分钟的K线图差不太多,但是你研究一个公司,三个月的基本面,和研究3分钟显然是不一样的。我也谈一点我个人的看法,股票的买卖时机的确很难把握,比如我一直说,对于大白马来说,最好的策略是买跌,等股价调整的时候买入,这样做会更安全一些,因为我以前追高大白马被套了很长时间,但是我这个买跌的策略就一定对吗?其实也未必,有的时候你闭着眼睛买也是对的,股票的买点没有什么神奇公式可以计算,主要看你对公司未来发展潜力的信心,如果你对他特别有信心,觉得他未来还有很大潜力可挖,市场还没有发现,那你自然应该闭着眼睛买入,而如果你信心没那么足,可能还是应该买跌,这样更安全。当然还有一点就是,大公司和小公司还是不太一样的,对于大白马来说,我个人感觉买跌比较靠谱,但是如果你发现了一个潜力很大的小公司,那就不需要套用我对大白马的方法了,因为市场对于小公司可能会出现忽略,的确可能有捡漏的机会,而且如果这个公司的成长性非常好,就算现在买贵了一点,可能过个一两年它就不贵了。所以,如果你真的看到一个小公司,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只要价格差不多就可以买了,不需要等什么调整。所以这里的核心是,你对这个公司未来发展潜力的信心,如果你认为自己真的看懂了,才可以这么玩,能力圈的概念是很重要的,投资人只有在自己熟悉的方向,才能找到大机会,不然的话,你很难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潜力,有很大的信心。

 

  关于技术分析,我之前有个视频也详细聊过了,我觉得邱国鹭说的很有道理,之所以很多人喜欢研究这个东西,主要是因为你只要看看图和线,就能很快得出一些结论,这样的研究工作显得很有效率,但其实简单的大家都会的东西,在股市一般是没有价值的。我相信很多基础会计理论,在一开始的时候肯定是有用的,因为那时候用的人很少,但是现在这些东西已经人尽皆知了,所以早就已经失效了。我也相信目前还是有一些指标是管用的,毕竟还是有些量化机构做得很不错,但是这些肯定是他们的核心商业机密,肯定不会对外透露,因为一旦大家都知道都这么玩,那他们的独门秘籍很快就会失效了。所以量化投资大神西蒙斯一直很神秘,从来不说自己是怎么赚钱的,而且他还一直在控制自己旗舰基金的规模,因为一旦钱太多,他的独门秘籍也会失效。在股市里,只有独门秘籍才能实现长期稳定的盈利,而我肯定拿不到这种量化大神的独门秘籍,所以我觉得对于大部分投资人来说,真正能拿到的独门秘籍,就只有股神巴菲特的价值投资了。为什么巴菲特愿意公开他的秘籍呢?其实因为这个秘籍是知易行难的,因为你要控制住人性中的贪婪和恐惧,懂得延迟满足,这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好了,今天的视频就到这里,如果您觉得有帮助,请帮我点赞、订阅、分享,我们下期视频再见,拜拜。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很赞哦! (0)

发表评论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