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励志励志

《思辨与立场》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反思自己的想法有多重要? 怎么把批判性思维真正

铛铛铃2025-08-07励志22人已围观

简介

  大家好,我是依然,欢迎来到毅然精读,我将在这里为您精读1000本好书。今天为您解读的书,是一本比较深沉厚重的书,叫做《思辨与立场》。它会让我们不断地反思、反省,不断地进步。

  我相信很多人都曾经听过无数次批判性思维,但是当我跟身边的人聊批判性思维的时候,我发现他们和我一样,都对批判性思维有着天大的误解。我问他们什么叫批判性思维,他们就说,不要轻易接受别人的意见,当别人说一个事的时候,你需要批判性的去接受,你需要反思,你需要看它有没有逻辑上的漏洞。所以大多数的人理解批判性思维之后,变成了一个特别喜欢跟别人抬杠,找缺点、找毛病的人。事实上,批判性思维最重要的是批判自己的想法,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去批判别人。为什么呢?因为当我们生而为人,开始有思想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就已经出现了文化的遮蔽性。比如当我们身为一个华人,我们天然就会认为,一切对华人好的事情就是好的,对华人不好的事情就是不好的,这就是文化的遮蔽性。甚至我们是一个男生,我们是一个女生都会不一样。因此,当我们有着这样天然的惯性思维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当中,有很多自己完全没有意识到的遮蔽性想法的时候,你就失去了思维的公正性。也就是说,同一件事情,你会用双重标准,对别人和对自己是不一样的。看起来是没错,好像大家都这样,但事实上这不是高级的思维方式。真正高级的思维方式,批判性思维告诉我们的是,一切正确的思维根本在于,在任何情景之中,你都能够采取最恰当的思维方式,这个叫做批判性思维。所以它是针对我们自身的,是要经常把自己的想法拿出来反思一下,我刚刚这样想够不够公正,我刚刚这样想够不够深刻,我刚刚这样想是不是满足重要性的原理,我刚刚这样想有没有逻辑。当你能够经常性的对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反思、批判和提升,你才是一个在智力层面不断精进的人。

  我希望大家能够认认真真地了解一下批判性思维。思维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叫较低的层次,较低层次的思维特点是无反省,我只是凭着我的想法做事不反省,我从来不认为我这样做有什么问题。这种低技能混合而成的水平,经常依赖直觉,具有很大程度的自利特征,这就是我们说低层次的思维方式。第二种是思维的高级层次,叫做选择性反思,这种人会怎么做呢?就是他有着比较高的思考技能水平,但是他缺乏一贯的公平和理性,在诡辩方面很有技巧。这种人通常具有自我蒙蔽性,他对待自己跟别人是双重标准,在对待别人的时候,他特别讲究逻辑,特别讲究公正,特别讲究一切这套思辨性的体系,但是对待自己的时候,他有各种各样的理由说,我跟别人不一样,我不是这样。所以他虽然具备思维的能力,但他并不具备真正的批判性思维。第三种人是思维的最高层次,它的特点是反省外显化,什么叫反省外显化?我如果做错了,我要告诉别人,我知道我这事做的不对,我公开道歉,我要让别人都知道,这个叫做反省外显化。我们说稻盛和夫做他的公司的时候,有一个原则,说我们做一家透明的公司,透明的公司就是什么事都可以看得到,所有的财务,所有的人事、任免安排、思想都要告诉大家,这就叫反省外显化,最高水平的思考技能,一贯的公平合理,这就是我们说所谓的真正的批判性思维,最高层次的思维的方法。

         当年英法联军到中国大肆搜掠,然后抢劫了圆明园之后,有一个朋友就写信回去给维克多,如果说我们这次收获太大了,你没跟我们一块来,你真是吃亏了,你看我得了多少好东西给维克多。雨果列了一个清单,雨果给他的回信说,你们做的这件事,让法兰西特别的丢脸,你们是在做强盗,你们非常无知也无耻,你们给一个伟大的民族,造成了这么大的伤害,你们竟然还有脸到处宣扬。我们如果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听这个想法,如果我们从中国人角度讲,会觉得雨果是个好人。那如果作为一个法国人理解,有没有可能认为雨果是胳膊肘朝外拐?当你认为他是胳膊肘朝外拐的时候,你不具备批判性思维,因为你考虑的是私利,是立场问题。但是从这件事到底对不对这件事来讲,你会发现,雨果是一个具有高级的批判性思维的人,他能够从是非曲直来看待这件事,而不是因为我是一个法国人,还是一个中国人来看待这个问题,这就是最高级别的批判性思维的特征。

         那么我们的目标就是要通过逐步的训练,让我们的思维水平,达到高层次批判性思维的水准。批判性思维的特点是什么?我们今天要清晰的界定一下,什么叫做真正的具备批判性思维。他有这么几个特点,第一个叫做认知谦逊,首先你要做到认知谦逊,就是你得承认自己是无知的,当你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时候,你才有进步的可能性。在这里我要恭喜各位书友,就当你们决定要通过听书来学习,或者当你决定要买一本书来学习的时候,我们能够感受到你是具备认知谦逊的。那与之相对的是什么,那就是认知自负,就是不用跟我说这事我都知道,我做生意做多少年了,我还不懂这点事吗?当你是认知自负的状态的时候,你都不会认为自己有错,不会认为自己需要进步。所以第一个特点是认知谦逊。

         第二个特点是什么呢,他是认知的勇气,认知勇气就是说我们愿意挑战我们的信念,我们每个人拥有了一个信念以后,我们就特别希望它是真的,我们就特别希望他不要变,但事实上,你经常都需要发现自己过去做的不对,过去说的不对,那跟它相对应的是认知怯懦,认知怯懦就是不敢质疑我过去知道的事,就像地心说和日心说,过去在教会认为这个世界就是以地球为核心的时候,没有人敢于挑战,没有人敢于想象,知道了也不敢说,或者有怀疑也不敢说。但你知道谁敢挑战吗?大家看,太阳每天从东面升起,西面落下,太阳在动,但是曾经达·芬奇在他的笔记上曾经写,太阳不动,然后其他的星星绕着太阳转,这是达·芬奇最早提出来的,这就叫做认知勇气。你有认知勇气,你才能够去挑战自己过往已经建立起来的认知,这个需要勇气。

         第三个特点叫做换位思考,就是你能够拥抱对立的观点,与之相对的是自我中心性,就是当一个人思考任何问题,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永远是对的,你永远可以把你所做的所有错误合理化,你要去试图站到你对立的观点去看一看。

         第四个特征叫做认知一致,就是自己跟他人持有相同的标准,跟它相对应的是认知虚伪性,认知虚伪性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对于我们这个阶层的人,我们可以这样做,对于你们那个阶层的人绝对不行。

         第五个叫认知坚毅,认知坚毅所对应的叫认知惰性,什么叫认知惰性,这么复杂,算了算了,这太难了,一天到晚活的累不累,当我们要求说你需要有批判性思维,你要认真的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会觉得不用那么费劲,凭感觉就行,只要你感觉对了,什么都是对的,就是认知的惰性,他不愿意去追求科学,不愿意去追求公正,也不愿意追求逻辑。所以你要知道,这个复杂性和沮丧感是一定会有,在我们学习的过程当中,一定会有复杂性和沮丧感伴随的,你得有一股勇气,你得有一股坚毅的力量才能够做得到。

         第六个叫做依赖理性推理,与之相对的就是怀疑推理和情绪化,比如说邪教,邪教的典型特点就是,从局外人看一眼就能够看出来,那是骗人的,他整天教你长生不老,他自己都死了,他叫你长生不老,这个逻辑上根本说不过去,但是这些信徒就觉得我热爱他,我追随他,我愿意怎么怎么样,这是完全丧失了对于理性的认知,对于推理的这个依赖性没有了。

         第七个叫做思维自主,就是成为独立的思考者,与之相应的就是思维从众或者认知的依赖性,那我们在生活,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一诈骗就能骗那么多钱,发一个帖子说不转这个帖子就怎么样,然后就有无数的人转帖,因为我们缺乏独立自主思维的能力,我们才会过度的依赖那些假权威。但是这个思维自主和成为独立的思考者,这是非常难的一件事,你得把前面这些事都做好,你才有可能做到这一点。

         所以以上的这七个特征不是单独存在的,它是相互依存的,你得有认知谦逊,你可能才有认知勇气,你才会能换位思考、认知一致、认知坚毅,同时你能够学会依赖理性的推理,并且做到思维自主,这是一整套我们都需要有的东西,我们才能够做得到。

         那我们要怎样行动呢?迈出第一步的方法就是监控自我中心主义,如果你能够监控自我中心主义,对公平性做出评判,对你自己思维的公平性做出一个承诺,那么你就能够逐渐的走出自我蒙蔽者的这个套路。我们的大脑能不用力就不用力,能够用惯性就用惯性,所以查理·芒哥写的《穷查理宝典》背后,总结出来一个人类误判心理学,那么多条,就是告诉我们,我们太喜欢随大流的做出结论。所以在这我们告诉大家,第一步,首先你要承诺公平性,以后我思考任何问题,我要考虑这个事到底公平不公平,这个事是不是我意气用事。

         为什么我觉得这本书很重要,你看一下,咱们现在互联网上出的各种各样的热点事件,只要一个热点事件出现,一定会有一大堆的谩骂声,这个谩骂的过程,有的是发泄情绪,有的纯粹是为了浑水摸鱼,有的就是为了写一些让人内心产生愤怒的文章,因为愤怒能够带来大量的转发,达到多少篇10万加,他不惜牺牲当事人的公平性,我们根本不用公平性对待新闻事件当中的当事人,每一个新闻事件当事人都会成为大家嘲笑、调侃、恐吓、讽刺、挖苦的对象,这让人看着特别悲凉。我们的社会的舆论氛围,如果是这个样子的话,我们距离批判性思维真的是越来越远了。所以我在这儿大声疾呼,大家能够好好的思考一下公平性这件事,这是迈向批判性思维的第一步。

         那么每一个思维都具备以下的一些要素,哪怕你简单的说一句“我爱你”这么一句话,这也是一个思维的结果,任何一个事情都有八个要素,包括数据和信息、目的和目标、关键问题、解释和推断、重要概念、假定和前提、意涵和结果、观点。你讨论一个是你是基于某些数据和信息来的,这是第一个要素,接着你做这个说这个,或者做这个评判,你有你的目的和目标,然后你要有关键问题,就是我们的议题到底是什么,你要有解释和推断,就是你要得出什么样的结论,你需要建立在一些重要的概念之上,你需要有你的假定和前提,比如说你看到水沟里边躺了一个人,第一个人会说那是个流浪汉,当你说那是个流浪汉的时候,你的前提是什么呢?你虽然没有说出口,你的前提是只有流浪汉才会躺到水沟里,另外一个人看到水沟里躺一个人,他说那个人需要帮助,那么他的前提是什么呢?它的前提是无论谁躺在了水沟里,它都需要帮助,这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前提,所得出不同的结论。所以在每个人脑海当中,其实都有很多隐含的前提,我们大家不知道,我们没有感觉,我们就轻易地得出了结论,所以前提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要素。然后意涵和结果,意涵就是意义和含义,这件事情的隐含的意义是什么,比如说我爱你,那么它隐含的含义就是我愿意跟你生活在一起,我愿意长时间的跟你待在一起,我愿意把我的钱给你花,我愿意跟你成为一个经济共同体,甚至我们可以生一个孩子,这就是意涵和含义。然后还有观点,你的观点是什么?这八件事是思维的要素。

         那么什么是批判性思维的认知标准?批判性思维的认知标准是,你针对这边的八个要素,你需要有一些思维的特征,我们今后评判这个人具不具备思维的批判性,我们要从这几个角度来出发。第一个是清晰性,我们讨论这个问题清晰不清晰,是不是稀里糊涂的,我们经常会模糊地讨论一个问题,就讨论来讨论去,我们甚至都不知道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没有人去界定这件事,我们就开始讨论,开始吵架了,所以清晰性它对应的是模糊的讨论。第二个叫精确度,我们能够精确到什么样的程度,有没有数据的支撑,那么精确度所对应的就是我们能不能进一步去讨论一个问题。第三个叫关联性,有时候讨论的问题跟这个事情无关,比如说有一个人被人诉讼性骚扰,然后他的朋友出来帮腔说,这个人不会性骚扰,为什么呢?因为他工作上能力很强,他是个好人,这两件事没有任何的关联,所以这种讨论方式叫做缺乏关联性,与关联性相关的事无关。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讨论问题,经常会说,这个人说的话我觉得不对,为什么?因为他人品不好,孔夫子在《论语》当中都曾经讲过,说不因人废言,也不因言废人,就是这个道理。你不能够因为这个人的品德有什么样的问题,或者我听说过他曾经做过什么样的坏事,那么他说的这个观点就不对,这两者之间没有关联,所以关联性是很重要的。

         第四个就是准确性,你说的是不是事实,当我们看到一个帖子出来让你很愤慨,有时候我也会这样,这是人吗?你忍不住就会被那个文字撩动,你会觉得这人太不像话了,不行,我得转发一下,我不转不足以平民愤,你就生气,但这个时候如果你能够冷静的想一下,准确吗?万一不是真的呢?万一这里边有出入,所以准确性跟精确性还不一样,精确性是再往下深一步,我们去看看那个具体的数字,准确性就是真的假的你都不知道,说不定就根本没有这回事,子虚乌有或者是添油加醋出来的,所以我们都不是新闻当事人,我们也不是法律机关,我们没法去了解更详细东西的时候,我们轻易的去骂人,就丧失了公平性,丧失了我们所说的准确性,没有准确性,谈不上公平性。

         下一个叫深度,你的思维够不够深,在生活当中很多,比如说这个孩子不听话怎么办,教训他,我们会觉得只要不听话,我们就教训,这是天然的应该做的事情,作为一个母亲,怎么能不教训她,但如果你稍微深入一点,你去学习一些关于教育孩子的知识,学习一些心理学的基本的理论,你可能才能够深入地了解,这个孩子为什么不听话,他是缺爱,他不是缺这个教训,有可能你越教训他,他将来长大了,叛逆的越厉害,但是因为你不愿意了解,你无知,你没有去深入的讨论这个问题的能力,你就只能够停留在肤浅的表面。

         下一个特征是广度,跟广度相对应的就是狭隘,如果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只从最小最窄的这个角度去考虑,我们就没法看到更广阔的范围。还有就是逻辑性,什么叫逻辑性,逻辑性就是你的思维要相互支持,你不会自己打架,那么跟它相对应的就是思维互相不支持,就是他根本推理不过去,他用这种什么大前提、小前提、三段论推理不过去,最简单的逻辑推理都过不去。苏格拉底当年在古希腊的时候,得罪了特别多的人,他用这样的方法,不断地揭示出别人不相容的部分,就是我用你的之前说的话,打击你后边所说的话,你发现你自相矛盾,你看你过不去,所以苏格拉底为什么招人恨呢,就是他让很多人都看到了自己思想肤浅的一面。然后公平性跟公平性相对的就是偏见,这事我们不用再多说了。然后重要性和非重点,就是我们讨论这个问题是可以讨论,但这个问题是不是现在的重点,是不是可以有更重要的话题来讨论,比如我们今天看到一则新闻,人人都在讨论,但是这则新闻是不是值得人们关注呢,这个就是我们在心理学上讲的,叫做鲜活性的原理,当这件事刚刚成为新闻热点,鲜活的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会觉得重要很多,比那个没有在我面前出现的要重要得多,这种鲜活性导致的认知偏见,所以导致我们会在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上下太多的笔墨。

         那么,为了能够搞清楚这些精确性、清晰性、关联性、准确性、深度、广度、逻辑性、公平性、重要性,我们需要学会问这么以下的问题,这些问题我希望大家能够收藏下来,作为一个清单,当你要了解清晰性的时候,你可以问,你能详细阐述吗?你能阐释你是什么意思吗?你能给我举个例子吗?这样可以有助于清晰性、准确性呢,我们能如何检查那些东西,我们能如何找出那些是否正确,我们能如何澄清或者检验那些事,这是准确性。精确性你能否更具体一些,你能否给我进一步的细节,你能否更准确一些,我们当年做记者的时候,有时候一个新闻问到这一点,就不用再采访,因为你会发现,提供那个新闻的人根本支支吾吾,在精确性和准确性上根本达不到,这就是一个假新闻,你就可以排除他了。深度是什么因素让这些变成了一个难题,这个问题的某些复杂性是什么,我们需要处理的一些困难是什么,就是不要只看表面现象,我们要想到这深度的东西是什么。关联性,那些事情跟这个问题如何关联在一起,那些事情对问题有什么影响,那些东西怎么样才能在我们的议题上有所帮助,这是关联性、逻辑性,所有这些放在一起讲得通吗?你的这一节和后面一节能衔接吗?你所说的与相关的证据相吻合吗?用它们来检验逻辑性。重要性,这是需要考虑最重要的问题吗?这是需要聚焦的中心思想吗?这些事实之间哪些是最重要的呢?广度,我们是否需要从另一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它,我们是否需要考虑另一个观点,我们是否需要用另一种方式考察他,多去想想过去、现在、未来,多去想想我们身边整个社会、国际上,这就是广度的拉开。公平性:在这个情境中,我的思维公正吗?我的假设获得证据支持了吗?在给定的情境中我的目的公平吗?这个问题清单会对我们提高思维的批判性,有很大的帮助,就是当你跟别人讨论一个问题的时候,你可以慢下来,你不需要那么着急的回应,你可以按照这个清单一个一个的捋一下,你就能够看到这个问题,应该朝哪个方向去讨论,如果遇到是自己错了的情况,你就可以承认,这才是真正的讨论。好多人以为攻击别人,反问别人是批判性思维,不是,如果你不能够客观公正地接受一个你错了,对方对了的观点,你就不叫做具备批判性思维。

         这里作者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建议,他说如果你只看一个阶段的书,比如你看的全是你喜欢的书,或者你看的都是近期的书,你的思维就停留在这50年上下,那么不用问,你一定有文化的遮蔽性,因为这个时间就已经遮蔽了你的思维方式,这50年上下的人,都有一种思维的惯性和趋同性,怎么才能够打破这个思维的惯性和文化遮蔽呢?他给了一个作家名单,这个名单是从苏格拉底开始,每隔100年有一批值得看的作家,我会把这个书单附在视频下面,这样的话,我们所有的听众可以看一下这个了不起的书单。

         那么接下来要进入到自我剖析的阶段,我们来了解一下我们自己的非理性,想要让大家认识到自己的非理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你得不断的看到自己的缺点,这个非理性当中最重要的两块,第一块叫做自我中心主义,人很难不自我中心主义,因为我们这么多年来习惯于做任何事,考虑问题都是从我的角度出发,我会不会受到伤害,但你知道,如果一个人能够没有自我中心主义,有多么了不起吗?那你就是苏格拉底,你就是孔子,你就是佛陀无我,所以批判性思维的最高境界,在我看来是无我,就是你不为自己的私利不断的去争取,你就没有那么多的痛苦,当你看别人痛苦的时候,你会觉得过一会就过去了,因为你不觉得这有多痛苦,但如果这个痛苦发生在你身上,你觉得放大的不得了,我今天被人欺负了,我受不了,原因是我,这就是自我中心主义所带来的痛苦。在这本书里边有一句我特别欣赏,他说,如果你在生活中有任何时候感受到了负面情绪,请相信我,一定是因为你的思维方式出现了问题,就把话说的这么绝对,后来我思考了一下,还真是,你想苏格拉底都已经要被别人杀死了,给他拿来了毒情之酒,让他去死,像我们人生当中所遭受的委屈,能比死更厉害吗?没有,苏格拉底依然谈笑风生,跟大家讲完最后的话,喝下毒芹汁,她自愿的,她明明可以跑,别人都给他安排了后路他不走,他为了捍卫雅典的法律,他说法律是需要捍卫的,那么虽然他们判错了,但是我死不要紧,捍卫雅典的法律,我要回报我的祖国母亲。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把自我中心主义减少,不要说减少到全部没有,哪怕减弱一点点,你都会幸福很多。

         这里有一个概念,首先要知道叫合理化,当我们做错一些事情的时候,为了自己的私利做错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们会很容易地给他一个合理化的借口,就像有人会说,为了养家糊口,为了公司争取更大的利益,为了给大家发工资,我就得这样做,你看他有很多理由来证明自己说的没错,这叫合理化,你要小心自己的合理化的想法。自我中心主义有两种,一种是成功的,一种是失败的。什么叫成功的自我中心主义,就是他成功了,他用这个自我中心主义,给自己谋得了很多的利益,让自己变得很棒,成为了很牛的人,或者是大领导,或者是有钱人,或者是什么明星等等,这种成功的自我中心主义,他最大的理由和借口就是,人人都要面对现实。另一种就叫做失败的自我中心主义者最大的特点是顾影自怜,觉得我真倒霉,我真是遇人不淑,我真是怀才不遇,他有特别多的感慨,所以你会发现,这个失败的自我中心主义,不断的抱怨,不断的指责他的人生当中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的发生。我相信我只要这么一讲,就能想到身边的很多人,总是在面对各种各样错误的问题,他没觉得什么问题,他觉得就是我倒霉,实际上是因为他是一个失败的自我中心主义者,因为他考虑问题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他永远都是自己只能沾光,不能够吃亏,保持公正是很重要的,你欺负别人一下可以,你长期欺负他是不行的。

         这里有个例子,夫妻俩出去租录像带,就这么简单的一个案例,你就能看出来批判性思维,这个老公想看动作片,这个老婆想看言情片,老公每次都跟那个老婆说,咱们这次看动作片吧,好不容易周末有空,老婆说:行,你弄吧,你看起来这个老公对自己很好,自我中心主义每次都获得了胜利,每次都能够租回她喜欢看的动作片,没错,长此以往呢,有一天这个老婆说,我不配合了,我干嘛老让你欺负我,所以矛盾就会爆发,长期下去,对这个男性其实并没有任何的好处,这就是自我中心主义所导致的后果。往往自我中心主义者在工作当中,或者在生活当中是两种人格,一种是支配型,一种是服从型,什么是支配型,这里边有一句话叫做“产上者必骄下”,你看一个人的品行,你看他对上级的态度,如果这个人对上级特别谄媚,毕恭毕敬,看上级的眼色,看怎么样能让上级更开心,你放心,他对下集一定特别傲慢,就这个关系,因为他在那边觉得,上下级关系就应该是这样,所以到这头就发飙,就生气,就骂人,所以“产上者必骄下”,这就是支配型和服从性,一个支配型的人就会对别人颐指气使,对别人就你听我的,少废话,你要不行我就收拾你,这就是支配型的特点,如果他是服从型呢,他通过服从你,通过给你拍马屁,间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依然是一个自我中心主义者,但他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不断的谄媚对方,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如果你看到一个人不能够公平地对待自己跟他人,要么就支配,要么就服从,或者结合起来,见到这个人谄媚,见到这个人服从,这是很痛苦的生活。

         这个非理性当中的第二块更难防备,因为第二种叫做社会中心主义,社会中心主义是无意识的,它会给我们形成大量潜在的威胁,什么叫社会中心主义呢?比如说很多文明当中,都认为自己的这些人才是真正的人,你看犹太人就认为什么是犹太人,犹太人是被选出来的人,中国人认为我们是中国人,在所有的文化当中,我们几乎都认为我们自己是完全不一样,这就是我们服从于我们的民族,服从于我们的地域,服从于我们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这就是造成社会中心主义的一个基石,严重到什么程度,有一个案例,约旦有一个女孩结婚以后离婚了,跟第二个老公结婚以后又离婚了,这次离婚,那个老公就说她不但不信神,而且还离婚,离家出走,她是你们家的耻辱,你们猜怎么着,她的娘家人全家人找他,找到他以后,他16岁的弟弟,在6年以后找到了他的姐姐,杀死了他,杀死他之后,当媒体来采访他们家的时候,她的亲姐妹就是她的妹妹,说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抬起头来做人了,你就想想这个社会中心主义有多么的压迫,就是把自己的亲姐姐杀死,原因是你违背了我们的文化,你让我们家觉得丢脸,而这是什么文化呢,只不过是离婚而已,离了两次婚就杀掉,所以,如果我们不能够认清楚社会中心主义的话,我们对于自己所做的错误的事,完全没有感觉。

         那么如果要想破除社会中心主义和自我中心主义,有一个方法叫做道德推理,什么叫道德推理,就是你需要从道德的原则出发来思考问题,就这个事该不该做,我们应该公平的从道德的角度出发思考,那道德说起来很多,有什么各种各样的这种宣言,用孔子的话一言以蔽之,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是世界伦理学大会总结出来的,这一句话涵盖了一切,当你能够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时候,这是符合道德的,很多人会混淆什么,不要混淆了道德和习俗,比如说你逃婚,这是不对,这是习俗,这不是道德,很多人混淆了道德和宗教,你违反了我们宗教的教义,那个是宗教,那个不是道德,还有人混淆了道德和政治,法律是更低层次的要求,如果有一个人跟你谈法律,说这事我不干,为什么,因为法律没规定,法律不规定我就可以不干,这当然可以从法律的角度讲,他是可以这样做的,但它不符合道德,所以如果你混淆了这个标准的话,你就丧失了真正的公平、公正的这个思维方式,这是我们认清这个非理性的一个过程。

         我相信这个会给大家构成一定的冲击力,让我们反思一下,我们平常的很多思维方式,都陷入了自我中心和社会集体中心主义的这个特点。还有一个最大的障碍就是误导成功,什么叫误导成功,就是你用这种不公正的、缺乏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去做事,有可能在短期内能够看到成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希特勒,在希特勒上台的时候,很多很有名的人都在当时的书信里,在文章里写说,我们看到了希望,为什么德国的效率从来没有这么高过,原来都一塌糊涂,原来都慢的要死,现在干什么事都特别快,整个国力旺盛,有一系列的举措,德国人觉得非常棒,这就叫做误导成功,短期之内看起来成功了,但是它所存在的隐忧是,丧失了那么大的公平性,它让很多人丧失生命,他根本不认为其他的族群或者那些残疾人或者老年人值得活下去,这是多么可怕的原则,但大家选择性的忽略了这个原则,因为大家看到了成功的希望,所以一个组织如果缺乏了批判性思维,就会产生这么多障碍。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这时候我们需要评估不合理的思维,这几个问题送给大家,如果我们要评估不合理的思维的话,你需要问自己几个关于你组织的问题,比如说组织在多大程度上存在权力争斗,权力争斗是障碍,我们在多大程度上要应付权力即可的个体,就是很多人只是为了权,组织中的权力等级是什么,那些权力高的人,在多大程度上会被不同于自己思想的人所威胁,组织对内对外是怎么表现自己的,在这两个方面,有什么重大的矛盾或者不一致吗,组织在多大程度上存在表现自己和实际表现自己上的不一致,在组织中,狭隘思维在多大程度上占主导地位,组织在多大程度上存在着效率低下的官僚气氛问题,思想在多大程度上阻碍了改变,组织在多大程度上被迫用卑鄙的方式与其他组织竞争,组织在多大程度上遭受停滞的损害,恶劣的短期思维在多大程度上误导了一个组织的领导,一个组织在多大程度上为了既得利益而忽视或拒绝进行道德上的考虑,这些问题就是能够帮我们诊病的问题,你问完这些问题,你可能会出一身冷汗,发现我们的组织已经偏离了初心,已经开始出现了大量不公正的、缺乏科学、理性和建设性的思维方法。

         那么良好思维的力量是怎么养成,我们要学会定期的评估我们的思维习惯,每天晚上做功课都要去思考,反思自己,人类发展到今天,我们具备了这样的科学的系统,我们有这么伟大的思维体系,这里最重要的脉络就是批判性思维在推动着这一切在不断的进步。

         最后我想提议大家,如果我们能够认清自我中心主义和社会中心主义,你要小心一件事,就是这些东西看起来理性的,看起来自动的,甚至有时候是默认,它会在我们的脑海当中成为一个前提,我不维护我们家的利益,维护谁的利益,我不维护我自身的利益,维护谁的利益,我不为了我的国家去争取利益,我为谁争取利益,如果我们一切东西都是出自于自己的本位,我们就很有可能会丧失公正性,丧失公正,就缺乏理性批判的能力,我们就不知道这事到底是对还是错,我们到底该支持还是该反对,我们每天都在读书,很多读完就忘记了,但是如果有一本书能够被人记得的话,我希望就是这本《思辨与立场》。

         好了,今天我又陪您读完了一本书,感谢您的陪伴,希望您可以有所收获,希望您可以关注易然的频道,并为我点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我们下期再见。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很赞哦! (0)

发表评论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