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管理管理
《理财最重要的事》指引你走向财务自由!_ 不再被理财陷阱困扰!
铛铛铃2025-08-07【管理】554人已围观
简介
大家好,欢迎来到听书致富,祝大家听书愉快。今天我们要讲的书是《理财最重要的事》。最重要的是听书名,您可能会好奇,理财最重要的事会是什么呢?这本书告诉我们,克服情绪的影响,努力做到量身定制,是做出正确理财决策最重要的事。
我们很多人都在理财,有的炒股,有的买基金、买债券、买黄金、买房产,有的还在投资古玩。总之,什么热我们就跟什么。我们期望能有高人指点,我们期望能够找到完美的投资计划,我们甚至觉得,只要我们每天盯着大盘、听着新闻,根据历史数据,结合自身经验,我们就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并从中获利。但事实上,即便我们这样做了,我们依然不能赚钱,甚至还损失惨重。这是因为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经常会受到恐惧、贪婪等情绪的影响,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和我们实际做的事情之间总是有差距,这种差距,作者管它叫“行为的鸿沟”。
我们知道,很多公司都试图量化投资者的行为对实际投资回报率的影响。美国晨星和达尔巴公司经过大量研究发现,投资者在股票基金上得到的实际回报,比基金本身的平均回报率要低得多。也就是说两者之间存在差距,这种差距就是“行为的鸿沟”。这意味着,对于基金投资,我们只要把钱放入某只普通的股票型基金,然后按兵不动,就可以赚更多的钱,但大多数投资者,却放弃了这笔唾手可得的钱,他们持续不断地将钱从股票基金里面转入、转出,对时机的把握也很糟,结果损失惨重。
因此,作者认为,投资说白了是人们的一种选择行为,这种选择会受到情绪的影响,让投资更有效的不是市场行情,而是我们自己的决定。
这本书的作者叫卡尔·理查兹,是美国犹他州帕克城的一位注册理财规划师,也是一家资产组合设计公司的创始人。他经常为《纽约时报》《晨星顾问》撰稿,他喜欢用记号笔,在纸巾或其他碎纸片上涂涂抹抹,来给人讲解复杂的理财问题,无论是他的观点还是这种方式,都令人耳目一新,又获益匪浅。甚至有些人认为他这样的工作很有价值,于是他就写了这本书。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如何克服情绪的影响,二是如何量身定制理财规划。我们先来说说情绪对于理财的影响。情绪对我们人类行为的影响,可以说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特别是在做理财决策的时候,我们常常会陷入一些情绪误区。有哪些情绪会影响我们呢?
一种是恐惧和贪婪。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要低买高卖,赚取差价,但我们总是会受到情绪的影响,在实际操作中追涨杀跌、高买低卖。我们理智的时候都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但是每一次我们在做决定的时候,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我们总是那么健忘,我们不断重复这样的行为,直至最终破产或付出惨重的代价。比如2002年美国股市大跌时,人们纷纷因恐惧而撤资,而在2004年股市大涨时,人们又疯狂去投资,甚至有的人将房产作为抵押去投资股票。
作者曾经跟咨询者发生过这样的对话。2009年股市大跌,作者的三位客户都损失惨重,他们来找作者。客户说:“嘿,卡尔,我觉得现在该抛售了。”作者说:“你的意思是我们应该卖掉某只股票,就因为它的市值下跌了30%?”客户说:“这你知道的,难道我们就坐在这儿,眼睁睁的看着他继续跌吗?”作者说:“老兄,损失已经造成了,你或许很想抛售,但现在真的是卖出的好时机吗?”客户说:“我们很害怕呀。”作者说:“害怕是正常的,但让恐惧主导了你的行动,可并不是什么好主意。”客户说:“但是这实在是太痛苦了,如果股票照这个速度继续跌下去,我们到年底就会一无所有了。”作者说:“事实上,股票在价高的时候比现在面临的风险更大,那那个时候你们都很高兴的握着不放,为什么现在要卖呢?”客户说:“那我们应该怎么办?”作者回答:“什么都不要做,等头脑稍微冷静一些,再回头看是否需要调整投资计划。”
这样的对话时常发生,就连作者自己也不是时刻不受情绪的影响。作者居住的帕克城滑雪运动非常盛行,于是他买了四副滑雪板,每一副都适用于条件不同的雪道。有一次,朋友约他去滑雪,他跑到车边,盯着四副滑雪板不知所措。您要用的时候,他还是拿不定主意到底该选哪一副。在朋友的不断催促下,作者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一副,它自重轻、速度快,非常适合在越野滑雪项目中使用。这次经历对作者的触动很大,他觉得自己当初投入那么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收集这四幅滑雪板,就是为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有最合适的工具,可是在真正选择时,这些滑雪板却让他有种无力感。于是他决定将其余三副多余的滑雪板处理掉,只留下最喜欢的那幅。虽然这幅滑雪板并不能够完美的适用于所有类型的雪道,但在大多数雪道上,它都能发挥的不错,而且是在作者最喜欢的雪道类型上,有更出色的表现。现在作者无需再为带哪一副滑雪板而纠结了,反正只有一个选择,只要拿起它就能走了。即便遇到这幅滑雪板不适用的雪道,作者相信凭借自己的经验、应变能力和几分运气,也肯定不会有大问题。
你瞧,人的情绪会左右你如何做决定,是不是很有意思?其实这种情况在理财领域非常普遍。很多人觉得出色的投资理财决策,意味着要做到万无一失,要将每一种可能性都考虑进去,你要顾及各种潜在的风险,所有市场都要投资,你要不断修正对未来市场的预测,力求完美,这样才能胸有成竹,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你必须掌握有关金融市场动态的所有情况,你必须勒紧裤腰带,努力存钱。上述这种想法其实都是源自恐惧,我们本能的害怕人生的不确定性,害怕它的时起时落,所以我们制定各种各样的计划,希望能够通过计划来掌握自己的未来。我们想,如果我这么做,就不会出那种事,如果我现在卖掉股票,就可以避开市场大跌的情况,如果我投资目标精准,财务安全就有保障,如果我已经为所有的事都忧愁了一遍,当真有坏消息传来的时候,就能坦然面对了。问题是现实世界非常复杂,我们根本无法预料到未来将会发生什么,这意味着我们的大多数计划根本没用。而且我们常常将贪婪和恐惧视为动力,但其实它们是一样的东西,我们的贪婪源自于恐惧,这两者会影响我们的行为,让我们总是把生命和金钱,浪费在那些根本不重要的事情上。
美国精神身体全面健康运动的发起者,雷切尔·纳奥米·雷门博士认为,经济危机是人们进行精神内省的机会。他认为,我们的理财决策,往往会反映出个人的困惑或不安。如果你觉得不安,可能就会寻找一些让自己感到更安全的方法,感觉自己是群体的一员,这可能意味着,你会购买跟邻居一样的汽车和衣服,或者像他们一样度过花费不菲的假期,可这样做的结果并不会减少你的孤独感。我们可能在无意识的追求情感安全的时候,牺牲了财务安全。
好,这是影响我们的第一种情绪——恐惧。那么影响我们的第二种情绪是过度自信。我们每个人都没有办法预测未来,我们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聪明,通常情况下,过度自信的程度越高,犯错时付出的成本也就越高。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是一家对冲基金公司,它的管理者都是非常聪明的人,其中不乏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些管理者们曾经非常确定,他们的投资选择的单日亏损额,绝不会超过3500万美元,然而在1998年的某一天,他们亏损了5.53亿美元,最后公司损失了整整30亿美元。艾伦·格林斯潘曾四度担任美联储主席,他一直被媒体和追随者认为是一个根本不可能犯错的人,然而,格林斯潘先生在过去近40年间,所坚信的经济模式,却引发了美国自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市场灾难。后来他向美国国会承认,当他发现他一直以来信心十足的经济模式,被证明有缺陷的时候,她整个人都崩溃了。看看,连这些聪明的人都容易犯过度自信的错误,我们普通人就更不可避免了。
当然,还有第三种情绪是轻信他人。我们总是期望寻找一些所谓的大师,能够预测经济前景,让我们可以预先做好准备应付,但现实并非如此。未来是不确定的,没有人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历史对预测未来并没有什么帮助,事实也证明,要正确预测未来是很难的,即使是有人猜对了某次市场变化,也只是概率问题,不必当真。你要知道,其实没有人能预测未来,那些亲戚朋友,甚至是专家学者给出关于一般性和结合他们自身的经验特点,所提出的建议,并不一定是对的,更不一定适合你。
作者本人就曾有过一次惨痛的经历。1999年的时候,科技股特别火,很多人将房子抵押贷款去炒股。作者的七舅在一家高科技公司工作,他经常告诉作者,科技的发展多么有潜力,这些科技公司的股票将有多大的上涨空间。作者起初克制自己的冲动没有买,在一众亲朋好友的劝说下,也一直忍着没有加入,直到最后他觉得实在控制不住了,就投了一大笔钱,买了一只自认为非常好的科技股,而且当时这支股票也确实从100美元上升到了1300美元,但没想到的是,到了2001年3月,这支股票就跌破了25美元,作者损失惨重。之后,作者将这支股票裱好了挂在墙上,时刻提醒自己不要犯同样的错误,并由此得出结论,当一个市场出现连最理智、最后忍耐者都加入的时候,就可能是这个市场到达顶峰的时刻,这个时候就应该警惕了。
2010年7月,著名的市场预测大师罗伯特·普莱克特曾预言,因为一轮大牛市即将结束,道琼斯平均工业指数在未来56年内,会从现在的9686.48点,跌到1000点以下。2011年初,耶鲁大学的罗伯特·希勒预言,标准普尔500指数会在接下来的10年内,从1280点上升到1430点,平均每年上涨1.3个百分点。2011年1月,具有多年丰富经验的市场观察家拉斯洛·比里预言标准普尔指数,会在2013年9月4日,以2854点收市。三位市场预言大师几乎在同一时期,分别在极具公信力的主流媒体上,发表了三个截然不同的预言,而且都很极端。作为投资者,我们该相信谁,该怎么办?作者告诉我们,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无视他们。
好了,看看这些情绪误区,我们是不是都有过呢?我们情绪中的恐惧、过度自信和轻信他人,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理性判断,就是这些情绪导致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产生了“行为的鸿沟”,造成了我们不必要的损失。所以,避免情绪的影响,是做出正确投资理财决策的重要事情。
本书第二个方面就是告诉我们,该如何定制出适合自己的理财决策。首先,让理财变得简单,避免情绪干扰。我们不要忘记自己为什么要关注财务安全,我们希望获得幸福,希望为自己所爱的人提供良好的生活。可以说,几乎所有的理财决策都是人生抉择,你的理财目标有可能是安然退休、上大学、对子女的教育、外出旅游等。因此,我们不应该花费大把时间,去寻找最完美的理财产品,而应该思索什么才是对我们真正重要的,然后按照这种价值观来调整对资金的利用方式。
比如2011年的冬天,一位对金融市场关注了30多年的理财专家,和他的朋友格里,在一家酒吧喝酒聊天。格里利是一个从事电子工作的退伍老兵,当时酒吧的电视正播放着节目,某个政府发言人在大谈油价问题,他说油价上涨是因为利比亚局势的混乱。听到这,格里蒂对理财专家说:“这个人是白痴,利比亚,我们从利比亚进口的石油很少,所以肯定有其他原因。”理财专家想了想,觉得格里蒂的观点是对的,作者也对此表示赞同。虽然利比亚是原油的净输出国,但它的原油储备在全球只排在第17位,而且跟美国没有直接的贸易出口往来,所以投资者担心利比亚停止石油出口,似乎有些杞人忧天。但是类似这样的一条小小信息,却有可能引发整个大事件,这完全是基于贪婪或恐惧,可以在瞬间将我们引入更大的金融危机当中。我们的计划永远不可能覆盖所有的可能,而这并不是什么大事,你不必非得选出最完美的投资方案,不用非得省下多少钱,不必非得猜准投资回报率,也不用整天坐在电视机前看股市分析,或上网疯狂搜索选股秘籍之类的东西。你不需要那种将所有可能性都考虑其中的完美计划,你的理财决策应该符合你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越是了解自己,你的投资成功概率就越高,也就意味着你的投资,会更加符合你真正的人生目标。谨慎的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选择,是帮助我们实现目标的最好方法。要牢记计划不如变化快,我们无法预测未来,因此,当我们制定了一个长期规划,就要把视线转移到短期内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上,比如3年。这有助于我们更关注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活在当下,就可以对身边真正发生的事情有所警觉,然后根据我们自己意识到的情况行动,行动符合实际的理财计划,通常可以带来更好的收益。我们需要持续的计划过程,不是计划本身,会让你一直向自己的目标前进,从而避免行为无趣。
我们需要牢记一条不会改变的投资定律,就是如果潜在的投资回报很高,风险也就很高,所以片面追求高收益并不利于你的资产,即使你再做很聪明的决定,也无法控制结果。我们经常会抱怨,但这无济于事,我们也会为了所谓的省钱,去做一些实际上并不划算的事情。因此,决策的时候要小心,不要以金钱为要务,而是加入你对道德、智慧和常理的理解,你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过你仍然无法控制结果。
好,这是我们说的第一个规避情绪因素的方法,找到自己想要的,然后谨慎地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选择,而不是片面追求高利润。第二个方法是不轻信他人,避免陷入空泛的理财建议陷阱。要明白,个人理财是个人的事,重点是个人,而不是理财。因此,理财规划最好能够私人定制,这世上不存在最好的投资方式,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所选择的投资方式也是有差别的。比如有些人希望找到一只热门股票,但却还没有购买寿险或伤残保险,有些人希望找到一个利息最高的存款账户,但口袋里却装着一张利息高达18%的欠费信用卡,这就很奇怪了,为什么不用存款先把信用卡账单偿还一部分呢?因为这相当于赚取了18%的利息回报。把工作视为赚钱的工具,而把投资作为保护自己财产的工具,这样做也许会有帮助。要时刻记住,你对市场变化的控制为零,而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至少还有一定的控制力,所以要关注自己的个人财务问题,不要去担心全球经济变化。我们可以做一些真正能改变我们财务状况的事,比如努力工作或想办法多省点钱,或多赚点儿。
作者有一个朋友,从20多岁起就患了抑郁症,后来他抵押了自己的房子,用贷款去看心理医生。5年后,他觉得自己恢复的足够好了,就辞掉他认为已经没有前途的工作,开始写作。现在他的书已经卖出去50多万册了,还发表过无数文章。她说:“看心理医生是他这辈子最成功的理财投资。”你搜集到的信息和想法,该如何与自己的实际相结合,这才是每个人最需要思考的问题。适合你的理财建议,对于你的邻居来说,或许正是灾难。因此,不要去听从别人的一般化的建议,包括那些专业顾问和理财师的建议,更不要相信那些所谓的市场预测,你需要结合自身情况,凭借自己的经验,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
好,说完了不要轻信他人,我们再来说说最后一点,不要盲目自信或按照惯性行事,要根据实际变化做动态调整。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对目前金融市场趋势的了解,和接下来几年内希望自己达到的目标,来设计自己的投资方案。如果情况有变,我们可以跟着改变。如果我们需要听取别人的观点,我们可以找那些了解我们的可信的人,而不是电视节目里的某个陌生人。我们不要去想着寻找下一个苹果公司,因为你能选中下一个苹果,或下一个谷歌的概率,几乎等于零。根据过去的增长来选择股票的未来增长趋势,就像根据上一次抛硬币得到的正面,来判断下一次投硬币是不是正面一样,没有任何意义。找到关注点,因为我们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必须明智地使用,可以遵循一个简单的原则,将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对你很重要,而你又能够施加影响的事情上。我们要对将要进行的投资,有一个基础的了解,不要盲目跟从,也不要仅靠有限的经验去做决定。我们需要的是安排好自己的财务未来,找到财务平衡,而不只是追逐最高的投资回报。寻求平衡的过程是因人而异的,比如有一位年纪较大的女性客户,有一天突然电话咨询作者,因为她对黎巴嫩的局势感到非常不安,想知道那边发生的事情,会不会影响到自己的投资。作者告诉他两个事实,第一,黎巴嫩的局势对你的生活不会有很大影响,第二,不管你怎么做,都无法影响黎巴嫩的局势。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数不胜数,人们总是会担忧那些他们根本无法控制的事情。所以要关注对你很重要,而且能够被你的行为影响的事情,其他的就索性忘掉吧。
我们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就仔细检视自己的投资组合,以确定它符合你的目标,因为惯性和熟悉感常常让我们忘了风险。投资决策应该是基于我们了解什么,而不是跟着感觉走。我们没办法在做决定的时候,摒除一切情绪的影响,但我们可以努力,让知识在我们的理财决定中,占据更大的空间。正如人生强迫我们在不确定性的迷雾中做决定,我们不可能永远正确或错误,我们需要根据现有信息做出决定,观察结果,将最新出现的信息纳入考虑,调整路线,然后不断重复这一过程。
好,这就是我们说的第三个方法,不要盲目自信或按照惯性行事,要根据实际变化做动态调整。
好了,这就是这本书教给我们的全部精华内容,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作者认为,投资决策时常受到情绪的影响,让投资更有效的不是市场行情,而是我们自己的决定。克服情绪,第一,我们要找到自己想要的,然后谨慎的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选择,而不是片面追求高利润;第二,不轻信他人,避免陷入空泛的理财建议陷阱;第三,不要盲目自信或按照惯性行事,要根据实际变化做动态调整。总之,缓慢而稳健的投资,努力做到量身定制,是做出正确理财决策最重要的事。
恭喜您又听完了一本书,感谢大家的聆听。听书致富,请订阅听书致富的频道,点赞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这个宝贵的知识,让我们共同将智慧与实践相结合,实现自己的财务目标,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谢谢大家,再见。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很赞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