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励志励志
30分钟精读《自控力》:理解大脑,掌控欲望,实现人生目标!
铛铛铃2025-08-02【励志】600人已围观
简介
各位朋友,大家好!
非常开心再次在这里和大家相聚。今天,我们要一起深入探索一个既熟悉又充满挑战,而且与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与我们能否实现人生目标都紧密相连的话题,那就是自控力。我们对它爱恨交织,一方面渴望拥有它,渴望能够轻松地抵制诱惑,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另一方面又常常因为缺乏它而感到沮丧、自责,甚至怀疑自己。
我们无数次地体验着那种“我明明知道该怎么做,却就是做不到”的无力感。为什么我们下定决心要早睡早起,结果却还是忍不住刷手机刷到凌晨?为什么我们信誓旦旦地办了健身卡,却总是找各种各样的借口瘫在沙发上?为什么我们明明知道高糖高油的食物不健康,却还是在诱惑面前缴械投降?难道自控力真的只是一小部分意志坚定、天生强大的人才拥有的神秘天赋吗?我们普通普通人,就注定只能在欲望和现实的拉扯中挣扎吗?
今天,我们要深度解读的这本重要著作,就将用科学的视角为我们揭示自控力的真相,帮助我们理解它、掌握它,最终提升它。这本书就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健康心理学凯利·麦格尼格尔教授撰写的《自控力》。
凯利·麦格尼格尔教授是一位非常杰出的健康心理学家和教育者。她在斯坦福大学开设了一门名为“意志力科学”的课程,这门课程在斯坦福大学引发了极大的反响,吸引了来自各个专业、各个背景的学生。这些学生带着各自在自控力方面遇到的困扰而来,通过学习课程中的科学知识和实践方法,他们许多人成功地改变了自己的行为习惯,更好地实现了个人目标。
这本书《自控力》正是麦格尼格尔教授将这门广受欢迎的课程内容进行梳理、提炼和升华的成果。麦格尼格尔教授的独特之处在于,她不仅仅是一个理论研究者,更是一个善于将复杂的科学原理转化为普通人能够理解和应用的实践者。她巧妙地将神经科学、心理学、经济学,甚至是医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一种非常通俗易懂、生动有趣,而且充满启发性的方式呈现出来。
阅读她的书,你不会觉得是在读枯燥的学术论文,而更像是在听一位充满智慧的老师娓娓道来。她用大量的实验案例、生活中的真实故事以及可行的练习方法,让你不仅仅知道要提升自控力这个结果,更能深入理解为什么我们常常会失去自控力,以及如何做才能有效地增强它。
这本书的价值,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她打破了关于自控力的许多固有误解。她明确告诉我们,自控力不是一种虚无缥缈的精神力量,不是简单的拼命忍耐,更不是少数人的天赋异禀。它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可以在大脑中找到对应区域的,像肌肉一样会消耗能量,也会被锻炼强化的能力。这种科学的认知,首先就减轻了我们在自控失败时的心理负担,让我们不再觉得自己是没救了或者天生不行,而是可以用一种更客观、更建设性的态度去面对挑战。
其次,它为我们提供了理解自控力失效原因的科学框架。书中揭示了许多导致我们失去自控力的心理陷阱、认知偏差以及生理因素的影响。理解这些原因,就像是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能够帮助我们更有针对性地去应对。
最重要的是,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整套基于最新科学研究的,具体而可操作的方法和练习。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提供了大量的实践工具,指导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一步步地增强自控力。通过学习和实践这本书的内容,你将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欲望、情绪、注意力和行为,从而在学习、工作效率、健康管理、财务规划、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都能够更好地掌控自己,朝着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前进,实现更有意义的个人成长。
要深入理解并提升自控力,我们首先需要明白它究竟是什么,以及它在我们的大脑中是如何进行运作的。麦格尼格尔教授在书中首先为我们清晰地界定了自控力的三个重要面向。这三个面相就像是自控力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三个不同的角色,对应着我们常常需要自控力去完成的三种核心任务。
第一种需求是“我要做”。这指的是我们如何去启动那些困难的、不情愿做的、枯燥的,但却是我们知道对长远目标有益的事情。它需要我们克服内心的惰性、拖延和阻力,驱使自己开始行动。比如,你明知道写那份重要的报告对你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但你就是觉得无从下手,迟迟不愿开始。你清楚地知道早起去公园跑步对身体健康非常有益,但一到早上,温暖的被窝似乎有着不可抗拒的魔力,让你宁愿睡懒觉也不愿起床。自控力的第一个面相,就是那种内在的驱动力,驱使我们克服障碍,启动行动,去完成那些应该做,但我们内心抵触的事情。
第二种需求是“我不要”。这指的是我们如何抵制各种各样的诱惑,克制冲动性的欲望,对那些会带来短期快乐或满足感,但长期来看对我们有害或不利的行为说“不”。比如,你想控制体重,正在严格执行饮食计划,但闻到甜点诱人的香气,或者看到炸鸡金黄酥脆的外表,就觉得难以抵挡。你想戒烟戒酒,但看到别人吞云吐雾,或者遇到心情烦躁时,就觉得特别想来一根或一杯。你明知道长时间刷手机会浪费大量时间,影响工作、学习和休息,但就是忍不住去点开社交应用,一旦点开就沉迷其中。自控力的第二个面相,就是那种强大的意志力,帮助我们控制内心的欲望和冲动,拒绝那些不应该做,但我们内心渴望的事情。
第三种需求是“我想要”。这指的是我们如何记住并持续地追求那些对我们来说更重要、更有价值的长远目标。它要求我们能够将眼前的行为与未来的结果联系起来,不被短期的困难、诱惑和情绪所干扰,而是能够将精力和努力持续地投入到那些真正能够带来长期幸福和成功的方向上。比如,你知道通过持续健康的饮食和运动,能够换来长期健康的身体和更好的身材,提升生活质量。你知道,坚持不懈地学习和提升技能,能够增强你的职业竞争力,打开更多的发展机会。你知道,一段稳定、美好的亲密关系需要你投入时间、精力和情感去用心经营和维护。自控力不仅仅是眼前的克制和行动,更是关于我们能否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迷失方向,始终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真正重要,能够带来长远意义和价值的“想要”上,并为之持续努力。
这三种能力——启动行动的“我要做”、克制冲动的“我不要”,以及记住长远目标的“我想要”,它们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的,共同构成了我们所说的完整的自控力。拥有强大的自控力,意味着我们能够在这三个方面都表现出色。
那么,如此重要的自控力,它在我们的大脑中究竟是如何运作的呢?麦格尼格尔教授在书中引用了大量的神经科学研究成果,为我们揭示了自控力背后的大脑机制。她特别提到了大脑中的一个关键区域,被认为是自控力的生理基础,那就是前额叶皮质。
前额叶皮质位于我们前额的后方,是人类大脑进化中比较晚出现的部分。它负责着我们大脑最高级的认知功能,比如复杂的决策、制定计划、抽象思维、逻辑推理、评估风险,以及最重要的控制冲动、调节情绪和协调行为。麦格尼格尔教授形象地将前额叶皮质比作我们大脑的高层管理者、执行总裁或者意志力中枢。它就像是坐在大脑总部的指挥官,负责协调各种大脑活动,帮助我们做出符合长远利益的决策,而不是仅仅受限于当下的欲望和冲动。
书中进一步阐述到,前额叶皮质并非一个单一的、同质化的区域,它内部可以细分出不同的区域,而这些不同的区域似乎与自控力的不同面相有着特定的关联。例如,靠近大脑上方和外侧的前额叶皮质区域,似乎与我们启动行动的“我要做”能力,以及抑制冲动的“我不要”能力更为相关。它负责发出指令,让我们去做困难的事情,或者发出信号,抑制我们去做诱惑的事情。而靠近大脑下方和内侧的前额叶皮质区域,似乎与我们记住长远目标的“我想要”能力更为相关。它帮助我们将眼前的行为与未来的结果联系起来,让我们在面对短期诱惑时,能够想起更重要的长远目标,并为其坚持。
理解前额叶皮质在自控力中的作用,不仅仅是了解大脑结构,更重要的是认识到,这个区域的自控能力并非是无限的。它像我们身体的肌肉一样,在持续使用后会消耗能量,也会感到疲惫,甚至出现枯竭的状态。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当我们长时间地运用自控力时,比如高度集中注意力工作、长时间克制强烈的欲望,或者在面临巨大压力努力保持冷静,前额叶皮质会消耗大量的葡萄糖作为能量。当这些能量储备下降时,前额叶皮质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自控力就会明显下降。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长时间工作后感到疲劳时,更容易选择熬夜、刷手机,而不是早睡;为什么我们在饥饿时更容易冲动消费高热量食物;为什么我们在压力巨大时更容易发脾气或选择逃避。这种意志力枯竭的现象,科学地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的自控力不是时刻保持在最高水平,它是一种有限的资源,需要我们像管理体力一样去管理我们的意志力资源。
理解这一点,能够帮助我们以更客观、更宽容的态度看待自己在某些时候自控力的不足,而不是简单地归咎于自己太差劲。既然自控力像肌肉一样会消耗、会枯竭,但同时科学研究也证实,自控力就像身体肌肉可以通过锻炼而变得更强壮一样,我们大脑中的前额叶皮质区域,以及它所负责的自控能力,同样可以通过一些科学的方法和刻意的练习来得到强化和提升。
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自控力的原理,更提供了大量基于最新科学研究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练习,指导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增强自控力,像训练身体一样训练我们的大脑。麦格尼格尔教授在书中提供了一系列实用的策略和练习,它们涵盖了从认识自我到管理行为,再到调整心态和环境等多个层面。
一个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策略是认识自我,培养自我觉察的能力。许多时候,我们的冲动行为,我们对诱惑的屈服,都是在一种半无意识的状态下发生的。我们可能是在无聊时随手拿起手机,然后在各种推送和短视频中迷失了时间;我们可能是在情绪低落时无意识地打开零食包装,然后一口接一口停不下来;我们可能是在面对困难任务时无意识地拖延,转向一些轻松愉快的事情。在这种无意识状态下,我们几乎没有进行理性的选择和判断,而是被内心的欲望、情绪或习惯直接驱动了。
因此,提升自控力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学会识别和觉察这些冲动、欲望、情绪和习惯。书中鼓励我们进行一些“追寻你的冲动”的练习。比如,当你感到特别想做某件你知道不应该做的事情时,先不要立刻行动,而是停下来,有意识地去观察这种冲动是如何在你内心产生的,它带来了什么样的身体感受,是心跳加速、手心出汗,还是一种空虚或烦躁感。这种冲动出现在什么时候,是在感到压力大、疲劳、无聊,还是在特定的人或环境下。通过这种有意识的观察和觉察,我们就能够在冲动发生时及时按下大脑的暂停键,为自己创造一个短暂的思考空间,而不是被动地、被冲动裹挟着去行动。这个短暂的暂停就是我们进行理性选择、运用自控力的机会。觉察是改变的开始。
另一个重要的策略是训练你的“我要做”肌肉,从小处着手,循序渐进提升启动力,克服惰性,去完成那些困难或枯燥的事情。可以从一些看起来微不足道,但需要你刻意为之的小事开始练习。书中提到,选择一个你平时习惯不做,但你知道应该做的小任务,并将它纳入你的日常安排,并坚持去完成它。比如,你可以决定每天早上花5分钟整理一下你的书桌,每天下班后多走一站路再回家,每天坚持练习一门乐器10分钟,每天花10分钟学习一门新的知识。这些任务本身可能并不宏大,但他们需要你克服一定的惯性和阻力去启动和完成。通过坚持完成这些小任务,你就在不断地训练你大脑中负责启动行动的前额叶皮质区域,就像在健身房里从轻量级开始训练肌肉一样。每一次成功的完成这些小任务,都会给你带来一种积极的心理反馈,增强你对自身“我能行”的信心,并逐步强化你的意志力肌肉。这些小小的成功会为你去应对更困难、更重要的任务打下基础。
同时,也要训练你的“我不要”肌肉,学会识别并应对你的放纵许可证,提升克制冲动、抵制诱惑的能力。同样可以从一些小的、可控的行为改变开始练习。你可以选择一个你平时习惯去做,但不应该做的小毛病,并有意识地去克制它。比如,决定在吃饭时把手机放在够不到的地方,避免边吃边玩;在想抱怨时先深呼吸三次再开口;减少刷社交媒体的次数或时间;拒绝掉某个不健康的零食或饮品。通过有意识地克制这些小的习惯性行为,你也在不断地锻炼你大脑负责抑制冲动的前额叶皮质区域。
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识别那些导致我们屈服于诱惑的思维陷阱和心理机制。其中一个非常常见的陷阱,就是前面提到的道德许可效应。当我们做了一件我们认为好的、展现了自控力的事情之后,我们内心会产生一种“我这么棒,我今天表现这么好,所以我值得一点奖励”的心理,从而给自己发放道德许可,允许自己去做一些平时一直在克制,但知道不应该做的事情。这种看似合理的自我奖励,实际上是在抵消之前努力的效果,甚至可能让我们回到更糟糕的状态。理解并识别这种道德许可的思维陷阱,就能在它出现时及时阻止自己,避免前功尽弃。
书中还强调了管理能量,主动补充意志力的重要性。正如前面所说,自控力会消耗大脑的能量,意志力会枯竭。因此,保障我们大脑拥有充足的能量供应和良好的运作状态,是提升自控力的基础。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重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保证充足的睡眠。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会显著削弱前额叶皮质的功能,降低自控力。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特别是保证血糖稳定,因为葡萄糖是前额叶皮质主要的能量来源,避免过度饥饿或血糖波动。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运动已被证明能够改善大脑功能,包括前额叶皮质的活动。以及定期的放松和休息,比如冥想、深呼吸、短暂的小睡、与朋友交流等等,都能帮助我们缓解压力,恢复大脑的能量储备,从而补充意志力。
当你感到疲惫不堪、饥饿难耐或者压力巨大的时候,不要硬撑着去对抗强烈的欲望,或逼迫自己去完成困难的任务,因为这时候你的意志力资源已经非常匮乏。更明智的做法是,先照顾好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状态,适当休息或补充能量,等状态恢复后再去应对挑战。短暂的休息或调整,是为了更好地积蓄力量去运用自控力。
麦格尼格尔教授还提到了培养“我想要”的能力,清晰地连接你的价值观和长远目标。仅仅依靠强大的意志力去压制欲望,或者依靠强大的启动力去强迫自己行动,是很难长期维持的,因为这会消耗巨大的意志力资源,容易导致疲惫和放弃。真正强大、持久的自控,往往来自于我们内心深处对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有着其清晰而深刻的认识,并且能够将眼前的每一个选择、每一个行动与这些更重要、更有价值的长远目标有效地连接起来。
书中建议我们花时间去思考什么对你来说是真正重要的,你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的人生有哪些核心价值观,你追求的真正长远目标是什么,是将康放在第一位,是职业上的卓越,是亲密的家庭关系,是内心的平静和自由。当你对这些有了清晰的认识后,在面对短期的诱惑或困难时,提醒自己这些长远的目标和价值观,问问自己,眼前的这个行为是否符合你真正想要的生活,是否能帮助你朝着你希望成为的样子前进。将短期的选择与长远的意义连接起来,能够为你提供更强大的内在动力和抗诱惑能力,让你的自控力不再是纯粹的对抗和消耗,而是一种主动的、有方向的选择。
书中还介绍了一些非常具体、操作性强的心理练习和行为技巧,帮助我们更好地运用自控力。比如著名的“10分钟法则”,当你面对一个让你感到厌烦、困难或想要逃避的任务时,不要想着一口气完成它,而是告诉自己,我只做10分钟,设定一个10分钟的计时器,然后开始工作。10分钟后,如果实在不想做,你就可以停下来。但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一旦你克服了开始的惯性,行动了10分钟后,任务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你甚至可能会进入工作状态,愿意继续做下去。
对于抵制诱惑,书中建议延迟满足。当你对某个东西产生强烈渴望,或者强烈想做某件事时,先不要立刻行动,而是告诉自己先等10分钟。在这10分钟里,你可以观察自己的欲望,感受它在你内心和身体上的表现,想想为什么会有这种渴望,以及满足这种渴望会带来什么后果。很多时候,10分钟后,那种强烈而冲动的欲望就会有所减弱,你就能更容易地做出更理性的选择。
此外,书中还探讨了正念冥想对提升自控力的积极作用。正念是一种有意识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并以一种不加评判的态度去观察自己的思绪、情绪、身体感受和周围环境的练习。通过定期的正念练习,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自我觉察能力,学会更好地识别内心产生的各种念头、欲望和情绪,但不是立即被他们裹挟着做出反应,而是能够拉开一定的心理距离,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观察他们。这种觉察而不评判的能力,能够帮助我们在冲动和欲望出现时,及时按下自动驾驶按钮,给自己一个选择的空间,从而更有意识地运用自控力,做出符合我们长远利益的决定。
这本书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在于,它用大量的科学研究成果解释了为什么某些我们想当然地提升自控力的方法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比如,单纯依靠强烈的自我批评和责备,或者试图彻底压抑所有的欲望,往往是适得其反的。过度的自我批评会产生羞耻感和负罪感,反而会削弱我们的意志力。而试图压抑欲望,有时反而会让欲望变得更强烈,产生反弹效应。书中倡导的是一种更温和、更科学、更可持续的提升自控力的方式,它强调的是理解、觉察、练习和管理,而不是简单的道德说教或强硬的压制。
对我个人而言,阅读《自控力》这本书带来的最大也是最深刻的收获,是她彻底颠覆了我对自控力的许多固有认知。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总觉得自控力是一种难以捉摸,甚至带有神秘色彩的精神力量,或者是一种天生的、无法改变的品质。我常常看到那些在学习、工作、健身等方面表现出强大自控力的人,就觉得那是他们天赋异禀,而自己管不住自己,容易半途而废,则是因为自己天生缺乏这种能力,甚至是一种道德缺陷或性格软弱的表现。这种认知让我感到非常沮丧和无力,觉得无论怎么努力都很难改变。
但《自控力》这本书用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告诉我,自控力并非虚无缥缈,它在大脑中有对应的区域,而且它是一种可以像身体肌肉一样通过学习和刻意练习来得到强化和提升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她解释了为什么自控力会失效,比如它会消耗能量而枯竭,会受到压力、情绪、饥饿、疲劳等生理和心理状态的影响,还会受到道德许可等认知陷阱的干扰。这种科学的解释,极大地减轻了我对自控失败的自责和羞耻感,让我意识到,管不住自己并非完全是我的错,而是我的大脑和身体在特定状态下的自然反应,以及我可能陷入了一些常见的心理陷阱。
这种理解也让我能够以一种更客观、更宽容、也更建设性的态度去面对我在自控力方面的挑战,不再过度的苛责和评判自己,而是开始寻找问题的原因,并尝试用书中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书中提供的那些具体的方法和练习,比如培养自我觉察能力、进行“追寻你的冲动”练习、从微小处着手训练“我要做”和“我不要”肌肉、学习识别放纵许可,以及管理能量、连接长远目标等等,都让我感到非常实用且具有启发性。这些方法并非空洞的理论,而是基于科学研究的可操作步骤,让我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看到了改变的可能性。
我开始尝试在感到想拖延或想吃不健康食物时,先暂停下来,观察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我开始有意识地从一些小任务开始训练自己的意志力;我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睡眠和饮食,意识到他们对自控力的重要影响;我也开始花更多时间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长远目标,并用它们来指引自己的日常行为。这些尝试虽然不是一蹴而就,但我真实地感受到了积极的变化,看到了自己逐渐增强的自控力带来的掌控感和成就感。
特别是我个人对道德许可效应的认识,让我开始警惕自己在取得一点点进步后就想放纵自己的心理,帮助我维持了努力的势头,避免陷入进步一点又退回原点的循环。
总的来说,《自控力》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科学的、系统的、充满人文关怀的框架来理解和提升自控力。她告诉我们,自控力不是少数人的天赋,而是每个渴望掌控自己及生活、渴望实现个人成长的人都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来掌握的宝贵的心理技能。它不仅仅揭示了自控力的原理,以及为什么它会失效,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大量基于最新科学研究的,具体而可操作的方法和练习,指导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像锻炼肌肉一样去增强它。
它将自控力从一个模糊的道德命题,转化为了一个可以被理解、被学习、被管理的科学问题,一个关于如何更好地理解我们的大脑、管理我们的行为,并最终更好地掌控我们自己人生的课题。通过学习书中的知识和方法,相信你也能像锻炼肌肉一样一步步增强你的自控力,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欲望、情绪和行为,从而在学习、工作、健康、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实现突破和成长,一步步的成为你想要成为的那个更好的自己。
那么,在解读完这本书后,有哪些问题可以引发我们更深入的思考呢?
第一个问题,你是否也曾陷入过书中提到的道德许可的陷阱?仔细回想一下,在什么情况下,你最容易因为自己做了一件被认为是好的,或展现了自控力的行为后,而给自己发放道德许可,允许自己去做一些之前一直在克制,但知道不应该做的事情?识别出这种无意识的模式,对你未来提升自控动力有什么具体的帮助或启发?
第二个问题,书中提到自控力像肌肉一样会消耗能量,需要我们像管理体力一样去管理它。在你感到意志力最薄弱,最容易屈服于诱惑或陷入拖延的时候,通常是什么情境或状态在影响着你?认识到这些削弱你自控力的触发因素,你打算如何通过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能量、情绪和所处的环境,来更有效地保护和运用你的自控力资源?
《自控力》这本书就为您解读到这里。希望这次深度解读能够帮助你更系统、更深入地理解自控力,认识到她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被理解、被管理和被强化的。它不仅仅是一个关于管住自己的硬性要求,而是一个关于如何更好地理解我们的大脑,如何更智慧地与自己的欲望和冲动相处,如何将短暂的选择与长远的幸福连接起来的智慧。通过学习书中的知识和方法,相信你也能像锻炼身体一样一步步增强你的意志力,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最终实现你的个人目标,成为你想要成为的那个人。
我非常强烈地推荐凯利·麦格尼格尔教授的这本《自控力》,因为她用科学研究为基础,以极其清晰、生动且充满实践指导意义的方式为我们揭示了自控力的真相。她不是那些空洞、喊口号式的励志说教,而是提供了大量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和练习,让你知道从哪里开始,如何一步步去理解和提升自己的意志力。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对自控力的认知,让我不再感到无力,而是看到了通过努力实现改变的可能性。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自己的行为,识别了许多过去从未意识到的心理陷阱,并提供了应对它们的有效工具。
如果你也常常觉得自己管不住自己,对实现目标感到力不从心,或者想在个人成长道路上获得更强大的内在力量,那么这本书将为你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和实用的行动指南,帮助你重拾对生活的掌控感,实现持续的个人成长。它适合每一个渴望改变、渴望提升自我,希望更好地管理自己时间和精力的人。
感谢大家的耐心收听今天的深度解读。如果你觉得今天的分享对你有启发,请一定点赞、订阅和分享这个视频,让更多朋友也能了解自控力的秘密,一起走上科学的自我提升道路。也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读《自控力》的感受,或者你在提升自控力过程中的经验,遇到的挑战和困惑。你的分享和互动都会让我们的讨论更有价值。
谢谢大家,我们下个读书解读再见。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很赞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