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励志励志

《微精通》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从门外汉进阶为专业达人,打破“学不会”的技能屏

铛铛铃2025-08-02励志16人已围观

简介

  你好

今天我们聊的书是《微精通》。这本书打破了我们常规的思维,告诉我们哪怕是短暂的兴趣,也能让我们掌握一项新技能。这和我们通常认为的,学习新技能需要强烈的热情和长时间的勤奋训练,是截然不同的。

自小我们都被教导,要坚持不懈、持续努力。还记得最近流行的那个说法吗?要掌握一项技能,至少需要1万小时的刻意练习。但这本书的作者罗伯特·特威格,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我们在学习新事物,经常感到力不从心,往往是因为我们对学习有了误解。我们总是把学习新事物想象的过于困难。

作者罗伯特自己就是从政治和哲学专业毕业的牛津学子,是个作家,也是一名热衷探险的旅行家。他的兴趣非常广泛,比如摄影、烘焙、高速驾驶、木工以及学习日语等等。最让人惊讶的是,这些技能他最终都学会了。那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原来他摸索出了一个方法,就是所谓的微精通。他还为自己取了一个得瑟的头衔,终身微精通实践家。

下面我会分两部分带你深入了解这本书。第一部分,我们会探讨什么是微精通,以及它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我们会详细讲解,如何能够达到微精通的层次。

那么,我们首先来聊聊微精通吧。这个概念听起来有点怪,它并不意味着你什么都不懂,也不代表你已经精通了,而是一种介于不懂和精通之间的状态。它和只懂皮毛或者半桶水不一样。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写小说只会写字或者练射箭,只会拉弓,那并不能算作微精通。这只是浅尝辄止,算是票友。微精通是指你能够完成某一技能的完整流程,但又不必非常精通。比如你写小说,可能不懂如何写美学小说,写作技巧也掌握的一般,但你能够构思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写出来并让别人阅读,不管是不是出版,哪怕只有少数人读,这都算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小说写作过程。又比如射箭,不论你的箭射的准不准,只要你能完成拉弓、瞄准、放箭的整个过程,这也是微精通。

那么微精通有什么作用呢?为什么值得我们了解和尝试呢?可能有人觉得,微精通就是提倡大家去尝试新事物,好玩、好奇而已。但实际上它绝不仅仅是娱乐我们的好奇心那么简单。精通其实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充满勇气的生活方式。你有没有这样一个体会,我们祖辈似乎什么都懂一点,但随着一代代传下来,我们掌握的实用生活技能却越来越少。这不是我们这代人懒惰,而是社会分工变得越来越细,几乎每个小事情都有专人来做,让你的时间解放出来。精细到什么程度呢?比如现在有专门的收纳师、玩具修理工、遛狗人,甚至职业砍价高手等等。社会分工的细化传递了两个信号,一方面显示了世界正向好的方向发展,生活变得更方便,另一方面,却也意味着我们的想法和视野可能被限制了,陷入了能力减繁精通某件事的可能,被一堵堵隐形的墙所阻挡。每当我们想要学习新技能时,这些专业分工就像在说,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你就不必操心了。而且你也不可能做的像专业人士那样好。时间久了,我们看待事物的视野就会越来越狭窄,就像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中提到的铁锤人倾向一样,在只有铁锤的人看来,所有的问题都特别像钉子。而《微精通》这本书,就是想通过实现微精通,帮你推倒隐藏在我们内心里的这堵墙。表面上微精通可以让我们学习更多东西,锻炼我们的思维,但实质上,它表达了一种积极乐观的自我提升态度。它鼓励我们摆脱那些陈旧的观念的束缚,像孩子那样用好奇的眼光去探索世界,不再为自己设限,不再认为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是幼稚和肤浅的表现。想象一下,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了这样一位,对世界充满好奇的人,即便你们并不熟悉,你也会不由自主的,被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和探索精神所吸引。

如果我们换一个视角来看待微精通,可能会发现更多的乐趣。微精通在技能层面,可能只是让你掌握了更多的生活技能,比如砌墙、修自行车、木工等,看起来可能并不显得多么了不起。然而,如果一个人的一生都在追求微精通,那他的人生又会变得怎么样呢?你会发现,实际上,微精通就像是在给你的人生,设置一个彩票系统,每一个你掌握的小技能都好比是一张彩票,你可能根本不知,未来他们会在什么时候,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好运。以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为例,他在大学辍学后,参加了书法课程,学习了各种字体和版式设计的美学。虽然当时他并不认为,这会在未来有什么实际的应用价值。然而,10年后,当他进入 IT 行业时,突然发现自己在书法课上学到的知识,可以被用来设计电脑字体。这就是苹果电脑中著名的艺术字体的来源,苹果成为了第一台,拥有漂亮艺术字体的电脑。这一创新设计,也为苹果赢得了一大批忠实的粉丝。再比如任天堂早期创始人之一的横井君平,他之前在任天堂,主要负责维护扑克牌生产线,但他的业余爱好非常广泛,包括弹琴、跳舞和潜水等。当任天堂考虑转型时,横井利用废弃材料制造了一个创新的玩具,最终这个玩具帮助任天堂成功转型,成为玩具公司。横井也因此成为了公司的产品研发负责人,为任天堂在电子游戏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还有很多其他的例子,比如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们,他们在年轻时掌握的一些看似简单的技能,最终在他们的科学研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些微精通的实践者们,他们的特点并不在于特别关心,这些技能本身的实用价值,而在于他们是如何把自己的生活,变成一个不断尝试和探索的抽奖系统。他们关注的是如何将这个系统不断扩展,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加有趣的人,达到更高的生活境界。因此,即使你没有什么大成就,但因为拥有了这个抽奖系统,你的生活也会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和精彩。就像闻一多先生曾经说过的,人生就像是一场马拉松,这句话不仅仅意味着,你不能一开始就跑的太快,以至于后面没力气了,它更深的含义是,生命的某个阶段,你可能会开始尝试全新的比赛项目,去探索跑步的不同方式,甚至会彻底改变你对跑步这件事的看法。人生因为有了这样的抽奖系统,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好的,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部分,怎样才能快速实现微精通。许多人可能经历过那种,刚开始对新事物充满热情,随后很快就失去兴趣的时刻。怎样才能让这短暂的热情发挥最大的作用,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呢?作者在学习新技能的过程中,也不断探索和总结,他曾经遇到过一种挺矛盾的情况。一方面,他觉得学习任何有价值的事物,似乎都需要投入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如果坚持不到最后,似乎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要尝试。另一方面,他又对很多事情感兴趣,想要学习。在这种既想精通又不精通的尴尬境地中,作者意识到,要想实现微精通,必须得从很小的事情开始,在这些小事上的乐趣,能够激发出强大的学习潜能。微精通的这种有限性,正是它能够激发我们对世界,持续兴趣的关键。作者在书中提出了四个关键点,来帮助我们实现微精通。一是找到入门技巧,然后获取背景支持,接着创造明确的回报,最后建立可复验性。我们来逐一解释一下。

首先是找到入门技巧,这点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识别技能的重点,避免我们的热情在一开始就消耗殆尽。我们过去通常在想学点什么新技能时,就找些书籍理论知识来入门,但是作者在书中更强调入门技巧,意思是要我们先从动手做起,不是先从学习方法开始,而是要从一件我们能做,并且能做好的事情开始。来看一个霍布金斯的例子,他是位一流的中世纪风格乐器制造者,但在他年轻时,学习小提琴制作的时候也遭遇过困难。他没受过正规培训,刚开始时,他尝试通过阅读书籍来学习,但始终琢磨不透。后来他决定先放下书本,根据自己的感觉动手制作。尽管第一次做出来的小提琴拉不出声音,但他却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之后再回头看那本书的时候,就能看懂更多了。作者发现,我们之所以在学习新技能上,常常坚持不下去,大部分是因为,一开始我们总是先从基本功或者理论入手,这会让我们产生一种失落感,觉得这件事和一开始想的完全不一样。但是每个技能其实都有其入门技巧,这些技巧就像是一条捷径,让你能快速入门,跟随行业里的大佬们简单的模仿一遍,就能让你的起点超过很多人。这就是迈向微精通的第一步。在某些微精通实践中,入门技巧会占比非常大,是整件事情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在另一些微精通实践中,入门技巧则像是一个弹簧板,帮你起跳,产生前期推动的作用。即使一开始不太擅长,但至少能让你快速进入状态,有耐心忍受长达几个小时的练习。就像学车新手可能都知道,侧方位停车很难,需要眼、手、脚的完美配合,对车距和边界的感知也要十分准确。但我们能在短时间内通过考试,主要归功于教练在车窗上的标记,以及几个简单的口诀,让我们迅速掌握了这个技巧,反复练习后,我们就能培养出直觉,不需要标记也能准确停车。再比如,公开演讲对很多人来说也很挑战,尤其是对没有经验的人来说,在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找个话题就开始讲似乎不可能。但是就算这件事很难,也是有入门技巧的,那就是站上台,坦白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如果你很紧张,就直接告诉观众你紧张,如果议题很陌生,就坦白自己对这个议题不熟悉。掌握了这些技巧,你就会发现演讲也没那么可怕了,甚至可以和观众更好的互动。

好,我们前面说完第一个关键点,找到入门技巧。那第二个关键点就是要获取背景支持,也就是调整你身边的环境,让你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多那么点动力。比方说你想学音乐,你得弄一套合适的乐器设备,这不仅能让你享受的更多,还能让你更投入。像很多喜欢钓鱼的人,一开始就会买来成套专业钓具,即使在后续他们“空军”,也就是没钓上来鱼,也会因为觉得花了大价钱买的渔具,放着不去用就浪费了,于是就在“空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直到成为专业的钓鱼佬。这些外部的东西能给你的学习之路加油,不只是装备,还包括你周围的环境,甚至是你身边的人。咱们得创造个环境,帮自己抵抗那些让人退缩的压力。比如说你要减肥,能做的就是把家里的零食全清了,外卖 app 一个不留,找几个一起锻炼的朋友,这些都是大大的助力。通过这样调整环境,让环境来督促你。

好的,除了刚说的找入门技巧和获取背景支持外,第三个要点就是给自己创造明确回报,收获些正面的反馈,让好习惯一直保持下去。你有没有过这种体验,一件事开始的时候特别喜欢,时间一长,拖拉就来了。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就是因为我们开始前没有想好,怎么解决反馈不够的问题。学了新技能却做不出好作品,或者得不到确切的回报,久而久之就会失落,最后可能就放弃了。我们要马上把学到的东西应用起来,看到实际效果,这样才会容易持续下去。比如作者学街头摄影,就会把照片发到社交媒体、杂志、网站,或者是朋友圈里,从同事、朋友那里得到反馈。还有呢,教别人也是个很好的办法,你学到啥就去教别人,边学边教,哪怕不要钱,这个过程也能帮你坚持下去,因为你把知识分享给别人,别人的关注就能激励你。

好了,到这里,如果想实现微精通,最后一个关键点就是建立可复验性。微精通必须是能够被不断重复的,最关键的是你要通过不断的做,看到自己的持续进步,做的越来越好。作者分享了他自己的经历,他规定自己每次去咖啡店都要画画,不管是杯子、勺子还是盘子,有时候认真画,有时候草草了事,但无论如何,重复这个过程,他发现自己越来越有信心,观察力也越来越强。很多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设定具体的时间,和可重复的模式,赶走那种担心自己画错或者画不好的,自我怀疑的心态。

好了,《微精通》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我们就来的差不多了。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天的内容吧。微精通这个方法并不意味着,你要花非常多的时间终身投入,而是说基于这些微小的开端,最起码你可以重新感受到,生活的机会是无穷无尽的。其实作者最想说的,不是要我们变成样样都懂点的杂家,而是要传递一种学习的态度,那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书里说悲观主义其实是个骗子,总是占据我们的注意力,但从来不让我们真的去改变些什么。而微精通他能打败这种悲观,帮我们真的做出变化。可能有时候你会觉得挫败,觉得自己浪费了时间,但你会想起,至少我尝试过这个,至少我还能做那个。所以,别错过任何一个能让你体验微精通的机会,因为生活中那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情,在人生的大抽奖中,说不定哪天就能成为你的幸运符呢。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的主要内容了。关于这本书,我摘录了几句本书的精彩文稿,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一、很多人在过去几年里,都没有学习任何新东西,这使得他们的自信心和能力都丧失了很多。实践微精通,你将打破这一恶性循环,观察到自己因不断进步而表现出来的变化。

二、你懂得越多,越能对事物提出不同的观点,对你也就越有利。不同领域间的知识,常以惊人的方式互相取长补短。毕竟创造的核心是,将从未有过交集的东西融合在一起。

三、虽然这个世界似乎要迫使我们相信,一生只应该做一件事,但我们其实可以扔掉这个观点,从小事做起,赢回自己的生活。

好啦,感谢您又听完了一本书,我们下期见。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很赞哦! (0)

发表评论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