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励志励志
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
铛铛铃2025-08-30【励志】17人已围观
简介
今天为您解读的书,是《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
这本书出自西方怪才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之手。他的写作风格一向以奇异和冒险著称,他曾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100位人物之一。
马尔科姆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天才作家,他有趣地称这部作品为一个性格张狂的牙买加裔美国人关于成功的奇谈怪论。《异类》的出版使它再次引爆全球,创造销售记录,在国内也引起了热烈反响,李开复、潘石屹、冯唐、徐静蕾等名人纷纷推荐阅读。
那么这本书究竟有意思在哪里呢?
在书中,作者从普通人几乎不会注意到的角度,对一些著名的成功人士展开分析研究,揭开了一连串有趣的结果。比如英超联赛,大部分球员都在9月至11月出生;比尔·盖茨和乔布斯都出生在1955年;纽约很多著名律师事务所的开创者,竟然都是犹太人后裔,他们的祖辈大多在纽约从事服装行业。难道这些都是巧合吗?当然不是,作者告诉我们,事实并没有那么简单。
英超联赛大部分球员之所以出生在9月至11月,是因为英超球员注册时间在9月,在同批的球员中,9月份出生的人实际上比8月份出生的人大了一岁,一岁的差距对他们的职业生涯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比尔·盖茨和乔布斯出生的1955年,正是计算机革命的时代,如果你出生得太早,就无法拥有个人电脑,如果出生得太晚,好机会又被别人占去了。犹太人在美国的律师事务所如此成功,是因为他们正赶上相关法律进行革新,而祖辈们的经验又让他们拥有了抓住机遇的能力。
在这本书当中,作者天马行空地运用了大量有趣的例子,引导我们重新思考成功。那些奇才、异类,他们之所以神奇,除了自身不懈的努力,还得感谢机遇的眷顾、良好的家庭环境,甚至是民族的文化熏陶。
那么,接下来,我就和你一起,从机遇、努力、环境这三个方面,来探索这本不一样的成功启示。
英国有一句谚语:“没有时机,这是弱者最好的供词。”这句谚语虽然简短,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告诉我们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机遇,都有可能创造成功,这也是作者给予我们的第一个启示。
大家想想,为什么那些被称作异类的人那么牛呢?有一种迷信的思维,认为他们是唯一的,这种思维在好莱坞电影中很常见,电影中的英雄人物可能一出生就天赋异禀,有的具有超能力,有的生下来就带着使命,注定要拯救世界。总之,他们的成功是因为他们原本就是不同的人。而《异类》这本书告诉我们,时势造英雄,比出身更重要的是机遇,与其纠结不能改变的出身,不如好好想想怎样抓住发展的机遇。
作者列举了众多事例证明这一点,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比尔·盖茨的故事。我们所熟知的比尔·盖茨是一个喜欢计算机的天才少年,从哈佛大学退学,与几个朋友创办了一家名为微软的小公司,依靠勃勃雄心和卓越才华,成为软件世界的一代巨人。而作者更深入地去挖掘了故事背后的细节,他告诉我们,童年的盖茨就比较早熟,常觉得学校的生活枯燥无味,因此在他7年级的时候,父母竟然开明地让他从公立学校转到了一所私立学校。那时学校创办了一个电脑俱乐部,动用了3000美元买了一台计算机终端设备。不久之后,盖茨和他的伙伴们就控制了这间奇妙的小屋。盖茨一直称这段经历令人难以置信,要知道这是在1968年,3000美元可是一笔巨款,当时世界上能有多少中学拥有计算机终端呢?
盖茨还讲述了自己成长过程中几件幸运的事情,当他的奇妙小屋资金快花完的时候,刚好有位同学的父母在电脑公司工作,免费提供给盖茨工作机会,盖茨几乎就是在那里度过了中学所有的周末。幸运里还有一些并不起眼的细节,比如盖茨住的地方离华盛顿大学只需步行十几分钟,而那里刚好在凌晨三点到六点之间可以免费上机。比起盖茨感谢这些机遇的历练,如果当时错失了哪个时机,可能都不会有后来巨大的成功。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问:“我怎么看不到我的机遇呢?是不是我运气不够呢?”我们又该如何把握人生的机遇呢?在这本书当中,作者也给予了诚恳的启示。
首先,切勿眼高手低。刚刚我们说,连一代巨人比尔·盖茨都需要严谨地把握住一次次小的机会,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好高骛远呢?并不是表面裹着蜜糖、带着直接利益的才能称得上好运,好运也许只是做一个简单的PPT、参加一次讲座、参加一个不起眼的小项目。而且机遇来临的时候,往往伴随着一定的压力,挑战意味着我们要付出心血,这时候我们更应该把目光放得长远一点,抓住每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一件事情只有真正地去做了,才有成功的可能性,才能量变产生质变,成为出类拔萃的一类。
其次,要有与时俱进的思维。现在流行一句话:“年轻人赚的都是你看不懂的钱。”05年是电商的超级风口,很多人抓住机遇发家致富;13年,新媒体行业突飞猛进,创造巨大红利;18年,中国又掀起了医美风,跃居全球第二大医美市场。的确,我们身处的时代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信息每天爆炸性地增长,这要求每一个想成功的人都要有与时俱进的思维,让自己从事的行业紧跟社会发展的潮流,不要排斥新思想、新生事物。今天有人抓住机遇,玩抖音、开直播、开网红店,月入过万,这就是借了时代的东风,在大部分人没有注意之前抓住了最好的时机。所以从来没有落伍的行业,只有落伍的思维。
说到这里,我不禁要问一句:“那我们是不是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等待机遇到来就够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如果个人不努力,机遇的到来可能毫无意义。就好比风,对普通人而言只是疯,对于能利用它的人来说才是动力。
在《异类》这本书当中,作者带我们揭开那些天才人物的成功背后,除了智商和机遇,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巨大的付出和不懈的努力。这也是我今天想与大家分享的第二个方面。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自己的智商、自己的相貌,但作者的用意绝不是让我们心生无力,恰恰相反,作者清晰地告诉我们,我们可以选择的是不懈的努力,这是一个完全可以由自己控制的因素,也是每一个尚未成功的人现在最应该做的事情。
这里就涉及到了书中著名的1万小时定理,也就是国内商业精英罗永浩、吴军等人经常提到的一个名词,就是指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1万小时以上,基本上都可以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像前面讲到的比尔·盖茨,仅仅在中学时期,他每年花在编程上的时间就超过了1575个小时,就像盖茨后来所说的:“全世界不可能超过50个像我这样。”再比如音乐家莫扎特,从四岁开始学习作曲,到第一部作品问世,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单纯花在钢琴上的时间就超过了10年。
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世界上如果有100个人的视野获得巨大成功,那么至少有100条走向成功的道路。然而,这100个人都具有同一种品质,对待自己的事,有股不服输的狠劲和耐心,从不会半途而废。”由此可见,通往成功的路上,个人努力是多么重要。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一直特别幸运,只有一直特别努力。
不过,我们总是习惯羡慕别人的好运气,却很少去关注别人的努力。在现实生活当中,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远远达不到比拼天赋的地步。朋友们,请认真思考一下,对于眼下你正在发愁的事情,你是否努力到了问心无愧的地步呢?很多时候,不是没有机遇,不是没有运气,只是自己还不够努力。做人做事,最怕的就是没有尽力,却骗自己顺其自然。如果你还在犹豫付出会不会得到回报,不如真正地去花费时间做这件事情,你会发现,持之以恒的努力一定有看得见的收获。
讲完了机遇和努力,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另外一个重要因素——环境。
环境可以分为家庭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说到家庭环境,我想起了由黄磊、海清等人主演的热播剧《小欢喜》,引发了全民对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的大讨论。这部剧也努力教导着电视机前的家长们学会如何与孩子平和地沟通,展示着不同家庭教育导致的不同结果。而在《异类》一书当中,作者也用了很长的篇幅来证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在学校里,孩子们有相同的学习时间和环境,差异很小,但是每个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同,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举足轻重。在这本书当中,作者没有给我们熬心灵鸡汤,而是真诚地道出了社会的真实状况,指出了收入阶层不同导致的教育差距。有关贫穷会不会影响人的思维方式,社会上已经讨论得够多了,作者的观点是会,并且影响还不小。
作者做了一个有趣的数据分析,将560名美国公立学校的小学生分成家庭收入高、中、低三个级别,分别对他们的成绩进行跟踪调查。数据显示,在小学五年的时间里,穷孩子总成绩平均分要高于富孩子,稍微落后于中等收入家庭的孩子。但有趣的是,5年中每次暑假之后,成绩都会出现一次群体性波动,每次暑假后的开学考试,富孩子的阅读成绩都会出现大幅度的上涨,最多一次竟然高达15分,而穷孩子暑假归来的阅读成绩都出现三分左右的下滑。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作者做了一个调查,贫穷人家的孩子在假期里没有钱参加夏令营,甚至需要劳动来补贴家用,而富裕人家的孩子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加社会活动或旅行,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礼仪、演讲、舞蹈、游泳等等。尽管有时候是被父母逼的,但联想到之前说的1万个小时理论,你应该更能明白其中的差别。
这个例子让我们不禁产生了思考,富人家庭给他们后代留下的仅仅是社会资源和金钱吗?并不是,他们留给孩子更重要的是大量的生活资源、更好的家庭教育、更广阔的视野、更富足的精神世界。并不是说富人家庭的孩子就一定能成功,穷人家的孩子就没有机会登台,但我们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一点,父母的学识、教育方法严重影响着孩子们的社会认知。
因此,我们要向很多条件比较优越的家庭学习教育孩子的方式。首先,学会与孩子沟通,指导孩子更好地分配自由时间,依据孩子兴趣带他们去参加各种活动,力所能及地带孩子走出狭窄的生活圈子,让孩子的脚步踏出去,也是打开孩子们心灵的一扇门。其次,多听听孩子喜欢什么,这是很多家庭忽视的一点,很多家长只是一味地告诉孩子:“你要努力学习,你是爸爸妈妈一辈子的希望。”却从来不去关注孩子喜欢什么,这样不仅给孩子平添压力,久而久之亲子关系越来越疏远。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向很多高知家庭学习,多关注子女的兴趣,在启蒙时期就力所能及地进行培养,要知道孩子的天分能否被发觉,很大程度上依靠父母的关注。第三点,不要总把子女当小孩儿,要把子女当平等的朋友,少些愁苦的抱怨,少一些高姿态的指责,与孩子真诚地、平等地交流,让他们从小学会如何与权威、平等对话,主动提问、主动质疑,哪怕是在学校发现不公的现象,都能够以合理的方式向学校争取自己的权益。对家庭教育而言,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注意,这是作者给广大父母真诚的启示。
家庭教育如此重要,而社会文化环境更是不可忽视。不同的文化会对人的思维方式、人生选择产生重要的影响。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的成功模式与我们身处怎样的文化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我们的性格养成、成功路径其实深受自身文化的影响。
作者在书中提到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分别是荣誉文化、等级文化和稻田文化。荣誉文化多形成于高山草原地区,人们热衷于通过言行来表明自己不是弱者,坚决捍卫自己的名誉,像牧民过去依靠放牧为生,总是担忧自己的牛羊被人偷去,为了保证自己的财产不受损失,养成了好斗的本性。等级文化是指人们对待更高阶层的态度,对权威越重视,对更高阶层就越服从,这种现象在韩国尤其盛行,韩国人趋向于绝对服从权威,这也是上世纪90年代韩国飞机失事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其他机组人员即便发现异常,都不敢质疑机长。第三种是稻田文化,是一种在农耕活动中生长起来的文化,它从实践中来,以勤恳、务实、坚韧为特点,这种文化在中国就很常见。中国有句古话:“一年忙到头,吃穿不用愁。”数千年以来,中国农民深知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建立起了在勤劳基础之上的文化。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受到了稻田文化的影响最深,小到我们个人一年能工作3000个小时,大到我们国家以现今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的成功之路大多一步一个脚印,勤勤恳恳,强调个人努力能够帮助我们抓住机遇,走向成功。这种稻田文化中产生的精华,也就是我们的民族、我们的祖先给予我们最真诚的启示:勤奋是所有成功人士的共性,成功是依靠坚持不懈负重前行,别人花30秒就放弃的事情,你要花22分钟去思考的坚定信念,这是我们走向成功的道路上必须坚持的真理。
这就是我们今天与大家分享的重要内容。那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成功是一个复杂的因素,它就像织一匹华丽的布,需要选材、染色、人力、刺绣等各个方面一丝不苟的配合。在我们编织人生华彩的路上,机遇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行的路,只有把握住机遇,付出专注的努力,我们才能离成功越来越近。家庭文化环境也是影响我们成功的关键,家庭伴随我们走过了最关键的性格养成时期,它从源头上影响着我们能否成为奇才、异类。而文化环境是塑造一个人独特性的关键,文化的力量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
最后我想说,这个世界本无异类存在,只是有人在勤奋的路上利用了天时地利人和,才使自己成为了异类而已。
感谢收听,我是泥巴,我们下期整编经典读书会再为大家继续解读精品好书,记得收听哦。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很赞哦! (0)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点击排行
- 《生活的陷阱》以实用的方法和深刻的智慧,带你走出人生至暗时刻,找到内在满足与持久
- 投资必看《反脆弱》学会如何从不确定性中获利, 塔勒布的“不确定性”系列丛书 已被
- 斯坦福大学最实用的心理学课程《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压不死你的只会使你更强大!_
- 《什么都不做的习惯》如何通过休息提升生活质量? 不明原因的身体不适! 繁忙且压力
- 23分钟讲解《对大脑有害的12个习惯》
- 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自我保护《修复玻璃心》高敏感人士生存法则,帮助你获得内心的平
- 《自卑与超越》成人与青少年心理成长必修课,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超越自卑感实现
- 一然22分钟精读《终结阿尔茨海默病》全球首套预防与逆转 老年痴呆的个性化程序 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