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励志励志

习惯的力量

铛铛铃2025-08-30励志10人已围观

简介

今天为您解读的书是《习惯的力量》。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像我一样,每天下班回到家里,心里想的是:今天要去健身房锻炼一下,然后早点睡一觉,明天早起养成好习惯。可吃完饭消消食之后,看了下时间,发现离健身房关门的时间不早了,那今天就不去健身房了吧。现在离睡觉的时间还有几个小时,正巧追的那部剧昨天更新了,累了一天了,应该看一集电视剧放松一下。电视剧看完了意兴阑珊,剧情的发展似乎并没有那么激动人心,随手翻翻微博,看看朋友圈,已经晚上十点了。朋友这个时候正好发过来一条消息:“你在干嘛呢?”想了想,还有半个小时才是自己定的睡觉时间,很长时间都没有和朋友好好聊聊了,还是得寒暄一下。就这样,定下的早睡目标又延迟了一天。

我们一次一次地提醒自己早睡早起,一次一次地提醒自己坚持锻炼,可是一次一次地重蹈覆辙。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无法克制自己,让这些不好的行为不断重复呢?答案就是习惯。

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注意你的思想,因为它将变成言辞;注意你的言辞,因为它将变成行动;注意你的行动,因为它将变成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将变成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将决定你的命运。”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命运从一开始,在很小的事情上就被决定了。所以,塑造一些好的习惯,对人的一生是影响深远的。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畅销书作家查尔斯·都希格。本书一经出版,深受好评,得到了很多商界和政界人士的推荐。查尔斯·都希格用丰富的案例,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习惯的奥秘,揭示了习惯如何塑造我们的人生,以及我们如何能够改变习惯。接下来的时间,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习惯的力量》吧。

作者认为,生活中让我们无法克制自己,让不好的行为不断重复的罪魁祸首就是习惯。那么首先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到底为什么人们会有这么多习惯,以及这些习惯是怎么在我们身上运转自如的。

其实,习惯是大脑省电的一种产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下意识。一件事情重复多次以后,大脑就不用去管它了,从而形成了惯常行为。每天早晨闹钟响起,起床、穿衣、洗脸、刷牙,我们的大脑并不会去参与决策,是先穿衣服还是先起床,是先刷牙还是先洗脸。当你推门而出,开始新的一天,所有这些动作都在习惯的支配下,自然而然地完成了。这些就是习惯回路以及其中的奥妙。

可能马上就会有人问:“习惯回路是个什么东西?”我这就给你解释。习惯回路由三部分组成:第一,暗示。所有习惯都是由暗示引起的,是习惯的触发器。第二个叫惯性行为,是在暗示之后进行的一种习惯性的行为。第三个叫奖赏,进行了惯性行为之后,我们往往会得到相应的回报,像是得到了习惯的奖励。

你肯定觉得太抽象,下面我们就来找个具体的例子,来聊一聊习惯回路的运作方式。习惯回路到底怎么运作的呢?听个故事你就会明白了。

有一个叫查尔斯的人,他有一个习惯,每天下午都要到咖啡馆去吃几块曲奇饼干。慢慢的,这个习惯让她的体重整整飙升了十斤,这让她无法接受,“都是每天吃的那几块曲奇闹的”。但是她虽然知道吃曲奇会让她变胖,但却不能戒掉这个习惯。于是他开始研究自己的习惯,最后他惊奇地发现我们所讲到的习惯回路。

查尔斯发现自己这个习惯一到下午03:30就开始发作,而这个时间其实就是习惯的暗示环节。就像是我们一到周五,就开始畅想周末休息的生活一样。有了暗示之后,接下来的惯常行为就是从椅子上离开,去到楼上买一块曲奇,一边吃一边和朋友同事聊天。而习惯中最关键的部分还是奖赏,因为戒除曲奇瘾的根源,就是找到成瘾的原因,瘾究竟从何而来。

为了弄清楚瘾究竟从何而来,查尔斯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代替吃曲奇。最终他发现,和同事聊天扯淡才是曲奇瘾的根本来源。于是他以后每天03:30想要吃曲奇的时候,就改成去休息室和同事聊聊天,胡侃一番,曲奇瘾也就自然而然地戒掉了。这就是习惯回路运作的基本法则。

我们从大脑的角度拆解了习惯养成的秘密后,第二部分的内容,我们就来说说怎样巧妙地利用这个习惯回路来养成某个好习惯。

刚刚我们已经了解了习惯养成的过程,就是把暗示、惯性行为、奖赏三个要素串成习惯回路。所以,如果您想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首先你得保证要凑齐这三个要素。

举个例子,众所周知,刷牙需要牙膏,但是刷牙习惯的普及和牙膏的推广,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有趣的过程。那么,全民刷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这里有一个关键人物霍普金斯,他是19世纪初美国一家广告公司的高管,是广告界的大咖。有一天,他从朋友那里得到一个叫牙膏的产品,有一种带有薄荷味且泡沫丰富的混合物,他称之为“白速得”牙膏。他的朋友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商机,并想找霍普金斯帮忙做宣传广告。经过一系列骚操作,最终霍普金斯让刷牙成为大家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首先,霍普金斯找到了一个暗示。他翻阅了很多牙科类的资料,发现牙齿上有一种牙菌斑,他称之为“垢膜”。于是,霍普金斯将“白速得”牙膏宣传为美丽的缔造者,用它来对付垢膜。也就是说,垢膜是一种暗示,它可以成为一种习惯的诱因。

没多久,各个城市就贴满了“白速得”的广告,就像电视里面播放的牙膏广告一样:一位美女在使用该牙膏之前,牙齿黄黄的,经检测含有大量的细菌,而当她使用了该牙膏之后,牙齿不仅变白,笑容也变得更加自信好看了。当人们看到这则广告后,通过刷牙带来的奖赏时,也让自己笑起来变得更加自信迷人。如果只需要一支“白速得”的牙膏就可以达到效果,那人们必定趋之若鹜,相继购买。

当时在广告宣传的一周内还无人问津,第二周还是如此,从第三周开始,人们对“白速得”的需求远超过了该公司的生产量。3年之后,产品销往世界各地,成为当时最畅销的产品之一。“白速得”的成功推广,让霍普金斯赚了100万美元。他说,其关键就在于他已经了解到正确的人类心理,普及牙垢膜的概念,本质上就广泛地埋下了刷牙的线索和奖赏。

但事实表明,除了这两条外,还有一条容易被忽视的微小规律来建立一个习惯,就好比人们从对甜品难以抗拒,到让晨跑成为其毫不费力的惯常行为一样。这条重要的规律就是渴求感。一项研究表示,通过健身能够释放工作中的压力,或改善因上班长期久坐导致的腰酸背痛,这种感觉很好,使得他们变得越来越期盼,并渴求运动时产生的内啡肽和其他神经化学物质。而有的人通过跑步积累的步数和路程,让自己产生成就感,这种对身体和心理的奖赏,足够让体育运动变成一种习惯。

众多研究表明,单只有暗示和奖赏,不足以发展成为一种习惯,还得加上一种渴求感,这个回路一旦形成,习惯并不难建立。还是以前面提到的牙膏案例来说,“白速得”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创造了一种渴求感。与其他牙膏的不同之处在于,“白速得”加了一种柠檬酸、薄荷油以及其他物质,这种清新的味道,能够让牙齿感受到丝丝清爽凉意的刺激感。在使用过这种牙膏之后,一旦没有使用,感受不到这种清爽凉意的感觉,心里就会感觉没有刷干净,从而觉得口腔不干净,渐渐的刷牙就变成了一种习惯。

找到触发渴求的方式,能够帮助你尽快形成一种习惯。如果你想让自己去运动,那么先选择一个暗示,比如暗示自己每天下班,或者一醒来就去健身房,或者是到其他地方跑步,然后找到一个奖赏,每跑一次就奖励自己一杯奶昔或者酸奶等。想想奶昔,或许你会感觉到自己身体里涌出的内啡肽,让自己去预期奖赏的出现,最终这种渴求会让你每天更想去健身。

前面说的是,如果我们想要一个好习惯怎么办。但是生活中最令人糟心的,还是那些我们不自觉养成的坏习惯。坏习惯可以改变吗?作者认为是可以改变的。

第三部分,我们说一下如何改变坏习惯。这本书强调,改掉一个坏习惯的方式是替代坏习惯中的惯常行为,旧瓶装新酒,你得把自己倒干净。具体怎么做呢?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威尔逊是一个嗜酒如命的中年男子,他第一次喝酒是在他25岁参加的一个聚会上,当时感觉味道好极了。在那之后,他只是偶尔喝酒。真正让他走上酒鬼之路的,还是因为他所购买的股票大跌,婚姻也开始出现问题,为缓解压力及逃避现实的苦恼,他选择用酒精来麻痹自己。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他想戒掉酒,重新开始新的生活。最终他在一家高级戒酒中心,用药物治戒掉了他的酒瘾。虽然在戒酒过程当中,会有一种无数虫子钻进皮肤的痛苦感觉,所幸他坚持到了最后。

为了帮助更多的想戒酒的人,他在余生创办了一个匿名戒酒互助社的活动,且这个活动最后变成了世界上最大、最知名的能成功帮助人改变习惯的组织。这个组织是怎么做的呢?威尔逊所创建的组织,要求每位戒酒参与者连续参加90天见面会。在见面会期间,每个人列出自己想喝酒的原因,找到他们从酒中获得的奖赏。他们发现自己有的是因为心情低落,用酒精麻痹自己以逃避现实,或是缓解当时的焦虑以及孤独感,而酒则使他们全身心得到放松,久而久之,喝酒便成为他们生活当中遇到不顺时的一种习惯。

为此,匿名戒酒互助社在大家聚齐时,找些事情让戒酒者做来建立新的惯常行为,让他们每天晚上有事可干,而不是酗酒。他们在聚会时放松自己,谈论彼此的焦虑,事件的诱因和回报还是一样,只是行为改变了。

又比如你想戒烟,首先应该找到你想抽烟的原因,是因为心情不好,还是仅仅因为尼古丁获得的刺激感,还是说为了社交不得不吸烟。如果仅是想获得尼古丁的刺激,不妨用有同样效果的咖啡来代替。找出香烟相关的暗示和奖赏,然后用具有相同回报的惯常行为来代替,这样成功戒烟的机会就更大。

所以作者认为,如果你想改变一个坏习惯,就必须找到另一个好习惯来替代,而且当你和一个群体一起努力时,改变的成功性会大大提高。所以,当你想改变一个让自己痛恨已久的习惯、缺点时,不妨到身边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比如当前流行的读书会、跑步群、户外活动等。即使没有找到相应的群体,你也可以作为发起人创建一个组织,带领大家一起来完成。比如,如果您喜欢看电影、写影评,你就可以加入许多影评群,通过在群里面的打卡活动,让你撰写影评的行为得以进行下去,而不是被懒惰所打败。

到这里,这本《习惯的力量》的重点部分内容就讲完了。我们最后再来总结一下:习惯是大脑省电的一种产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下意识。一件事情重复多次以后,大脑就不去管它了,从而形成惯常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就是把暗示、惯性行为、奖赏三个要素串成习惯回路。改造一个坏习惯的方式是替代坏习惯中的惯常行为。

培根在论说人生时指出,习惯是一种多么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一切天性和诺言都不如习惯有利。从小到大,我们听过许多类似的格言、警句、名人名言,每听一次,都让我们热血沸腾、跃跃欲试,结果呢,维持了一星期以后,一切归于沉寂,生活毫无变化。究其原因,就是我不知道习惯是怎么形成的,应该如何去改变习惯,所以我失败了。

而《习惯的力量》就是这样一本十分具有开创性的书籍,他为我揭开了习惯的神秘面纱,解答了我心中多年的疑惑。我们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一度深以为然,然而作者查尔斯·都希格告诉我们,习惯的力量很强大,我们不可能忘掉坏习惯,然而习惯本身也很脆弱,完全是可以被忽略、改变或者替换的。战胜坏习惯的方式是学习新的、更好的习惯,习惯是可以被改变的,只要按照书中作者、教授的方法去实践,你就可以接触到一个崭新的世界。

这本书仿佛是黑暗之中的一缕黎明的曙光,给你指明了美好未来的方向。相信自己,只要你朝着正确的方向,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付出了正确的努力,没有什么是不能被改变的。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聆听,我是泥巴,下期读书会我们继续一起解读精品好书,记得收听哦。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很赞哦! (0)

上一篇: 向前一步

下一篇: 世界秩序

发表评论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