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心理心理

《这才是心理学》将真正的心理学研究从伪心理学中区分出来,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理

铛铛铃2025-08-07心理22人已围观

简介

  大家好,欢迎来到听书享富,祝大家享受愉快的听书时光。今天我们解读的书《这才是心理学》,这本书的中文大约有25万字,我会用大约20分钟的时间,和大家解读这本书的精髓,探讨什么才是真正的科学心理学。

这本书的作者是基斯·斯坦诺维奇,他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人类发展与应用学的心理学教授,以前还曾担任过加拿大应用认知科学的首席科学家,并且在2012年获得了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斯坦诺维奇写过很多畅销书,比如大家熟知的《超越智商》《机器人叛乱》,而今天我们要解读的《这才是心理学》,这本书早在1983年就完成了第一版,出版30多年来广受欢迎,被人们称为心理学入门的经典之作,全球有300多所教育机构采用了它,到今天已经出版到第九版。这本书的英文版书名叫做“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直译成中文就是“如何清晰地思考心理学”。这本书其实第一次被引入国内的时候,它的书名是,翻译为《与众不同的心理学》,引进到第八版的时候,又改名为《对“心理学”说》,不到第九版,中文书名才改为现在的《这才是心理学》。

作者斯坦诺维奇认为,我们普通大众对心理学有很多误解,每个人都需要更多了解真正的科学心理学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今天就让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讨论这个话题:第一,什么是科学的心理学;第二,为什么很多流行的所谓心理学其实是伪科学;第三,我们对科学心理学常有的两个误区是什么。让我们一一来看。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条,什么是科学的心理学。说到心理学,我们很多人其实了解的并不多,甚至会觉得研究心理学的人久了,自己的心理都会有问题。更糟糕的是,很多媒体的报道其实也是错误的,让我们对心理学的误解就进一步加深。比如媒体会把星座作为心理学的话题进行讨论,甚至把一些超自然现象也归入到心理学的范畴当中,这些其实都源于人们对心理学并不了解所导致的。

不过与此同时,还有一种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如果你问一个人,他知道的心理学代表人物是谁,他可能90%的情况下会回答弗洛伊德。可以说,弗洛伊德和那些频频在媒体上出现的通俗心理学,很大程度上定义了公众心目当中的心理学。弗洛伊德声名远扬,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心目中关于心理学的概念,可同时也造就了很多我们对心理学认识上的误区。人们并不知,弗洛伊德的研究方法已经完全不能代表现代心理学家是如何工作的。例如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研究中是没有控制组做对照的,所以控制组是说,你不能看到一个天天用电风扇吹小树苗,结果半年后小树苗长大了,就能证明电风扇吹风对小树苗成长是有帮助的,就是在同样的地点,用同样的条件栽种一个相同的小树苗,但你不用电风扇吹,看看半年以后小树苗是不是也一样长大,如果小树苗一样长大,就说明之前的结论可能有问题,不一定是风扇吹高了小树苗,这就是控制组的作用。而弗洛伊德当时的研究是都没有控制组的,而且弗洛伊德还认为,个案个例的研究其实就能够证明一个理论是否合理,而这样的研究方法早已被现代心理学证明是不可靠的。而弗洛伊德就是基于这些并没有可靠、可重复的因果关系的研究,得出了一套非常复杂的理论构架,而这个理论构架似乎能解释人们的一切行为,结果这些理论却无法被证明。所以在今天,绝大多数的现代心理学家并不认可弗洛伊德,比如美国的APA,也就是美国心理学会当中,只有不到10%的会员认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而在另一个主要的美国心理学组织APS,美国心理协会当中,认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人不高于5%

那你就会好奇,既然媒体上讲的这种心理学不是真正的科学心理学,弗洛伊德心理学也不是真正的科学心理学,那什么是科学的心理学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心理学,它其实是一门以数据为基础的,用科学方法研究人和动物所有行为的学科,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用科学的方法。我们很多人觉得心理学的研究其实很肤浅,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关于人的行为的理论,你想我们日常生活就有很多谚语,是在描述我们人的行为规律,比如“有奶便是娘”,还有“三岁看老”等等。可是现代心理学他就不这么做,他跳出了我们个体经验的界度,而是基于严谨的科学规范和标准,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要的就是确保所有的结论是真实可信的。如果科学家要提出一个“有奶便是娘”这个结论,那他就不能凭经验,而是要进行实验研究。有科学家就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给一组刚出生的小猴子两个妈妈,一个妈妈呢是铁丝做的,可是它能提供奶水,另一个妈妈是这个柔软的毛绒玩具,它不能提供奶水。那如果按照“有奶便是娘”的理论,小猴子应该更喜欢铁丝妈妈,可是实验发现,尽管小猴子要去那个有奶的铁丝妈妈那里喝奶,除了喝奶之外,其他时间它更爱到毛绒玩具妈妈那里去。因此,心理学家就证明“牛奶变性阳着”各个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情感的因素对孩子也很重要。所以,科学心理学就是一个建立在科学研究方法基础上的学科。

一旦用科学研究的标准来要求心理学,我们就会发现,有些我们以为心理学家在研究的问题,其实他们并不研究,而有些我们以为不是心理学家做的事情,但是心理学家却在研究。比如很多人就会问,哎,你是心理学家,那你知道我现在心里在想什么吗?你说人心本来是善良的呢,还是邪恶的呢?人的心灵本质到底是什么呢?他是灵魂吗?还只是一种意识状态呢?你像这些问题,虽然听起来似乎是心理学家应该去研究的,它事实上是现代心理学家并不回答的问题,或者更确切地说,这些问题不在他们研究的范围内。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呀,科学研究它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科学研究的对象必须是一个可以实证的问题,就是说这个问题,他能够在真实的世界中进行观察,而且能够对这个结论进行检验的。你像人性本善或者本恶这样的问题,它基本上是一个无法进行实证的问题,它更多的是一个哲学问题,而不是一个科学问题。

有人可能会提出疑问,你研究心理学,连这些最基本、最本质的问题都没有搞清楚,那你如何推进心理学的发展呢?这个问题早在对心理学是否为一门科学提出质疑的时候,就有人提出,这个观点被哲学家波普尔称为本质主义。本质主义者认为,我们必须从内在本质上为事物或现象提供终极解释,才能构建良好的科学理论。但实际上,科学至少在现阶段无法提供许多终极问题的答案,甚至将来也不一定能,但这并不意味在缺乏终极答案的情况下,科学研究就没有意义。就拿物理学来说,地球引力是一个例子,我们至今仍无法确定其本质是什么,地心引力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两个物体之间会发生相互吸引,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本质至今没有确切答案,但物理学仍然在没有理解引力的终极解释的前提下,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心理学所处的情况类似,我们不清楚某些心理现象的本质是什么,但仍然可以进行科学研究。事实上,心理学家不是本质主义者,而是操作主义者。操作主义者依据可观察到的事实进行工作,这些观察到的事件是可量化的,他们通过量化的数据来进行研究。因此,为了让他们的研究变得可测量,他们需要重新定义一些心理现象,以便将其定义为可操作的内容。当心理学家这样做时,通常会对大众理解的日常心理学概念进行重新定义。例如,我们通常认为焦虑是一种不舒服、紧张的感受,这是一种非常个人的和难以量化的体验,因此,心理学家会为焦虑这个概念提供可操作的定义,如使用调查问卷结果或生理测量的指标。一旦对焦虑等概念进行了可操作的定义研究,就能够像物理学一样进行定量实验和研究。心理学家也需要在实验室中进行研究,例如,巴普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是通过实验研究得出的,而非简单的摇铃让狗流口水的实验,他建立了严格的实验室,以确保不受外部干扰,巴普洛夫对狗的唾液分泌进行了精确测量,以获取条件反射的结论。因此,心理学家像物理学家一样,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研究,这也是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重要特点。这一段内容强调了心理学的科学性和其与物理学的相似之处。

希望这次的修订和重新排列满足了你的要求。任何科学都具备三个特征,首先,科学研究解决问题,其次,它采用系统的实证主义方法,也就是说,他研究的事物必须基于可观察的事实,而不是简单的纯理性思考,最后,科学的知识必须是公共的,这意味着这些发现必须是可重复检验的,其他科学家应该能够使用相同的方法来产生相同的结果,只有可重复的发现才能称之为公共知识。现代心理学正是建立在这三个科学要求的基础上,才取得了真正的快速发展。

但是,如果我们用这些科学标准来评估市面上广泛流传的很多所谓的心理学内容,我们会发现许多其实是伪科学。伪心理学通常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自我包装成心理学的伪科学,例如心灵感应、意念移物、轮回转世等,并不是说心理学家对他们有偏见,不进行研究,而是这些领域过去已被多次研究,结果证明他们不可靠,这就是一类伪科学。另一类为心理学,是所谓的心理自助类读物,不是所有心理自助书都是伪科学,但有相当一部分属于伪科学,这些书声称发明了一些新疗法,可以快速减肥或迅速结交女朋友等,尽管这些书销量巨大,但他们的结论往往站不住脚,很多人仅仅依赖个别案例或少数病例研究,就声称取得了突破性发现。这些所谓的伪心理学之所以能流行,是因为他们经常采用我们大众难以识别的伎俩。接下来,让我们探讨他们使用的欺骗手法。

首先,伪心理学中的一个常见手法是所谓的不可证伪性,这意味着提出这个理论的研究者声称,他们的结论无法被证明是真实的或虚假的。举例来说,在美国著名的脱口秀节目奥普拉秀中,曾经请来一位人类潜能研究所的所长,分享他的理论,这所长声称,人的生命进程与他们在家庭中的出生顺序有关及排行老大、老二等,这将影响他们的命运。有一个观众提出问题,询问为什么他的哥哥如此拼命工作,几乎不顾家庭追求成功,所长问,这个哥哥在家里的排行是老几,观众回答说,老大,所长解释道,因为在家庭中,老大通常承受着父母最高的期望和重视,因此老大有更多的动力来追求成功,这种动力被称为期望上弦的动力。但另一个观众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的哥哥也是老大,但却没有表现出同样的拼劲,甚至辍学并追求不成功,所长解释说,这是因为哥哥的期望上学的动力被某种原因中断了,导致他对父母的期望产生了抵抗,表现为自暴自弃。这个例子展示了伪心理学中的一个常见特征,即不可证伪性,不管实验结果是否与理论一致,都可以找到解释来支持这个理论。这类伪心理学与科学方法不符,因为他的结论不能被证伪,这也是现代心理学家抛弃弗洛伊德理论的原因之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可以解释几乎一切,但也因此无法被证伪,因此不符合科学要求。

第二种伪心理学的常见手法是利用个案研究的证词来支持理论,这包括那些声称通过心理学方法治愈抑郁症或减肥的产品,他们常常请受益者出来分享自己的经验,宣扬这种方法的有效性。但是,个案研究不能作为充分的证据,因为它可能受到安慰剂效应的影响,有时候,受益者可能并不是因为治疗方法的效果,而是因为心理暗示或自愈,此外,那些没有受益的人往往不会出现在公开场合,因此,这种证词不足以支持一个理论的有效性。

第三种伪心理学的常见手法是声称内容不能泄露,只有特定的人才能体验到,如通灵术和超自然力,但一旦科学家用科学方法来研究,将环境因素严格控制,这些所谓的超能力往往失效,这些理论通常无法成为公共知识,因为其他人无法验证它们。此外,伪心理学还包括其他一些手法,如混淆相关性和实验条件设置不严密,这些手法可能使不靠谱的理论看起来科学。伪心理学的流行往往是因为它刺激了大众的兴奋点,符合传播学的规律,因此,我们有时会把伪科学当成真实的,但实际上,真正的科学心理学仍然面临着误解和质疑,这是为什么呢?

所以今天我们的第三个话题是大众对科学心理学存在的两个误解。第一个误解是,人们常常怀疑心理学家进行实验的意义,有些人认为,心理学实验看起来与日常生活毫无关系,实验室环境和研究条件设置也不会在现实世界中出现,因此质疑这些实验的结论是否有用。例如,有一位科学家在黑屋子中放了两盏红灯泡,研究眼球的反应变,引来了批评者的怀疑,批评者认为,这种实验室环境与日常生活无关,红灯泡对他们的生活没有意义,但作者解释,科学研究分为两种类型,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成果直接用于提高社会效益的产品或应用中,比如战斗机的研究,而实验室中的基础研究旨在发现或验证某些理论,有时只是确认一个理论的细节或可靠性,基础研究的价值在于,只有经过反复验证的理论,才能成为可靠的工具,例如,巴普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后来成为心理疾病治疗方法的基础,有些看似与生活无关的研究,在未来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价值,例如,那个在黑屋子中看红灯的研究,在几十年后也应用于治疗夜盲症,在二战期间,英国飞行员佩戴红色飞行眼镜,可以加速按适应的过程,这项实验的结论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应用。因此,尽管一些实验看似与日常生活无关,但它们通常在未来为社会带来价值。

另一个大众对科学心理学的误解是研究结论与亲身经验的不一致,有时,学生可能会质疑心理学老师讲述的心理现象,因为他们的亲身经历与老师的教材不符,类似的困惑也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例如,吸烟有害健康,但有人提出反例,认识到吸烟者中也有长寿的个体,这种情况的解释在于,心理学、社会学和医学等学科的结论通常是基于概率的,他们可以预测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而不代表每个个体都会符合这些结论,心理学的结论通常是概率性的,样本越大,结论越准确,但是,大多数人很难用概率思维来思考问题,当他们看到具体的案例时,他们通常会忽略概率信息,因此,理解科学心理学需要理解如何使用统计和概率思维来解释研究的结论。

好了,下面是本书的主要内容回顾。首先,什么是科学心理学,科学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和行为的学科,它应用了科学研究的原则,科学心理学有三个特点,首先,他研究那些可以被解决和观测到的问题,其次,它应用了系统的实证主义,最后,它所产生的知识应该是公共知识,可以被传播和证伪。其次,伪科学通常不满足这些特点,他们常常采用各种手段来迷惑我们,那么,如何识别伪科学呢?通常,我们可以观察三种常见的伪科学套路,首先,伪科学往往会同时支持正面和反面的观点,无法被证伪,其次,他常常依赖大量的个例研究,来支持自己的结论,但这可能是MVG效应多重验证问题导致的,此外,伪心理学的结论通常不能成为公共知识,答案总是掌握在极少数人的手中。最后,要理解科学心理学,我们需要解决两个困惑,第一个困惑是,许多心理学研究看起来与现实生活没有直接关系,似乎没有用处,这是因为大部分的心理学实验室基础研究,而不是应用研究,第二个困惑是,心理学的一些结论与我们的日常经验或观察相矛盾,这是因为心理学的结论通常是概率性的,他们只能描述绝大多数情况下发生的情况,但不能保证在每个具体个体身上都能一一应验。

以上就是本书的全部内容,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和关注,请订阅听书想富的频道,点赞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这个宝贵的知识,让我们共同将智慧与实践相结合,实现自己的财务目标,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谢谢大家,我们下期见。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很赞哦! (0)

发表评论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