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经济经济
《远见:用变革理论预测产业未来》以更广阔的视角看待行业变革,系统化方法预测市场动
铛铛铃2025-08-02【经济】16人已围观
简介
你好,今天我们聊《远见:用变革理论预测产业未来》。
这是一本关于商业战略的书,能帮我们更好地理解行业变迁,并抓住其中的机会。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方法,通过变革理论来分析和预测行业发展。这个理论分为三个步骤:识别行业变化的信号,分析竞争格局,以及评估不同公司的战略选择。
接下来,让我们进入本书的核心——变革理论。这套理论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识别变化信号,也就是如何发现行业中的新机会。
第二步是分析竞争情况,从多个角度来评估一家企业的优势和劣势。
第三步是评估各方的战略选择,以理解不同公司的策略是否奏效。
首先,识别变化信号是发现新机会的关键。根据作者的理论,创新主要有三种类型:创造新市场的破坏性创新、高端维持性创新和低端破坏性创新。
让我来解释一下这三种创新:
创造新市场的破坏性创新,是指开发全新产品,帮助人们更便利地完成工作,吸引新的用户。
高端维持性创新,则是通过改进产品和服务,来满足顾客的高期望。
低端破坏性创新,则针对对性价比敏感的消费者,开发出更适合他们的产品。
这三种创新对应了三类客户群体:非消费者、需求未被充分满足的顾客,以及对产品要求不高的顾客。我们所说的过分满足,是指产品功能超出客户实际需求。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三类客户及其对应的创新机会。
先说非消费者,满足非消费者需求可以创造全新的市场。非消费者是不购买现有产品的人,因为他们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对于这样的群体,公司可以通过开发新产品来吸引他们,这就是创造新市场的破坏性创新。书中提到一个案例,在19世纪70年代,许多人需要远距离通讯,但当时大多数人只用写信。虽然有电报,但因操作复杂,许多人选择放弃。这时,电话出现了,吸引了那些不使用电报的非消费者。
接下来是需求未被充分满足的顾客。通过提供更高端的产品,公司可以吸引这些顾客。高端市场的消费者通常要求很高,他们需要更好的解决方案。作者指出,未被充分满足的顾客常对当前产品感到失望,觉得它们在某些功能上不够优秀。媒体评论也常提到,如果某个产品增加了一些特定功能,那就更好。因此,如果公司能围绕这些顾客最看重的特性,打造出更高级的产品,就能通过这种高端维持性创新吸引到他们。书中举了一个20世纪80年代的例子,当时有线电话已经普及到大多数美国家庭和办公室,人们可以随时拨打电话。然而,有些人希望能在移动中使用电话,因为公共电话不够方便,且通话质量差。这样,他们对更好的移动通话体验有强烈需求,愿意为此支付更多。最终,移动电话的出现满足了这部分顾客的期待。
说完未被充分满足的顾客,再来看第三类——过分满足的顾客。这类顾客背后也隐藏着机会,因为如果你能推出替代品,这些原本被过分满足的顾客可能会转向更适合他们的新产品。那么,为什么会有过分满足的顾客呢?随着公司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价格也随之上涨。在某个点上,部分顾客会抱怨新产品太复杂,不愿为新功能买单。此时,他们从产品迭代中获得的价值减少,这就显示他们已经被过分满足了。当公司识别到这个信号时,就能抓住新的增长机会。作者指出,这些顾客之所以继续使用现有产品,往往是因为没有其他选择。若有公司能提供更便宜或更便捷的产品,这些顾客很可能会改变选择。一个例子是美国的MCI电话公司,20世纪70年代,尽管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提供了不错的服务,但价格过高。MCI则提供了一种新服务,只需拨打22位数字代码,即可通过MCI网络享受更低价的通话。这种价格策略迅速扩大了MCI的客户群。
在这三类顾客群体中,作者建议特别关注第二类,即未被充分满足的顾客。他们对现有产品不太满意,往往愿意为新产品付费,是测试新产品市场接受度的良好指标。
总之,识别变化信号需要了解创新的根源,包括行业用户的变化及新机会的识别。
变革理论的第二步,是分析现有公司的优势和劣势。作者提出,我们可以从资源、程序和价值观这三个方面,来判断公司在行业中的优势和劣势。
先说资源,这是指公司能买卖的资产,比如设备、人才、技术、资金,甚至品牌声誉。就像你拥有的各种工具,帮助你完成不同的任务。
接下来是程序,这指的是公司如何运作,比如开发产品、市场营销和销售的方式。程序就像是一套操作指南,告诉公司该如何高效运作。
最后是价值观,指的是公司在分配资源时所依据的标准,不是道德上的,而是商业上的优先级,比如更愿意投资高利润业务。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一家公司表现出色的地方、薄弱点和潜在的盲区。
我们拿微软举个例子,他们拥有大量的人才、技术、资金和像Windows这样的品牌。微软的程序涵盖了软件开发、市场分析和产品分销等多个方面。至于他们的价值观,微软通常会把资源优先投入到高收益、高利润的项目中。这也解释了为什么LINUX能够迅速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而微软没有立即跟进。不是因为微软缺乏资源或程序,而是他们的价值观使得他们专注于更赚钱的项目。
那么,我们如何识别公司的资源、程序和价值观呢?
对于资源,关键是要区分有形和无形的,比如技术和品牌声誉。一个公司可能通过某些策略来转化资源类型,比如苹果利用其品牌吸引供应商,从而在谈判中占据优势。重要的不是公司拥有什么,而是他们能有效地利用多少资源。
接下来是程序,识别起来要比资源复杂。程序是将资源转化为产品或服务的具体流程,包括互动、协调、沟通和决策的方式。因为这些程序通常设计得很高效,贸然改变可能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作。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公司如何在扩展业务中一再解决问题,来了解他们的程序。例如,中国移动需要建设和维护复杂的电信网络,而苹果需要持续开发和销售新产品,这些程序和公司的行业特性密切相关。
最后是价值观,它指导公司如何分配资源和设定程序,这影响着员工的决策,例如联系哪个客户、推销哪种产品,甚至高层的投资决定。通过公司的收入来源、成本结构和核心客户,我们可以识别其价值观。举个例子,当LINUX刚出现时,微软没有立刻跟进,因为LINUX系统不是微软的主要业务,它的用户也不是微软的主要客户群体,当时LINUX不符合微软的商业优先级。不过,到了2015年,云服务成为微软非常重视的领域,他们开始涉足LINUX相关业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因为微软调整了他们的商业策略,以适应新的重点领域。
好的,接下来我们进入变革理论的第三步,判断各家公司策略是否合适。作者把行业竞争者分为两类:希望抢占市场的新人企业,以及已经站稳脚跟的大公司。两者之间的竞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我们可以看看他们的决策是否合理。
第一个阶段是新人企业的准备阶段。新人企业想击败大公司,必须先做好准备。他们需要决定是做新产品,开辟新市场,还是改进现有产品,从市场中分一杯羹。作者建议,一般来说,开辟新市场会是更好的选择。不过,如果两家新人企业都想通过新产品占领市场,一家认为未来市场会很大,而另一家在验证几个关键因素后再决定,你觉得谁更可能成功?作者认为第二家更稳妥,因为如果没有任何证据就盲目乐观,可能只是空想。企业通过分步骤的决策,先小规模测试,然后逐步增加投入,这种做法更为可靠。历史上有很多企业因为没有验证假设就投入巨资,结果失败了,比如90年代许多美国公司在互联网行业栽了跟头。
接下来的阶段是新人和大公司正面对抗。新人企业需要创建一个全新的价值网络,而不是依赖大公司的体系。价值网络就是公司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和关系,比如与供应商、客户和其他合作伙伴的联系。为什么新人不能直接复制大公司的网络呢?因为如果这样做,大公司可以轻松进入这个新领域,并凭借自身优势迅速击败新人企业。比如美国无线电话公司,在刚起步时意识到,如果完全依赖有线电话公司的网络,他们会很容易被打压。于是,他们创造了自己的网络,比如用户只能和其他无线用户通话。虽然这限制了用户群,但找到了更精准的市场定位,价格也更低,最终成功地培养出自己的市场。
最后一个阶段是大公司如何回应新人的挑战。大公司不会坐以待毙,他们也会反击。一个好的策略是大公司主动进行自我颠覆,比如创建独立的公司来尝试新业务,正如IBM和惠普在各自领域所做的那样。要判断这些大公司是否采取了这种策略,你可以关注行业新闻,看他们是否成立了独立的新公司,然后用之前提到的资源、程序和价值观来评估这些新公司的潜力。
总的来说,要评估各方的战略决策,需要看看新人和大公司在准备、竞争和回应三个阶段的表现。如果新人在准备阶段没有验证市场假设,在竞争阶段没有创建新价值网络,可能会失败。而大公司如果不主动创新,也可能会被淘汰。通过分析这些阶段,你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企业的决策是否明智。
好的,关于《远见:用变革理论预测产业未来》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我们就讲完了。
总结一下,作者认为,通过变革理论的三个步骤——识别行业变化、评估公司优势劣势、判断战略选择,就可以预判一个行业的未来。
首先是识别行业变化,你需要关注行业内的变化,这通常表现为用户群体的变化。了解用户需求的变化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们直接影响市场的趋势和方向。如果你能够及时识别这些变化,就能发现新的市场机会或潜在的威胁。
接下来是评估公司优势劣势,你需要分析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这通过评估其资源、程序和价值观来实现。资源指的是公司拥有的各种资产,程序是公司运营的方式,而价值观反映了公司做出商业决策的标准。这三者共同决定了公司的竞争力和在市场中的表现。
最后是判断战略选择,你需要评估各家公司所采取的战略是否合适,这包括观察市场中的新进入者和现有大公司在不同阶段的表现。新进入者可能通过创新来开辟新市场,而大公司可能会通过调整策略来应对挑战。分析这些策略,能够帮助你判断公司能否成功应对行业变化。
不过,理论发展到今天,使用变革理论来预测行业未来确实很有见地,但也不免存在一些缺陷。首先,它有时候可能太依赖于历史数据,而这些数据未必能完全反映快速变化的市场动态。此外,外部环境因素如政府政策的变动、经济波动等,可能对行业产生重大影响,但这些因素在变革理论中可能被低估。在评估公司优势劣势时,往往会涉及很多主观判断,比如对公司价值观的理解可能会有所偏差。而且,市场竞争环境是非常动态的,新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快速出现,可能会打乱原有的市场格局。
要让这套变革理论更有效,我们可以加入实时数据的分析,密切关注政策和经济等外部因素的变化,并且听取多角度的意见来减少主观偏见。这些改进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预测行业的未来趋势。
当然,尽管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变革理论依然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工具。它提供了一个结构化的方法,来分析行业变化、评估公司并制定战略选择,让我们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保持敏锐的洞察力。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的主要内容了。关于这本书,我摘录了一些书里的实用建议,来帮助我们识别和抵制认知操控,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一、技术上的进步很少是线性的,它们通常会在某个点上发生跳跃。
二、破坏性创新通常起源于低端市场,那里利润微薄,对大公司来说毫无吸引力。
三、在破坏性技术变革中,需求并非来自主流客户,而是来自边缘市场。
四、成功的企业之所以会失败,往往是因为他们过于执着于满足当前客户的需求,而忽视了来自市场边缘的破坏性创新。
好啦,感谢您又听完了一本书,希望今天的内容对您有启发,我们下期见。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很赞哦! (0)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点击排行
- 《生活的陷阱》以实用的方法和深刻的智慧,带你走出人生至暗时刻,找到内在满足与持久
- 斯坦福大学最实用的心理学课程《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压不死你的只会使你更强大!_
- 投资必看《反脆弱》学会如何从不确定性中获利, 塔勒布的“不确定性”系列丛书 已被
- 《什么都不做的习惯》如何通过休息提升生活质量? 不明原因的身体不适! 繁忙且压力
- 23分钟讲解《对大脑有害的12个习惯》
- 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自我保护《修复玻璃心》高敏感人士生存法则,帮助你获得内心的平
- 《自卑与超越》成人与青少年心理成长必修课,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超越自卑感实现
- 一然22分钟精读《终结阿尔茨海默病》全球首套预防与逆转 老年痴呆的个性化程序 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