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励志励志

《能力陷阱》能力是优势也是陷阱,真正的成长来自于超越现有能力的边界

铛铛铃2025-08-02励志17人已围观

简介

  你好,今天我们聊的书是《能力陷阱》。

  这本书向我们传递的一个核心观点是:要成为出色的领导者,需要从外到内的改变。这个从外到内听起来有点反常,因为我们通常认为,一个人要进步,需要通过自省和反思,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努力改变,这是从内到外的改变,看似合理,但其实存在一个问题。因为反思通常基于过去的经验,而我们面对的是现在甚至未来的问题,所以把反思作为改变的起点,可能有点自负。

  那么,领导力的提升应该是怎样的呢?首先,我想介绍一个有趣的故事模型,叫做“英雄之旅”。在这个模型中,英雄最初过着平凡的生活,直到一个偶然的事件出现,像是一种使命的召唤。虽然他可能会有心理上的抗拒,但最终他选择走出家门,进入一个未知且充满风险的世界。在这个外部世界中,他会遇到导师和伙伴,也会面对考验和敌人。经过重重挑战,他最终获得了宝藏,解决了困扰他的难题,人生从此进入一个新阶段。

  听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很熟悉?没错,因为古今中外的许多神话故事,都遵循这个套路,甚至许多电影也常常用这个框架,比如《阿凡达》、《哈利·波特》和《蜘蛛侠》。为什么呢?因为它符合人类文明长期以来的观察,许多非凡的人物确实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一个普通人要想成为英雄,必须在外部世界的历练中蜕变。同样的,要成为优秀的领导者,也需要经历一次属于自己的英雄之旅。领导力不是通过内在反思得来的,而是需要通过新的经历来提升。在这些经历中,你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会发生改变,最终表现为领导水平的提升。换句话说,这是一个由外到内的过程。由外到内的领导力哲学,贯穿《能力陷阱》这本书的理念。

  所以,书中的核心观点是:你要先像领导者那样行动,然后在这个过程中,你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会发生改变,最终你的领导水平也会提升。就像亚里士多德说的那句话:“一个人多做好事,他就会自然而然的成为一个好人。”同样的,你必须先表现的像一个领导者,最后才能真正成为领导者。

  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在三个方面进行转变。今天我们就按照下面这三个方面,来深入理解领导力哲学。第一部分,你需要跳出能力陷阱,重新定义你的工作内容。第二部分,你需要解决关系陷阱,重新定义你的人际关系网络。第三部分,你需要跳出真实性陷阱,重新定义内心中的自我。你可以把这三个陷阱,看作是英雄之旅的关卡,而重新定义,则是你在这次旅程中不断蜕变的关键。

  好的,那就让我们先来谈谈第一部分吧。你所面对的第一个关卡就是能力陷阱。什么是能力陷阱呢?它意味着,人们容易沉迷于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做擅长的事情让我们有成就感,也可能是我们过去成功的关键。然而,这会让我们忽视其他更重要的方面。书中举了一个例子,讲述了欧洲一家食品企业的副厂长,他负责生产,在公司被投资商兼并,获得了充足的资金,开始扩大生产规模。他的头衔没有变,他仍然保持着一贯的管理方式,每天都在生产线现场办公,处理生产中的问题。他坚持认为,过去的成功,归功于他那种事无巨细的管理风格。然而,到了年底的测评时,所有人都对他不满。下属希望他多给一些工作空间,老板希望他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合作,尽快落实生产线的改造计划。这位副厂长就是典型的陷入能力陷阱的例子。他没有意识到,在工厂扩大规模后,他过去擅长的那套方式已经不再适用。过去的成功经验,往往会成为继续发展的障碍,这正是能力陷阱最具迷惑性的地方。

  那该如何跳出能力陷阱呢?你需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努力。首先,要为自己留出一些空闲时间,避免被各种琐碎的事物填满日程表,包括那些没有价值的会议。另外,多给下属提供战略性的指导,而不是亲自去解决所有问题。如果可能的话,可以为自己找到一个副手,或者挑选几位核心员工来分担管理压力。这样你才能跳出能力陷阱的恶性循环,否则你可能会像永远在救火,被下属和各种紧急事务牵着走。总之,成为优秀领导者的基础是为自己腾出时间。

  那么腾出来的时间应该做些什么呢?你不应该只是坐在办公室里思考,而是要走出去,开启你的英雄之旅。利用这些时间,让自己成为一个桥梁型的领导者。可以把这位副厂长,看作一个轴心型的领导者,他让整个部门都围绕着它运转,体现它的价值,但这也让他无法脱身,一旦离开,系统就会瘫痪。而优秀的领导者应成为一座桥梁,连接你的团队和外部世界。桥梁的作用是,确保团队获得最新的信息和资源支持。当员工完成了有价值的工作时,你要在外界宣传他们的贡献,这会激励他们更加积极的工作。在遇到非议时,你需要争取上级的认可。此外,了解竞争对手在做什么,他们的做法能带来什么启发,也是桥梁型领导者应该关注的。实际上,这些对外的沟通比处理日常琐事更有价值。

  除了作为沟通的桥梁,你的独特价值还体现在作为领导者的远见上。普通员工可能会抱怨工作中的问题,但优秀的领导者应具备展望未来的能力,提出成体系、有远见的想法。毕竟,领导意味着你的目光,要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你要像向导一样引领团队前进。这里的展望未来不是空想,而是基于对周围环境的敏锐感知。你需要走出去,吸收新鲜的信息,包括行业背景、新技术、新趋势等等,参加一些跨界活动,了解其他领域的人们在做什么,他们的想法和世界观,这些都会给你带来新的启发。然后,你需要将这些零碎的信息拼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拼图,并不断修正和补充。有了这张拼图,你就能更好的发现机遇和威胁。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这种能力非常宝贵。

  当你有了富有远见的想法,你需要推动变革,让这些想法在组织中落地。这需要一定的变革管理能力。好的想法并不总能自动赢得认同,很多人会反对你,大多数人会保持观望的态度。你需要通过回应反对者,说服大家来赢得支持。另外,不要指望通过大招一鸣惊人,你要尽快取得一些小的成功,增强人们的信心。成功吸引更多支持后,再在组织中推广你的想法,形成长期的管理机制。

  跳出能力陷阱,给自己留出时间,多与外界连接,展望未来,推动变革,这才是优秀领导者的工作。这时候,你已经通过了第一个关卡,在工作内容上完成了蜕变。但这还不够,在英雄之旅中,主角总会找到导师和伙伴,这些人能从各个角度提供帮助。接下来,我们要解决的是如何找到这些人。在找到这批人之前,你要先面对一个新的挑战,人际关系陷阱。

  很多人对建立人际关系感到排斥,认为刻意经营关系很虚伪。陷入这种思维的人,会抗拒在人际关系上投入精力,只能顺其自然,碰到谁算谁,这样太被动了,结果是关系网络可能会畸形,存在严重的结构性失调。自恋和懒惰是两个主要原因。我们喜欢结交与自己相似的人,这样的人能入我们的法眼,也喜欢结交空间上离我们近的人,这类关系发展起来不费力。比如刚才说的这位副厂长,他的主要关系就是厂内的人,连原材料供应商都不怎么接触,因为有其他部门负责。所以这样的关系网络局限很多,因为你和这些人能力、资源、观点相似,无法得到新鲜和互补的信息。这样的关系网络就像一个鸽子笼,限制了你在领导力方面的表现,还会削弱人们对你的信心。人们不仅会看你做了什么事,还看你和什么人在一起,你背后的关系网络是否强大。这么现实的情况决定,你要表现的像一个真正的领导者,就必须跳出人际关系陷阱,重新定义你的关系网络,增加多样性和广泛性,让它包括各行各业的人,这样你才能实现跨领域的合作,创造更多价值,避免陷入群体思维,甚至在危机时刻也能获得帮助。

  因此,拓展关系网络是你工作的一部分,花足够的精力去打造一个高质量的关系网络,是你作为领导者的职责。这本书提供了三个可行的方向。第一,通过老关系拓展新关系。你一定听过六度分割理论,说的是通过最多六个人的牵线搭桥,你就能认识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以前听这个理论可能只觉得有趣,但没想过他对你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实际上,通过朋友的朋友来建立关系,这还是很可能的。比如结交朋友的朋友,让他成为你直接的关系,再通过他们建立新的关系,穿过三度分割就已经是关系高手了。书里提到硅谷投资人海迪·罗伊森,他喜欢在家举办意大利晚宴,所有被邀请的人都要带朋友来,这样大家可以互相介绍新朋友,他的晚宴也因此成为硅谷著名的社交聚会。

  第二个打造高质量的关系网络的方向是,如果有机会外出参加活动,不要把自己默默局限在一个角落里,争取发言或主持某个环节,比如一个小型座谈会,抓住机会展示自己,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认识你,愿意和你建立关系。如此参加活动,你得到的回报就会比单纯当个观众多得多。书里提到,谢丽尔·桑德伯格通过演讲、写书来扩大影响力,很多人认识他,不是因为他是 FACEBOOK 的首席运营官,而是因为他在公开场合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第三个打造高质量的关系网络的方向,是搭建属于自己的社交平台,比如做一个社交账号,或牵头成立一个社交圈子。刚才提到的意大利晚宴,受益最大的是举办晚宴的罗伊森本人,因为所有到场的人,都会自觉的和他建立联系,这让他轻而易举地扩展了自己的关系网络。他的表现非常出色,还因此进入了哈佛商学院的案例库。在他身上,我们能看到一个优秀领导者,对关系网络的重视。

  这第二部分就是,你要通过英雄之旅的第二个关卡,跳出人际关系陷阱,拓展多元广泛的关系网络,完成蜕变。当你走到这一步,你在英雄之旅的过程中,已经经历了很多外在表现,越来越有说服力,越来越像一个真正的领导者。在这些经历的刺激下,你会产生很多前所未有的反思,接下来,我们就在第三部分讨论反思的步骤。等到这时候再进行反思,和一开始就憋在办公室里反思,区别可就大了。因为前两个部分的行动,你的反思不再是无根之水,而是基于实际经验的总结,这就是我们强调由外到内的原因。

  不管怎么样,就像英雄之旅的故事一样,主角在关键时刻总会有内心的纠结和斗争,你也会开始重新思考一个问题:我是谁?我到底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领导者?此时你要警惕所谓的真实性陷阱。这个陷阱是指我们坚持认为,某个固定的标签代表了真实的自我,只要与这个标签不一致,你就觉得自己不再做自己,从而否定其他的可能性。《能力陷阱》这本书的作者伊贝拉,刚到哈佛大学讲课时,就遇到了这个陷阱。像许多新手一样,他习惯严肃地站在讲台上,干巴巴地讲解知识点,但哈佛的学生见过很多大牛,对他这种方式不感兴趣,评价很糟糕。他很受打击,去旁听有经验的老教授的课,发现他们讲课像脱口秀一样,动不动就讲段子,学生也听得很起劲。年轻的伊贝拉觉得这种方式太不可思议了,无法接受,觉得只有按自己原本的方式来才是做自己。然而,学生的评价越来越差,逼得他不得不改变。他开始尝试新东西,学着老教授讲段子,走下讲台与学生互动,甚至在课堂上分享学生带来的食物。一段时间后,伊贝拉发现效果非常好,彻底扭转了学生的评价,甚至开始享受上课的乐趣,和学生们的关注和掌声。

  那么,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方式,哪种才是伊贝拉的真实自我呢?其实,只要他能接受自己,就没有所谓的真假自我。毕竟真实的自我是什么样,还不是由他自己来定义的。对领导者来说,他们在自我认同上,也会面临类似的真实性挑战。比如一个刚升职的新经理,可能会想保持晋升前那个好相处的形象,以继续和现在的下属,以前的同事保持亲密关系。他在指挥别人做事时,可能会觉得有负罪感,觉得自己好像在滥用权力压榨他人。还有一些人可能特别排斥,写感人肺腑的报告,或做激情洋溢的演讲,觉得这样很假,过不了自己这一关。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他们只是借口真实来逃避领导者的责任,或者说只是为了留在自己的舒适区。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必须敢于打破这些自我设限的枷锁,就像伊贝拉在课堂上所做的那样,勇敢尝试新事物。书中提供了几个建议,帮助领导者扩展自我。第一个建议是把表现目标改成学习目标。很多人不愿意改变和扩展自我,是因为太在意别人眼中的形象,沉迷于保持自己设定的表现目标,比如始终表现得谦虚好相处,他们害怕一旦失败,多年来积累的声誉会毁于一旦。这就像偶像包袱太重,当你把注意力集中在现在的表现上,就不敢犯错,不敢尝试新东西,这样将来一个真正重要的角色摆在你面前时,你会发现自己根本无法胜任,因为你一直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固定的形象里,眼看着宝贵的机会溜走。所以把眼光放长远,重点关注你能学到什么,用学习目标代替表现目标,持续学习带来持续改变,这是领导者必备的品质。

  第二个建议是做一个优秀的模仿者。找一些你熟悉的领导者作为榜样,最好是你身边的人,认真观察他们的闪光点,并以此作为扩展自我的方向。你不用觉得模仿很丢脸,其实所有的领导者都是在模仿中成长的。比如,泰勒·伯德曼是一家美国银行的合伙人,他能够详细说出自己在领导力上,模仿过哪些前辈、为什么选择他们,以及他们每个人做了哪些,让他受益匪浅。所以,大胆向你见过或听过的人学习领导的艺术。当然,这不是让你全盘照搬,而是多方借鉴、有选择的吸收、改进,最终形成自己的领导哲学。

  第三个建议是用故事重塑自己的形象。你需要找到自己的领导力故事,也就是你在领导力方面的最佳实践。一方面,这个故事可以作为与别人交流,拉近距离的手段,另一方面,它有助于塑造你对自我角色的认知。不过,故事中的自我形象也需要与时俱进,当你有了新的目标,可能就需要一个新的故事。奥美集团的前任 CEO 夏洛特,曾指导过一位下属,这位下属的领导力故事,最初是关于自己为家族做出的牺牲,展现了他友好、忠诚、乐于奉献的形象。但这个形象,与一个能担任关键岗位的领导者,形象有距离。后来,夏洛特帮助他找到了另一个领导力故事,这个人在年少时曾环游世界18个月,历经危险,但从未放弃,这段经历塑造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也帮助他赢得了领导大型团队的机会。所以,什么样的自我完全由你自己来定义,你要跳出真实性陷阱,敢于朝不同方向扩展自我。书中给出的三个建议是,把表现目标改成学习目标,做一个优秀的模仿者,以及用故事重塑自己的形象。

  好的,关于《能力陷阱》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我们就聊的差不多了。总结一下,本书的作者认为,领导力的发展应该是由外到内的。当你发现差距并有了改变的紧迫感,就应该行动起来,积极主动地创造新的外在表现,然后再根据外在表现进行反思,内化领导者的角色认知。外在表现包括两个方面,重新定义你的工作,跳出能力陷阱,把时间花在向外连接,展望未来和推动变革上。其次是重新定义你的关系网络,跳出人际关系陷阱,认识到建立人际关系是领导者的职责,关系网络应该是多元的、广泛的。为此你可以通过老关系发展新关系,抓住机会展示自己,并搭建个人的关系平台。这两方面的表现,让你越来越像一个真正优秀的领导者。第三个方面是内化过程,重新定义内心中的自我,跳出真实性陷阱,朝不同方向发展自己。好的做法是注重长期学习,而不是短期表现,找到领导力的榜样,并用故事重塑自己的领导者形象。走到这里,你的英雄之旅就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当进入下一个阶段时,你会有新的目标。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的主要内容了。关于这本,我摘录了几句本书的精彩文稿,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一、我们很乐于去做那些我们擅长的事,于是就会一直去做,最终将使得我们一直只会做擅长的那些事。

二、我们需要明白,越是在最忙的时候,越需要空出一些时间,来应对一些意想不到的事。

坚持真实者的最大问题在于,他们是基于过去来定义真实性,因此他们认为改变就意味着失去了真实性。

  好啦,感谢您又听完了一本书,我们下期见。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很赞哦! (0)

发表评论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