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亲子亲子

《正面管教》不吼不叫的智慧养育,构建孩子终身受益的成长型人格

铛铛铃2025-08-30亲子19人已围观

简介

当惩罚引发逆反、骄纵滋生任性,这本书为父母提供第三条教育路径——用“和善而坚定”的正面管教,替代传统“非黑即白”的管教模式。作者简·尼尔森融合阿德勒心理学与40年教育实践,提出“错误是学习机会”“归属感与价值感是孩子行为底层需求”等核心理念,通过“家庭会议”“有限选择”“启发式提问”等工具,帮助父母在尊重孩子自主性的同时,培养自律、责任感与合作能力。这不是速效育儿指南,而是一套让爱与规则共生的长期教育哲学。



今天,我们要一起解读的书是《正面管教》。

养育子女是所有父母一生的课题,也是所有父母一生的难题。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数不清的问题。而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已经习惯于使用一些非常传统的处理方法。比如孩子不愿意按时吃饭的时候,很多父母可能会说:“你再不好好吃饭,晚上就不准看电视。”像这样用惩罚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或者说:“只要你好好吃饭,我就让你吃一根棒棒糖。”像这样使用利诱的方式。

可是这样的做法真的正确吗?除了惩罚和利诱,难道我们就没有其他方法了吗?到底应该如何进行管教,才能有效地培养出孩子良好的品格和能力呢?

今天的这本《正面管教》,要讲的就是这些问题的答案。这本书被誉为管教孩子的黄金教科书,一经出版就被翻译成了16种语言,仅在美国就销售了超过400万册。

书的作者是简·尼尔森,她是美国杰出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也是美国正面管教协会的创始人。不同于传统的惩罚或者是利诱的管教方式,尼尔森带给我们的这本《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会过度严厉,也不会过度骄纵的教育方法,是一种可以培养孩子良好品格和能力,并且长期有效的教育方法。

书中的重点可以归纳为下面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正面管教?它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方法?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犯的错误?

第三个问题是,如何有效地帮助孩子解决错误?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正面管教?

要理解正面管教,我们可以先回想一下前面提到的孩子不吃饭的时候,父母是怎么处理的。第一种方法,不吃饭就不准许看电视,这种呢就是惩罚手段。的确,惩罚可以及时制止不良行为,但是从长期来看,一味的惩罚只会导致孩子出现报复、叛逆或者退缩的情绪。第二种方法,只要乖乖吃饭就可以吃棒棒糖,这种是利诱的手段。相对来说,这种方式就是在纵容和宠溺孩子,而过于宠溺孩子,会让他们变得自私、狭隘。

所以这两种传统的管教方式,都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伤害。其实大多数父母都理解一个道理,就是不能对孩子太严厉,也不能太宠溺,但是却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最后的结果就是在严厉和骄纵之间来回摇摆,一会儿严厉地惩罚孩子,严厉过后又觉得对不起孩子,就开始骄纵;骄纵过后又担心孩子学坏,又开始严厉,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这样一来呢,孩子的情绪也会变得反反复复,缺乏安全感,而且是非标准模糊,不知道到底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正是因为这样,正面管教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我们看到这本书的副标题——如何不惩罚、不骄纵的有效管教孩子,它的核心就是和善和坚定,也就是要做到既和善又坚定地去管教孩子。

正面管教不同于传统的严厉型或者宠溺型教育,它的做法是培养父母和孩子相互的尊重和合作,引导孩子进行自我控制,并以此为基础培养孩子的各项能力。

怎么理解正面管教的和善和坚定呢?让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说明。比如这一天你去接还在上小学的儿子,班主任老师跟你说:“你儿子今天和别的小朋友打架了,希望你回去好好教育他。”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办呢?要是直接就劈头盖脸地开始教育:“什么?打人是不对的,再怎么样也不应该打架。”孩子呢,肯定就会觉得非常的委屈和难过。那怎么办呢?一心护着自己的孩子,去和对方家长争道理,这样也不利于孩子以后在学校的生活。

这个时候正面管教的做法是,要去赢得孩子的合作,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作者在书中给出了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分别是:

第一步,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

第二步,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

第三步,告诉孩子自己的感受;

第四步,让孩子重视解决问题。

我们来看看在刚才的例子里,你可以怎样利用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来进行正面管教。

首先第一步,我们要和善地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孩子可能已经被老师批评过了,心里肯定是难过的,所以你可以抱抱她,或者轻轻的摸摸他的头,告诉他:“亲爱的,我知道你不开心,因为老师批评你了,对吗?”

然后是赢得合作的第二步和第三步,要表示出你的同情,并且告诉孩子你的感受。要注意的是,同情和宽恕是不一样的。在面对孩子的错误行为时,如果你表示宽恕,那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做法没有错,而只有同情才能既让孩子知道自己错了,又表现出了家长的理解。比如你可以接着说:“我上小学的时候,其实也和同学有过矛盾,也被老师批评过,所以我很理解你现在的心情。”注意啊,你的态度一定要是和善的,你的态度是和善的,但立场一定要是坚定的,要表达的是理解和同情,而不是宽恕,孩子就会更愿意跟你说清楚整件事情的经过了。或许就是因为做游戏的时候,自己不小心把一个小朋友绊倒了,那个小朋友生气的推了他,他也就推了回去,然后就打起来了。

这个时候你要做的就是和孩子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是我们赢得合作的第四步。比如你可以问孩子:“如果之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办呢?”孩子可能会说:“我会先跟他说对不起,如果不行的话,我会找老师来帮忙。”如果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办,你就可以给出一些建议,直到达成你们的共识。

就这样,四个步骤之后呢,孩子发现了心里的不舒服,也学会了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为自己的问题想办法,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而这就是既和善又坚定的正面管教。

总结一下,我们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是正面管教?正面管教是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教育方式,在理解和共情、引导孩子成长进而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是帮助你做到和善和坚定的有效方法。

明白了什么是正面管教之后,我们就要知道怎样才能用好它。而用好正面管教的前提是,要能够正确地对待孩子犯的错误,这就是本书要说的第二个问题,怎样才能正确地对待孩子犯的错误?

事实上啊,很多时候孩子犯的错误,只是他们年龄阶段正常的行为,并不是故意做出的。而他们之所以做出这样不良的行为,是因为他们形成了错误的观念和目的,但是孩子自己是意识不到的,这就需要父母去识别这些不良行为背后的观念和目的,然后针对性地帮助孩子改变不良行为。

事实上,最惹人讨厌的孩子,往往就是最需要爱的孩子。作者告诉我们,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目的通常有四种,分别是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利、报复和自暴自弃。在孩子们眼里,寻求过度关注和寻求权利,是因为他们害怕失去归属感和价值感,而报复则是他们希望通过破坏性的行为补偿自己受到的伤害。如果孩子选择了放弃,那是因为他们失去了信心。所以只要分辨出孩子到底想干什么,就能对症下药。

可是,怎么才能分辨这些不良行为背后的目的呢?作者在这里给我们指出了一种方法,那就是家长要仔细体会自己当时的内心感受,同时观察孩子做出的反应。

比如早上要出门的时候,女儿就是不肯去上学。同样是不想上学,有些孩子的目的就是寻求过度关注,这个时候呢,你会觉得很愤怒、焦急。然后在你的命令下,孩子可能当时去上学了,过不了多久又会想方设法地逃学。

当孩子的目的是寻求权利的时候,你会感到自己的权威被挑战了,感觉被激怒了。一般来说,这个时候孩子会跟你顶嘴,或者是对着干。

还有的时候孩子的目的可能是为了报复,潜台词可能是:“我不想上学,为什么非要让我上,你们肯定不爱我了,所以我也要让你们不爽。”报复的孩子会说出一些伤害你的话,或者做出一些破坏性的行为。这时候家长很可能感觉受到了伤害,感觉很失望。

最后一种情况是,孩子可能已经自暴自弃了,这个时候他们是不敢去上学,因为觉得自己在学校什么都不会。自暴自弃的孩子会很消极,不希望你打扰他,还可能会把你苦口婆心当成耳边风。遇到这种情况时,家长们很可能会感觉到无助。

总之,感受自己在面对孩子错误行为时的内心感受,同时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这样你就能大致分辨出孩子这些行为背后的目的了。

那么,当你分辨出孩子错误行为目的之后,又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呢?

对于寻求过度关注的孩子,正确的做法是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帮助他们重建归属感,比如说让他们做一些家务活,然后给予他们奖励。还有呢,就是给孩子安慰,表达你对他的信任,让他知道还有其他的行为方式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说出你对孩子的爱和关怀。

寻求权利的孩子可能会情绪激动,但你一定要保持冷静,千万不要和孩子吵,不要用家长的权威去强迫孩子做任何事情。可以先表示理解和尊重,然后再和孩子进行协商,和孩子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那些有报复心理的孩子也很容易情绪激动,所以我们同样要保持冷静,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和理解,然后你可以用启发式的提问说:“你看上去不太开心,能够给我说说吗?后来又发生些什么了呢?”然后和孩子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个时候你要注意,你的目的是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表达你自己。更重要的是你要关心孩子,多多鼓励他们,给予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爱。

对于选择放弃的孩子,你一定要明白,这不是孩子能力不足,而是他们有了错误的观念,而你要做的就是,要找出孩子能够做到的任何事情,给孩子机会,让他去做,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能力。总之就是充分的肯定孩子的积极努力,多去表扬,多去鼓励,多关注孩子的优点,教会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这就是本书所说的第二个问题,如何才能正确对待孩子犯的错误。有效的做法是,当孩子做出错误行为时,想一想你的内心感受是怎样的,还有孩子的反应是怎样的,以此来分辨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然后对症下药。

接下来我们说第三个问题,如何帮助孩子解决错误?

作者给出了解决错误的四个原则,分别是相关、尊重、合理和有帮助。怎么理解这四个原则呢?

比如说你带孩子去朋友家做客,结果孩子在朋友家的沙发上、墙上乱涂乱画。这个时候呢,肯定很多家长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惩罚,比如一个月不准打游戏,回去罚站一个小时等等。可是正如我们前面说到的,一味的惩罚只能让孩子变得愤怒、叛逆和退缩。让我们应用四个原则来,你应当如何处理。

第一个原则是相关,也就是说你要采取的措施应该和这件事情相关,不能因为孩子乱涂乱画,你就罚他不准看电视,不准买玩具或者是罚站,这都是不相关的事情,只能起到意识的作用。

第二个原则是尊重,就是要尊重孩子,尊重事实,也就是说既不能一味的责骂孩子,也不能一味的偏袒孩子,无视给别人造成损失的事实。

第三个原则是合理,这个原则说的是,你提出的解决方法应该符合实际的,可以解决问题的。比如弄脏了别人的沙发和墙,你却请人吃顿饭,这种方法是不合理的。

那么第四个原则呢,就是帮助,说的是要让孩子能在这件事情里面学到东西,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按照这四个原则,家长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出合适的解决办法,比如让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钱支付清洗沙发的费用,如果不够,就用家务代替,或者一起动手清理沙发和墙壁。

总而言之,家长应该把孩子犯的错误当成学习的机会,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并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去鼓励,因为鼓励是纠正孩子错误的最好方法。鼓励可以让孩子很乐意地去弥补他们的错误行为。

而当家长帮助孩子一起解决错误之后,还可以利用启发式的问题,帮助孩子进行总结和反思,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的错误,也避免再次犯错误。比如你可以问:“你从这件事情当中学到了什么?”或者“你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会怎么做呢?”当然,这些问题呢并不是绝对的,需要根据孩子面临的问题去灵活处理。提问的关键是走进孩子的内心,理解他。注意我们要尽量避免使用“为什么”来提问,因为这会让孩子感觉很不舒服,好像是在指责他,比如“你为什么这样做?”“你为什么不听我的话?”

好了,到这里我们就说完了这本《正面管教》。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本书中的三个重点问题吧。

第一个问题,正面管教是一种什么样的管教方法?我们说,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严厉,也不骄纵的管教方式,它的核心是和善和坚定。而在面对具体问题的时候,你可以采取四个步骤,分别是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同时表达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然后告诉孩子你自己的感受,最后让孩子重视解决问题,并和孩子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个问题,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犯的错误?我们首先要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以及孩子的反应,以此来识别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错误观念和目的,然后对症下药。

第三个问题,如何帮助孩子解决错误?帮助孩子解决错误有四个原则,分别是相关,也就是提出的解决方法要和错误相关;尊重,也就是要尊重孩子,也要尊重犯错误的事实;合理,提出的解决方法要合理;帮助,说的是帮助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最后要记住的是,在管教的过程中,要确保孩子能够感受到你的爱。当孩子在你的言语和关心当中感受到爱,那么敌对的情绪就会消失,沟通也就会顺畅很多。这也是和善和坚定真正的内涵。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我是应由,感谢您的聆听,下期读书会我们再一起拆解精品好书。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很赞哦! (0)

发表评论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