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历史历史
《未来简史》穿透科技迷雾解码人类文明的进化新航向
铛铛铃2025-08-30【历史】17人已围观
简介
今天整篇经典读书会为您解读的一本新书
是《未来简史》。
2017年5月27日,谷歌公司开发出一款科技产品,叫阿尔法狗。它可以像人类一样下围棋,并以三比零的绝对优势,击败了世界围棋排名第一的棋手柯洁。柯洁在落败后哽咽落泪,她说:“她太完美了,我很痛苦,我看不到任何胜利的希望。”
21世纪的今天,人类正处于一次史无前例的巨变中。信息科技与人工智能飞速发展,已经引起了不少人的恐慌。很多人害怕地设想,也许有一天,统治地球的不再是食物链顶层的人类,而是比人类更优秀的人工智能。
这种对于人类未来的设想,在欧美大片中已经呈现了很多,比如电影《人工智能》《机械公敌》《环太平洋》,动画电影《超能陆战队》等。在电影里,人类研制出了各种机器人来为自己服务,有的电影甚至还赋予了它们人的感情。
这种关于科技与人类未来的设想,在《未来简史》这本书中有了更完美的呈现。本书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是位40岁出头的青年怪才,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还是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历史系教授。他在大学期间研究的是中世纪史和军事史,后来他却转向了更为宏大的世界史研究。他是富有才华的跨领域历史学家,擅长多门学科。他的上一本著作《人类简史》,可以说得上是国际畅销书,被30多个国家争相购买版权,还得到过比尔·盖茨、扎克伯格的书单推荐。
如果说《人类简史》是告诉我们人类从哪里来,那么《未来简史》就是预测人类将往哪里去。进入21世纪后,曾经长期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瘟疫、饥荒和战争已经被攻克,智人面临着新的议题:永生不老、幸福快乐和成为具有神性的人类。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新兴科技正在飞速发展,而这又会将人类的未来带往何方呢?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曾经这样评价道:“《未来简史》是一部能够震撼人心,同时又趣味盎然的作品。而最重要的是,这本书会颠覆你的思维方式。”
这本书在发售的时候,就得到了各国读者的一致好评,《卫报》《泰晤士报》将这本书定为年度推荐图书。
这本书告诉我们,在21世纪的今天,人类社会正处于一个巨大的变革中。过去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很多问题,已经被解决。相信再过30年或者说50年,人类将面临着一个新的时代。到那时,人类将把目光聚焦在新的议题上。同时,科技的发展会刷新人类对自我的认识,我们会发现,人也只是一种算法。我们一直以来所宣称的自由、自我也都是算法的结果。最终人类的未来将会彻底被机器改变。
那么现在我就为您解读这本书中对未来的三个畅想。
首先是新时代,人类所面临的三个新议题是什么?进入新世纪,曾经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三大问题——战争、瘟疫、饥荒已经被克服。因此赫拉利提出,人类未来将会面临的三个新议题:永生、不老、幸福快乐和成为具有神性的人类。
对于目前的我们来说,永生似乎是一个神话。然而事实上,人类的生命之所以短暂,是因为我们的身体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出现一点技术问题,也就是人体运行出现了故障。比如心脏不跳了、动脉被堵住了、癌细胞扩散了等。只要是技术问题,肯定就会有办法破解。而不断发展的生物科技,将会破解我们身体的这些技术问题,从而大大延长我们的寿命。纳米技术、基因工程的发展应用正在延长、改写着人类的生命。
除此之外,人类实现永生还有一个可能的途径,那就是人类可能会变得无机化。而就目前来说,这也是最靠谱的说法。因为当前就已经出现了一种叫脑部信息采集器的东西,它可以采集人的大脑信号,从而指挥外物完成一些指令。比如现在在亚马逊上,就已经出现了这样一种电灯开关,在你大脑上带一种设备,只要你在大脑中想一下右手往下挥这个动作,就可以控制灯打开或者关上。沿着这个方向发展,只要我们将自己大脑的信息采集出来,备份到一个电脑上,这样我们人类就将实现无机化。到这时上天入地,人类想去哪就去哪,不管是月球还是海底2万里,再恶劣的条件都不是问题。而随着这种技术生产成本的不断降低,最后家家户户都将放着一个超级计算机,祖祖辈辈的人都在这个计算机里,他们可以互相交流沟通,甚至还能指挥外界的东西动来动去,有点像闹鬼一般。但是这样人类就以另一种方式实现了永生。
除了永生之外,人类追求的第二个目标就是幸福快乐。很多人认为自己生活得并不幸福,原因在于他们的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随着客观物质条件的不断提高,人类的心理预设越来越高,幸福需求越来越难以满足。但科学发现,人类幸福感的来源,其实是我们身体内的一套生化系统。当你的需求得到满足时,身体所产生的化学物质和心理反应,会给你一种幸福感。但就目前而言,人类也已经研制出很多药物,来获得这种幸福感,比如兴奋剂、抗抑郁药物、大麻、致幻剂等。而现在科学家已经破解了人类的大脑,发现人的大脑中所产生的一些想法,包括幸福快乐的情绪、体验等,都是算法的结果。这也说明,人的这种幸福快乐的情绪是可以控制的。不难想象,未来我们每个人身上会安装一种芯片,通过它可以控制我们的情绪。到那时,也许我们就会实现永远幸福快乐的愿望了。
那么,当人类拥有了永生,实现了永远幸福快乐后,我们能够停止前进的步伐吗?答案当然是不能。也许是由于天性的贪婪,人类不愿意也不能踩住刹车,因为我们根本就不知道这个刹车到底在哪里,即使知道也不会愿意停止。举个例子,现在被很多女性追求的整容手术,最开始源于二战时期为受伤士兵的修复手术。但战争结束后,医生发现,同样的技术,也可以用来让正常人变得更加美丽。所以每次技术的进化和升级,一开始都是为了治疗生命,但一旦有了更大的突破或者应用,这种技术就不可能只用于治疗,而放弃进一步的升级。同样的道理,人类不会放弃升级,进化也控制不了这个进程。我们都在这样一辆没有刹车的列车上,朝着不断进化的路上飞驰,最终成为具有神性的人类。
好了,上面我们讲到人类发展可能会面临的三个新议题:永生不老、幸福快乐和成为具有神性的人类。那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作者的另一个畅想,他认为人是一种算法,人类所谓的自我其实都是算法的结果。
你长大了想成为什么人呢?你的梦想是什么?当我们被问到这个问题时,我们会很自然地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这种想法是我们自己控制的,是最真实的愿望,没有人可以左右。但现代科学告诉我们,这些所谓的自主想法其实都是可以控制的。比如现代医学,就可以在抑郁症患者的大脑中安装一个芯片,来控制病人的情绪。
那为什么机器能够控制人呢?原因就在于,人的思维本质上就是一种算法。我们大脑中所有的想法、情绪都是算法的结果。我们所以为的自由意志,其实也是一种算法。这里所说的算法,并不是数学的计算方式,而是解决问题、做出决定所需要的方法和步骤。
科学家曾经做过的一个实验,就证明了这一点。以一个人为实验对象,给他左手一个开关,右手一个开关,并在他的头上连接了很多线路,告诉他想按哪个开关就按哪个开关。然后这个人就开始乱按,科学家就在一边检测这个人的脑信号,并且总是能准确地预测出他下一次想按哪边,成功率为百分之百。这个实验就可以说明,我们的自由意志其实本质上就是一种算法,并且可以被预测。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例子,《新科学家》杂志的记者莎莉·艾迪被邀请参加了一个实验,让她拿着狙击步枪去打屏幕上走来的敌人。刚开始由于害怕,加上对射击技能的不熟悉,她很快就被敌人打死。后来科学家给她戴上了一个头盔,她感觉头皮受到轻微的刺痛,并且嘴里出现了一种金属的味道。但是当她再次玩这个射击游戏时,竟然无比专心致志,毫无杂念,非常冷静地赢得了射击游戏,耗时20分钟,成绩满分。这样一个没有经受过训练的人,在科技的帮助下,变身成为一个毫无感情的杀手,完全被机器控制。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我们所以为的自由意志,最终会被技术消解掉的。也可以说人根本就没有自由意志,人们所谓的自我其实都是虚构出来的。外界的各种信息进入你的大脑,在你的大脑中经过超强的计算处理后,就会产生一种关于自我的感觉。既然是算法,就能被破解,也能被控制。从这个层面上来看,人们所谓的自我也就被打破了。
根据这一点,赫拉利提出,不要再去听从成功人士所谓的遵从内心想法这种空洞的话了,要通过现有数据进行分析,确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在未来最了解你的不是你身边的朋友和亲人,甚至都不是你自己,而是那些看不见的数据。
以上我们讲到,作者认为人是一种算法,人们所谓的自我其实只是一种想象,最终会被更快的算法消解掉。那么既然人的这种算法能够被机器控制,那么在未来,人类是不是会彻底被机器替代呢?未来的人类社会又会是怎样的呢?
作者认为,在人的算法未被破解之前,人类可以说是地球的统治者。可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有算法更快更优秀的机器诞生,人类也终将逃脱不了被机器代替控制的命运。赫拉利在书中提出,当机器的算法超过人类后,人类社会很多方面会被机器代替。有人可能会产生疑问,那么有没有什么行业或领域不能被替代呢?艺术呢?
关于这个问题,纽约大学的一个教授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编了一个叫做EMI的小程序,专门模仿巴赫作曲。这个小程序一天能写出5000多首曲子,而这对于人类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甚至一个人一辈子也写不出这么多。他将这个小程序做的曲子放给巴赫的乐迷们听,乐迷们竟然完全听不出这是一个由小程序作曲演奏的,甚至有人认为,这个小程序做的曲子比巴赫做得更加优秀。
不仅是作曲、写作、书法等艺术项目,现在很多机器都可以很好地做到。所以人类未来的大部分职业,都会被智能机器代替,像是司机、工人、教师、医生等等职业。
既然机器都在不断地进步,那么人类呢?在人工智能泛滥的未来,人类普遍都会被机器代替,人类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样呢?赫拉利提出,未来将会出现三种人。
第一种便是无用的人。在未来,未经强化过的人类将会变得无用。经过生物科技强化过的人,可能会成为超人一样的存在,跑得更快,跳得更高,具有狗的嗅觉、猫的反应速度等。如果一个人没有被强化过,没有被生物科技和算法加强过,那么他就有可能在很多方面落伍,被机器淘汰掉,失去价值,从而变得无用。所以人类未来就会出现这样一个无用阶层。而且未来的机器可能会创造无数的财富,供全人类使用。到那时,人类即使每天不工作干活,还是一样可以过得很舒服。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很多人会变得彻底无用,他们的存在也失去了意义。
那第二种人呢,就是没有自主的人。这种人的生活到处充斥着人工智能,衣食住行都被人工智能安排好了。这样到了一定阶段,人工智能将会变得比我们更加了解我们,我们将会变得毫无保留。危险的是,当人的思想也被人工智能控制后,这些人很有可能会成为人工智能的傀儡。相信你也看过不少类似的电影了。
那么第三种人就是神人。这一小部分人是人类中的精英,他们没有被人工智能控制,而是用人工智能来控制其他人。到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可能不只是贫富、美丑、高矮等的差距,而是一种根本无法跨越的人与智能之间的较量,这种差距也只能越拉越大。就像前面我们讲的那样,他们将会是一群被生物科技强化过的人,成为像超人一样的存在。作者甚至认为,到了那个时候,这群人会像当初人类驯服动物一样,将未进化的人驯服,成为自己的奴隶或者宠物。
沿着这个方向,作者在最终章得出,在未来的世界里,数据将会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成为一种亦敌亦友般的存在。人类社会将会出现一种万物互联的状态,我们每个人,或者说世界的每个角落,都将会被连接到一个巨大的系统中。不管你愿不愿意,在未来,机器或者说数据将与人类再也无法分割。
好了,到这里本书的内容已经聊得差不多了。那现在我来为您总结一下前面为您分享的内容。
首先,我们提到未来人类所面临的三个新的议题:永生不老、幸福快乐和成为具有神性的人类。科技是不断发展的,而且速度会越来越快。在这个过程当中呢,没有人能够踩得住刹车,所以这三项议题未来会成为我们人人所谈论的话题。
其次呢,我们谈到了本书当中最重要的一个思想,人其实是一种算法,我们所一直以为的自我、自我意识的感觉,其实都是我们自己虚构的,因为这些关于自我的感受,本质上也是一种算法。
那最后我们谈到,如果机器的算法超过人类的算法,那么这个人类社会将会变得怎样。毫无疑问,未来人类大部分职业或者领域会被机器代替,人类社会将出现三种人:无用的人、没有自主的人以及进化了的神人。最终人类社会将实现万物互联。
当然,以上我们所讲的内容,都只是作者赫拉利对未来的一种设想。未来是有无限种可能的,就像作者所说的那样,预测未来并不是要准确地把未来呈现出来,而是为了更好地改变未来。作者为我们的未来构想了一个数据世界,这种珍贵设想给我们的启示是趋利避害,创造一个我们想要的未来世界。谁也不知道明天会是怎样,但这一天总会到来,或早或晚。为了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每个人在享受当下的同时,更要有拥抱未来的信心和热情,要相信未来可期,且在我们手中。
好了,那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聆听。我是泥巴,下期整编经典读书会,我们再来一起收听精品好书,再会。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很赞哦! (0)
上一篇: 认知天性: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
下一篇: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
相关文章
- 《万历十五年》一个王朝的兴衰
- 《枪炮、病菌与钢铁》探寻自然力量如何左右人类文明兴衰沉浮
- 《丝绸之路》穿越千年时光,揭开文明交融与帝国兴衰的宏大史诗
- 《人类群星闪耀时》于历史长河中定格改变文明进程的璀璨高光时刻
- 《菊与刀》以文化双生花为钥,解锁日本民族矛盾性格的深层密码
- 《未来简史》穿透科技迷雾解码人类文明的进化新航向
- 《今日简史》 穿透当下迷雾,解码人类在技术洪流中的生存突围法则
- 《巨浪下的小学》 以灭顶之灾叩问文明底线,在废墟与泪水中打捞人性至善的永恒锚点
- 《切尔诺贝利的祭祷》 以辐射尘封的沉默证词,在末日废墟上奏响人类文明的永恒忏悔与
- 《耶路撒冷三千年》 以圣城石阶丈量文明碰撞,在血火交织的信仰褶皱里镌刻人类永恒的
发表评论
点击排行
- 《生活的陷阱》以实用的方法和深刻的智慧,带你走出人生至暗时刻,找到内在满足与持久
- 斯坦福大学最实用的心理学课程《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压不死你的只会使你更强大!_
- 《什么都不做的习惯》如何通过休息提升生活质量? 不明原因的身体不适! 繁忙且压力
- 投资必看《反脆弱》学会如何从不确定性中获利, 塔勒布的“不确定性”系列丛书 已被
- 23分钟讲解《对大脑有害的12个习惯》
- 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自我保护《修复玻璃心》高敏感人士生存法则,帮助你获得内心的平
- 《自卑与超越》成人与青少年心理成长必修课,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超越自卑感实现
- 一然22分钟精读《终结阿尔茨海默病》全球首套预防与逆转 老年痴呆的个性化程序 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