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历史历史
《三千佛塔烟云下:东南亚五国文化纪行》穿越中南半岛 2000 年历史和发展逻辑
铛铛铃2025-08-02【历史】31人已围观
简介
今天我们要聊的是《3000佛塔烟云下:东南亚五国文化》,这本书的作者郭建龙,通过深入挖掘东南亚的历史与文化,带我们踏入一个古老而精彩的世界。东南亚是目前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作为我们的近邻,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恰好位于东亚和南亚、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是各个文化交汇的十字路口,它的历史因此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面貌。
举个例子,东南亚的宗教信仰非常多元,还是佛教徒聚集最多的地区之一。除此之外,印度尼西亚拥有全球最多的穆斯林人口,菲律宾则是东半球天主教徒最多的国家,这里还有印度教、源自中国的民间信仰等,更有一些鲜为人知的宗教,比如越南的高台教。说到高台教,它是越南的第三大宗教,特别之处在于,它的三位圣人,居然包括了中国的孙中山、法国的雨果和越南诗人阮秉谦。这三个人的背景和国籍完全不同,但他们被并列为高台教的崇拜对象,令人感到非常有趣。这种对各种伟人的大融合式崇拜,在东南亚之外的地区几乎看不到。
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东南亚的历史,可以说是各种外来势力轮流登场的舞台。最早影响东南亚的是,来自印度和中国的古代文明,后来英国和法国等西方殖民者也接踵而至。这些外来力量的碰撞,塑造了东南亚丰富多彩的文化特质。今天我们重点讨论的是东南亚的陆地部分,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和缅甸五个国家。由于它们靠近中国,所以这个区域有时也被称为中南半岛,一指中国南部的延伸,而西方殖民者早期则更喜欢用“INDOCHINA”这个词,来概括这片地区。这个词直译为“印度-中国”,反映了西方对东南亚的理解,这是一个受到印度和中国双重影响的地方。
那么,为什么古代印度对东南亚的影响,会排在中国之前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古代印度的文化核心区域离东南亚更近。在中华文明还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的时候,印度的文化已经通过商人、移民等方式传入东南亚,尤其是印度的佛教文化,对东南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今天我们还能在缅甸、老挝、柬埔寨等,看到数量众多的佛塔,它们正是当年印度文化传播的印记。
你可能听过一个古老的故事,在公元前三世纪,印度孔雀王朝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君主阿育王,他凭借强大的武力,统一了印度次大陆大部分地区,但后来他选择了和平,开始推崇佛教,使其成为全国性的宗教。佛教在他统治下迎来了辉煌时期,并通过他的努力传播到了周边国家。至今,东南亚许多地方,仍保留着3000佛塔的文化遗迹。
由于印度与东南亚地理接近,印度文化早早地在这些地区扎根,而中国的文化影响则因距离较远,慢慢通过其他方式传入。大约在阿育王之后的半个多世纪,中国的秦朝也统一了全国,开始向南方扩展。秦朝和后来的汉,在今天的广东、广西和越南北部建立了多个行政区,比如永昌郡。从这个角度看,古代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并非通过宗教,而是通过中央集权的政治模式来施加的。特别是在越南,那里几乎完全仿效了中原王朝的制度和文化,越南的统治者甚至模仿中原的皇帝,尽管他们在面对中国时称自己为王,但在国内却自封皇帝。
乍一看,古代中国的影响似乎只限于越南和缅甸,而印度对东南亚的文化影响,更加广泛且深远。那么,为什么后来中国对东南亚的影响,在西方人眼中能与印度相抗衡呢?作者提到,中国的影响不仅仅是局部的,早在秦汉时期,越南和缅甸的部分地区,就已纳入中国的政治圈,向中原称臣纳贡,并吸收了中国的治理模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权力结构。
关于东南亚的古代政治模式,加州大学的孙来陈教授,做了一个有趣的比喻,他说,东南亚的政治格局就像一个宇宙,中央部落如同恒星,周围的小部落如行星,围绕中央部落旋转,但当恒星变弱,周围的小部落就会被其他更强大的恒星吸引。这种政治结构在东南亚常见,统治不稳定是常态。
再说回古代,中国对东南亚影响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相比印度,中国的统一王朝,在历史上维持了较长的时间,这意味着,中国对东南亚的影响力是持续且稳定的。反观印度,政治局势相对动荡,多个王朝信仰不同的宗教,印度教、佛教和伊斯兰教,都曾在不同时期主导过其文化输出。由于这种不连续性,印度对东南亚的影响不如中国稳定。
到了清朝末期,中国的移民潮,再次改变了东南亚的文化格局。如今,唐人街在东南亚各地随处可见,甚至一些中国传统文化在当地,比在中国本土还保留得更为完整。
让我们设想一下,当古代中国和印度的文化影响,在东南亚相遇时,会是什么样的场景?书中分享了一个发生在泰国的故事,这段历史见证了中印两大文明的民俗碰撞。然而,这场较量并不是在战场上,而是在泰国街头的宗教活动中。活动开始时,印度式的宗教仪式主导着泰国街头,佛寺门口的右边停着一排汽车,每辆车上都摆放着印度的神像,有吹笛子的克里希娜像、神甘尼许、蓝色的罗摩和湿婆,这些神像旁边坐着一群泰国的祭司,伴随着印度传统音乐,浓浓的印度宗教氛围扑面而来。印度教和佛教对东南亚的影响在这里展现无疑,宗教信仰、社会结构以及早期的贸易与文化交融,形成了东南亚与印度文明的深厚联系。
但有趣的是,在印度车队的前方,正对着佛寺的主入口,另一个鲜明的对比,中国的宗教仪式正在进行。九座大红色的轿子高高抬起,分别供奉着观音娘娘、太上老君、孔子和关公,沿途还有身穿红色衣服的姑娘们,手中举着写有哪吒、三太子、财神爷和斗战神佛的佛牌。相比于印度宗教仪式的庄重,中国的这场表演显得格外热闹,吸引了大量的围观者。其中一个穿着凤冠红衣的姑娘特别引人注目,她一会儿拍手,一会儿大声呼喊,鼓动着人们跟随她的节奏起舞,她仿佛是一位战场上的将军,巧妙地指挥着整场活动。随着她的号召,年轻人们开始燃放鞭炮,舞狮舞龙的队伍也加入了进来,整个街道沸腾了起来。相比之下,印度的车队显得安静许多,虽然神像庄严,但缺乏互动,祭司们只是静静地坐在车上,等待行人路过。尽管印度教在这片土地上依旧留有影响力,但显然东南亚的民众更喜欢参与热闹的活动,而这一点,中国文化显然更胜一筹。
这种场景充分展现,中印两大文明,在东南亚的交汇与竞争。正如作者所提到的,随着东南亚进入世俗化时代,中国的实用性信仰逐渐占据上风,而印度的传统宗教影响力则在逐渐减弱。
到了近代,当中国和印度这两个曾经强大的邻国,面对西方列强的压力时,东南亚这个区域,谁又会登上舞台,填补空白呢?答案是英国和法国,这两个从中世纪就彼此纠缠的对手,在欧洲再到美洲、中东甚至南亚都打得不可开交。
英国和法国在东南亚的故事,其实得从印度开始。17世纪中期,也就是中国的明朝末年,英国人第一次踏上印度的土地。当时印度洋的贸易掌控在葡萄牙人手中,英国人以商业合作为借口,帮莫卧尔王朝赶走了葡萄牙人。然而没过多久,英国人就暴露了本性,开始插手印度北部的事务,甚至出兵占领了沿海地区。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经营,英国人在印度北部站稳了脚跟,接着,他们把目光转向了印度南部和东边的缅甸,通过几次军事行动,英国人征服了印度南方的小邦国,赶走了法国人,并且通过两次战争彻底控制了缅甸。19世纪中期,英国甚至把莫卧尔王朝的最后一任皇帝,流放到了缅甸,最终吞并了整个印度。不久后,他们又重复了这个手法,把缅甸最后一任国王也流放到了印度,彻底将缅甸并入英属印度的版图。
就在英国不断扩大在东南亚的势力时,他们的老对头法国也不甘落后。作为一个大陆国家,法国无法像英国那样全力发展海军,因此在东南亚的扩张行动略显迟缓。法国从越南入手,打算在那里开拓殖民地。虽然越南与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联系,但法国抓住了越南的闭关锁国和传教禁令的机会,开始逐步打开其大门。随着一名法国传教士在广西西林县被处死,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法国趁机在越南,发动了一场小规模的军事行动,占领了越南南部地区,并迅速控制了柬埔寨。大约在10年内,法国控制了湄公河下游的大片地区,并将越南、老挝和柬埔寨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即便经历了普法战争的失败,法国在重振旗鼓后又继续向北扩张,最终通过一场战争,从清朝手中拿下了越南的控制权。但法国并未止步于此,他们继续扩展到老挝和泰国的部分地区,最终在19世纪末,法属印度支那成立,其领土涵盖了今天的越南、老挝和柬埔寨。
越南的殖民史,展现了中南半岛上其他国家的命运,这些国家最早受印度文明的影响,之后又被中国文化所笼罩,但到了近代,随着中国和印度的衰落,东南亚各国不得不寻找新的榜样,而西方文明逐渐成为他们的新方向。在中印之间的五个东南亚国家中,除了泰国,其他国家都成为了西方列强的殖民地,而令人惊讶的是,泰国却幸运地避免了这种命运,保持了独立,并且在今天的东南亚经济总量中,仅次于印尼,货币也在周边国家流通,成为了东南亚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国家。
那么泰国为什么没有被殖民,它又是如何实现经济发展的呢?我们接下来要讲的就是泰国的故事,这个东南亚模范生的发展历程。这个故事的核心是传统与现代的相遇。回到19世纪初,泰国刚建立一个新王朝,因为首都定在曼谷,这个王朝被称为曼谷王朝,直到今天,它仍然延续,现在的国王是拉玛十世。然而,虽然新王朝通常都充满活力,曼谷王朝的初期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西边,英国人逐步占领了曾经强大的缅甸,并把势力延伸到了马来半岛,致使泰国几乎被半包围。东边是越南,法国人在那蠢蠢欲动。北边是中国,清朝则因鸦片战争,逐渐失去了对外敌的抵抗力,只有民间存在零星的反侵略斗争。面对这些强大的欧洲国家,曼谷王朝的前三位国王选择了关闭国门,试图隔绝外界的威胁。如果故事按这个方向发展,泰国最终可能也会沦为殖民地,但曼谷王朝的拉玛四世和拉玛五世,两位国王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拉玛四世在担任王储时,并没有沉迷于宫廷享乐,而是广泛接触西方知识,这让他跳脱出传统的宫廷思维,站在更全面的视角考虑问题。当英国得知泰国的新国王熟悉西方文化时,这给泰国带来了与西方列强对话的机会。拉玛四世明白,眼下最重要的是让泰国活下去,于是他采取了一些看似激进的措施,比如满足英国人的要求,授予他们在泰国的领事裁判权,开放所有港口、允许英国人长期居住和旅行,甚至自由传教。这些措施似乎让泰国放弃了很多权利,但从拉玛四世的角度来看,这是泰国自救的机会,通过与西方接轨,拉玛四世为泰国争取了时间。
为了进一步保住泰国的独立,拉玛五世采取了更加务实的策略,他放弃了对周边属国的控制权,把老挝和柬埔寨的宗主权让给法国,又将一些马来省份交给英国。这种做法让泰国成为英法之间的缓冲地带,避免被直接吞并。为了让泰国真正现代化,拉玛五世不仅去欧洲学习,还鼓励泰国民众接受教育,他的孩子们都被送往国外深造,同时他也推动建立大量基础学校,为泰国的改革提供了人才保障。
在历史上,除了泰国,还有两个国家在转型时,表现出如此的决心和勇气,彼得大帝时期的俄罗斯和明治时期的日本。彼得大帝伪装前往西欧学习的故事,早已被广泛传颂,而日本政府更是派出了半个内阁,去研究西方的制度,并推动立宪。拉玛五世的开放程度,与俄罗斯和日本相比毫不逊色,只是俄罗斯拥有辽阔的腹地,日本通过海洋获得了较好的保护,但泰国却被英法的殖民地包围,发展空间受到严格限制。即便如此,泰国仍然成为东南亚发展最为出色的国家之一。
我们之前提到的教育,是拉玛五世改变国家命运的长期战略,但在他执政期间,他废除了奴隶制和衙役制度,这直接为泰国社会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在政治上,拉玛五世通过强化司法权力,设立顾问机构,逐步削弱了专制色彩。沿着这一改革方向,泰国在二战后成功建立了责任内阁制。东南亚的其他国家,都经历了漫长的殖民统治,政治体制是照搬来的,经济结构也往往比较单一,甚至国家版图,都是被殖民者任意分割和拼凑的。而泰国的现代化进程却显得更加连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多于冲突。至少在今天的曼谷街头,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国王的肖像随处可见,这种尊荣和权力,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100多年前,两位英明的国王。
好的,到这里,《3000佛塔烟云下:东南亚五国文化》这本书我们就聊的差不多了。借用书上的一句话形象描述来总结,东南亚仿佛是一片与时间脱节的土地,一切都带着热带地区特有的温暖。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片地区正处于最好的时代之一,战争已经远离了大多数地方,人们已经习惯了和平的生活。回望过去,一次次的相遇和碰撞,造就了这片土地的独特风貌。东南亚的历史有着许多外来力量的参与,古代是强大的邻国,近代是远道而来的西方列强,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始终在努力书写属于他们自己的历史。作为未来全球经济增长最具潜力的区域之一,还有更远的路在等着他们。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很赞哦! (0)
相关文章
- 《万历十五年》一个王朝的兴衰
- 《枪炮、病菌与钢铁》探寻自然力量如何左右人类文明兴衰沉浮
- 《丝绸之路》穿越千年时光,揭开文明交融与帝国兴衰的宏大史诗
- 《人类群星闪耀时》于历史长河中定格改变文明进程的璀璨高光时刻
- 《菊与刀》以文化双生花为钥,解锁日本民族矛盾性格的深层密码
- 《未来简史》穿透科技迷雾解码人类文明的进化新航向
- 《今日简史》 穿透当下迷雾,解码人类在技术洪流中的生存突围法则
- 《巨浪下的小学》 以灭顶之灾叩问文明底线,在废墟与泪水中打捞人性至善的永恒锚点
- 《切尔诺贝利的祭祷》 以辐射尘封的沉默证词,在末日废墟上奏响人类文明的永恒忏悔与
- 《耶路撒冷三千年》 以圣城石阶丈量文明碰撞,在血火交织的信仰褶皱里镌刻人类永恒的
发表评论
点击排行
- 《生活的陷阱》以实用的方法和深刻的智慧,带你走出人生至暗时刻,找到内在满足与持久
- 斯坦福大学最实用的心理学课程《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压不死你的只会使你更强大!_
- 投资必看《反脆弱》学会如何从不确定性中获利, 塔勒布的“不确定性”系列丛书 已被
- 《什么都不做的习惯》如何通过休息提升生活质量? 不明原因的身体不适! 繁忙且压力
- 23分钟讲解《对大脑有害的12个习惯》
- 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自我保护《修复玻璃心》高敏感人士生存法则,帮助你获得内心的平
- 《自卑与超越》成人与青少年心理成长必修课,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超越自卑感实现
- 一然22分钟精读《终结阿尔茨海默病》全球首套预防与逆转 老年痴呆的个性化程序 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