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生活生活
《亲密关系》解锁情感密码,掌握构建健康长久亲密联结的实用法则
铛铛铃2025-08-30【生活】20人已围观
简介
今天整编经典读书会
要为您解读的书是《亲密关系》。
提到亲密关系,我们通常就会想到爱情。而想到爱情,我们脑海中常常浮现出来的,是一些撩动心弦的浪漫憧憬,如诗词中歌颂爱情的诗篇:“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虽然每个人都渴望美好的爱情,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常常发现:相爱很简单,相处却太难。亲密的愿望很简单,但是关系的相处却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有人说,学校教育的三个最大的缺失是:没有教我们如何找工作、如何找对象和如何成为合格的父母。而这本书可以填补我们的缺失。它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两性关系进行了科学而系统的总结。它既像是一本百科全书,严谨、专业、全面;又像是一个风趣幽默又平易近人的老友,带你去探索和成长。
书中的很多观念都让我恍然大悟,比如为什么男人择偶更注重女人的外貌,而女人择偶更注重男人的经济能力;还有比如传统观念上认为男人应该强势彪悍,而女人应该温柔敏感,但这样组合的婚姻往往是幸福感最低的。
书中还有一些有趣的论点,比如说曝光效应:我们对熟悉和接触次数更多的人,有更多的好感,所以熟悉的接触次数多的人更有可能相爱。所谓的“远亲不如近邻”,也是这个道理。
你还能在书中学到很多跟亲密伴侣相处时的沟通技巧。事实上,很多冷战的夫妻,可能只是因为一个小小的误会,如果用对了沟通方法,误会就会解开。
这本书的作者之一罗兰·米勒是美国心理学家,他也是一位社会心理学博士。他在亲密关系的研究中投入了大量的热情,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绩。本书的另一位作者是丹尼尔·帕尔曼,他是北卡罗来纳州的大学教授,从事家庭问题的研究长达30多年,曾任人际关系国际研究学会主席。同时,这本书由大名鼎鼎的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心理学与生活》的作者菲利普·津巴多推荐,表明了这本书在亲密关系领域研究的权威地位。
那么,接下来我将分成三个要点来讲述这本书的精髓。
第一,亲密关系为什么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
第二,亲密关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有哪些我们没有意识到的盲区;
第三,如何在亲密关系中成长。
希望通过我的讲述,能让你学会书中的知识,畅享愉悦的亲密关系。
先来看第一点,为什么亲密关系对我们每个人都如此重要呢?
首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你要到一个荒岛上去住上一年,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自己去,另外一个就是带上你的敌人,你会怎样选择呢?出人意料的是,很多人都会选择带上敌人。这是为什么呢?我想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关系中,如果剥夺了我们和他人的紧密接触的机会,那会给我们心理上带来很大的痛苦。所以我们宁愿选择和敌人一起去,也不愿意自己长期处在一个无人回应的境地里。
这也让我想到,监狱里有一种特殊的惩罚,叫做单独监禁,就是把犯错误的犯人关在一间单独的囚室里,无法与其他人接触。这种惩罚看起来简单,却让人无比痛苦,因为和人群隔离,让人内心极度紧张,只有不断地和他人接触,才能让人感到安心。这其实就说明了我们人是社会性动物,对关系的需要关乎我们的生存质量。
我们每个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都是源于亲密关系,而人又是所有的动物当中童年期最长的,因为我们需要在漫长的过程中和父母建立起亲密的依赖关系,来支持我们长大。而我们和父母亲最早建立起的依恋关系,也是我们成年后亲密关系的模型。
我们生活在关系中,又在关系中建立我们的生活。如果我们要正常地生活,保持身心健康,就要在长久而关爱的亲密关系中与人愉快地交往。有调查表明,拥有亲密关系的人比单身生活的人更幸福、健康、长寿,而缺乏亲密关系可能会导致各种健康问题。
马斯洛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中认为,我们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亲密关系能满足我们爱和归属的需要,如果归属需要得不到满足,我们的人际关系就会出现各种问题,从而导致我们身心都处于不健康的状态。所以亲密关系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
好了,我们上面说了为什么亲密关系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因为它满足了人的社会属性和归属需要,也知道了亲密关系与我们的身心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亲密关系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有哪些要点需要我们去了解和注意的呢?
我想我们愿意与之建立亲密关系的人,都是对我们来说具有吸引力的人。那吸引力是如何产生的呢?下面我要说的概念对你来说可能比较新鲜,那就是吸引力是一种奖赏。比如说我们都喜欢聪明又美丽的人,因为和这样的人相处会让我们身心愉悦。又比如有人给予我们很多的关注和赞许,这种关注和赞许让我们非常高兴。还有那些能给我们带来物质利益,如金钱或地位的,也会非常吸引我们。这些吸引其实都是一种奖赏,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奖赏,奖赏给我们增加了价值感和幸福感。所以那种能带给我们奖赏的感受的人,是吸引我们的人。
那么还有什么其他的因素影响了我们的吸引力呢?
临近,我们更容易喜欢上离我们近的人。临近带来的好处首先是方便,我们很容易得到他们提供的各种奖赏。另外,空间上的临近会让我们更容易和别人重复接触,有一种曝光效应,就是说我们倾向于喜欢见过很多次的脸,而非不熟悉的脸。
影响我们吸引力的第二条就是长相吸引力。我们喜欢那些长得可爱的人,不仅是男士喜欢美女,女士也喜欢帅哥。当只考虑短期伴侣时,女人和男人一样感性,只要有英俊的外貌和健壮的肌肉,就可以打动女性。但是考虑到长期的关系时,女人会更加注重男人良好的品格和较优的经济地位,因为女性更多的要为将来养育孩子做考虑。在长期关系中,男人和女人一样看重品质,看重热情和忠诚,但是外在始终对男人都有很强的吸引力。
吸引力中还有一条有趣的法则,就是我们喜欢那些更喜欢我们的人。有个公式是对未来伴侣的期望值等于伴侣的外表吸引力加上伴侣接纳我们的可能性。
还有一点,在很多人的观念里,不相似的两个人可以互补,而实际情况是,我们喜欢那些与我们相像的人,相异并不相惜,缺少共同点的爱是不存在的。
我们可以从这些吸引力规律中更多地了解自己和对方。另外我们还可以发现,我们注重奖赏,是因为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的,这是一种生理本能。但是这种趋向性同时可能会让我们有些时候有一些意识不到的盲区。下面我就来跟大家说一说亲密关系中有哪些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的盲区。
首先,受文化的影响,我们可能会有一些刻板的印象。我们总认为两性的性别差异很大,比如我们通常认为男性比女性更对性感兴趣,所以两性之间差别很大。确实看平均数字的话,男性的确比女性有更高的性驱力,但是实际上,两性之间的兴趣和才能重合的程度很大。
又比如很多人认为男人应当有男子气,他们应该自信、独立、果敢、能干、好强,女人就应该有女人味儿,热情、敏感、多情、友善。这其实呢,也是一种刻板印象。在一个经典的实验当中,研究者把男女配成对,一种条件下配对的男女都符合传统的性别角色,另一种条件下配对的双方至少有一位是双性化的。介绍两个人认识后,他们有5分钟的时间在房间单独相处,研究者秘密地录下了这段时间双方的交往过程。令人吃惊的是,传统的男女双方很少说话,很少注视对方,甚至看不到笑容,事后报告喜欢对方的程度也没有其他配对高。如果双性化的男人遇上传统型的女人,或者双性化的女人遇上传统型的男人,或者两个双性化的男女碰到一起,他们都比两个传统型的男女相处更为融洽。所以彪悍大丈夫和温柔小女人往往并不如那些不太传统、不太符合刻板印象的夫妇幸福快乐。
屈从于传统的性别角色,可能对男人是一种伤害,剥夺了他们本可成为更好丈夫的可能;而屈从于传统的性别角色对女人也是一种伤害,剥夺了她们可能获得更多成功和成就的可能。但如果我们能够理性地看到这些差别的本质,我们的刻板印象或许就会松动,就能在两性的相处中更加尊重自己和彼此的天性。
我们的亲密关系还受到觉知力的影响。举个例子,请你快速评价具备以下特点的某个人:嫉妒、固执、挑剔、冲动、聪明、勤劳。你愿意这个人成为你的同事吗?我想大概不太愿意。那么再花些时间快速估量具备以下特点的另一个人:聪明、勤劳、冲动、挑剔、固执、嫉妒。后面这个人并不完美,但是看上去能干而上进。问题是两种描述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却造成两种完全不同的印象。
另外还会出现的一种偏差叫自我服务偏差,我们会下意识地把成功归功于自己,而极力推脱自己在失败中的罪责。我们能看到他人存在的问题,但是却看不到自己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丈夫在上床睡觉时想到:“我敢打赌,明天老婆躺在床上看到早餐时肯定很高兴。”他打算为妻子做点什么,并为自己是个体贴周到的伴侣而沾沾自喜。但是他睡过了头,不得不飞奔去上班,根本没有任何善意之举,却可能仍感觉良好,毕竟自己有一颗为对方着想的心。相比之下,妻子只能从丈夫的行动来评价她,她并不懂得丈夫心中所想,这里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丈夫的好心好意。不同的信息来源会使丈夫认为自己是一个尽心尽力、体贴周到的好伴侣,而妻子却不这么认为。
还记得那些你想告诉亲人却未曾表达的感激吗?你或许为自己曾找机会向他们表达而认为自己是个感恩的人,但失望的亲人却未曾感到你的一丝谢意,认为你的所作所为简直就是个白眼狼。
总结一下这个部分,我们说了建立关系首先需要有吸引力,而吸引力中有很多有趣的小常识。另外我们还谈到亲密关系中那些我们未曾认识到的盲区。
最后,我想来说一说我们如何在亲密关系中成长。
在亲密关系中有两种信念,一种叫宿命信念。宿命信念是一些固有信念,比如吵架就表明伴侣爱我不够深,伴侣应该凭直觉就知道我的需要和偏好,根本不需要告诉我我的所思所想,出现了问题伴侣是不会改变的等等。如果我们带着人际关系的固有观念进入亲密关系,出现问题时,我们并不会采取建设性行动来改善关系,而只会逃避问题,只会用自己的固有信念来评价伴侣,有时甚至会低估伴侣对自己的爱,以至于损害亲密关系。
还有另外一种信念叫做成长信念,有成长信念的人会认为幸福的关系是努力和付出的回报,如果伴侣一起努力挑战、克服困难,良性的亲密关系就会逐渐建立起来。那些能够保持幸福感的伴侣往往不是最有浪漫幻想的人,而是最能接纳现实并积极调整的伴侣。如果我们在遇到问题时愿意使用一种成长的信念来面对,那么亲密关系就可以长久维持。
我们在上面说了亲密关系质量与我们的关系信念有关,我们要善于去觉察和反思,并用成长的心态积极面对关系中的问题。那么,如果我们在亲密关系中遇到了问题,该如何去沟通呢?
首先,我们要留心沟通中的一些陷阱。比如说妻子对丈夫说:“你总是这样乱扔衣服,从不讲卫生,你就不能考虑我做家务的辛苦吗?”在沟通中要少用这种“从不”“总是”之类的词语,最好是用第一人称的陈述,明确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说:“我现在感觉很不舒服,不是你怎样怎样。”
第二点要注意积极倾听对方的话语,让对方知道我们在意他所说的话。通过复述接受信息,也就是用自己的话重复对方的意思,让传递者有机会确认他想表达的意思。很多时候简单复述就能减少误会。
第三,要学会及时喊停。如果两人谈话的内容让双方生气,最好是在生气的时候保持理智,但很明显这很难做到。因此,当我们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可以对对方说:“亲爱的,我太生气了,我现在想冷静一下,请给我10分钟。”
最后,我们要表达出对伴侣观点的尊重,这样就需要进行确认,也就是承认他们的观点合理性,表达对立场的尊重,也就是将技巧和观念融合在一起,这就是亲密关系的最好的沟通方式。
良好的沟通会带来完全不同的后果,所以从现在开始,有意地提醒自己和爱人多注意沟通吧。
我们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首先,我们说到了亲密关系对我们非常重要,不仅是因为它满足了人的社会属性和归属需要,还因为它是我们一生情感依附的源泉。我们也知道了亲密关系与我们的身心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然后,我们讲了建立亲密关系时我们会被什么样的人吸引,以及那些我们未曾认识到的盲区,了解这些盲区有助于开拓我们的视野,纠正我们对两性的一些错误的认知。最后,我们说到了如何在亲密关系中成长,如果我们能善于观察和反思,善于用一种成长的心态去经营关系,并且在沟通中注意一些技巧,那么我们的亲密关系将会有大量的成长空间。
相爱容易,相处太难,也只是我们成长路上的一个阶段。愿我们都能好好经营我们的亲密关系,让它成为我们一生的滋养。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感谢聆听,我是泥巴。下期整编经典读书会,我们继续一起解读精品好书,记得收听哦。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很赞哦! (0)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点击排行
- 《生活的陷阱》以实用的方法和深刻的智慧,带你走出人生至暗时刻,找到内在满足与持久
- 投资必看《反脆弱》学会如何从不确定性中获利, 塔勒布的“不确定性”系列丛书 已被
- 斯坦福大学最实用的心理学课程《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压不死你的只会使你更强大!_
- 《什么都不做的习惯》如何通过休息提升生活质量? 不明原因的身体不适! 繁忙且压力
- 23分钟讲解《对大脑有害的12个习惯》
- 一然22分钟精读《终结阿尔茨海默病》全球首套预防与逆转 老年痴呆的个性化程序 纽
- 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自我保护《修复玻璃心》高敏感人士生存法则,帮助你获得内心的平
- 《自卑与超越》成人与青少年心理成长必修课,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超越自卑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