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科普科普

必然

铛铛铃2025-08-30科普10人已围观

简介

今天为您解读的书是《必然》。

都说我们爷爷一代的机会在胆,下海经商,才能抓住发展的红利。我们父辈的机会在知识,能学善考的,都谋求了稳定的工作。而现在的机会在求新存异,而你的心是否在未来的风口上呢?你的职场规划是否跟进了未来的潮流?你的行动是否被未来新物种所认可呢?

关于这些问题,美国作家凯文·凯利在《失控》中提出,要用生物学,而不是机械学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在《科技想要什么》中说到,科技本身就是一个生命体。在《必然》这本书当中,他介绍了新物种的基因特征、所思所想、行为规划和未来走向。

在科技圈,大家一定对“凯文·凯利”四个字如雷贯耳。他发起全世界第一场黑客大会,被视为网络文化的观察者、发言人,硅谷最著名的预言家。电影《黑客帝国》的导演和苹果公司前CEO乔布斯,都曾公开称赞过凯文·凯利的作品,也是他的忠实粉丝。

今天我们之所以给大家推荐凯文·凯利的《必然》,是因为他在书中预言未来30年会出现重大的财富机会的领域。早在1994年互联网的萌芽时期,凯文·凯利便预测了物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网络经济,涉及社会、科技、经济等众多领域的前沿概念,而这些理论也陆续在20年后一一实现。因此,他也被很多人奉若神明。

20年前,凯文·凯利在《失控》一书当中描述的,如今已成现实。《必然》,作为其未来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带着凯文·凯利对未来的预测,抽丝剥茧、娓娓道来,让我们了解并构建我们在不远的将来将要面对的方向,是一本值得我们每个人细细研读、品味的科普类书籍。

这本书在2015116日,由罗辑思维独家首发。罗胖推这本书,可以说是不遗余力到丧心病狂的地步。若不是真心喜欢,也不会斥巨资拿到这本书国内的代理版权。15年的罗辑思维没有今天这么家大业大,所以能斥巨资投入到一个图书版权上面,除了真爱没有其他的解释了。

再回到这本书的文风,除了搞科技出身的,其他人可能会有四个字的感觉:晦涩难懂。如果我们拿出平时读书的态度,急功近利地想要读完,或者迫切地要学到什么实用的东西,而忽略了动脑和思考,那么抱歉,这本书可能真如天书一般折磨你了。

凯文·凯利的文字像大海一般,放眼过去,茫茫大海,你要做的就是观察朵朵浪花,感受大海带来的气息,然后进一步地去探索、发现珍珠。那么什么是所谓的珍珠呢?就比如说5年之后,在我们看到那些正在发生的遇见和将要发生的遇见时,我们就不得不佩服凯文·凯利的先见之明,同时也不禁期待凯文·凯利在文中涉及到的那12种必然趋势在今后的发展方向。

就在互联网的创业大潮席卷着各个领域的当下,凯文·凯利这个奇人,依旧冷静地徜徉在人迹罕至的最新科技产品中,揣摩着如何让人类依靠科技更加幸福地生活,以及如何进一步地创新发展新的科技。

《必然》一书当中,凯文·凯利总结了自己几十年来对于科技的观察和分析,大胆畅想科技的未来走向,预言新兴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它通过形成知化、流动、屏读、使用、共享、过滤、重混、互动、追踪、提问和开始,看似独立,却又在科技与互联网的本质相通的12点的预言分析解读,描绘了一幅未来科技发展的蓝图。它让我们相信,科技带给我们的未来将是一个充满温暖、人性和自由的“乌托邦”的状态。“乌托邦”意为一种变化的进程,这个模式里强调今天比昨天更美好,哪怕微不足道的一点点好,也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进步。

下面我将《必然》中涉及到的12个关于未来的关键词,给大家做一个逻辑上的梳理,并总结为三点,跟大家讨论理解。

第一点,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方向比实干更重要。

首先,请你先设想一下,当你走到自家冰箱前面,冰箱就宛如对话般弹出文字,或者直接询问,主动猜出你该时间段喜欢的食物。当你接通洗衣机的电源,它也会机智地猜你喜欢。你打开电视机,它会自动调到你该时段喜欢的频道。你走进浴室,发现浴盆里面已经有了你喜欢的温度的洗澡水,还有根据季节自主加入的沐浴药包。上面所有的一切像极了肥皂剧富豪家中数名贴心菲佣陪伴的情节,只是这一切都将有可能在未来的二三十年里,就会发生在你的生活里,而且不需要高额的成本,这就是大数据的功能。

其实这一切的原理我们是可以想象的,比如擅长网购的姑娘们都知道,现在网络购物平台都有一个功能,就是“猜你喜欢”。它会向你推荐一些你可能会喜欢的商品,而且每次都很合你心意,猜得很准,让你都怀疑这是不是这个网络平台有什么窃听软件,监控了你的聊天一样。其实它向你推荐物品的原理,远没有你想的那么复杂。所谓“猜你喜欢”,其实是根据你在该购物平台长久以来的购物习惯,比如品类、价格、品牌、喜好等,勾勒出一个关于你的人物画像,身份、职业、购物喜好、价格范围等,再收集你以往购买或搜索的兴趣偏好,然后通过计算机算法系统自动生成,最终猜你喜欢的推荐内容。每个人都有自己专属的后台数据,所以与其说“猜你喜欢”,更准确的是算出了你的喜好。然后就像记录每一位顾客的购物轨迹,分析购物偏好,并有针对性地制定推荐目录清单,完成最终的推送工作。这些都是通过计算机算法系统自动运行完成的。

回顾之前我们的购物行为,去商场被售货员一股脑地推销高提成产品、临期产品、积压产品,而这种被割韭菜的噩梦将离我们渐行渐远。有人就开始质疑了,导购员对于老顾客也能第一时间给出反馈呀,而且比电脑可智能多了。如果这个店员仅仅为几百人服务,通过对顾客购买兴趣的记录与分析,并有选择地推荐,人是可能做到的。可是,倘若顾客是10万、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的时候,人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所以,勤奋没用,科技社会技巧为王。而以上“猜你喜欢”广泛应用的概念,就是凯文·凯利在《必然》中畅想的,正如同书名一般,凯文·凯利认为这项人工智能的应用将必然发生。

都说是懒人推动着科技社会发展的进程,其实这个社会正在偷偷犒赏那些会投机取巧的懒人。踏实、勤奋、刻苦,已经不再是单一的褒义词,当我们定位的标签里仅有这些的时候,恰恰是我们要反思是否有用蛮力的时候。

回望《必然》上市后的5年,他的预测与现实发生的几乎完全重合。把人的认知能力赋予机器,让机器可以用自动化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这就是知化的力量。所以凯文·凯利的洞见确实非凡。

其次,在前面反复提及的人工智能,我们就对即将产生的超级人工智能做一下联想。倘若超级人工智能真的到来,那对于人类而言,这将是机遇还是灾难呢?

首先,做一个延展,学习一个词语“知化”,知识的“知”,文化的“化”。凯文·凯利给出的英文单词是“COGNIFY”,这个单词在字典里根本没有关于这个词的解释。在网络上流传着这么一个小故事,说是凯文·凯利15年初在推特上发了一条消息,大概意思是说我需要一个新的单词来描述赋予一个事物智慧,让它变得更加聪明。随后凯文·凯利这条消息下面就有一位小姐姐留言说:“大叔,你看‘coffee fine’怎么样?”凯利大叔说:“好呀好呀,就是他了。”所以说这个单词,就是大叔为了这个概念创造出来的。加上“in”形式就是“COGNIFY”,中文“知化”,聪明有智慧的,这不正是我们时下大热的人工智能吗?智能家居、AI学习等,可以说人工智能在这两年呈爆发式增长。全球各地大会以不同的主题围绕人工智能频频展开,诸位科技界的大佬抛头露面,大谈特谈,人工智能俨然成为现代互联网科技的主潮流。就连我不是科技界的人,提到人工智能,都能很快地联想到超级计算机、机器人、智能家居等。只是凯文·凯利在《必然》一书当中提到,就是这些吗?很显然,与凯文·凯利相比,我们对人工智能的了解有局限,脑洞完全没有打开。

我们所联想的人工智能,往往都需要一个控制的载体,比如电脑能连WIFI传输的其他物品。而凯文·凯利却告诉我们,未来的人工智能,并不应该诞生在有界限的实体当中,而是应该诞生在由无数节点所组成的超级组织当中。怎么理解呢?通俗点说,就是人工智能应该是比我们现在讨论的超级电脑、机器人等维度更高一级,它与计算机的关系,就像是人类大脑和身体细胞的关系一样。这也正印证了凯文·凯利在书中将科技看作一个生物的观点。每一个摄像头、每一个手机等、每一个智能设备,它们通过互联网全部连接在一起后,就变成了人工智能的又一个行动细胞,而摄像头等就是它的眼睛、耳朵。我们正是需要跳出过去的局限,用生物学的方式来理解未来的人工智能。

在《必然》一书当中,凯文·凯利预言,到2026年,谷歌的主营产品将不再是搜索,而是人工智能。他意识到,谷歌公司是一家做人工智能的公司,他们利用每一次搜索来强化人工智能的能力。因此,谷歌将在不久的以后拥有一款无可匹敌的人工智能产品。凯文·凯利的预言,在2017年谷歌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狗碾压中韩顶级棋手得以印证。

随着不断进步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代替人类工作这一观念也博得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当然,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人工智能会让很多工作不复存在,给人类以毁灭性的灾难。其实,人工智能的发展固然会导致一些人面临下岗的风险,但关键是我们如何正反两方面的去看问题。比起渲染人工智能的威胁论,倒不如说多关注人工智能将会带来的新机遇。来自美国新闻周刊指出,在很多人质疑AI是否会替代人类工作之际,但实质数据显示,新的工作也可以被人工智能创造出来,让越来越多社会角色与AI有效地进行合作,而不是被AI代替。

现在智能手机通过算法和智能成分设置的摄像头,取代了笨重的相机镜头。虚拟化学实验可以取代实验室里危险的瓶瓶罐罐。智化的投资,用人工智能分析股指、优化避税方案、优化投资组合。人工智能思想的到来,加速了其他所有趋势的进程,它在未来世界中的存在将是必然的。

既然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是有利于人类进步的必然发展趋势,那我们最后再来探讨一下凯文·凯利在《必然》中涉及的未来趋势,将会是必然吗?我们需要去相信那些所谓的不可能的事情吗?

你是怎么知道凯文·凯利的?听我今天在这里讲的,还是因为百度,又或者是因为一本图书或者杂志?那你设想20年后,你是否还是会以同样的方式获取知识,了解到凯文·凯利呢?凯文·凯利告诉我们肯定会不同。在未来的科技下,我们的眼睛可能会读取我们所想的内容,并将我们搜索的内容直接投到眼前,甚至是我们所吃的肉食,通过其它生长方式培育出来,而并不需要动物献出生命。

他说:“我见证过无数科技力量的爆发,并从中归纳出了12个动词,这12个持续动作中,每一个都是一种正在发生的趋势,所有迹象表明,这些趋势将持续至少30年。这些有机的动作,代表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都会呈现在我们文化中的一系列语言变化。”凯文·凯利这些所谓的原变化,就是互联网时代背后的运行逻辑,而这些逻辑将在未来30年里改变我们包括日常生活在内的一切,因此能够把握这些逻辑至关重要。

凯文·凯利还介绍了未来科技将推出的“屏读”,屏幕的“屏”。作者对“屏读”趋势的预言,这种未来世界的阅读方式,首先会改变书籍,继而会改变图书馆,随后是电影、视频,在之后它会瓦解掉游戏和教育,而最终“屏读”将会改变每一件事。其实当下利用VR技术看电影、动手操作,已经是在研发当中了。而以后医生也可以在一个VR手术室控制异地的医生机器人为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与此类似的,其实有一种实验性质的阅读方式,被称为快速连续视觉展示,这种阅读方式,使用的屏幕宽度和一个字相当大小,就是像一枚邮票一样。阅读的时候,你的眼球会保持不动,固定在单个的字上面,而屏幕上的单个字会一个接一个的变化,成为文本中的下一个字。

当然,类似这种我们生活中并没有接触过的神奇案例,在《必然》一书当中频繁地被凯文·凯利列举出来,让人不禁惊叹。《必然》一书的阅读,就好比我们一步一步爬上了凯文·凯利的肩膀,沿着他给我们引导的方向,开阔我们自己的视野,探索未知的领域,迎接大势所趋的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

作为科普类的图书,不需要华丽的用词,文中内容境界的高低与否,在于科学性的论述是否立得住,这一点凯文·凯利完全做到了。所以科技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不再是首都北京的那个中关村,而是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信很多家长朋友都有这样的体会,我们爱我们的孩子,我们还有不离手的电子产品,只是当孩子与电子产品碰到一起的时候,家长会不定时的原地爆炸,自己也很莫名其妙。这是因为在我们这一代家长的童年时代里,电子产品是休闲娱乐产品,是孩子学习面前的绊脚石,比如耳熟能详的网瘾,就是家长朋友们的雷区。只是今时不同往日,新一代的孩子与电子产品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空中课堂、特长网课、英语、AI教学等等,可以说电子产品、科技、人工智能成为他学习成长不可或缺的帮手。这一点凯文·凯利在《必然》一书当中就有很明确的说明,它讲述了科技发展和与生活接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就像是当初纸张毫不留情地取代竹简,电子屏幕也会在未来取代纸张,成为新的书写载体。聊天、学习、社交、支付,诸多功能的集合,让手机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我们手的延伸,让我们不再对这个产生辐射的小东西有所抗拒。它替代了电子书、随身听、相机、词典、笔记本、录音笔等等,与从前的繁琐断舍离。同时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有更加便利、先进、懂你的新产品代替现在的智能手机。

《必然》正如一部大型的科幻片,带领读者走进新的天地。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我是泥巴,下期读书,我们再来一起解读精品好书,记得收听哦。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很赞哦! (0)

上一篇: 世界秩序

下一篇: 奇点临近

发表评论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