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生活生活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铛铛铃2025-08-30生活14人已围观

简介

今天为您解读的书是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说起整理,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会有过这样的体验:小的时候特别害怕爸妈跑进自己的房间里大扫除,衣服、书本和小东西被他们收拾得整整齐齐,但有时忽然想找一件东西,却怎么也找不到。

长大后,每次把凌乱的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心情就特别舒畅,好像不光给房间做了大扫除,也给自己的身心做了一次整理清扫。但这样的愉悦可能还没有持续多久,房间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又乱成一团。整理好像是永远都做不完的事情,房间不断地在整理和混乱之间反复,心情也不断在愉悦和懊恼之间反复。

东西如果没有归好类,想用时很可能就忘了放在哪里;如果只想着收纳,把不常用的东西收起,装作看不见,也会陷入反复清理和变乱的困局。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这本书就可以很好地帮助大家。作者告诉我们,整理不是把不用的东西都藏起来,收纳的极致,也不是充分利用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来装东西,一旦收拾整齐,就绝对不会再变乱的整理魔法,它的秘诀就在于:只留下让自己怦然心动的东西。

接下来,我会通过三个部分,为您解读这本书的精髓,让你掌握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首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整理方法,但多数没有很好的效果。虽然小时候爸妈经常生气地说:“你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但他们很可能并没有教过你该如何整理。长大后,你自己试着整理了很多次,但每次整理后没过多久,家里又被各式各样的东西堆满。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整理了这么多年,还是没有办法让家里永远保持整洁呢?

其次,很多觉得自己家里太乱的人都清楚,乱的重要原因就是东西太多,而且不知道该把它们放在哪里。家里东西这么多,到底该如何整理呢?

最后,作者发现,通过整理能让人生产生戏剧性的变化。为什么整理物品能让人生发生改变呢?

下面我们先来解答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多数整理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呢?那是因为很多人都忽略了,整理这门生活必修课。很多人认为整理是天生习得,但其实不然,整理的理念和方法都是需要学习和积累的。缺乏整理规划的生活,自然很难让人看到整理该有的神奇之处。而即使是有生活经验的人,也不一定掌握了整理的诀窍。这是因为整理的理念和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一直遵循之前的整理方法,生活只会有着诸多的负累。

相比于掌握整理的方法外,还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家,而这个问题往往是大家整理路上最大的障碍,那就是就算现在整理干净了,过几天又会一团糟。这是为什么呢?事实上,会抑制变乱的不是房间或者东西,而是整理的人的内心。大多数人整理的念头只在一瞬间,整理了一次之后,这个念头就消失了,做不到持续地维持房间,当然很快就变回原样了。而看不到整理的成果,就让人感受不到整理的效果,总觉得整理好像也没有什么用呀。

所以,为了能让整理这件事情变得长期而有效,就必须要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同时持续地维持住整理的念头,并且付诸行动。这样你就能长期体验到整洁的生活环境,享受于轻松的生活状态,而不受环境的负累。无论是谁,一旦体验到了这个过程,就不会再让房间回到凌乱邋遢的样子,让生活再陷于无序中。

那么到底该如何整理呢?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第二部分。

其实大多数人整理不好的问题在于东西太多,而且不知道它们该放在哪里才好。很多时候我们所做的整理,只是把原有的东西重新放好,把不需要的放在柜子里面藏起来,到最后可能都不记得自己到底有些什么东西。作者告诉我们,正确的整理方法要经历以下几个过程:

首先是只留下让你怦然心动的,其他通通丢掉。在整理初期做到快、准、狠,把多余的东西扔掉。当你彻底把房间里的物品清理一遍时,就会被眼前井井有条的景色所感动,然后决心不再回到从前。

在开始整理之前,请先认真地思考,哪些东西是你理想的生活里真正想要留下来的,这也可以说成是整理的目的。不论丢东西还是拥有东西,都是为了让自己幸福。每样物品都有生命,不光在你得到时光彩夺目,被丢掉时也会闪闪发光。

那什么样的东西需要丢掉呢?首先是那些有明确理由可以丢弃的物品,比如已经完全坏掉一部分、已经坏掉了、设计款式过时等等,这部分是很好处理的。而当物品没有明确理由可以丢掉时,就需要我们把东西看得更清楚一点。我们可以把东西拿在手里,感受它是否能够让你心动,丢掉不再让你心动的,保留仍能牵动你的,直接判断、果断选择,千万别觉得舍不得。穿着不令自己心动的衣服时,真的幸福吗?手边都是翻懒得再翻开的书,真的幸福吗?这些物品只会增加你的不安和郁闷,不如早日丢弃,将它们从生活中剔除。

那么该如何决定减少物品的数量呢?这就需要我们按物品的类别来思考,把同一类的东西全都集中在一起,再按是否心动一口气做出判断。首先,我们可以用整理衣服来培养我们的判断力,然后再将这种判断力运用到整理其他东西上。

对于不觉得心动,但是没办法丢掉的东西,请一一思考它们的用途和使命,以及你无法丢弃的原因。有些东西你觉得好像应该留着,其实它们早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这时候就应该果断丢掉。另外,请先从只属于自己的东西开始整理,千万别擅自丢掉家人的东西。对不会整理的家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默默地整理和丢掉自己的东西,在看到你的生活因整理发生巨大变化时,家人也会主动加入。

减少物品,学习整理。这时候你可能会问我们,丢掉物品有什么顺序吗?作者告诉我们,一定要按物品类别的正确顺序整理,丢掉的最佳顺序如下:从简到难,先易后难。什么意思呢?就是从容易决定丢弃的东西入手,比如一开始可以从丢衣服、丢书做起,再考虑丢哪些文件、杂物,最后留下来最难决定去留的东西,仔细考虑。而先易后难就是留下日后方便整理的,扔掉那些整理麻烦的。依照顺序丢东西,东西是否需要被留,就一目了然了。

我就按照这个顺序来,一一告诉大家该如何进行整理。

首先是衣服,把家里所有的衣物先集中起来。通常我们会从非当季的衣服开始整理,因为这是最容易判断是否心动的品类。问问自己,下个季节无论如何都还想要再穿吗?如果今天气温突然变了,你会想要穿吗?如果你的回答是不会,那就请放手吧。有些人会觉得放弃了好可惜,把衣柜塞得满满的,想要找一件喜欢的衣服,还得翻个底朝天,最后还要整理一通。相比在这上面浪费的时间和精力,放弃几件不再让你心动的衣服就容易多了。

在结束衣服的整理后,就开始整理书籍了。请把书架上所有的书都拿出来,然后堆在地上。如果书真的太多,无法一次全部放在地上时,也可以大致按通俗读物、参考书、写真,还有杂志这四类分开后再放在地上。一本一本拿在手上,不需要阅读里面的内容,留下那些你真的很想看的书,把其余的书籍全部扔掉。很多人买书根本不是为了阅读,而是想要书架上有书的感觉,这其实毫无意义。一本书最大的意义就是其中的内容,成为了你精神的一部分,而与一本书相遇时,就是读它的最好时机。为了尽快和心动的书籍相遇,还是不要在手边堆太多书,琳琅满目反而会让人丧失主动性。

如果书全部整理完了,就可以着手整理文件了。这里说的文件包含说明书、消费凭证等等,所有除了现在正在使用、近期内都会需要和需要一直保管的文件之外,不符合这三项条件的都全部扔掉吧。带有特殊意义的书信,可以作为生活纪念,放在最后整理。对于那些讲座资料,与其对着留下的资料苦思冥想,不如在听的时候多花点精力投入讲座,或者之后再听一次类似的讲座来得高效有用。信用卡消费明细也请全部丢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东西除了提醒你又花了多少钱之外,没有任何价值。电视、数码相机等电器的产品说明书,如果怕丢掉之后发生什么问题,只要去问当初购买的店家,或者上网查询就好。

文件处理完还有很多小东西,对于小东西,我们需要判断它的任务是否已经结束了。新年贺卡的任务就是新年问候,在收到的瞬间,它的任务就已经结束,除了让你心动之外,其他的赶紧全部丢掉。如果收到的礼物每次看到时都觉得难受,为了送礼物的人着想,请务必把它们丢掉。各种包装盒、用途不详的电线、坏掉的笔记本电脑或者手机、化妆品试用包,因为免费而不知不觉就收下的赠品等等,面对这些东西,你当然不可能心动,对吧?请毫不犹豫的全部丢掉吧。

带有纪念属性的东西,因为承载着独一无二的时光,所以留下许多回忆,这是最难丢弃的物品。丢掉它们,似乎连重要的回忆也会遗忘。好好检视每一件纪念品,如果不再心动,在丢掉前对它们说声谢谢。回忆当然可贵,但铭记过往的最好方式,绝不是简单地留下一个物什。纪念品有很多最难整理的,估计要算记录着过往点滴的照片了。整理的过程当中,可能会在各处发现照片,先把它们都集中在一起,最后再一张张地检查,留下最能象征那天、那时、那景的几张照片,便能串联起那段充满回忆的故事。扔掉那些不明所以,还要让你费尽回忆的照片吧,连同你手机里的一起清空。空间的使用不应该是为了过去,而是为了将来的自己。人只有自己能决定,对身处环境幸福感的感受程度。拥有物品这个行为是极为私人的行为,不丢弃不代表你不浪费,忽视自己的真实感受,留着各种东西不丢,与其说是珍惜,不如说是懒得打理。你浪费的是你自己掌握物品的能力,消解的是你对物品的判断力和物品对你的价值。

说完了丢弃物品,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收纳剩下的物品呢?作者告诉我们,先确定物品的定位,使用过后收回原位,这就是收纳的本质。决定物品定位的重点,就是毫无遗漏地决定所有物品的定位,这样不仅能减少你盲目的购物冲动,还能帮你物尽其用,减少闲置。然后要做到把收纳尽量简化,让物品便于查找和拿放。通常那些看似别出心裁的收纳方式,几乎都不太好用,如果收纳太过复杂,容易导致东西找不到,往往又会重复购买,让东西变多。

当你能够正确选择心动物品,并把收纳简化到极限时,留下的东西,就会恰好可以收纳进你现在住的房子,这就是整理魔法。如果和家人同住,要先明确地划分出每位家人的收纳空间,决定只属于自己物品的去留,然后打造一个自己的区域再进行收纳。而在你整理时,不必理会所谓的动线和使用频率,多数人都会先以方便拿取为基准,来决定物品的收纳场所,但这样的思考,在居家场景里就显得有些夸张了。一般从家的一边慢慢走到另一边,顶多花十秒、二十秒,根本就没有必要为这样的距离思考行动路线。

然后不管是文件、书或者衣服,都要直立起来,避免堆叠。堆叠起来的物品,在无形当中就形成了一种优先级,越是在上面方便拿取的东西,主动划归为存在感强、作用大的一列,而越靠下拿取困难的东西,将被归为不常用、效用不大的一列。长此以往,靠下的东西就会慢慢丧失其原有的价值,而被忽视,甚至是被遗忘。并且家里只要有普通的抽屉和普通的箱子,就足够收纳了,不需要特别的收纳商品。最实用的收纳物品就是空的鞋盒,用来装袜子,当抽屉里的隔板、厨房里的食品库存的隔板,或者用来装垃圾袋、抹布的库存都非常合适。同类的包包套在一起放进衣橱,季节性物品和大幅相框收进壁橱,浴室和厨房水槽的瓶瓶罐罐晾在阳台。新买的东西马上拆掉包装和吊牌,商品包装上的贴纸一定要撕掉,包包一定每天都清空。零散的摆放和过多的标签,会在房间里制造出嘈杂的感觉,减少零散的摆放,撕掉多余的标签,家中整体气氛就会一口气变得安静沉稳。

我们常常听说音乐家十分爱惜自己的乐器,名满天下的古代侠客,也格外珍视自己的兵器,我想一定是因为他们知道,被人爱惜的物品,能和人之间建立起最好的联系,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人会因为没有归属感到不安,物品也一样,每天能够回到相同的地方,找到回家的安全感对物品来说非常重要。收纳就是决定物品居所,让他们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的神圣行为。

最后,整理是如何让人发生改变的呢?当你按照上面的步骤整理时,就会发现,整个过程既是和物品的对话,也是和自己内心的对话,是思考和找到答案的过程。通过对物品的整理,你会一一正视自己对过去的执着和对未来的不安,学着看清此时此刻真正重要的东西。你将把更多的时间和热忱,投注在真正心动的事情上,今后面对人生选择时,犹豫自然也会减少。真正怦然心动的人生,从整理之后开始。

以上呢,就是《怦然心动的整理魔法》。说到这儿呢,今天的内容就聊得差不多了。下面来简单总结一下上面的内容:整理时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丢东西和决定收纳场所,东西应该丢还是留,心动是唯一的取舍标准,分好类、方便找则是收纳的关键。作者在书中还介绍了很多实际的操作方法,比如直立收纳、从衣服开始整理等等。

读完这本书,最重要的收获应该就是学会整理的同时,学会如何诚实地面对自己。有些人或许会因为过于整洁的环境,而坐立不安,这可能是你内心隐藏的逃避因子在作祟,因为在一览无余的环境当中,任何问题都是无处遁形,让你不得不面对。用混乱来掩盖问题,不如认真思考问题所在,这样你所在意的才能得到妥善解决。无论是物品,还是人或是事,都应该毫不犹豫地奔向令你心动的一方,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不被选择的另一方的尊重和解放。

若用一句话来总结这本书,那就是靠着整理家里,顺便整理自己的过去,而且准确地了解到自己的人生中,什么是必要,什么是不必要,什么该做,什么又该借(此处应为“舍”)。这就是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如果你正准备开始学习整理,那就让这本书作为你整理路上的引路人,带你进入整理的魔法世界。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我是泥巴,下期读书会我们再来一起解读精品好书,记得收听哦。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很赞哦! (0)

上一篇: 恶意

下一篇: 基因传

发表评论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