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文学文学
人生海海
铛铛铃2025-08-30【文学】15人已围观
简介
今天为您解读的书是麦家的《人生海海》。
提到谍战小说,你首先会想到哪个作家呢?我想可能很多人会说麦家。他的《解密》《暗算》《风声》等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作品。
那么今天我们就先来聊一聊麦家。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的视野下,麦家算是少有把通俗、畅销与文学性、思想性结合如此完美统一的作家。
2008年,凭借《暗算》,麦家获得了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同时,麦家也是国内少有的具备国际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被译为30多种语言,在全球范围广泛传播。2014年,《解密》被英国《经济学人》评为全球年度十佳小说。他的作品甚至冲进美国亚马逊图书总榜的前20名,一度位列世界文学图书第一名。而此前大部分的中国作家,排名都只能在十几,甚至几十万名之外。
可是就在《解密》完成之后,麦家却突然从文坛消失了。按理说,47岁正处在一个作家创作的黄金时期,可是麦家却一直没有新的作品出世。直到2019年,55岁的麦家带着这本《人生海海》重新出现在读者的视野当中。这一次的麦家,不再讲述那些风云诡谲的谍战故事,而变成了一个想要与童年和解,与故乡和解的归乡人。麦家说:“这么多年,我对故乡总是有一点敌意,现在是时候和解了。”
在麦家小的时候,父亲脾气火爆,常常在家打他,父子关系一度很是紧张。正是因为童年的阴影,麦家在考入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之后的17年里,一直漂泊在外,再也没有回过家乡。2012年9月,和他一生不和解的父亲去世了。自此以后,麦家只发表过一篇关于他和父亲的文字,写尽了痛苦和遗憾。
在麦家消失的8年里,人们不停的猜测,他可能是被父亲去世的悲痛击垮了。所以,与其说是与故乡和解,不如说麦家真正想要与之和解的,其实是自己的父亲吧。而《人生海海》这本书,大概也是麦家对故乡和父亲的一次正式告别。
《人生海海》的故事,围绕着一个谜一般的上校展开,而叙述的视角则来自于同村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上校扑朔迷离的身份和经历,以及他肚皮上刺的那一行神秘文字,推动着整个故事前进。这位不知什么原因隐没在村里的上校,曾经无比风光,却因为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秘密而败落。这个秘密到底是什么呢?故事也在窥探欲与守护欲的对抗中,快速推进着。
在这个故事里,可恨可气又可悲的小瞎子,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的爷爷,重情重义却引来流言蜚语不断的父亲等等,这些人物与上校的人生纠葛在一起,矛盾也逐渐激化,最终在一夜之间爆发,所有人物的命运开始改变。无论是主人公还是其他各色人物,都似乎被命运的手捏着苟延残喘,没有选择的走向了人生终点。
今天就让我带着你们,从三个方面来解读这本《人生海海》。
第一部分,让我们从主人公上校的“太监”绰号开始,看看《人生海海》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人生海海》的故事,以一个十来岁小孩的视角贯穿前后。主人公上校重要的人生经历,都不是由他本人叙述的,而都是由小孩从别人的嘴里道听途说的,以及小孩偶尔的观察接触中了解到的。也正因为如此,小孩成为上校人生故事的见证者、参与者和转述者。
主人公的真正名字叫做蒋正南,他有两个外号。尊敬他的人叫他上校,因为他当过军医,救治的伤员无数,在抗美援朝后莫名退伍回到家乡。而看不起他的人则叫他太监,这是因为传闻他被伤了下体,再不能行男人之事。
上校在当兵之前,曾经是村里的木匠,手艺超群。他和小孩的父亲感情深厚,这是小孩父亲在村里唯一的朋友。但是战争让上校离开了家乡,凭借着自己的聪慧,在为伤员不断诊伤中,他自学了外科手术。随着手术技术日渐精湛,甚至获得了“蒋一刀”的称号。后来,上校被军统招去当特务,混迹于妓院获取情报。因为业务精湛,他被当时最大的日本女间谍川岛芳子看上,肚子被纹上了川岛芳子的名字,意思是说,上校本人只能被川岛芳子一人享用。从此,这块刺青成为上校一生的耻辱,也是上校悲惨命运的魔咒。
忍辱负重的上校,直到日本人投降才得以返回部队,但在节节败退的国民党军队里,上校又成为了解放军的俘虏。幸好遇到了曾经被他救治过的解放军大首长。1948年的一天夜里,上校给一个胸部中弹、生命垂危的大首长做手术,成功的把大首长从生死边缘救了回来。此后,上校便随着解放军南征北战,尤其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几经生死的他立下赫赫战功,活成了众人敬仰的英雄。
一切好像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谁也没有料到,一个微不足道的秘密改变了他的一生。战后,上校留在了医院任职,就在提拔副院长之际,一个对他爱慕已久的女军医举报上校强暴过她。原来女军医曾经在黑夜被人强暴,她一直以为那个摸黑爬到她床上的人是上校。更令她恼怒的是,居然听到有人说,上校在外传播关于她清白的谣言。于是她不分真假就向上级举报了,同时也向组织表示,想要化干戈为玉帛,上校就要娶自己为妻。无辜的上校告诉女军医,自己就是一个光棍命,一定不会和她结婚的。之后任凭组织如何开导,上校都不答应。结果就是上校被开除军籍,遣返老家。过去的一切荣誉、身份、地位,一夜之间都归了零。
为什么上校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娶女军医呢?她应该是害怕这个爱慕自己的姑娘,在婚后发现自己那个屈辱的秘密吧。为了保守秘密,上校回到村庄孑然一身,终日与一黑一白两只猫为伴。而关于他的神秘传闻和对他的猜测,则在村子里慢慢引起了轩然大波。
然而,上校厄运并没有结束。文化大革命悄然来临,全县红卫兵武装大串联来到村子里,所有四类分子都要押上台进行批斗,曾经参加国民党的上校自然难逃幸免。在小孩父亲的劝说下,上校提前逃走,但为了救自己的两只猫,又回到了村子,最终被红卫兵抓住。
被抓住的上校又是游街又是批斗,受尽百般折磨。村里生性邪恶的小瞎子也是一名红卫兵,在一次对上校的审判后,为了搞清楚上校身上的传闻,小瞎子竟然去偷看上校洗澡。当时的上校并无法分辨,小瞎子是否真的看清了自己的纹身字眼,但是为了以防万一,他割了小瞎子的舌头,挑断了他的手筋,从此开始了自己的逃亡。
然而,被割了舌头的小瞎子,却用脚在地上写下了“鸡奸犯”三个字。故事至此达到了高潮,一个个谜团等着被揭开。一向善良仁慈的上校,为什么做出了这么残忍的事情?他都经历过什么?“鸡奸犯”是说上校吗?
之后村子里流言四起,说小孩的父亲和上校一直形影不离,关系暧昧,可能也是一个鸡奸犯。这对于传统保守的小孩爷爷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于是小孩爷爷派人跟踪父亲,得知了上校的落脚点,并且告发了上校,只为了让公安开具一张上校不是“鸡奸犯”的证明,以此来还小孩的父亲一个清白。
上校被抓住,再次被公审。当红卫兵们要当众脱他的裤子,验证所谓的传闻时,隐忍多时的上校终于崩溃。他挣脱捆绑,却没有逃走,反而冲向人群,见人就打,见刀就抢,还用刀捅了自己的小腹。是的,上校疯了。这是全书令我最震撼的片段。面对诋毁、嘲讽、污蔑,他都可以无所谓,可令他耻辱的那个刺青要被揭开时,那一刻,上校终于承受不住这最后一根稻草。
公审结束不久后,有一位一直爱慕着上校的小上海林阿姨跑来贴身照顾他,但终究无力回天。上校的智力退回到七八岁,他只会天真地向别人袒露他的纹身,每天画画养蚕,回到最纯真的状态。
然而,当村里人知道是小孩的爷爷告发上校,导致上校身陷囹圄、精神失常之后,他们开始打击小孩一家,让小孩的整个家族在村里都无法立足,最终走向分崩离析。小孩的父亲和爷爷反目成仇,小孩爷爷的长孙做了别人的上门女婿,二孙早逝,最疼爱的小孙子,也就是小孩儿远渡重洋,尝尽人生苦难。爷爷最终也将自己吊死在猪圈。
而林阿姨在上校精神失常后,仍然接受了他的一切。可林阿姨做这一切都是为了救赎自己,原来她就是当年那个女军医。因为自己对上校的诬陷,才使得上校被遣送回乡,有了后来的悲惨经历。
上校最终活到了90多岁的高龄,最后一口气撑了整整四天。上校去世的那一天晚上,麻醉师出身的林阿姨,也给自己注入了生命的终止液,故事也就在这里结束了。
听完了整个故事,我相信你一定对故事里的那些人物印象深刻。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些人物们。
《人生海海》里的一个个人物,都被刻画的极其鲜活生动,就好像活在我们身边。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主人公上校蒋正南,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人物,对国家有功,对村民有恩,但是过去的耻辱和污点,抵消了他的一切光和热。
上校是慈悲的,虽然他承受着村子对他不怀好意的揣测和诋毁,家家户户似乎都在远离他,但是上校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慈悲光芒,却无法被遮掩。谁家有了什么拿不准的事情,还是会来请教上校,上校也乐于耐心帮忙。村里有人自杀,也是曾经学医的上校前去帮忙,并成功救下自杀的人。
然而上校却始终活在自己的执念里,上校身上的刺青是他的耻辱所在。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有过这种尴尬难堪的处境,费尽心力掩藏自己丑陋的秘密,为此不得不做出牺牲。上校这个人物能够如此打动人,原因就在于唤起了读者的共鸣。也正是这份执念压垮了他的精神,导致他丧失智力。不过这也给了上校袒露自己的机会,他终于可以坦然的呈现人性最为柔软善良的一面,不再畏惧自己的耻辱。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麦家在《人生海海》当中琢磨最多的一对父子,也就是书中小孩的爷爷与父亲。爷爷对父亲的爱几乎要从字里行间溢出来,然而用正确的方式爱人是一种能力,而爷爷在这方面肌肉萎缩。爷爷希望以自己的能力为屏障,维护父亲的名誉,希望他不受外界侵扰伤害。爷爷花尽心思击退流言,可惜用错了方式,最后伤父亲最深的反而是爷爷自己。父亲无法承受这伤,而搬出老宅,不再和爷爷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这与麦家的经历何其相似,麦家也像忏悔一般,让书中的父亲经历了对儿子的思念之苦。父亲有三个儿子,但儿子入赘外地很少回家,次子英年早逝,作为小儿子的小孩16岁远渡重洋,回来时已年近不惑。父亲们常常在爱人的方式上肌肉萎缩,但他们却是实实在在的爱着自己的孩子,只是不善表达,或者选择了错误的方式。这是麦家想要告诉我们的,他心中对父爱的理解。
麦家还用寥寥数语勾画了另外一对父子,我认为是整个故事里最催泪的插曲。那是一对煤矿中的父子,一次山体塌方,将100多人困在坑道内。但塌方面积太大,十多天过去了,众人的营救行为没有什么成果,便都泄了气,决定停止营救。但只有一个人没有放弃,因为她的孩子就在她被困的另一侧。这十几天中,她累了睡在坑道里,饿了就啃馒头,从未出过坑道。眼看过了最佳营救时间,其他人都已经不抱希望回去继续工作,她便白天挖煤,夜里挖坑道。原本壮实的她在这几天消瘦下去,走路跌跌撞撞,最终她死在坑道里,距离塌方只剩几十米。她身后的坑道中满是手印,那是因为在咽下最后一口气前,她已经爬了很远。尽管这位矿工父亲并未换来儿子的性命,但她用最直接的方式诠释了,父亲是可以为孩子放弃生命。这或许是麦家用自己对父亲最赤诚的描写,来与父亲做最后的和解吧。
其实听完整个故事,你会发现,麦家想要通过《人生海海》表现的主题,是一种在认清了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的英雄主义。麦家在书里几次引用罗曼·罗兰说的那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爱它。”这句话也成为本书的精髓。
《人生海海》中,每一个人物都历经世事沧桑,人生沉浮,经历过艰辛抉择,最终找到了自己与人生相处的方式。上校是孤独的,生活摧残了他,这是那个时代才有的荒唐。文明的进步,来自于那些鲜活却悲惨的实例的反省。上校在最终穿越生死恐惧,看破世态炎凉、大彻大悟时,才放下执念,坦然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就像书名《人生海海》,它来自一句闽南方言,形容人生像海一样复杂多变,每个人都会经历苦难,而麦家的解读使这个词的意思又更深了一层。既然每个人都跑不掉、逃不开,那不如去爱上生活。无论生活的真相多么残酷,无论眼前的路途多么坎坷,我们都应该懂得,人生四海潮落之后,还会有潮起潮平。人一辈子不会总在高处,也不会总在低处,高低会互换,绝处能逢生。选择赴死不是勇气,经历过所有仍然活着,才是真正的勇气。所以再难也要好好活着,这才是勇敢的过好一生。就像《人生海海》的书里说的:“人生海海,潮落之后是潮起。你说那是消磨、笑柄、罪过,但那都是我的英雄主义。”
一个人能够抵抗所有痛苦、冷眼和谩骂,却仍然抵抗不了自己的心结。刻在肚子上的纹身,就像是一个被破坏的净土,上校没办法释怀。通过麦家的文字,我能够体会上校的痛苦与不堪。最后他选择了忘记,关掉了脑海中的那段记忆大门,回到了掩埋在内心深处的童年时光。
《人生海海》,你不仅能看到时代的沧桑,也能看到每个人的人生沉浮,从而在经历抉择艰难之后,找到与自己相处的方式,勇敢的活下去。我们的每一个困顿低谷,都将唤醒顽强和悲悯的力量。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聆听,我是泥巴。下期读书会我们继续一起解读精品好书,记得收听哦。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很赞哦! (0)
相关文章
- 《巴黎圣母院》美丑交织的命运悲歌与时代镜像
- 《人世间有一种清光》平凡岁月里的心灵澄明与生命微光
- 《基督山伯爵》十四年冤狱淬炼的复仇史诗与人性救赎
- 《自卑与超越》阿德勒心理学破译生命困境,重构自我价值的成长指南
- 《追风筝的人》于救赎与成长之途,追寻那遗失在战火与亲情间的纯粹本心
- 《局外人》于荒诞尘世中,挣脱世俗枷锁,坚守灵魂孤绝的自由独白
- 《百年孤独》在时光轮回与家族宿命交织中,奏响魔幻现实里人性沉浮的悲怆长歌
- 《平凡的世界》于时代洪流与日常琐碎间,镌刻平凡人坚韧逐梦的生命史诗
-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真实的世界到底是怎样的?
- 《长安十二时辰》于上元灯辉与暗流涌动间,开启一场大唐盛世危局下的极速拯救狂飙
发表评论
点击排行
- 《生活的陷阱》以实用的方法和深刻的智慧,带你走出人生至暗时刻,找到内在满足与持久
- 投资必看《反脆弱》学会如何从不确定性中获利, 塔勒布的“不确定性”系列丛书 已被
- 斯坦福大学最实用的心理学课程《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压不死你的只会使你更强大!_
- 《什么都不做的习惯》如何通过休息提升生活质量? 不明原因的身体不适! 繁忙且压力
- 23分钟讲解《对大脑有害的12个习惯》
- 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自我保护《修复玻璃心》高敏感人士生存法则,帮助你获得内心的平
- 《自卑与超越》成人与青少年心理成长必修课,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超越自卑感实现
- 一然22分钟精读《终结阿尔茨海默病》全球首套预防与逆转 老年痴呆的个性化程序 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