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生活生活

《心思大开:日常生活的神经科学》解码大脑的隐形魔法

铛铛铃2025-08-30生活15人已围观

简介

简介:从晨起决策到睡前梦境,本书以趣味案例揭秘大脑如何操控日常选择。结合前沿神经科学,解析情绪、记忆与意识的底层逻辑,带您穿透表象,看透思维背后的神经机制,开启认知自我的奇妙旅程。



今天为您解读的书是《心思大开》。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产生各种不同的问题。比如,为什么自己减肥总是失败;为什么爱情总是逃不过“三年之痒”的定律;为什么陷入赌博时,赌注会越下越大;为什么有的人明明多次加薪,还会跳槽等等。这些问题,其实都可以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中找到答案。

在这本《心思大开》中,作者史蒂文·约翰逊讲述了一连串妙趣横生的亲身经历,以及通俗易懂的脑科学知识,让我们不用成为一个研究神经科学的专家,也能够了解在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背后,大脑是如何运作的。了解神经科学有助于洞悉人性弱点,正视自己性格上的缺陷,促进提升工作效率,使自己更加具有职业竞争力,知道什么时候要相信直觉,什么时候需要细致的演算,知道如何正确判断领导和同事的真实意图,从而避免尴尬的发生。

接下来呢,我将从三部分为大家讲解这本书的精髓。

第一部分,大脑的构造和各个模块的分工。了解大脑的结构和各个模块的作用,你就能够知道自己何时应该相信自己的直觉,何时又应该依靠细腻的推演,以便于自己能够随意切换到不同场景所需要的状态。

在这本书中,作者打破了以往认为人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的视角,从现代神经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人脑由内而外的共分为三层。

第一层叫做原始动物脑,是在最底下的一层,包括脑干和部分小脑。大概在3亿年前,爬行动物的身体里就已经进化出来了原始动物脑。它的主要作用是维持身体进行心跳、呼吸等最基本的新陈代谢,但却无法控制更复杂的思维和情绪的变化。

第二层是边缘系统,是位于大脑中间的那一层,其主要包括大脑和小脑的很大一部分。它具有强大的记忆功能,可以处理复杂的情绪,直到1亿多年前才在哺乳动物、少数爬行动物和鸟类的身体中进化得来。

第三层是新皮质,是大脑最上面的一层,也是存在历史最短的一层,大概只有4000万年左右。前额叶是新皮质中最先进的部分,可以控制复杂的思维,进行联想和逻辑推理等活动,只有像人类以及猿猴等灵长目的高等哺乳动物才具备,而在这其中又属于人类的前额叶最为发达。新皮质中的前额叶和边缘系统里的杏仁核、海马体合称为“总裁脑”。以上这些就是人脑的基本构造。

那么这些构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我们身体中的第一信使——激素。人的大脑通过分泌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来控制人类的情绪,而激素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人脑分泌的泌乳素能够让人们产生幸福感,给人制造出快乐的情绪,但是如果超出泌乳素的控制范围,这种情绪就会变成一种死亡驱动力,它会促使人体没有止境地追求刺激的事物,例如飙车、赌博,甚至是吸毒,这也是我们通俗所讲的物极必反。

肾上腺素则是一种我们都熟悉的物质,它能够促进人体的血液流通加速,加速人的心跳和呼吸,还能够让人体内的血糖量在短时间内急剧升高,以此达到提升力量、加快反应速度的效果,反应在表面的作用则是令我们瞬间情绪激动,感觉到兴奋。

大脑中含有一种十分重要的激素叫多巴胺,也被称为“激素之王”。多巴胺是能够让我们感到快乐的源泉,如果身体中的多巴胺分泌不足,人脑就会开始产生空虚感、饥饿感和恐慌感,促使人类做出一些行为来促进体内多巴胺的分泌。也可以说,人类欲望的源头就是大脑释放的多巴胺,它是我们追求进步、不断前进的动力。

不仅如此呢,人脑还具有情绪惯性。当我们处于某种情绪状态时,前额叶会自动工作,令我们联想起许多相似的回忆,其结果呢,就是使快乐的人更快乐,沮丧的人更沮丧,这就是人类大脑的神奇构造。

人类的大脑在几千万年的进化与成长之中,不仅让人类可以控制复杂的思维,还可以让我们人类在危急时刻获得超能力。在面对一些天灾人祸的时候,我们时常会惊异于人类身体表现出不可思议的潜力,比如在逃生时超长的奔跑速度,或是求生欲的支撑下超长的忍耐力,这些力量能够让我们在险境中转危为安、逢凶化吉。而这种种种超越极限的身体机能,则要归功于我们所熟知的肾上腺素的作用。当遇到紧急情况发生时,肾上腺素的激素就会使人体爆发出巨大的潜力。

除此之外呢,我们所说的第六感,也是人脑的一种神奇的功能。在我们的身体还没有接收到信号之前,它就能够敏锐地觉察到身边潜在的危险信息,对身体发出提示预警。这些看起来十分强大的超能力,其实主要是来源于大脑中的杏仁核。这个器官呢,虽然看起来十分不起眼,但是里面却保存着一些本能程序,能够对信息进行粗略的选择性处理后,迅速地做出独立计算,然后经过脑干指挥,释放出能够让人体做出及时反应的激素。

这些神奇的大脑构造,使得人类既能够掌控情绪,又能突破身体的极限。那么这类人的大脑,又是怎样演化成现在的结构的呢?

其实啊,远古时期的人类,之所以会演化出这样的大脑,最初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建立国家、研究科技或者是思考哲学问题,而是单纯的为了适应自然界的各种挑战。正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有这样才能让人类种族生生不息地繁衍。

另外呢,我们刚刚提到啊,人脑具有神奇的第六感,就可以让我们在面对紧急的危险发生时,大脑会改变日常的工作机制,直接略过逻辑思考这一步骤,表现出最原始的动物本能,这也可以理解为我们暂时丢掉人性,回归到兽性的状态。它能够使我们的身体维持着最佳的生理状态,以便我们在危险状态下能够进行自救,远离危险。但是在杏仁核控制下做出的反应行为,通常以速度作为第一诉求,因此呢,缺乏清晰全面的逻辑分析,就会经常出现错误。除此之外呢,杏仁核控制下的行为大多为下意识的,是不能进行主动控制的。我们之所以需要杏仁核,是因为在紧急情况下,许多事情无法按部就班地进行逻辑推理,大脑会把保护生命放在第一位。

当然了,杏仁核是高等动物大脑里的基本配置,并不是人类所独有的。人类之所以能够在几万年的历程中发展至今,依靠的绝不仅仅是这种简单的应急能力,而是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强大的学习和沟通能力。而人类大脑与其他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人类的大脑中具有发达的前额叶,它使得人类发育出了其他灵长类动物截然不同的头盖骨形状。相较于其他灵长类动物,人类的头盖骨一般向前方和上方凸起。从神经科学的角度看,我们平时所说的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的人,不一定就是智商超群,而是因为它们的前额叶发达。这一类人的情商会比较高,他们很擅长揣测他人内心的想法,懂得察言观色,所以在社会交往中更容易与人相处。

与之相反呢,有些人则完全不懂得如何换位思考,对于他人的情绪变化反应比较木讷。因此呢,在社会交往中,经常会出现无意中说话尖锐或令人不适的情况,导致在生活中呢,会处处碰壁。这些人容易被周边的人标上“傻瓜”或“低情商”的标签,但其实他们并不是真的道德败坏,也不是真的愚蠢,反而这一类人有的甚至智商超群,具有惊人的记忆力,甚至是许多常人不具备的特异功能,例如贝多芬、卡夫卡、牛顿、诺贝尔、爱因斯坦等。这类人也就是我们在生活中所见到的比较不善于沟通的人,他们不擅长社交,反而可以留下更多的精力放在某一学术领域或者技能上的钻研。

第一部分,我们提到了激素物极必反的原则。当一个人无法自控地变成了美食狂、购物狂,甚至是瘾君子,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大脑分泌出来的某种激素太多或者太少了。所以呢,当我们熟悉了各种激素的工作机制,才能彻底摆脱他们的控制,真正意义上做到自控。

接下来呢,第二部分,我们就一起来洞悉人性弱点的根源。既然我们已经知道激素能够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那么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不同的激素是通过怎样的工作机制来控制我们的情绪和行为的。

人体内的鸦片剂能够让我们对特定的化学物质产生依赖性,吸毒之所以会上瘾,就是因为在人类的脑神经中存在着一种感受体,这种感受体能够与鸦片中的某些完全吻合,从而使大脑暂时进入短路状态,发出许多异于平时的指令,使身体获得刺激的感觉。不过,人体的神经系统对于这些激素也会产生耐药性,一旦出现耐药性,多巴胺就会开始分泌。多巴胺有“激素之王”的称号,人脑中大多数的部位都是由多巴胺控制的。当大脑预测自己能够得到报酬,而实际获得的报酬超出或达不到预期时,多巴胺就会向人体发出警告。因此我们就会明白了一开始所提出的那些问题,其实是因为多巴胺的作用。作为快乐因子的多巴胺,无论是过高还是过低,都会对我们有所影响。当多巴胺分泌过低时,人就会被消极低沉的情绪包围,郁郁寡欢;多巴胺分泌过高时,则会让情绪高涨,难以控制自己,做出一些出格的行为。因此,大脑会通过调节多巴胺的分泌来控制人们的行为。比如为什么减肥总是失败,是因为如果人体摄入的美食低于大脑的预期,它们体内的多巴胺就会分泌不足,为了促使多巴胺达到正常的浓度,大脑就会下达指令,让人产生暴饮暴食的欲望。为什么大多数人在爱情之中总是逃不过“三年之痒”,因为在热恋的状态下,身体需要维持相当高的多巴胺浓度,但是身体又无法长期承受这样高水平的能量消耗,身体在潜意识中会认为我们这种行为是在自杀,为了阻止我们自杀,多巴胺的浓度就会维持在一年到3年的高水平状态后,又自动的迅速下降,让我们结束热恋期。而这个时候呢,在我们大脑中留下的就只有强烈的失落感和空虚感,所以恋人之间才会不断的争吵。熬过这段时间后,多巴胺浓度又会恢复到正常水平。所以说人体是具有自主调节的能力的,而我们的日常行为也应该符合其运行规律,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比如减肥的时候,要选择更加健康合理的饮食习惯,而不是一味的节食,只要调整好饮食结构,自然就不会出现暴食的现象了。恋爱也不是两个人每时每刻的甜蜜,而是要在给足双方适当的空间和做好该有的仪式感之间找到平衡,这样恋爱才会更加长久。

当然,多巴胺在人体的运行中是非常复杂的,还需要更多更深层次的研究,这里只是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讲一下这种激素对我们情绪的影响。

第三部分,学会从更加客观的科学角度出发,重新认识人际关系。人是不是天生就会说谎,以及为什么说说谎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神经科学问题。

我们日常生活中总是充满了各种矛盾,而如何解决这些矛盾是大脑的主要任务。当然呢,有的时候大脑也会感到无能为力,也有始终无法找到解决这些矛盾的办法的时候。那这个时候呢,前额叶作为大脑中最后发育出来的物质,就会开始控制局面。前额叶主要善于进行逻辑思维的推演,推测别人大脑中的心智活动。在关键时刻,为了解救在矛盾中陷入困境的人体,前额叶会对当下所掌握的信息以及人体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演,为了使得我们的行为都能够得到合理化,在经过逻辑分析之后,大脑会向我们下达说谎的指令。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从神经学的角度出发,认为说谎是一个神经科学问题,而不是道德问题。

我们每个人都讨厌上当受骗的感觉,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呢,每个人都难免会说出大大小小的各种谎言。当然,这其中的大部分谎言并不带有恶意。人类在说谎时往往普遍具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人们习惯于用一个更大的谎言去掩饰一个较小的谎言,这个特点呢,与赌博和吸毒类似,也是由人脑自身的运行机制决定的。我们在前面说过,人脑存在一种情绪惯性,或者叫做情绪一致性,当人们处于某种情绪状态时呢,前额叶就会自动联想到许多当下与情绪相关的记忆,结果呢,使快乐的人更快乐,沮丧的人更沮丧。所以说呢,说谎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也会常常有类似的现象,比如在向上司汇报工作时,为了不让上司扫兴,我们通常会选择上司喜欢听的部分进行汇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粉饰太平。事实呢,确实如此,在某些情况下,谎言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人们之间的矛盾,使原本可能发生利益冲突的双方能够相安无事。也正是因为人类善于说谎,才能在面对矛盾和冲突的时候,选择更为平和的方式妥善进行处理,也因此得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既保持了个体的创造力和独特性,也建立起具有严密秩序的社会群体。不会说谎的种群是很难圆滑地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因此也难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文明,甚至可以说,不会说谎的,连家庭关系都难以长久。

那听完这本书呢,我们可以了解到,作者史蒂文·约翰逊为我们介绍了人脑的结构、运行机制和分工,以及人脑是如何塑造出人类这一神奇又伟大的物种。并且呢,向我们介绍了人脑中所分泌的激素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控制我们的行为和情绪的,让我们可以站在神经科学的角度上来看待和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俗易懂的例子让我们更加明了了大脑科学的有用之处,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人格以及身边其他人的行为动机,在听书的过程中呢,丰富自己的知识,来实现对自我的提升,促进自己人际关系的改善,从而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

那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感谢聆听,下期读书会我们继续一起解读精品好书,记得收听哦。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很赞哦! (0)

发表评论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