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文学文学

《法医,警察与罪案现场》脑洞大开的犯罪情节,受益无穷的法医常识

铛铛铃2025-08-22文学20人已围观

简介

我今天要推荐的是一本拉近你与法医距离的书,叫《法医警察与罪案现场稀奇古怪的216个问题》。

书中列举了很多匪夷所思的犯罪疑问,不仅能为你解答一系列法医知识,还可以向你展示关于杀人犯罪这件事的脑洞能开到多大。

这本书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由悬疑推理小说作家或编剧发起提问,作者负责从专业角度进行解读,并用通俗的方式来回答。

书中很常见的一个提问句式是:“我设定的主人公如何……”“我考虑将犯罪现场安排在哪里……”“我的故事中,有个恶徒用箭毒毒素杀了好几个人,我听说需要20几分钟,是这样吗?”“我安排一个人物逃出失火的房子,时间设定为半个小时,他可能受到什么伤害,要如何治疗呢?”甚至还有“想写一本19世纪晚期的西部小说,但是找不到资料,请问当时有什么法医鉴识工具和技术”这样的历史问题。

每章前面的提问可以看作一个小小的故事,一个犯罪事件的核心,不仅能让我们看到这个犯罪场景是怎么被谋划的,还能看到有人在旁边尽心尽力地出主意,就像一个凶手和老谋深算的军师在嘀嘀咕咕研究怎么杀人。作为旁观者的你,则能收获在一旁窥探的乐趣。

本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讲各种外伤、疾病以及治疗的问题;第二部分讲有毒的物品;第三部分讲犯罪现场的信息;第四部分是法医尸检相关的内容;第五部分是一些略奇葩怪异的问题。

翻开目录啊,你会发现已经有相当多的问题引起你的兴趣啦。比如一个人心脏被箭射中会是什么样子,阉割是如何进行的,酒精戒断有可能致命吗,尸体泡在滚烫的温泉水中12个小时会变成什么样子,尸体泡在化粪池里10年会是什么样子。很多问题呀,都重口又充满吸引力。

此外,书中还有相当多的脑洞一开就根本停不下来的问题,比如杀人之后能不能放光血液,假装是吸血鬼干的;一个人脸部进入融化的青铜中,会有什么后果;一个人变成美洲鳄,会经历哪些变化,有什么感觉。

正因为有相当数量的直接涉及谋杀犯罪刑案的内容,本书专门在开头用一页进行警示:绝对不能用来诊断或者治疗疾病,本书不能用于任何犯罪活动或伤害他人。作者也说了许多主题过于复杂,无法详细解释,并兼顾到现代医学知识的细微差异和分歧、争议。实际上就是在说,你们这些脑洞大开的家伙,实在是太坏了,你们的问题都那么复杂,我解释起来好困难呐,医学、法医学哪有你们想象的那么直接而简单呢,这就是医学的艺术成分呐。

作者道格拉斯·莱尔是一位美国执业医师、心脏病学家,他在工作之余坚持写作,曾获得国际侦探小说读者协会的麦卡维提奖,撰写过多本与法医物证、鉴识相关的科普书籍,如《见识取证天才班》《法医鉴识和小凶手与法医学》,还写过多部评价极高的惊悚推理小说,像《恶魔的游乐场》《盲目测试》《欲海医心》。同时,莱尔还是一名编剧,曾参与创作知名美剧如《CSI犯罪现场:迈阿密篇》《豪斯医师》《法律与秩序》等。

上面介绍了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接下来我就为你详细说一下这本书的内容。这本书主要说了三个要点,第一个要点是如何挖空心思地把人弄死;第二个要点是弄死了人之后会有什么样的表现;第三个要点是法医面对这些犯罪怎么想呢。

我先来给你讲第一个要点,如何挖空心思地把人弄死。对于一名悬疑推理小说作家或编剧来说,设计出五花八门的杀人方法,往往是抓住观众好奇心的重点。安排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杀人手段或者方法,可以为小说内容增添相当大的吸引力。在《法医、警察与罪案现场稀奇古怪的216个问题》中,就列举了这些作者们想出来的杀人方法,一些利用了大家熟知的生活常识,一些则让人叹为观止。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输液时血管中进入空气是可能导致死亡的。那么如果有人试图通过这种方法来进行谋杀,要如何设计呢?书中的具体场景是,一个作为连环杀手的护士,想在注射的时候将空气注入病人体内,从而杀人。这是一个粗看起来挺靠谱的情节安排,但是细究细节,就要面临着诸如究竟注射进动脉还是静脉、需要注入多少空气、注入空气之后病人会怎么死亡等不可避免的问题了。

对于这个问题,莱尔给出了专业的分析。这种情况被称作空气栓塞,其原理是进入体内的空气随着血液循环来到心脏,在心脏跳动的环境下,在心脏内与血液一起被搅拌出很多的泡沫。因为这种泡沫带有可压缩性,而血液不能压缩,当心脏努力收缩,想把血液挤到血管中时,泡沫被压缩了,血液却没有离开心脏,这样就会导致我们体内的器官,尤其是大脑,由于缺乏血液供应而死亡。

如果要利用这种方法杀人啊,就需要有足够的空气进入血管,单纯一两个小气泡根本不可能达成,而且这种注入要通过静脉,从动脉注射虽然也会引起一些问题,但并不一定会导致死亡。

除了利用空气,书中还提到利用一氧化碳来杀人的情况。一名短篇推理小说作家希望利用一氧化碳让笔下的人物实施谋杀,同时要把场景设在汽车内。莱尔首先解释了一氧化碳有毒的原因,一氧化碳更容易与我们体内负责携带氧气的成分血红蛋白结合,这种结合会阻止我们正常获得氧气,最终因为缺氧而死。

莱尔表示,一氧化碳导致的死亡常见于自杀或者意外。到了冬天,经常会出现这两种新闻报道,一种是因为烧炉子时通风不良而一氧化碳中毒甚至死亡,一种是使用燃气式热水器洗澡时通风不良而导致死亡。用一氧化碳来杀人的情况其实很少见,但莱尔也表示,这种杀人方法在特定环境下是成立的。如果汽车在密闭的车库内保持引擎发动状态,完全可以制造出大量的一氧化碳,这时候无论是汽车里的人还是车库内的人,都会因为一氧化碳中毒而死亡。

基于真实的历史记录,一位历史小说作家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一位生活在十世纪的公爵,在一次战争中受了伤,10年后才因为这次受伤而死亡,导致他死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莱尔在这个问题上展示出了他强大的跨学科知识。首先,他对公爵在战场上可能受到的伤害进行了推测,比如很容易遭受弓箭或者长矛类的刺伤,尽管会流血,但很可能不会当场致命。如果这种伤害深达骨头,可能会发生感染,而受限于当时的卫生和医疗条件,这种感染的治疗是十分困难的,相当多的人会死于这种感染。如果这位公爵运气比较好,侥幸活了下来,但是他的感染变成了深入骨髓的慢性骨髓炎,那么这种伤害可能会伴随他很久,完全可以在10年之后转变为更严重的全身感染,并导致他死亡。实际上,即使在今天,这种感染都是临床上棘手的问题,很有可能导致截肢甚至是死亡。莱尔表示,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就因为受过类似的伤,多年不愈,最后死亡。

书中类似这样的浮夸手段还有很多,如坐在人身上把人闷死、用提琴琴弦把人勒死、活生生将人剥皮等。想知道其中的原理和更多具体的方法,那么就到书中去一探究竟吧。

上面为你讲的是这本书的第一个要点,如何挖空心思地让人死亡。接着咱们来说第二个要点,那就是弄死了人之后会有什么表现。

作者们在解决了把人弄死的问题之后啊,紧接着就会发现,如何描述死亡之后的情况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写的不够真实,甚至是带有硬伤的话,很可能会毁掉精心设计的谋杀犯罪情节。一个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小瑕疵,完全可能让读者失去继续看下去的耐心。所以在本书中,还有相当一部分问题,是针对死亡之后有什么表现的。这一部分也有很多有趣的情节和想法。

有几名作者围绕枪击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大腿上的动脉受伤之后会怎样流血?头部中枪的话,有没有可能不死,伤后是否会出现失忆的情况?虽然很多人按照生活常识,大体可以回答这种问题,但终究不能保证完全的科学性。就像其中一名作者说的,希望借用莱尔的医学头脑来解决问题。

不过,就算是这种看起来答案已经很肯定的问题,莱尔也表示,你们的问题好难回答呀,我只能给你们几种可能的情况,需要什么,还是你们这些磨人的作者自己去设计吧。像这类问题,莱尔给出的都是“有可能”这样的回答,或者是具体结果要取决于很多情况。比如大腿动脉中枪,因为提问者只给出了很基本、很模糊的情景设定,所以这里面就需要考虑这种枪伤对血管的伤害有多大,是仅仅擦伤,还是打断了,被害人的体型如何,本身有没有其他疾病等,如非人力控制的运气成分等,相当多的因素会影响最终结果的啊。

至于头部中枪而不死的问题,这在现实生活中就有很多例子,搜索一下就会发现很多新闻报道。有一些是子弹穿透了皮肤,却没有穿透头骨,还有一些是擦着头皮而过,在头骨上留下了一道沟,就算子弹射进了颅内,还有从大脑中间的缝隙一穿而过,经过及时抢救而活下来的情况。不过人没死并不代表没有受到伤害,失去某段时间的记忆,就是很有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呀。总之,莱尔也在回答中列举了一些情况,来告诉提问者,他的设想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还有作者设想了一个听起来就让人瑟瑟发抖的情景,让一名雕塑家在工作时被打击脑后,从而脸部朝下进入熔化的金属液体中。啊,对于这个可怜的雕塑家,莱尔从专业角度给出了科学的分析。他肯定这样的情况可以瞬间夺走他的生命,上千度的高温金属液体会瞬间烧毁整张脸,因为脸朝下,这些液体也会烧毁他的鼻子、嘴巴甚至是喉咙,巨大的痛苦,就已经可能导致雕塑家直接失去意识,因为无法呼吸而窒息死亡。一些影视剧中出现过类似的剧情,《权力的游戏》中,龙母的哥哥韦赛里斯坦·格利就是被融化的黄金浇头而死,而他之所以没有瞬间死亡,是因为黄金从头上流下来的时候,没有直接封住口鼻,这样想想,还不如像这个雕塑家那样死个痛快呢。

一些作者们不但要折磨活人,连尸体也不肯放过。有人提问,把一具尸体扔到化粪池、滚烫的温泉水中,或是藏进冰扔到水中60年之久,会有什么表现啊?还有一个提问是,历史上曾有受绞刑而死的犯人,没有抽搐,也没有呼吸,但是心脏却直到17分钟才停止跳动,这种情况是否合理?绞刑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行刑手段,其致死原因往往不是勒住脖子导致人窒息而亡,而是因为实施绞刑时,瞬间抽掉犯人脚下的支撑物重力,导致犯人的颈部受到牵拉,脊髓损伤而死。这种脊髓的受伤基本都不会引起抽搐挣扎,但是行刑之后17分钟心脏才停止跳动,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这种现象在法医学中被称作超生反应,尽管作为整体的人死亡了,但是心脏这个部分是可以不彻底死亡的。在一例心脏移植手术中,就有人发现,被切掉的心脏在20分钟之后还在收缩,当然啦,这种收缩肯定没有活着的时候那么有力量。

总而言之,在想尽一切办法折磨他们笔下的受害者这件事上,这些作者真是不遗余力,又认真细致,让读者们又爱又恨。

上面为你讲的是这本书的第二个要点,弄死了人之后会有什么表现。接着咱们来说第三个要点,那就是法医面对这些犯罪怎么想。

一本犯罪小说或者推理小说中,除了有可怜的受害者、犯下滔天罪行的凶手,一般还要有一个正面破解这个谜题、将罪犯绳之以法的角色。在美国,法医并不属于警察,在美国想从事法医(其实是法医病理类的工作),首先需要是一名临床病理医生,也就是成为法医的前提是先成为医生,之后啊,还要经过专门的法医学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如在一年内完成500例尸检等。德国的要求则更多,医学专业毕业之后,要到专门的法医研究所进修5年,在此期间完成500例的尸体解剖,包括组织学检查在内的临床病理解剖100例、复杂鉴定书30例,还要求出庭作证和咨询200次以上,考试合格方可获得法医学专业医师证书。

案件出现时,这些法医会接受警察的调遣和指挥,来协助侦破案件,其余时间可能还是医院的一名医生,就像本书作者是一名心脏科医生一样。不过啊,无论是哪种体系下的法医,面对凶杀、伤人、犯罪的时候,其实所应用的法医知识都是相通的。

从罪犯角度来讲,关心的肯定是如何作案又不会留下破绽,书中就有很多这样的提问,如看起来像是自杀或意外,能不能判断是生前触电还是死后触电,能不能分辨车祸还是谋杀,这种希望给笔下的凶手专业知识以逃避抓捕的问题。但是莱尔医生用丰富的经验告诉这些作者,你们尽管发挥,既然这问题作为外行人都能提出来,那么内行的法医想要破解,基本是没什么难度的。他自信地在很多问题下给出了详细的解读和深入的解释,但是往往在最后又看似不经意地说:“啊,无论哪种情况,法医都是可以分辨的。”嗯,这可以说是很自信了。

作为一名法医,我在网络上进行一些科普的时候,经常会有人来问,就不怕你说的东西被有心人利用,去逃避侦查吗?说实话我有这种担心,但是随着经历的案件越来越多,我反而相对放心了。有一个词叫做欲盖弥彰,往往是那些精心设计的案件,漏洞反而最多。医学或者法医学知识,作为一门很复杂的学科,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做到完全的了解,而这个学科最特殊的一点又是变数极大,可以影响结果的原因实在是太多太复杂了。在这些情况叠加之下,其实大多数的犯罪都是又笨又蠢。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女性出轨被丈夫发现,于是联合情人杀死了丈夫。为了逃避侦查,他们把家里进行了里里外外的清理,布局和家具也进行了更换,最后还想出了抛尸的点子。而在开到几公里外的荒野后啊,他们又决定从车里放汽油来焚尸,他们认为离得这么远,尸体又被烧毁了,怎么可能还会被发现呢?然而,法医在尸检的时候,发现了尸体头上的伤口细节,尽管有被火烧毁的痕迹,但是凭借专业知识,法医还是分辨出了有价值的信息,警察由此顺藤摸瓜,在死者家中一个毫不起眼的地方发现了死者留下的血迹,由此串联起所有的证据,成功破获了案件。

侦破这起案件的过程中,线索几次都发生了中断,是法医一次又一次的发现让案件柳暗花明的证据,才让人实实在在地领略到科学的力量。所以呀,千万不要对犯罪抱有侥幸心理。这本书中尽管提出了200多个奇奇怪怪的问题,但是对法医的知识来讲,仅仅是九牛一毛,法医完全有自信并可以识破罪犯的伪装。

这就是我跟你分享的最后一个要点,法医面对这些犯罪怎么看。好了,《法医、警察与罪案现场稀奇古怪的216个问题》这本书就讲得差不多了。

接下来啊,为你总结一下今天的分享。首先,我们讲了一些可以用来写入小说致人死亡的方法,这是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地方;接下来又讲了几个死亡之后可能发生的情景,这里涉及细节,就是在想象力的基础上,如何把情节设计圆满且没有破绽;最后啊,我们讲了作为一名法医,是如何看待精心设计的犯罪的。要知道,既然法医可以解释清楚这些问题,这就意味着这些犯罪手段是逃不过法医的眼睛的。

我对这本书的推荐今天就到这里了。以上我讲述的内容即于201412月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法医、警察与罪案现场稀奇古怪的216个问题》,希望我的推荐能帮助你读懂这本书,愿好书陪伴你成长。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很赞哦! (0)

发表评论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