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生活生活

《故事》

铛铛铃2025-09-13生活1人已围观

简介

今天为你解读的这本书叫《故事》,作者是好莱坞编剧罗伯特·麦基。

罗伯特·麦基在好莱坞堪称是一位奇人。虽然他自己没写出过什么特别知名的作品,但却被公认为世界电影编剧教学的第一大师。像美国大片《阿甘正传》《甘地传》《玩具总动员》,这几部类型、风格各不相同的电影,其实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的主创中都有罗伯特·麦基的学生。

根据统计,他的理论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共获得过17次奥斯卡奖、19次艾美奖和成百上千次各种奖项。

很多人说,现在的电影行业越来越依靠优秀的剧本,谁能得到罗伯特·麦基的指点,谁就更有希望在编剧行业平步青云。不过,即使你不想当编剧,在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需要讲故事的场景。比如面试时,HR让你谈谈自己最引以为豪的经历;销售产品时,要给客户营造一个身临其境的氛围;公众演讲时需要感染他人。为了在人群中脱颖而出,都需要你有一个很好的讲故事的能力。了解好莱坞的编剧原理,不但可以让你更懂电影,也可以让你更会讲故事。

那么如何讲好一个故事呢?

第一,结构是决定一个故事成败的关键。

第二,表达主题思想时,千万不能说教,要用人物的行动来传达意义。

第三,故事想让人信服,要根据不同的讲述对象来设计,还要让故事中的人物真实可信。

首先我们来想一个问题啊,为什么有的电影故事可以打动我们,有的不能呢?作者告诉我们,不高明的故事常犯两种错误。第一种,过度个人化而导致结构性不足,简单点说呢,其实就是把故事写成了流水账,就像小学生写日记。第二种错误就是结构性过强,简单地说就是过于套路了,就像很多爆米花电影,都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除了电影院什么都记不住。所以故事的结构很关键。

那么究竟该怎么样处理故事的结构呢?其实啊,讲故事很像带着观众爬山,它必须是一个曲折起伏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具体要通过五个步骤来实现,就是开端、激励事件、进展纠葛、高潮、结局。

吕克·贝松的成名作《这个杀手不太冷》堪称一个完美的电影结构案例。那我们就用这部影片来分析一下,怎么样像爬山一样处理好一个故事的结构。

首先,山脚下是故事的开端,主要是用来交代故事的背景,让观众对主人公的现状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吸引观众继续往下看。《这个杀手不太冷》的故事开端,介绍了一个叫莱昂的职业杀手,他像孤魂野鬼一样,一直跟一盆植物生活在纽约。除了这盆植物,他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这样一个冷面杀手的故事,开头就非常吸引人,能吸引我们跟着剧情这座山继续往上爬。

接下来当爬山马上要感到疲劳时,一个惊险的地段可以让我们重新打起精神。那对应到讲故事,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激励事件,它的作用就是改变现状,它必须彻底打破主人公生活中的平衡,只有这样,他才会想去重新获得平衡,才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比如《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激励事件,就是杀手莱昂的邻居,12岁的少女玛蒂尔达,亲眼目睹了自己全家惨遭恶警察杀害,走投无路时撬开莱昂的房门,莱昂不得不收留了她。这个事件打破了莱昂生活中的平衡,就引起了接下来的一系列冲突。

爬山有上坡也有下坡,对应在讲故事中叫做进展纠葛,这是故事的主体部分。纠葛指的是要为人物的生活制造磨难,而进展纠葛就是一系列的磨难,就像玩植物大战僵尸,每通过一关之后,下一关都会更难一点,但是又不至于难到让你放弃游戏,这样呢,才能获得最大的成就感。比如《这个杀手不太冷》中,莱昂收留了小女孩之后,两人相依为命,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磨难,先是少女与冷面硬汉的磨合,后来他们又与恶警察斗智斗勇,故事的矛盾也越来越激烈了。

接下来最令人期待的山顶,就是故事的高潮了。一般来讲,高潮来临之前,都会出现整个故事中最重大的危机,危机必须得是两难的困境,在善恶之中选择,那也不叫困境,真正的困境是在两善之间,或者两恶之间做出抉择,只有这样,才能将主人公放置在生活的最大压力之下。比如《这个杀手不太冷》中,全剧的高潮是曾经那位冷酷的杀手莱昂为了救玛蒂尔达,与警察发生混战,让她顺着管道逃生之后,自己却与史丹菲尔同归于尽。在生命与帮助小女孩复仇之间,莱昂选择了复仇。

当故事在高潮达到顶点之后,我们的爬山之旅就来到了舒服的客栈,对应的就是故事的结局。一般来讲,结局主要有三种功能。第一种功能是展示高潮的效果及影响;第二是让故事的次要情节有一个收尾;第三就是为了给观众一个从故事里走出来的缓冲时间。呃,要不然大家前一分钟还沉浸在故事里,被高潮深深打动,下一分钟屏幕就立刻变黑,开始滚动字幕,这实在是太煞风景了。《这个杀手不太冷》影片的结局也非常耐人寻味,莱昂死后,玛蒂尔达将莱昂生前唯一的朋友,那盆植物从小花盆里种到了大地上,就好像是莱昂本人终于得以落地生根。莱昂虽然死了,但小女孩获得了友爱的力量,连次要的情节,那一盆小植物也有了相应的归宿,这是一个非常完美的结局。

我们来总结一下,开端、激励事件、进展纠葛、高潮、结局是一个类型化的商业片通常需要具备的五幕剧结构。结构就像是故事的骨架,只有骨骼健壮稳固,故事才能稳健的向前奔跑。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还可以看出,好的结构不但会使故事情节看起来丰富有趣、引人入胜,而且还会产生意义,这其实就是我们从小语文考试中经常要回答的主题思想。

那么如何用一个故事去传达主题思想呢?作者提醒我们,要表达意义千万不能说教,而是应该把你的观点变成一种行动。我们还用《这个杀手不太冷》来举例子,导演拍摄这部一反常态的杀手电影,到底想要向我们传递一个怎样的主题思想呢?其实很简单,这是一个关于救赎的故事。尽管全片没有一句关于救赎的台词,但是导演早已把观点潜移默化地变成了主角的行动。一开始,莱昂是一个苟活着的杀手,只与植物为伴,只喝牛奶,为了保持警惕,从来不上床睡觉。他拒绝与别人交往,就是为了拒绝别人的善意,害怕一旦与人有了感情,就不能像从前那样冷酷的工作了。可直到惊慌失措的马蒂尔达敲他的门,向他求救,莱昂犹豫再三,还是开了门。他打开房门的那一瞬间,导演让阳光和马蒂尔达一块进来了,那一瞬间,镜头上都充满金灿灿的光。这一刻,孤独的杀手和孤独的少女将产生连接,从这一刻开始,他们将相互救赎。在莱昂的帮助下,少女学会了射击,拥有了保护自己的能力,也学会了爱。而莱昂也在马蒂尔达的影响下,认识到人间烟火的美好。有一晚,玛蒂尔达和莱昂依偎在床上,两个人一块儿酣然入睡,莱昂终于卸下了冰冷的盔甲,重获了人性。这里人物的台词很少,行动才是角色最好的演讲。

除此之外,还能如何来传达故事的主题思想呢?其实主题思想无非就是由两个部分组成,价值、原因。价值指的是故事的首要价值观,一般都是在故事的高潮中才明确到底是正面价值还是负面价值的,然后由主人公最后行动的结果展现出来。比如《这个杀手不太冷》,就在黑白颠倒的身份设置中,彰显了正向的价值观。一般来说,我们都会认为杀手是坏人,是残忍的、邪恶的,警察才是好人,是保护人民群众的,是善良的,是正义的。但是在这部电影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善良而有爱心的杀手正在以爱之名对抗一位邪恶的、癫狂的、残暴的警察史丹·菲尔。于是,一种正面的价值在影片高潮部分被彰显,无论你出身如何,无论你曾犯过什么错,只要你还心中有爱,只要你还心存善意,你终究会获得被爱的权利。

说完了价值,我们再来谈谈原因。原因指的是主人公的生活为什么会变成最后的结局。一个复杂的故事也许会包含许多促成变化的力量,但一般总会有一个原因占据着主导地位。就比如杀手莱昂,他为什么会跟一个只有十几岁的小女孩坠入爱河,又为什么会为了她牺牲自己的生活,献出自己的生命,却依旧无怨无悔呢?其实导演在介绍人物的时候,就已经给了我们原因。还记得影片一开头,莱昂精心照顾着一盆植物吗?他热爱这盆花胜过热爱自己,他说他喜欢这株植物,因为这株植物像它没有根。莱昂不是一个完全泯灭了人性的杀人机器,这株植物就是他心里最后的爱和善良,他有原则,不杀女人,不碰小孩,他只是堕落到了一种无法自救的生活模式中,不得不继续而已。而马蒂尔达就是那股拯救他的力量,让最后的一抹人性在他心里复苏。

所以,传达主题思想除了要用人物的行动去说话,还要用价值加原因的方法。

结构是故事的骨骼,意义是故事的灵魂,但要想让你的故事真实可信,它还需要强健的肌肉、充足的血液、丰富的神经,它们分别是背景、类型和人物,它们与结构和意义一块,并称为故事五要素。

故事的背景是观众最先要了解的信息,一般包括四个维度,时代、地点、期限以及冲突层面。前三种比较好理解,那冲突层面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指的就是在故事中谁要对抗谁。比如警匪片一般都是人与他人对抗的故事,社会问题片是人对抗社会的故事,而大部分的青春成长片讲的都是人对抗自我的故事。

要讲故事真实可信,在讲故事的时候,必须明确自己的听众是谁。假设我们同样都是讲一个产品销售的故事,如果听众是投资人,我们就应该侧重讲资本层面;如果我们的听众是用户,我们就应该侧重讲述产品的实用性;如果我们的听众是自己的同事,那我们可能需要的是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虽然都是同一个故事,但是类型决定了它讲述方式和侧重点。回到电影上来,就是要用划分类型的方法划分不同的受众。其实电影类型是一种后发制人的概念,一般一个类型的形成,都是因为连续出现了几部相似的,又叫好又叫座的电影,投资商发现商机立刻争相模仿,连续推出多部类似的电影,在宣传的时候就说,这是一部像某某片一样的电影,观众就会意识到自己可能就是他的目标受众,就会掏钱买票了。像中国的市场上,一度出现了许多公路喜剧片,先是有了《人在囧途》,然后又有了《泰囧》,接着又出了《港囧》,就是利用了电影类型的原则,目前针对不同的人群,活跃在世界电影市场上,主要的类型有浪漫爱情、恐怖片、西部片、史诗片、战争片、历史片、喜剧片等等。

举个例子,浪漫爱情电影的受众一般就是青春期少女和年轻情侣,所以浪漫爱情片里面一定要有帅哥美女,一定要有至死不渝的爱情,即使是悲剧结尾,也要强调爱情永恒的主题,比如《泰坦尼克号》。相比之下,战争片则相对侧重于男性观众,观众的年龄层也会稍微偏大,一般来讲,战争片要有相对扎实的史实基础,要有非常炫酷的战争场面,还要有感人的兄弟情谊,还要通过这种兄弟情谊展现人性的光辉,比如《珍珠港》《拯救大兵瑞恩》都是很好的例子。

类型也通常意味着常规,是讲故事的一种限制,迫使你必须得把自己想象中的情节逐渐规范,符合大多数观众的预期和审美。听到这里,可能有朋友会问了,你一开始不是就说结构性过强是好故事的大忌吗,怎么在这里又说起类型化的优势了呢?其实类型化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方面,我们追求类型化的结构,是因为它确实是保证电影商业价值的砝码,但是另一方面,类型化的高标准和严要求,其实也是鼓励大家努力创新的动力。正所谓戴着镣铐跳舞,这就像咱们中国古诗词里的格律和平仄一样,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先要立才能破。

为了在类型的规范中寻求突破,有一种方法非常好用,就是利用混合类型的方式,创造出新的故事模式。还是拿《这个杀手不太冷》举例,他的导演吕克·贝松堪称是一位体制内的天才,他本身是法国人,但是却在好莱坞的工业体制内闯出了一片天。其实他的法宝只有一个,就是深谙类型电影的规则,然后再不断的去打破它。首先《这个杀手不太冷》是一个关于杀手的故事,动作戏和枪战场面都做得非常精彩,应该被归为动作片,但同时他又讲述了一段纯洁美好的跨年恋,融入了很多浪漫爱情片的元素,他的很多经典台词都是与爱情相关的,比如“有些爱也许从未说出口,才愈加显得珍贵”,当年也是文艺青年争相传颂的电影金句。另外《这个杀手不太冷》还是一部双线索的成长故事,虽然在年龄上莱昂比玛蒂尔达大,但是在心智上,玛蒂尔达则比莱昂要成熟很多,所以莱昂负责教会玛蒂尔达生存技能,而玛蒂尔达则教会莱昂领略生活和爱的美好,他们双双收获了成长,最后都拥有了完整的心灵。

最后我们来聊一聊故事中的人物,塑造好人物才能让故事更加真实可信。人物与结构的结合是非常紧密的,与五幕剧结构相对应,人物应该也有一条逐渐变化、发展的轨迹,这被称为人物弧光,意味着我们在创造人物的时候,要循序渐进、有层次,既不能把所有信息一下子都告诉观众,也不能过于保守,要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跟随着结构的起承转合,有计划、有步骤地向观众暴露人物的信息。

在故事的开端,我们要展示主人公的人物塑造特征,人物塑造听起来是一个很厉害的专有名词,但实际上很好理解,就是一个人物可以被直接观察到的所有特征的总和,这些特征加起来,就使人物成为了一个独一无二的综合体,比如外貌特征、行为举止、语言风格、手势、动作、性别、年龄、智商、职业、个性、价值观念、家庭住址、生活环境等等,这些基本元素必须以适当的比例搭配在一起,让观众相信这个人物能够做到,并且也应该去做编剧安排他做的事情。比如电影《阿甘正传》中的阿甘,他是一个智商只有75的小男孩儿,他非常弱小、执拗而单纯,他对世界没有过多的期待,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向前跑。

当故事的结构进展到激励事件的时候,我们对人物的刻画就不能再流于表面了,我们应该进入到人物的内心,展现人物真相,也就是抛开他外在特征,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有着怎样的本质。所以,人物会在激励事件中遭遇到第一个大难题,在这个难题中,他会展现自己的欲望和动机。就像阿甘傻人有傻福,他一路靠奔跑成为了橄榄球明星,还被大学破格录取,甚至还受到了肯尼迪总统的接见,就在我们觉得他的人生一帆风顺的时候,才发现,阿甘最大的欲望其实是童年时代的好友珍妮,她爱珍妮,但是珍妮却不爱她。

当故事发展到进展纠葛阶段的时候,需要对人物施加更大的压力,这样才会展现他更加丰富的内心世界。这时候人物就会出现反差,阿甘虽然在生活上顺风顺水,但在感情上却屡战屡败,珍妮就算走向堕落、误入歧途、悲观绝望,也一直不肯接受阿甘的爱,但阿甘依旧保持着曾经的单纯和善良。

有了进展纠葛的铺垫和揭示,当故事的高潮来临时,人物之前的选择就造成了改变,使他产生了对比,获得了成长。当奔跑一生、收获颇丰的阿甘终于回到自己的家乡时,珍妮带着阿甘的儿子也回来了,即使珍妮已经身患绝症,阿甘还是陪着她,共度了人生最后的幸福时光。这个时候的阿甘,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怯懦、软弱、呆傻可怜的小男孩儿了,他已经用善良超越了智商,成长为了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一位丈夫,一位父亲。

讲了这么多,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好故事是有套路的,只要确定好故事的背景类型,构思好足够真实可信的人物,给予他们充足的动机和欲望,再让他们按照标准五幕剧的结构行动,最后给出一个情理之中,却又意料之外的高潮和令人回味无穷的结局,一般来讲,这样写出来的故事都不会太差。

最后,我们再用今天学到的原理,从全局来讲讲《这个杀手不太冷》这个故事。首先,在背景层面,他把故事设置在了大都市的边缘,讲述了一个杀手和一个少女对抗恶警察的故事,制造了一个人性之善与恶的冲突。其次,在类型上,它融合了动作片、爱情片和成长片三种题材,全都有所突破。另外,在结构上,它严格按照五幕剧的结构安排起承转合,就像拧紧了的螺丝一样,丝丝入扣,扣人心弦。最后在人物上,他塑造了两个真实可爱、动机明确的人物,一个是憨厚干练的杀手,出于爱誓死要保护同伴,另一个是全家丧生的叛逆少女,出于为家人复仇的动机,发誓与恶棍警察史丹菲尔势不两立。不单是两个主角,就连大反派恶警察也是那么富有个性,他听着古典音乐,指挥血腥的枪战和屠杀,这个画面也堪称影史经典。

在经历了惊心动魄的角斗士高潮之后,电影给了我们一个意味深长的结局,莱昂为了救玛蒂尔达,自己死在了史丹菲尔的枪下,但是临终之时,他的嘴角却还挂着笑容,他终于做了自己想要的事,他终于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正因为有了牵挂,所以他已经有了根。结尾处,玛蒂尔达把莱昂心爱的植物植入大地,让它生根发芽,代替莱昂生活在世界上,玛蒂尔达讲出了那句直指电影核心的经典台词:“我所认为最深沉的爱,莫过于分开以后,我将自己活成了你的样子。”为爱救赎的正面价值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好,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这本书,从好莱坞的经典编剧理论中,我们能学到什么呢?

第一,结构是讲好故事的关键,我们可以学习好莱坞电影的经典五幕剧结构、开端、激励事件、进展、纠葛、高潮、结局的方法。

第二,传达主题思想不能说教,要靠人物的行动传达意义,除此之外,要用价值加原因的方法。

第三,故事要让人信服,可以学习好莱坞电影类型片的方法,针对不同人群去设计故事,也要注意人物塑造的真实可信。

好,这本书就为您解读到这精华笔记,在音频下方,我们明天见。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很赞哦! (0)

上一篇: 《认识建筑》

下一篇: 《悲剧的诞生》

发表评论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