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生活生活

《极简生活法则》 以断舍离之刃斩断物质冗余,在喧嚣尘世中重构精神丰盈的轻盈生存哲

铛铛铃2025-08-30生活22人已围观

简介

今天要为您解读的书是《极简生活法则》。

生活不是童话,没有人是做着歧视、救赎梦的公主。要想逃离恶龙的山洞,我们就需要亲自上阵,披荆斩棘。

生活不是蛋糕,除了甜蜜的奶油和蜂蜜,它还包含难吃的苦瓜和香菜。要想品尝美味,我们就需要将所有一并吞下。

生活没有总导演,没有人能完全控制自己的生活。要想内心快乐富足,我们就需要懂得进取心与平常心的取舍。

翻开《极简生活法则》,英国作家理查德·泰普勒写下掌握幸福的秘诀,就一一呈现在你的面前。

作为在欧美家喻户晓的经典畅销书籍,泰普勒人生法则系列的影响力不亚于《哈利·波特》。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有超过240万人在按照作者泰普勒所建议的法则行事,而他本人更是被誉为个人成长的导师。

这本书讲了121条法则,分别涵盖个人、爱情、亲友、社会和快乐这五个方面。按照作者的话说,这本书不是什么揭秘,而是一个提醒。它提醒你生活的法则普遍适用,显而易见,并且朴实无华。甚至这本书不是为了让大家赚大钱,取得大成功而写的,它关注的是我们的内在感受,对周围人的影响,我们扮演的朋友、伴侣和父母的角色,以及以后我们会留下什么。所以书里的法则大多看起来很基础,每个人都懂,但是如果不说,往往意识不到我们应该这么做。这也同样是本书的主旨:想要生活简单快乐,就要回归最基本的道理。如果我们真的能够把握好这些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幸福就离我们不远了。

个人法则是本书的第一部分,也是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这是因为生活的核心是个人,也就是自己。只有做好了自己,你才能在其他方面做得更好。其他的所有法则,爱情也好,亲友也好,社会也好,快乐也好,都是围绕个人展开的。个人法则占了本书近一半的篇幅,有57条之多。总结来说,这些法则可以总结为三点:第一,要接受自己,成为独立的人;第二,要活在当下,争取做好每一件事;第三,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倾听内心,做自己的顾问。

我们来看看关于这三点,作者都给出了怎样的法则。

首先第一点是关于我们每个人。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你是什么样子,你呈现给世界的就会是什么样子。伪装是不能保持一辈子的,无论是你的好还是不好,无论是你的优点还是缺点,这些都是现在的你。所以你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学会接受自己,喜欢自己。为此他写道:“我们要做的是接受真实的自己。你和我和所有人一样,都是普通人。这意味着我们是一个复杂的个体,充满欲望、苦恼、罪过,偶尔的狭隘、错误、坏脾气、粗鲁、叛逆、犹豫,甚至反复无常。这种复杂让人类变得如此奇妙,不用提升改变,争取完美,恰恰相反,接受就好。要知道自己没有你想的那么差,别人也没有你想的那么好。就是那些光鲜亮丽的明星,其实也都是包装过,有选择展示的结果。这很正常,毕竟我们在面对外人的时候,也是尽力掩藏着自己的缺点。所以缺点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都不敢面对它,克服它,只是把它藏着掖着,生怕被别人发现。”

当然,在客观看待自己缺点的同时,也要学会放大自己的优点,这会让你对自己的价值有个更客观的评判。缺点可以试着改正,优点可以试着变得更优。

然后第二点是关于过去、现在和将来。不要停留在过去,不要活在将来,你应该好好感受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些才是真正能够让你获得满足的源泉。过去无论发生过什么,都已经是过去了。对于已经过去了的事情,我们无能为力。因此,我们必须把精力放在当前和未来上。而关于未来,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我现在过得不好,是因为我没有钱,是因为我没有对象,将来有了这些,我就会过得很好。当你把自己的幸福都寄托在未来的时候,其实你很难过得好。毕竟未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准,所以不要活在过去,也不要活在未来,就活在当下,把现在的每分每秒过好,你就能快速地收获幸福。

最后是关于人生的抉择。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有些抉择很难,一念之间就是千差万别。这样的抉择影响的东西太多,以至于我们很难做出决定。作者的建议是相信自己的直觉,倾听内心,做自己的顾问。也就是说,当你难以抉择的时候,不妨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就像《爱情公寓》里曾小贤说的那样,当面临一个两难的抉择时,其实你可以扔硬币来决定。这样做不是因为结果会多么正确,而是在硬币落下的瞬间,其实你已经有了决定。内心的声音会指引你走向适合自己的路。一旦选定了目标和方向,就应该坚定地走下去。我们要自信,坚定地按照原定计划,走完自己所选择的道路。不要质疑自己做的对不对,也不要犹豫自己会不会成功,要完全相信自己的判断并坚持下去。但同时也要谨记,放弃也并不可耻。如果全世界都在提醒我,方向错了,那就应该坦率地承认事实,然后换一条路。没有人样样精通,有时候必须要尝试,才能知道是否成功,而有时候,也许我们的确不适合某个领域。在恰当的时候,用恰当的方式放弃时,我们表现出来的不是软弱,而是刚毅。

这就是第一篇个人法则,这些法则会帮助我们乐观地面对这个世界,并且安全成功地度过每一天。它们会帮助我们减轻压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鼓励我们制定自己的标准,并确定努力的目标。

第二篇是爱情法则。我们都需要爱与被爱,都希望从一段感情中获得舒适和亲密感,但是往往却不知道怎样去表达自己的爱,接受别人的爱。作者在这一部分当中,向我们展示了经营爱情的法则,教会我们如何收获更幸福的恋爱关系。他的核心观点是,在爱情关系中,首先要能够互相尊重,保持中立,求同存异,留有空间,然后要学会倾听,并且行动要能够率先道歉,最后找到共同的目标,步调一致。其中最重要的是能够互相尊重。她说:“要始终对另一半保持礼貌和友好,真正关心对方的健康、利益、梦想、希望、工作量、兴趣和喜悦,同时也要尊重对方的隐私,给对方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做自己,而不是把对方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你不妨也想一想,你是如何看待你的伴侣和你们之间的关系的。很多人常常会把礼貌和尊重留给别人,却把脾气和争吵留给了自己亲密的人。这让我想到了前段时间PAPI酱在一个节目里,谈到了自己关于人生的排序。她把伴侣排在了父母和孩子前面,她认为伴侣是要携手走过人生的人,而父母只能陪你走人生的前一段路。节目播出后,很多网友都表示不同意,甚至骂PAPI酱不孝顺。的确,在传统观念当中,父母和孩子是最为重要的,伴侣会被摆在次要的位置。但事实是,真正重要的会是那个陪你过一生一世的人。所以保持尊重,尽可能地对伴侣好一点,你给的越多,可能获得的回报也会越多。

值得注意的是,爱情法则的最后一条却是,法则不必一模一样。很多人会认为两个人相爱,什么都要一模一样,一样的行为、一样的喜好、一样的法则。而作者却反对这一点,他告诉我们,我们可以有不同的法则,最幸福、最成功、最牢固的爱情是,双方都认为有必要保持法则的灵活,并会做出相应的调整。也就是说,在爱情当中,没有固定的法则,也不必强求对方和你一样。如果爱情的双方都能够学会调整自己的法则,这才是作者眼中最幸福的模式。

接下来是亲友法则。这一篇重点讲述了和父母、孩子、朋友的相处之道,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处理复杂的亲友关系。这一部分所说的各个法则,都离不开换位思考和尊重这两点。就像大部分的父母似乎都有唠叨的习惯,你没对象的时候唠叨着你找对象,找到了对象,唠叨你结婚,结完婚又唠叨着让你生孩子。我们总觉得父母什么都不懂,都没有考虑过你的想法。可是你是不是有真正考虑过他们的想法呢?你有没有真正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想一想呢?我们大部分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却很少有人会真的去做。可是如果不换位思考的话,你是不知道父母心里的恐慌的。就好像现在都会有那种生产的体验项目,让男人体验一下生孩子的痛苦。如果不是亲身经历的话,真的很难想象,分娩之痛为什么是痛苦的最高层。所以当你跟父母相处的时候,不妨多和父母交流交流,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意愿,同时也让他们也能站在你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尊重你的想法。

对待孩子也是一样的,我们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和空间,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人生,我们可以加以指导和鼓励,却不应该过多的控制和干预。作者告诉我们,无论孩子们想做什么,我们都不应该破坏他们的梦想,阻碍他们,表示担忧或限制他的愿望。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提供鼓励和支持的同时,去引导他们,并为他们提供实现愿望所需的资源。他们成功与否无关紧要,有机会去尝试才是最重要的。

而对待朋友,除了尊重和换位思考,还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防人之心不可无,朋友毕竟只是朋友,哪怕关系再好,也要保有一定的界限。比如不要轻易借钱给别人,除非你非常有把握,否则就要做好收不回来的准备。如果是我们非常珍惜的东西,就不要借出去。

第四篇法则是社会法则。这篇法则告诉我们,在社会关系当中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谅解,乐于分享,善良地对待每一个人,为社会创造利益的同时,也收获利益。在这一部分,作者对我们强调了参与和有一技之长的重要性。他告诉我们,你必须和这个社会有交流,你需要有自己的社交圈。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老人退休之后就会觉得很空虚,这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和社会脱节了,觉得自己在社会上没什么用处了,自己的社交圈也因此而散了。那种失落感是很庞大的。所以我们得参与到社会中,得找到自己的圈子。

那么怎么才能参与到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圈子呢?答案就是持续学习,有一技之长。通过你擅长的,去和别人进行更多的交流和互动,才能对社会有更大的价值和意义。他写道:“不要吝啬你的知识和时间,那些生活中最成功的人,总是希望把自己的知识传递给其他人,让他们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如果你拥有一项特殊的才能和技能,请传承下去,这样你生命的宽度就能得以延长。”这很好理解,比如说你擅长画画,这也许只是一个业余爱好,但其实你可以用画画去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与他们交流和分享。而且有些时候,你甚至可以用自己的特长去回报社会,例如,去一些特殊的残疾学校,去教那些小朋友画画。他们可能听不见、看不见,但你可以让他们感受到画画的乐趣。所以如果你想更好的融入这个社会,你就需要不断的学习,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这样你就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圈子,还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

最后是快乐法则。顾名思义,这一法则就是教我们怎样才能获得更多快乐。书中讲到了很多获取快乐的方法,但其中最管用的有两个,一个是目光长远,另一个就是增强安全感。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我们只顾着盯着眼前看。正如我们从小就听过的塞翁失马的故事,塞翁的儿子摔断了腿,所有人都对他表示同情和惋惜,可是他却因此而免于被送上不知生死的战场。在未来还没有来临之前,你如何知道现在经历的困难和失败不是一件好事呢?因此,你可以用更长远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快乐,把目光放长,可以让你获得快乐。而增强你的安全感,可以让你的快乐更稳定。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很多人都没有安全感,担心自己会失业,害怕贷款还不上,觉得房价跌了,辛苦赚钱买的房子就会不值钱等等,这会让我们不快乐。而安全感的提升,需要的是亲近的人带来陪伴和伴侣,父母或兄弟姐妹之间的牢固关系,会帮助我们度过哪怕是最痛苦的人生历程。因为你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你还有他们。这种安全感在很多时候就是你快乐的源泉。

说到这里,我们就说完了这本《极简生活法则》所涵盖个人、爱情、亲友、快乐和社会五个部分的法则。仔细回想一下,说了这么多法则,你是不是很多都感觉似曾相识呢?没错,这些就是最简单、最基础的道理,这也是本书起名为《极简生活法则》的原因。但恰恰是这些最简单的道理,才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也是最应该被重视的。中国有句古话,大道至简,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这些法则看似简单,却有着一语惊醒梦中人的作用,值得你反复思考。你不妨认真地想一想,这些法则你真的都做到了吗?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聆听。我是泥巴,下期整编经典读书会,我们继续再来一起拆解精品好书,记得收听哦。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很赞哦! (0)

发表评论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