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文学文学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以知识为翼撕裂原生桎梏,在自我救赎中完成灵魂向光而生的壮

铛铛铃2025-08-30文学13人已围观

简介

今天为您解读的书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说起求学,很多人都知,比尔·盖茨是非常典型的自学成才的学霸。他从小好学,尤其喜欢编程,喜欢到从哈佛大学退学,一头扎进编程语言的世界。凭着一股强大的自学精神与探索欲望,最终成为了影响全球的科技领袖。

不过,和今天这本书的作者的求学经历比起来,盖茨也只能自愧不如。2018年,他读完此书后,十分感慨地说道:“我自以为很擅长自学,但与他的自学能力相比,我的简直不值一提。”

这个连盖茨都惊叹的作者,究竟是何方神圣呢?是从小数理化逆天的奥林匹克竞赛得主,是精通多国语言的语言天才,还是天资聪颖又家境优渥的豪门子弟呢?都不是。实际上她出身十分奇特,在17岁之前,她从来没有上过学,没有接受过正统的教育。但是17岁之后,她凭借着一路苦学,拿到了博士学位。

她是谁呢?她是一名美国女孩,名叫塔拉·韦斯特弗。这本书可以说是塔拉的回忆录,在书中,塔拉毫无保留地向人们展示了她的过去,她那远离正常社会的、位于爱达荷州偏僻山区的家庭,她那个坚持靠自我生存的摩门教派信徒的父亲,以及多年来拒绝一切医院、学校之类政府体系,充斥着各种清规戒律、世界末日即将到来的家庭生活。

如果生活的轨道没有发生偏离,她的人生将会是嫁给另一个信徒,永远永远生活在山里,一直到生命的尽头。然而,现实终究是偏离了原定的轨道,她从山中走了出来,从那个与世隔绝的家出逃。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17岁才开始读书的剑桥大学的历史学者,读到了这本让盖茨唏嘘不已的回忆录。

那么接下来就请跟随我的声音,一起走进《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走进塔拉的回忆录,与她一起经历这段曲折而不凡的传奇人生。

本书的作者塔拉是一名历史学家,上面我们说过,塔拉直到17岁才正式接受教育。你可能好奇了,为什么塔拉一直没有上学呢?她又是如何走出大山,成为一名历史学家的呢?故事从一座大山开始。

塔拉一家人独自生活在爱达荷州偏僻的大山里,从小塔拉就和山做了朋友。那时虽然她只有七岁,但是她知道自己家里最大的与众不同,就是家里的孩子都不用上学。塔拉的父亲是一名虔诚的摩门教徒,更是一名极端的生存主义者。他相信世界末日,相信只有上帝和他们自己才能拯救他们,而政府机构都是骗子,是邪教教徒,只会给他们洗脑,让他们背离神的指令。所以塔拉不光不用上学,生病了也不会去医院。塔拉的母亲通过自学来制作草药和精油,来为家人治病。而塔拉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垃圾场里,帮助父亲储备粮食和罐头,以便在末日来临的那天能够活下去。

就这样,塔拉过着远离世人的生活。到了2001年的一天,全家人坐在客厅,等待着世界末日的到来,但是一切就像往常一样平静,世界末日没有到来。父亲一下子经受不住打击,病倒了。经过母亲的再三劝说,父亲同意到爷爷奶奶家里疗养一阵子。过了一个月,父亲的病情有了好转。在风雪交加的晚上,父亲突然决定要回家,但是因为疲劳驾驶,哥哥泰勒出了车祸。当时一家人都在车里,母亲的头部受了重伤,其他人也伤得不轻。父亲不但不让家里人去医院救治,还要继续赶路,回到家后再自救。父亲的权威在家里没有人敢反驳,就这样,他们走回了家。

车祸导致了哥哥姐姐们都受了伤,没有人帮助父亲收拾他那破旧的垃圾场了。塔拉的另一个哥哥肖恩不得不从城里回来,肖恩是一个街头小混混,在城里也是到处惹事。虽然肖恩是塔拉的哥哥,但塔拉对他并不了解。肖恩回来后与塔拉相处得很融洽,他们有时还会去爷爷那里养马,驯服那些未被驯服的野马。有一次他们外出骑马,塔拉骑的马突然受了惊吓,也是肖恩把塔拉从马上救了下来。他们之间的相处看似其乐融融,可惜好景不长。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肖恩性情大变。他在教会认识了一个女孩萨迪,他们经常约会,但是肖恩并不喜欢她,只是因为萨迪对他言听计从,满足了自己的控制欲。这种扭曲的控制欲,让他对萨迪贬低得越来越过分。渐渐的,他开始对塔拉也产生了这种欲望,她像使唤奴隶一样使唤塔拉,而塔拉实在无法忍受肖恩越来越嚣张的态度,有一次就将水倒在了她的头上。肖恩暴跳如雷,一把抓住了塔拉的头发,直接将她拖进了厕所,把她的头塞进了马桶。塔拉的脸紧紧贴在马桶上,肖恩让她道歉,但是她不肯。肖恩又将塔拉的手反扭过来,塔拉疼到身体已经开始扭曲。在这样的酷刑下,塔拉屈服了。可这次屈服,却成为了之后无数次殴打的导火索。

这种被殴打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了塔拉16岁。直到有一天,塔拉的另一位哥哥泰勒回家,刚好遇到塔拉正在被殴打,泰勒赶紧救下了塔拉。泰勒与家里的其他人不同,她喜爱音乐,热爱文学。父亲让其他哥哥姐姐干活的时候,只有泰勒会躲在房间里看书学习。但这么做是违背父亲的意志的,所以早在几年前,泰勒便离开了家,独自一人生活。

泰勒劝塔拉从这个家里走出来,接受外面的生活。她让塔拉申请大学,但是塔拉从来没有上过学,她所有的教育都来自于家庭,她对数学、历史、文学一窍不通,这让她十分担心自己是否能够做到。而在哥哥泰勒的帮助下,塔拉顺利地开始为申请大学做准备。她买来教材开始自学。当父亲发现塔拉想离开家,去接受外面的教育后,便百般阻挠,提高了塔拉每天的工作量,这让塔拉的自学时间十分的有限,时不时还要经受肖恩的虐待。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塔拉就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考试。在面对考试卷的时候,塔拉甚至不知道答题卡要如何填写,这次塔拉考得很糟糕。在走出考场的那一刻,她知道自己跟大学注定无缘,她觉得自己注定要在大山中生活一生。当她回到了家,面对父亲,她感到无比的绝望,父亲的每一句话就像是诅咒一样,让她无法逃离这座大山。

但是哥哥泰勒没有放弃她,他辅导塔拉,帮助她学习数学、语法。第二次考试,塔拉获得了高分,并且成功申请到了杨百翰大学。

人生的幸福和挫折总是一起到来的,塔拉本以为考上了大学,自己的幸福生活终于可以开始了。然而对于一个已经17岁,却从来没有上过学,没有走出过自己生活的大山的女孩来说,上学比在家经受父亲和哥哥的折磨还要痛苦。

塔拉跟她的室友们生活方式区别很大,她认为室友们穿着紧身的衣服、穿着短裤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从小受到的教育使她认为,室友的穿着是对上帝的侮辱,是对自己不尊重。而塔拉的生活方式也让室友们很难受,她经常把食物放进冰箱,直到发霉;上厕所从来不洗手,甚至几周才洗一次澡,更不会用香皂之类的东西。她并不知道这些生活习惯是很糟糕的。渐渐的,塔拉跟自己的室友们疏远了。

而面对学校的课堂,塔拉也是极其的不适应。在刚开始的时候,她甚至不知道如何选课,以至于到最后没有课上,面临挂科和退学的危险。即使是选上了课,她也听不懂教授们讲的东西。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塔拉却在校园里越来越找不到自我,她发觉自己虽然走出了那一座山,但却依旧活在山的阴影之下。

就这样,塔拉在磕磕绊绊中度过了第一个学期。放假回家后,塔拉本想在家附近的城镇打工来赚取学费,但父亲却要求塔拉必须回家,帮助他在垃圾场工作。这次回来,塔拉在城里的教会遇到了查尔斯,他们很快相爱了。塔拉在帮完父亲后,就会抽时间精心打扮,然后去见查尔斯。父亲和肖恩看到了这样的塔拉,对她冷嘲热讽,认为塔拉这样是伤风败俗,这样是对上帝的一种亵渎。

一天,塔拉带查尔斯回到了家,肖恩看到查尔斯来了之后,故意找塔拉的麻烦,当着查尔斯的面又对塔拉进行殴打,拽着头发把塔拉按进了马桶里。塔拉没有挣扎,而是放声大笑,她怕查尔斯看到她的家庭是如此的恐怖,她拼命的笑着来证明这只是一场玩笑。这件事过后,塔拉无法面对查尔斯,他们分手了。查尔斯最后对塔拉说了一句:“我爱你,但是我无法拯救你,能够拯救你的只有你自己。”

从那一刻开始,塔拉真正感觉到了家庭对她的伤害,她想要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她意识到她需要获取更多的新的知识,她开始学习历史、政治、宗教等课程,她了解到了父亲所信仰的教派,她发现父亲口中的信仰竟然大多都是谎言。塔拉对父亲的话曾经是多么深信不疑,甚至不敢有一点的反抗,正是这些深信不疑,让塔拉在外面的生活里如此的艰难。于是塔拉决定彻底和过去的自己决裂,选择拥抱真理和知识。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塔拉在凯里博士的帮助下,获得了到英国剑桥学习的机会。在剑桥大学,塔拉遇到了坦斯伯格教授,教授听了塔拉的身世和家庭后,对塔拉十分的欣赏。他认为塔拉一定会重塑自己,她相信塔拉是一颗金子,只是在某些灯光下显得晦暗。自那以后,塔拉每周都与教授见面,教授鼓励塔拉继续学习历史,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事件进行写作,并帮助她批改。

在剑桥,塔拉还学习到了女权主义和解放思想,她扔掉了那些高领衣服,扔掉了那些男款的牛仔裤,开始直面自己的家庭,慢慢地收获了朋友。就在生活中的一切都慢慢变好时,有一天,塔拉的姐姐打电话给她,说自己曾经也受过肖恩的凌霸,她希望塔拉可以跟她一起告发肖恩。塔拉听了姐姐的话,打电话给母亲,告发了肖恩。而母亲也十分愧疚地向塔拉道歉,母亲答应塔拉,她会告诉父亲,并带肖恩去看心理医生。

但当塔拉回到家后,却发现一切都没有改变,母亲没有告诉父亲事实,他们认为那只是无关紧要的小事。肖恩知道这件事后,将一把带血的刀片递给了塔拉,对她说:“小妹,你是个聪明人,你还是用这个自己了断吧,不然我动手你会很痛苦的。”塔拉吃惊的看着一旁的父母,父母却依然认为是塔拉大惊小怪,认为肖恩根本没有威胁她的意思。姐姐戴安娜也把责任都推给了她,她成为了家里唯一的坏人,成了那个破坏家庭和谐的人。这让塔拉对家庭彻底失去了信心。

好在塔拉的学业还算顺利,她获得了到哈佛大学访问的机会,她来到了哈佛,开始了自己新的求学历程。没过多久,她的父母也来了,他们认为塔拉已经背叛了自己的信仰,这样下去,灾祸也会降临到她身上,她需要接受洗礼。塔拉拒绝了父亲,她用这种方式告诉父母,她要跟家庭断绝关系,她需要时间来疗伤,也许之后她会再回到家里那个疯狂的世界,并试图理解它,但现在她只想远离。

在塔拉27岁生日那天,她提交了自己的博士论文,也顺利地收到了剑桥大学的邀请,成为了剑桥大学历史学的博士。一年后,塔拉希望见母亲一面,但母亲拒绝了塔拉,她说,除非塔拉愿意接受这个家庭,否则与塔拉见面是对整个家庭的不尊重。这一次,塔拉不再耿耿于怀,不再将家庭的罪过与自己的背叛比较,也不再凡事都为自己的父亲着想,而是学会接受自己的决定,不是因为父亲罪有应得,而是自己需要如此。

这本著作的英文原名叫做educated”,如果直译过来就是“受过教育的”。中文译者联想到圣经诗篇里有这句话:“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句话本身有双重解释,飞同时是逃离,也是找到新的信仰。作者正是逃离了故乡的山峰,像飞鸟一样去寻求教育,找到了自己真正信仰的山林。

那么塔拉的故事对我们有着怎样的启发呢?逃离家庭,寻求自我,希冀弥补与家人之间的裂痕,自始至终,教育都贯穿在塔拉的生命之中。塔拉的故事看似特例,实则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被所谓的传统所塑造,我们都有自己固有、原来家庭给予的教育,而那些仿佛也是一座山。有些人一辈子走不出这座山,而真正的寻求自我的教育,可能往往是离开学校和原生态家庭的那一刻。

可是这种通过教育完成的逃亡,带来的改变是什么呢?我想是改变认知,就改变了自我的世界,也改变了看世界的不同视角。教育系统是一个完整而强大的体系,有着不可超越的优越性,它可以让一个人从无知变得富有学识,它可以去除愚昧,带给我们科学,它可以带给人远离原有的阶级,改变他的命运。真理就像人心之中的太阳,一旦露出一丝霞光,总有一天会喷薄而出。

大多数人都将教育作为一种手段,我们背诵课文,为了完成作业,我们练习做题,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我们为金榜题名、寒窗苦读,为了能够为将来赢得更多机会,获得一块敲门砖。我们在接受教育之初,既没有明白何为教育,也没有明白为何接受教育。当我们长大或者老去,教育一旦失去功利性的价值,我们极有可能将它放弃。

也许我们的生命中,有很多人告诉我们属于哪里,甚至我们接受的教育,也在教导我们应该属于哪里,但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山,等待我们逃离固有的偏见,在创造新的生活中建立新的信仰。而遵循教育的真正价值,终将赋予我们坚实的翅膀。

到这里,《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重点部分内容就讲完了。我们再来最后总结一下:

第一,这本书是作者塔拉的自传,讲述了自己如何从垃圾堆里爬出来,走出大山,改变自己的命运。

第二,塔拉用教育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用教育真正改变自己认知,改变了自我的世界,也改变了看世界的不同视角。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没有想到在美国会存在这样的一个家庭,可见多样化发生在世界任何角落,什么样的错误都会被重犯,拒绝文明,拒绝承认个性总是会存在,并且不断被重演。而尊重人性、通过教育去逃离牢笼,救赎自己的人,也不断发生。无论过往多么荒谬,未来一切皆有可能。愿我们能像鸟一样御风而行,为自己开启一片广袤的天空。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感谢聆听,我是泥巴,下期读书,我们继续一起解读精品好书,记得收听哦。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很赞哦! (0)

发表评论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