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文学文学

白说

铛铛铃2025-08-30文学15人已围观

简介

今天为你解读的书是《白说》。

那光是听这本书的名字呢,就吊足了很多人的胃口。白说,难道是说这本书说的跟白说一样吗?其实啊,不是这样的。

在书里呢,作者白岩松一开始就提到了对书名的解释,他是这么说的:“我姓白,所以这本书叫白说。其实啊,不管我姓什么,这本书都应该叫白说。当年胡适在喧嚣的时代,把范仲淹的八个字拿过来给自己,也给年轻人——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很多年后读到他还是很认同这八个字。今天我们依然不知道未来,可如果不多说说期待中的未来,就更不会知道。思考可能无用,话语也许无知,就当为依然热血有梦的人,敲一两下鼓,拨三两声弦。更何况,说了也白说,但不说白不说。”

在这本书里,你能看到中央电视台新闻人白岩松近15年来的经历、见闻、感悟以及演讲稿,是一部自传式的心灵履历。本书内容涉及领域广泛,共分为岁月、价值、沟通、态度、时代五个板块,教育、人生、音乐、阅读等诸多话题在书中都有所提及。书本内容不仅仅是作者从事新闻工作时的经历,更是将自己对岁月的理解和感悟分享给大家。相信《白说》不会真的白说。

第一是关于同理心。

在谈到这个话题之前呢,我们不妨用书里提到的一个事例来了解什么是同理心。医术高明的老军医华益卫先生每次总会把凉凉的听诊器攥在自己的手中,捂热乎了之后再放到患者的胸口。这是一个小小的细节,却让患者感受到非常暖心。在患者看来,益卫先生不仅医术精湛,而且还是一位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患者的角度对待他们的好医生,不只是消除病痛,更是给患者带来切身的关怀,给他们带来内心的安宁和重新获得健康的希望。老军医能够站在患者的角度来思考,并付诸行动,是因为他抱着同理心工作。

在现代这个追求个性的时代,多数人张扬自我,慢慢忽视同理心的存在。但是不得不承认,同理心依然有强大的力量,能够为我们的生活传递着正能量。就像白岩松在书中感叹的那样:“人生老病死离不开医疗,中国两个职业带德字——师德和医德。下医治已病,上医治未病。除了治病救人的价值,好的医生还会具备常识普及价值、社会抚慰价值、社会问题的应对价值也一定会开。”希望这个药方,同理心这个词汇不难理解,她不是那种很专业的词汇,而是指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立场思考问题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说,只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够理解、体会别人的情绪、想法,明白别人的立场和感受,思考处理问题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这都可以称为具备同理心。

有的人把同理心简单地理解成换位思考,但实际上啊,光换位思考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同时具备换位行动。比如排队,为了维持秩序,生活中有很多时候都需要我们排队等候,在火车站等候检票、银行办理业务、医院体检等等。相信不少人在排队的时候都有抱怨过工作人员办事效率太低,队伍前面的人太墨迹。随着等待的时间越来越久,我们很有可能从一开始的小声嘀咕,发展到大声埋怨,甚至大动肝火。但哪怕我们有着种种的不满和浮躁,我们也不能够改变需要排队等候这个事实。所以说面对这样的情况的时候,我们应该多一份耐心与理解。或许当我们的心情平复下来的时候,安安静静地等,会发现其实真正排队的时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长。最重要的是,我们心情不会受到坏情绪的影响,而且大多数工作人员的职业操守都是很高的,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他们也希望能尽快地解决问题,减少每一个人排队等待的时间。但是人的能力不同,处理和解决问题的速度也不同,也有些时候会存在网络、系统、流程等出现问题的情况,这也是导致工作效率比较低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样的情况在我们自己的工作过程中,也常常会遇到。所以下一次排队的时候,像作者在书中说的那样,学会换位思考,多一点耐心和理解,少一点浮躁和抱怨。

上面我们说的是换位思考,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换位行动。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别人说要学会换位思考,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换位思考只是停留在想的层面上,而换位行动是在换位思考的基础上,付诸以行动,而这或许难度更大一些。例如,大家在办理某项业务的时候,需要填写各种各样的单子,其中的一些条例我们很难读明白,甚至有些都不知道要怎么填写,这就导致填漏填错等现象屡屡发生,最终延长了我们业务办理的时间。有些工作人员为了避免这种状况,优化了办理体验,他们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相关政策制度的要求,分门别类地整理出了不同的业务填写单子的流程,并且整理出模板供大家参考。也会有细致严谨的工作人员,会把需要盖章或者签字的地方,用铅笔圈出来。这样一来呢,一方面给前来办理业务的人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客户的问题没空及时答复的困扰。通过这种经过优化的办理流程,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不仅仅是站在客户的角度去思考,切身地体会到办理业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而且还能够把这个认识延伸到解决方案上来,从而达到真正的全心全意为他人服务的目的。

总之呢,如果我们能够满怀同理心的面对生活,能将换位思考和换位行动有机结合,并落地实施,相信啊,我们的生活中会少一些争执,多一些美好。同样的,我们如果将同理心运用到工作中,少一些抱怨和牢骚,相信我们的工作也会让我们更有干劲儿,也会让别人的生活因为我们的工作而变得更好。

第二是关于爱心。

2011年,白岩松有幸采访到台湾慈济会的证严上人。在采访的过程中,他了解到,证严上人一直以来都坚持要求所有的志工要对接受自己帮助的人说一声谢谢。这种做法可能乍一听有些反常理,因为我们习惯的是受到别人的帮助,才向对方说谢谢,而证严上人却让志工对受助者道谢。但是其实这中间蕴含的就是志愿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帮助者自身也是得利者,甚至比被帮助者得到的更多。如果你心怀大爱,那你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会感觉自己很幸运,你会因为自己有机会、有能力帮助别人而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这种发自内心的愉悦感,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种快乐是一种满足心灵更高层面的需求的方式,没有帮助过别人的人,是绝对体会不到的。因此呢,在我们帮助完别人之后,又怎么能不说声谢谢呢?要懂得感恩,感谢被帮助允许你对他进行帮助,为了能够帮助别人获得快乐提供了可能。这种觉悟不仅仅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境界。

由此可见,献爱心并不是一种单向行为,而是双向的。我们奉献爱心帮助别人,让需要的人获得了帮助,这是一种付出,而我们通过对别人的帮助,从中获得了愉悦的心情,净化了自己的心灵,这便是一种收获。值得一提的是,献爱心最可贵的地方,不在于你干了多大的事情,而是你能够将爱心充盈在身边一件件小事上,向周围的人播撒善意的种子。特别是在一些公益慈善方面,我们大部分人都不能像马云、韩红等人那样,能够在慈善界做得有声有色。但是作为参与者,我们始终要明白,奉献爱心本身就是一种善举,无论善举的大小,都是一种志愿精神的体现。很多时候,越是一些小的善举,越是能够给别人带来浓烈的温暖与感动。正所谓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小小善举同样能够汇聚成爱的海洋。生活中,不管是在我们身边,还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有越来越多的公益活动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举办,奉献爱心始终是活动的本质所在。

作者白岩松就曾参加过一场慰问福利院的爱心活动。当时他所在的单位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前,组织所有员工前往福利院开展慰问活动,给孩子们送去关怀和温暖。活动的前期,单位组织员工进行了爱心捐助,所有的善款都用在了购买到时候捐赠的物品上,大家都尽自己的所能,帮助孩子们提高在福利院的生活水平。这次活动也是白岩松从始至终都参与进来的公益活动。他在书中回忆道:“我始终记得福利院院长饱含深情所讲述的那些故事,更记得福利院孩子们眼神里的天真与渴望。”你看,越是源于我们身边,越是真实的故事,越能够打动人,越是能让人产生共鸣,进而激发大家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奉献出自己的爱心。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呢,还有一个细节深深打动了白岩松,那便是善始善终。整个活动举办都秉承着公开透明的原则,白岩松在书中也简单记录了本次活动的一些程序。捐赠活动进行时,由登记人、核点人和监督人三人分别负责捐款环节的相关工作。捐赠完毕后,当场公布爱心捐赠名单和捐赠金额,并接受全体参与者的共同监督。捐赠活动结束之后呢,分别由专人负责保管和采购物资,并将所购捐赠物资的物品名称、单价、数量、总计等情况和相应的发票公示于众,保证所有捐赠款项均用于本次慰问儿童福利院活动。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这些细节,阳光公益是当下慈善的一个热门话题,只有保证爱心活动的公开透明,才能唤起大家奉献爱心的热情,激发大家对慈善事业的支持。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乐于帮助他人,奉献自己的爱心。只要我们始终心怀大爱,奉献出自己的善意,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我们的心情也会无比愉悦。

第三是关于上进心。

白岩松在书中曾说:“有时候也许老天爷很着急,本想给你一个更美好、更有趣的人生,可是你在消沉抱怨当中,让机会一一错过。当你终于想到那是命运的垂青之手在敲门时,再开门已经晚了。于是那些天天都在怀才不遇的人,最后可能真的就一辈子怀才不遇了。”自怨自艾、消极待世,只会让我们对自己的前途更加茫然。特别是在面对让人崩溃的煎熬局面时,就越是需要我们平和心态的时候。一个好的心态,能够让你在黑暗中也能寻找光明,唯有始终怀有积极向上的上进心,才能够找到成功的路,收获真正的成长与进步。

在书中,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阐述了在几近崩溃的时候,拥有一颗上进心有多么重要。白岩松1988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当他兴高采烈地前去报道时,意外地发现,不管是台里人事处还是广电总局人事司,都好像认识她一样,并且看她的眼神里都透着一种不好意思,好像人家对她的名字都非常熟悉。那个时候的她并不是什么名人,“白岩松”三个字也只是一个普通的人名。终于,一个工作人员把他叫到一边,对他说:“你就是白岩松是吧?对不起,你的人事关系已经被退回广播学院了,我们我们不要你了。”这就像是一个晴天霹雳一样,狠狠的击中了白岩松,他无法用语言描述当时的心情。他在书中写道:“庆幸当时的自己没有情绪冲动,并瞬间发泄出来,而是选择去圆明园静静地划船,用充足的时间让自己冷静下来。”

经历了这次打击之后呢,白岩松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新闻主持之路,而是选择去乡下锻炼。最终她被安排在一个中老年部门,虽然心情有些沮丧,但是她还是坚持做了下来,并不断激励自己。很快,他便成了一个小有名气的版面编辑,跻身部门的业务骨干。他的积极向上与任劳任怨,都被大家看在眼里。不久,白岩松便被单位推荐到了当时在创办的《东方时空》。自此,白岩松便完成了人生中重要的一次转折。他文中感叹道:“我至今感谢自己的这个决定,再沮丧、再难过也要走上这条道路了,而且一定要走好。想要改变未来,就从做好眼前的事情开始。如果没有当初意想不到的挫折,如果我如愿被分配到梦寐以求的部门,会有今天吗?很难说。”

所以啊,当生活给我们当头一棒的时候,我们不要一味的去抱怨,去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应该先给自己充足的时间,让自己先静下来,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并坚持下去,时刻保持一颗积极乐观的上进心。你最终会发现,生活是公平的,付出终究会回报。

读完全书,对白岩松的敬佩与敬仰之感又多了许多。他作为央视资深的新闻人,被我们熟知,但在荧幕之外,在他自己的人生阅历与经验讲述中,一字一句都凸显着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学识渊博的才华。面对各种各样的话题,他总能够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睿智和理性也让我们为他的情商折服。在书中,他用质朴、真诚的语言来传递正能量。可以说,这本书是我们在当今这个社会抚慰心灵的一剂良药,让我们看到了他眼中更好的未来。

就像作者在书中说的那样:“每一本书都蕴藏着你所期待的自己。”确实如此,每当我们翻开一本书的时候,我们都会下意识的去搜寻一些与自己能够产生联系的东西,然后回忆一些自己的亲身经历,又或者是反思自己的很多想法,这时候便会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与书中的思想产生深刻的共鸣。当我们在书中无法寻找到与自己有关的东西时,我们也会试图按照书的内容,想象自己未来的模样,并且希望自己成为期待中的样子。

那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我是应由夏季读书会,我们再一起解读精品好书,记得收听哦。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很赞哦! (0)

上一篇: 斯坦福极简经济学

下一篇: 优秀的绵羊

发表评论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