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文学文学

《教父》亲近你的朋友,但更要亲近你的敌人。

铛铛铃2025-08-22文学20人已围观

简介

今天我想分享的是我特别喜欢的一本美国小说——《教父》。

对于《教父》,我们并不陌生。上映于1972年的同名电影,早已被奉为黑帮片的典范。由马龙·白兰度和阿尔·帕西诺塑造的教父形象,更是深入人心,成为不可多得的电影经典人物。

借着对电影的熟悉度来读一读原小说,捋清楚其中的细节和相关历史背景,会帮助我们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和大家一样,我也是先从电影开始了解这个故事的,并且不可避免地成了马龙·白兰度和阿尔·帕西诺的粉丝。我把这部电影看了无数遍,隔几年就看一遍,但始终没有时间来看一看原著。直到2016年,我看了一本书,叫做《杜月笙传》。我静坐下来,翻读这位中国近代史中的传奇人物,不知道为什么,他让我想起了教父。它们有着非常多的相似之处,都有异于常人的冷静,讲究条理的逻辑。而事实上,就连杜月笙享有的“上海皇帝”之称,也与教父的称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是他们自己圈子里的大人物,都有人格魅力。

读资料,不怕多。了解一类人物之间的相似与不同,也是一个主持人的必修课。在这个前提下呢,我把《教父》这本书完完整整地读了一遍。说实话,除了惊诧电影忠实的还原度,也被原小说中意大利移民的家族文化、黑手党在美国的变迁这些背景故事所打动,并且深受启发。

教父也好,上海皇帝也罢,它们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土壤,都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人物成长故事。了解到这一点呢,再去反观当时的社会构架,人物形象自然也会内在与丰实起来。

可以说啊,读《教父》原著,帮助了我去好好地了解杜月笙。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都逃脱不了历史大背景对自身的设定。现实像车轮一样碾压着身处其中的人们,有的人从此消失在尘土之下,有的人却能手持利刃,站在车痕之上,最终成为金光闪闪的雕塑和技艺。《教父》与“上海皇帝”就是这样一类人物。

汤姆·汉克斯曾经在一部电影中说过,《教父》是一本为男人而写的圣经,它充满了智慧的捷径。是的,在小说中,唐·科里昂说过的每一句话,似乎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智慧之言。特别有意思的是,这本书我先用kindle看了一遍,在kindle提供的大数据中,我发现读者们都非常乐意把唐·科里昂的言语标注出来。细读每一句标注,与其说它们是闪烁在数据库中的金句,倒不如说它们已经成为了格言,印刻在大多数读者的人生字典里。

比方说,唐·科里昂曾经告诉手下,在谈判技巧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永远不要动怒,也绝不要威胁,需要的只是讲道理。我们姑且不论唐·科里昂是如何去做的,但不动怒,也确实是谈判桌上达成目标的不二法则。也难怪那么多读者愿意把这句金句摘出来,它们本身就是唐·科里昂的利刃,通过层层复杂的剖析直切要害。

毫无疑问,这本书对我的启迪是非常大的。有时我也会反复咀嚼书中的金句,会查看西西里的历史、黑手党的沉沦,甚至黑道在一些国家的分布。由一本书牵扯出的知识点与信息量、课题与话题是呈放射状的,它们让我惊叹,保持对人物的好奇,并且觉得去琢磨生活的细节,其乐趣无穷,有一种痛彻淋漓的快感。

好,那接下来呢,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下这本小说的作者马里奥·普佐的生平,和一些与它相关的有趣故事。

1920年,马里奥·普佐出生在纽约曼哈顿的一个贫民窟,父母是来自意大利南部的移民。小说中教父的故乡西西里岛,就是处在意大利南部,也是黑手党这个词汇的发源地。马里奥·普佐的父亲呢,在他年幼的时候,抛下了全家,离家出走,由母亲独立把七个孩子抚养成人。母亲的坚强,让普佐看到了意大利移民的挣扎与勇气。普佐曾经说过,教父所说的那些充满人生智慧的言语,其实都带有吃尽生活苦头的母亲的影子。

不过啊,虽然出身低下,普佐本人与黑帮并无往来。因为生活窘迫,母亲曾被房东赶出家门,并向一位值得尊敬的人求助,这个桥段也用在了小说中,只不过母亲的角色替换成了一位寡妇。生活在这样高犯罪的贫民窟,普佐对意大利移民的日常与地下秩序有了切身的观察和体会,加上从小喜欢读书,自然也就为他后来的创作生涯打下了基础。

普佐长大后,并没有像母亲期望的那样,进入铁路公司上班,而是很快加入美国空军投身二战。不过由于视力不佳,普佐没有能参与作战,而是被派驻德国负责文职。也就是在德国,普佐结识了他的妻子,并很快有了五个孩子。职务闲散,薪水不高,普佐开始接50美元一篇的书评,写了几年之后,他又琢磨起小说来。

35岁那年,他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黑色竞技场》,这部作品被评论家们认为是描写战后德国的最佳小说。即便如此,市场并不买账。普佐又以意大利移民为题材,写了一本《幸运的朝圣者》,书中内容带有很强的自传性质。但是与第一本小说一样,虽然被《纽约时报》评为小经典作品,却仍然没有引起读者的关注。反倒是小说中的一名黑手党人物,引起了一家出版社的关注。出版社找到普佐,预付了5000美金,约他写黑手党的故事。普佐很快交出了一份大纲,但出版社并不满意,这个约稿呢,就此搁置。而此时的普佐已经穷困潦倒,欠了一屁股债。

契机就发生在派拉蒙电影公司。没错,就是那个以群星环绕雪山的logo为标志的好莱坞八大影业之一的派拉蒙公司。派拉蒙的制片副总裁看上了黑手党素材,他认为这足以成就一部好电影。就这样,带着大纲和只完成了100页的书稿,普佐与派拉蒙签订了版权协议之后,花了3年时间完成了整部《教父》的创作。可以想象他做了多少功课,付出了多少努力。

小说一经出版,就在畅销排行榜上停留了76周的时间。在派拉蒙把《教父》搬上了银幕前,小说呢,就已经达到了900万册的销量。电影上映之后,更是成功拿下了两届奥斯卡最佳编剧奖,这让普佐名利双收,并且迅速地成为了好莱坞炙手可热的编剧。用现在的话来说,他就是那个时代的大IP了。

不过有意思的是,虽然《教父》为普佐带来了极大的声誉,但普佐却坚持认为《教父》不是他最好的小说,不具备真正的文学价值。普佐甚至为这本小说的大受欢迎,向他的小说家同行们道歉,说这本书和西部牛仔小说一样,纯粹是消费品而已。

无论如何,这部不被作者所承认的《教父》,已经成为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最畅销的小说之一,并且连续畅销至今。

好了,下面呢,我们就来详细地讲讲书中的重点内容。我们将本书呢,分成三个重点。

第一个重点是科里昂家族的崛起,我们将在这部分介绍书中的主要人物,以及老教父唐·科里昂权威的建立。

第二个重点是唐·科里昂家族的衰退,我们将在这部分看到弱肉强食的黑帮权力是如何蚕食和相互吞并的。

第三个重点是新教父的上位,他代表了权力的更迭和科里昂家族的重新崛起。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重点,科里昂家族是如何崛起的呢?既然是家族,就需要先了解清楚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唐·科里昂和他的妻子育有三子一女,外加一个养子。在这场男人戏当中,女人是直接被排斥的对象,所以唯一的女儿专门负责惹事生非和享乐。大儿子桑尼是个炸药包,易燃易爆、火力凶猛,充当得力武将的角色。二儿子弗雷迪像绵羊一样乖顺,充其量只能算个贴心小秘书。小儿子叫迈克尔,英俊帅气,性格沉稳,不仅无心留恋权力圈,而且胆敢违抗父亲的命令去参加二战。这样的人物设定呢,通常都是未来回乡挂帅的隐藏的大boss。事实上呢,也正是他最后接任了老教父的火炬,成为新一代教父。

我们接着说,养子汤姆幼年流落街头,被大儿子桑尼领回家后呢,就此住下。这一点与电影中被教父直接捡回去的表述呢,略有出入。汤姆读完大学之后,主动请缨回科里昂家族帮忙,他忠诚、坚忍,担任的角色是家族顾问,我们可以把他理解成军师。所以在教父的权力核心圈里,除去暂时没有介入的小儿子,能关上房门与之一起密谋的,实际上也就是大儿子和养子。跳出家族圈外围,老教父呢,还有两个得力干将,分别叫克莱门扎和忒西奥。在唐·科里昂还没有成为教父的时候呢,他们都只是街头小混混,被唐·科里昂收编之后,从最早的偷窃合伙人,变成了一起打江山的老将。但老将归老将,擅长用人的教父对外围权力的分配和归属处置得当,对应设置了不同的部门和人手,是一个手段高明的CEO

这个涉黑企业的主要业务呢,是博彩,与之分庭抗礼的家族还有五个,分别占据着不同的地盘和主营不同的业务。除此之外呢,他们还有操控卖淫业、做走私,黑帮企业嘛,做的业务呢,总是非法的营生。

说到这里呢,我们就有必要简单地介绍一下黑手党的历史。美国的黑手党,主要来自于西西里岛的意大利裔族,和极小部分的犹太人和爱尔兰人移民。西西里为什么盛产黑手党,这也与它的历史有关。因为罗马教廷不公正的册封王爵,并借此占有西西里农民的土地,西西里人呢,奋起抵抗,成立了叛逆的地下组织,所以黑手党一词的原意呢,是避难场所。随着权力的壮大,它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毒药,彪悍的黑手党在意大利南部掌握的话语权超过了地方政府,最终沦为恐怖的代名词。

·科里昂就是在西西里长大的,他的父亲因为得罪了当地的黑手党,惨遭杀害。为了斩草除根,黑手党开始追杀12岁的唐·科里昂。东躲西藏了一段时间之后呢,唐·科里昂跳上了一艘大船逃往美国,开始了背井离乡的生活。在纽约的贫民窟长到18岁,唐迎娶了一位西西里的姑娘,过上了普通的小日子。多年的逃亡生活,让唐·科里昂学会了内敛缄默,直到遇上了街头霸王。街霸的出现,不仅让唐·科里昂丢失了在杂货店的工作,还让他走投无路,跟着两个小混混干了一票偷窃之后呢,敲诈勒索他。唐·科里昂的天分终于被逼爆发,他带上枪不动声色地干掉了街霸。唐·科里昂的冷静与胆识,让两个道谢搭档街坊暗自佩服。唐·科里昂的声望呢,就此奠定,他成了这片地区值得尊重的人,有困难街坊们默认找科里昂。

除了做一个讲道理的人,唐·科里昂开始带着当初的盗贼搭档做起了橄榄油生意。此时他们已经不需要偷盗了,而我们在前文中也已经交代过,这两位搭档后来成为了他的左膀右臂。底层出身的唐·科里昂有着令人畏惧的说服力,他从不出言威胁,逻辑总是无可辩驳,而且他做事公正,始终保证人人都能分到应得的利益。对于顽固的竞争对手,他总是乐意坐下来讲道理,道理如果讲不通,他也不生气,只不过竞争对手也许会从此消失。很快,他的橄榄油生意越做越大,最终形成了垄断。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向他寻求保护,并且请他担任自己孩子的教父。

一战后,美国开始全民禁酒运动,这项愚蠢的命令甚至成了宪法第18项的修正案。很明显,人类是不可能放弃喝酒的权利的,禁酒令反而滋生了私酒贩卖,也催生了一大票铤而走险的新富豪的诞生。唐·科里昂呢,就是其中的一位。至此,科里昂的帝国才真正的开始壮大。他建立起贿赂体系,列出按月塞钱的官员名单,以过人的眼界向所有求助者伸出援手,他的手伸进立法机构、市政厅甚至国会。禁酒令撤销时,他已经吞并了几个博彩和高利贷业,并且打入了时装中心的工会内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正式成为地下世界的大亨。

紧接着,唐·科里昂又向纽约的各大帮派首领抛出了橄榄枝。灵敏的嗅觉让他清楚地意识到,黑帮斗争让各大城市陷入黑暗后,政府的打击只会越来越严厉。他向各大帮派提议划分势力范围,几个大帮派呢,当然不可能就此收手,但也算是暂时维持了表面的和平。由此,全国地下世界开始陆续接到他的和平信号,他像个教皇一样呢,游走在各个组织之间,与他们达成口头上的一致。科里昂帝国,就这样安安稳稳地度过了每一个风口浪尖,直到二战结束。

好,接下来咱们讲第二个重点内容。唐·科里昂经过几十年的规划和经营,已经稳坐头把交椅,但树大总是会招风。二战刚刚结束,在这个新世界里又诞生了一门新的生意,并且主动找上门来。这次是一个外号叫索洛佐的西西里人,他看中了老教父在司法体系的关系,想拉拢他一起合营毒品生意,并且请了五大家族之一的塔塔利亚为其担保。但是一向谨慎的老教父,以司法对毒品零容忍为由回绝了他。这次回绝为老教父招来了杀身之祸。拿不到老教父的应允,毒品生意在短时期内运转起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财路不能就这么断了,索洛佐很快策划了一场暗杀。老教父险些命赴黄泉,得亏命大,不然也没有后边的事了。

无论暗杀成与不成,这件事都无意捅了一个巨大的马蜂窝。这么大一号的人物出了事,报纸秒登消息,警局也派出重兵把守。在抢救老教父的医院门口,正在酒店与女友欢度的良宵的小儿子迈克尔看到报纸后,急匆匆地赶回,与哥哥商量对策。

这一边索洛佐也没得逞,老教父并没有如他所愿一命归西,骑虎难下的他佯装要谈判,却暗地买通警长,请他撤销驻守在医院的警卫,准备再一次进行暗杀。这个计划呢,当然又得宣告失败。这一下真是司马昭之心了,老教父还躺在病床上,大儿子桑尼充当了临时决策人。经过商议,他和汤姆一致同意,由看起来威胁更小的迈克尔去和索洛佐谈,但谈判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和平,而是要让索洛佐以命抵债。

如果说老教父唐的出道始于贫民窟街霸的逼迫,那么他的小儿子迈克尔的出道就是始于对父亲的保护。索洛佐一天不死,父亲就会一直危在旦夕。策划好后,从来就没有参与过家族生意的迈克尔走向谈判桌,顺利让索洛佐和陪在他身边的警长放松警惕。当他掏出手枪射杀的时候呢,索洛佐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的表情是无限的惊恐与错愕。也许在那一刻,他看到的是老教父在迈克尔身上的降临。

最后呢,为您讲述第三个重点内容。老教父的伤势恢复得非常的缓慢,但是好在她的病床已经从医院搬回了家。而失去保护的家族,生意恢复起来更是缓慢了。小儿子迈克尔完成了刺杀后呢,按计划逃往西西里的乡下隐姓埋名。而因为他同时枪杀了陪在索洛佐身边的警长,警方开始向各方施压,一直保护着他们的政客呢,此时也拿警方毫无办法。科里昂家族与五大家族的日子都不好过。而在大儿子桑尼的暂时统管下呢,对内清洗内鬼,对外展开报复。曾经想在毒品生意上分一杯羹,而为索洛佐牵线的塔塔利亚家族呢,更是随时保持了警惕。即便如此,科里昂家族的打手在大儿子桑尼的纵容下,还是杀死了塔塔利亚家族的人。

五大家族虎视眈眈,都想趁此机会吞并科里昂家族,空气中弥漫着显而易见的硝烟,空袭很快就开始了。五大家族从各方面展开袭击,先是暗杀科里昂家族的骨干,接着吞并了他们的彩票业务。科里昂家族寡不敌众,看起来只有束手待毙了。冲动的大儿子桑尼制定了反击计划,打算同时刺杀五大家族的首脑,但是这只是五大家族的陷阱罢了。他们买通桑尼的妹夫,诱骗出暴怒的桑尼,将他乱枪打死在了公路收费亭。

这时候,顾问汤姆已经没有能力来解决这个烂摊子了。安抚好女眷后呢,他准备喊醒昏睡的老教父,却发现洞若观火的老教父早已察觉了一切。桑尼的死震惊了整个地下黑道世界,五大家族也准备好迎接老教父的复仇,但他们低估了老教父。老教父派遣极有信用的使者,向他们提出了和谈,并邀请全国地下世界的家族来见证会议。这一次,唐·科里昂再一次施展了他的理智和强大的说服力,他保证不干涉大家的贩毒生意,强调会在必要时提供保护,他只要求停止战争,不再追究大儿子的惨死,以此换回小儿子迈克尔的平安归来。

而此时,迈克尔已经在西西里跟一个美丽的姑娘结了婚。唐·科里昂的会议契约并没有被严格遵守,五大家族还是暗暗地排挤科里昂家族。不仅如此,他们也企图把迈克尔永远留在西西里,这一次的暗杀还是没有成功,迈克尔美丽的妻子成了替罪羊。

三个月后,迈克尔从重伤中恢复过来,清醒后的第一句话就是要照看他的人告诉老教父,他要回纽约,要做他的儿子,做唐·科里昂的儿子。这句话意味着迈克尔不再抗拒命运,他要子承父业,也意味着他怀有跟唐·科里昂一样的心思,复仇不会停止,一切只需要等待时机。

回到纽约,在老教父唐·科里昂的亲自调教下,迈克尔开始学习家族生意。是金子总要发光,迈克尔很快展露出跟父亲一样的精明和隐忍。老教父宣布半隐退,由迈克尔正式接管家族生意。迈克尔之前的女友凯也回到了他的身边,婚后他们也很快有了孩子,生活看起来平静而安逸,所有的暗流像血液一样隐藏在皮肤之下,等着彻底清算的那一天。

·科里昂的身体呢,终于支撑不住了,他没有等到亲眼见证的那一天便去世了,但这也无妨,他清楚的知道,小儿子迈克尔已经布置好了网,正在慢慢回收。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科里昂·迈克尔呢,成为了全美最强势的黑帮家族首领。在此期间,他运作了一系列的大事,先是清理了因为不服他接任科里昂家族生意而设计陷害他的忒西奥,接着扶持克莱门扎组建了自己的家族,又不动声色地干掉了妹夫,他曾经勾结塔塔利亚家族,出卖大哥桑尼,导致了桑尼的惨死。而五大家族也已经不再是他的对手,此时他已经是唐·迈克尔,只有他的妻子凯每天一大早都要去教堂,跪倒在圣坛前,为迈克尔的灵魂祈祷,就像她的婆婆每天为老教父唐·科里昂祈祷一样。

好了,说到这儿呢,今天的内容也就讲的差不多了。这个黑帮的故事,听起来似乎都是满满的事故。是啊,从老教父到新教父完成的,其实只是一场权力的更迭,而这其中的意义,恐怕还是教父本人才能一语道破:“我不关心你的所作所为是否正确还是错误的,我只是要你知道,只有我有权利做出决定,因为我是教父。如果要否定他,唯有我的死亡。”

而作者马里奥·普佐则以高超的叙事能力,向读者奉献了这本内容惊险、情节紧凑的犯罪小说。虽然这部小说不被他人所承认,但依然难以抵挡各国读者的喜爱。就像《时代周刊》评论里说的那样,马里奥·普佐是通俗小说的教父。

好了,以上就是我关于《教父》这本书的阅读感受,也希望你也喜欢这本精彩的书。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很赞哦! (0)

发表评论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