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科普科普
《元宇宙》
铛铛铃2025-09-14【科普】1人已围观
简介
今天为你解读的书叫《元宇宙》。
2021年10月29日,美国著名互联网科技公司 FACEBOOK 正式更名为 META。这个新名字来自英文单词 made-up words,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元宇宙。
元宇宙本质是一个逼真的虚拟世界,就像电影《头号玩家》中,由游戏公司创造的绿洲一样,玩家在里面可以成为任何人、做任何事。
FACEBOOK 的这次改名并非一时冲动,此前其 CEO 扎克伯格就曾在多个场合表示,对元宇宙的看好和向往,并声称 FACEBOOK 将转型成为元宇宙公司。此后,谷歌、微软、字节跳动、腾讯等巨头以投资或自研的方式切入该赛道。
那么,元宇宙到底有怎样的魔力,让科技巨头们纷纷入局呢?本书从纵向历史和横向产业两个维度展开,帮助普通人了解元宇宙世界的全貌。
本书是由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秘书长赵国栋、壹股天下公司董事长易欢欢、大三生集团董事长徐远三人合作完成,为人们认识和探索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元宇宙创造了一条捷径。
接下来,我将分三个部分讲述这本书:
第一部分:元宇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第二部分:元宇宙需要哪些技术支撑,目前建设进度如何;
第三部分:面对元宇宙,人们需要思考些什么。
我们先来讲第一部分:元宇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与现实世界相比,它拥有哪些独特之处。
事物的内涵和外延明确是正确思维的基础,因此,在深入探讨元宇宙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白什么是元宇宙。元宇宙是一个映射了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人们可以真切地感知其中的声音、颜色、气味,使用各种物品与之互动,甚至虚拟世界中的物体,可以通过 3D 打印出现在现实世界之中。
晦涩的定义可能会阻碍人们对元宇宙的认识,因此从历史发展的纵向维度对元宇宙进行描述,更有助于大家对元宇宙的理解。以大家熟悉的《西游记》为例,书中那个人、妖、仙、魔共生的世界,可以看成是早期以文字描述元宇宙的代表。到了1992年,美国作家尼尔·斯蒂芬森创作的科幻小说《雪崩》出版上市,书中描述了一个被称为元宇宙的线上虚拟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地理位置彼此隔绝的人们,通过各自的化身进行交流,甚至在其中工作、娱乐。这是元宇宙这个概念第一次走进人们的视线。
在此之后,电影中越来越多地出现和元宇宙相关的设定。比如1999年上映的电影《黑客帝国》,展现了一个被人工智能所控制、看似真实的虚拟世界;2009年上映的《阿凡达》以及2018年上映的《头号玩家》,则是以外星生命和电子游戏为载体,展现了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再次将元宇宙带入人们的视线,激起了人们对它的兴趣。
那现在元宇宙发展到什么阶段了呢?学界一般会把元宇宙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起始阶段、探索阶段、基础建设大发展阶段、内容大爆炸和虚实共生阶段。当前元宇宙正处于探索阶段的中后期,也就是以去中心化游戏为载体的高度智能化形态的元宇宙。
所谓去中心化就是指一个系统中,任何参与者均可生产内容,大家共同进行内容创作或贡献,互相之间是平等的、自由的,不需要通过某个特定的中心化节点,就能产生链接。我们来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在一个市场中,人们以物换物、自由交易,就可以算是去中心化的市场,但如果需要先问市场管理方买购物券,再拿着券去买东西,这就变成了中心化市场。
DESSERLAND 是第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由用户所拥有的游戏平台,在这里,游戏和现实的世界开始走向消融,创建者并非所有者,用户可以拥有和运营虚拟资产、创建社区、制定规则等等。以该游戏平台为代表,全球游戏科技公司开始推出成熟的以游戏为主体的元宇宙基础设施和框架。
目前这些简单的去中心化游戏,只是元宇宙发展早期阶段的表现形式,元宇宙发展的成熟阶段应该是虚实共生。此时,虚拟空间与现实社会将保持高度同步互通,交互效果接近真实。
一方面,人类可以将物理世界中的物直接数字化带入虚拟世界,通过 VR 虚拟现实、AR 增强现实,甚至脑机连接设备,在虚拟世界里学习、生活、工作,体验别样人生。比如,人们可以把办公室的家具数字化后,布置在元宇宙的办公室里,完成一比一复刻,然后你的身体躺在现实世界的床上,而意识早就通过脑机在虚拟世界的办公室里“搬砖”,真正实现上班、躺平。这些原本只能出现在科幻电影和小说里的情节,在元宇宙里将成为我们的日常生活。
另一方面,物联网高度发达,包括 3D 打印在内的各种智能化制造设备,让虚拟世界的事物展现在现实世界之中。现在,人们对打印网页上的图片、文字已经习以为常,但是虚拟世界中的炫酷跑车、精美服饰并不能带回现实世界,但在元宇宙的成熟阶段,人们完全可以获得这种无中生有的魔法。
元宇宙之所以引起热议,不仅仅因为它满足了人类与生俱来的幻想,让人们完成一段段奇幻的旅行,更重要的是,在各种技术的加持之下,在这个虚拟世界之中,人们第一次真正秉持了共创、共享、共治的基础价值观,去建设一个崭新的世界,人类文明完成了向虚拟时空的跃迁,进入了真正的数字化时代。
那么元宇宙有哪些独特之处呢?归纳来看主要有以下五点:
元宇宙的首要特点是沉浸式体验。什么是沉浸式体验?它与平时我们打游戏、看电影的体验有什么区别呢?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让你连续刷几个小时抖音,你不会觉得自己是在另一个时空,即使你的眼睛盯着屏幕,也依然可以知道隔壁有人在吵架、电视里在放什么新闻。可是,当你戴上虚拟现实 VR 眼镜的一瞬间,你就仿佛到了另一个时空,周围的一切从感知范围内消失了,正如电影《阿凡达》展现的那样,你可以清晰地感知自己拥有了另一个身份,周围的一切,即使是反常识的你也感觉是真实发生的。
元宇宙的第二个特征是自由创造。在元宇宙里,你可以借助简单易得的工具,天马行空地进行创造。比如在游戏《我的世界》里,玩家最初拥有的只是一个个正方体小方块,就像最基础的乐高块一样,但却可以造出一座车水马龙的城市,甚至一台可以算数学题的计算机。
元宇宙的第三个特征是拥有与现实世界迥然不同的经济系统。经济活动是社会的基础,元宇宙作为一个虚拟社会,自然也离不开经济活动。两者的相同点在于,人类在现实世界中利用各种资源创造出丰富的物品,不同需求的人聚在一起以物换物,为了方便携带并且提高效率,人们发明了货币,形成了经济系统的雏形。同样,创造也是元宇宙经济的基础,没有创造就没有资产,没有资产就没有交易,没有交易就不会产生元宇宙经济系统。但不同的是,元宇宙中只有数字产品的创造、交换和消费,因此,以实物商品为核心的传统经济并不适用于元宇宙经济,元宇宙经济以虚拟商品为核心,是数字经济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部分。在数字世界中消费其原生的数字产品,是传统经济学家们从未遇到的现象。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一个非常大的不同是在这里,产品的价值不再由劳动决定。劳动决定价值是传统经济学的支柱,无论商品价格怎么变化,商品中凝聚的无差别一般人类劳动是价格变化的核心,但数字世界中的数字商品与劳动没有正比例的线性关系,人们购买的动力来自于对数字商品的认同,也就是说,物品只需要为消费者带来精神层面的满足感,并不需要有现实的用处,比如解决温饱、出行代步。此外,边际成本递增和边际效益递减的法则在元宇宙中也被打破。一方面,数字世界中没有原材料的采购,没有生产线、没有工人、没有仓储物流,有的只有二进制的代码,随时开始、随时停止,不存在边际成本上升的困扰;另一方面,元宇宙中用户越多,每天体验的时间越长,整个系统的丰富度就越大,每个人的乐趣就越多,摆脱了物理世界中同类产品越多,单位商品对人们的效益就会递减的法则。除此之外,数字世界中市场创建的成本也大大降低。在物理世界中,想要建立一个市场,首先需要良好的社会秩序,确保违反规则的行为会受到惩罚,然后,从生产到消费的每个环节都需要被管理,并产生相应的成本,比如运输成本、仓储成本、渠道成本等等。但是,在数字世界中,产品的交易成本趋近于零,在管理上更是有着一套独特的机制。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这套机制。
首先,这个数字市场是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加密数字资产市场,规则一旦发布,任何人、任何组织都无法修改,除非自治社区中绝大多数人同意修改,这就实现了市场的去中心化管理模式。其次,比特币是秉承着极端去中心化的思想建立的第一个社区自治的数字货币,但现在更多人把它定义为是第一个加密的数字资产,而非数字货币,因为它的总数量不多,交易成本比其他货币更大,用户更偏向于持有它,而非真正用它来交易。同时,比特币也是一个不成功的数字资产自由实验,它的失败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启示,比如美国特斯拉公司 CEO 马斯克利用其社会影响力操纵比特币市场的行为被曝光,说明在代码决定的完全自由的世界里,自由的思想最终还是要面对被操纵的现实。虽然另一个数字货币以太坊在比特币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改进,但依然存在币值不稳定,甚至被恶意操控的情况,最终会伤害以太坊的经济体系。因此,在数字市场里,监管是极其重要的,技术保障是数字经济运行的关键,从根本上说,监管有多充分,市场就有多自由。
元宇宙的第四个特点是社交网络极其强大。人的本质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寻求认同和理解是人类最基础的需求,因此,完善的社交网络是元宇宙的标配。或许你会问,元宇宙的社交与微信、QQ 有什么不同?其实核心是沉浸感,特别是到了虚实共生阶段,你或许分不清自己是在家里的沙发上和人聊天,还是在加州的海岸边。如果有人在元宇宙里拍了拍你,你能感受到触碰的力量,甚至闻到对方的香水味儿,可以这么说,元宇宙对微信和 QQ 来说是降维打击。
元宇宙具备的第五个特点是拥有各异的文明形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虚拟身份。都说文明是人类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的总和,每一个人都是多面的,在不同的元宇宙里,你可以拥有不同的身份,表达内心深处不一样的渴望,就好像你可以同时开启多个人生副本,每个副本的世界观设定各不相同,你可以在里面自由体验不同人生。
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沉浸体验、自由创造、经济系统、数字市场以及文明生态,这五个特征让元宇宙显得如此与众不同,引得资本大鳄频频出手。2021年3月10日,美国沙盒游戏平台罗布勒斯作为第一个将元宇宙概念写进招股书的游戏公司,成功登陆纽交所,上市首日市值突破400亿美元,市值一度超过500亿美元,被称为元宇宙概念股。因此2021年也被称为元宇宙元年。同年,拥有全球领先的图像处理技术的半导体巨头美国英伟达公司在全球商品交易中心大会上宣布,将推出面向企业的实时仿真和协作平台 Omniverse,这个平台又被称为元宇宙基建工程。此外,国内涉猎元宇宙领域最早的游戏公司之一米哈游宣布完成1亿美元的 C 轮融资,由海纳亚洲资本领投,创世伙伴、云九资本等金融服务机构跟投,也是目前国内元宇宙赛道融资额最高的一笔投资。毫无疑问,元宇宙已经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的新热点。
那么,建立起如此恢宏庞大的元宇宙,需要哪些技术支撑呢?资本又正在助力哪些技术寻求突破呢?现在进入本书的第二部分,让我们从技术的角度剖析元宇宙的发展。
正如互联网经济架构在 IT 技术之上,元宇宙的崛起离不开众多前沿技术的支撑,这些技术主要分为六大部分,分别是区块链技术、交互技术、电子游戏技术、网络及运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这六座技术高塔,同时也是近期资本关注的热门领域。下面我们会逐一介绍一下这六大技术。
第一项技术是区块链技术。之前谈到元宇宙经济系统曾经提到,它是支撑元宇宙经济体系最重要的基础。区块链从本质上说是一个特别的共享数据库,存储于其中的数据或信息具有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开透明、集体维护等特征,也是一个全球性、安全、点对点的网络。那么,区块链是如何保障元宇宙中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的呢?一方面,华为、美国 IO、TX 等科技公司研发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可以让区块链网络中的每一个参与者都存有一部分的信息,这些信息互相关联,只篡改其中一部分很容易被发现并纠正,但篡改50%以上的信息,所要付出的成本又大到几乎不可能承担,因此,它让每个用户都成为了交易的见证者,以此保障交易的合法性。另一方面,哈希算法及时间戳技术为元宇宙用户提供底层数据的可保密性和追溯性。这里的哈希算法和时间戳技术都是计算机术语,前者是一种安全程度非常高的密码学算法,由美国国家安全局所设计,后者是用来唯一标志某一时刻的技术,具有不能被篡改的特性。而网络技术中的数据传输及验证机制,则为元宇宙中的数据传输提供支撑。正因为有了区块链,用户的虚拟资产才能在元宇宙中进行流转,从而形成庞大的经济体系,元宇宙才能从单纯的虚拟世界跃迁成为一个真正的平行宇宙。
第二项技术是交互技术,元宇宙沉浸式体验主要靠它来实现。交互技术分为输出技术和输入技术,输入技术包括微型摄像头、位置传感器、力量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帮助玩家把真实世界中的物理参数带入元宇宙;而输出技术以头戴式显示器为代表,我们在商场里常见的 VR 头显就是头戴式显示器的一种。在交互技术领域,显示技术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之一,想要人眼感受到流畅、平滑、真实的视觉效果,每秒数据量高达十五千兆字节。面对沉浸式体验要求,目前的显示技术显然还处于非常粗糙的玩具级别。除了视觉上的沉浸,科研人员还在推进触觉、嗅觉、痛觉等感官的转换技术,甚至是各类脑机接口技术。或许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在虚拟世界里喝到可乐、闻到花香。
第三项技术是电子游戏技术。游戏是元宇宙最主要的呈现方式之一,游戏中的社交功能可以迅速聚集用户,同时提供内容创造平台,实现内容交互。其实元宇宙内的电子游戏设计,和我们目前玩的电脑游戏技术底层比较相似,主要包含三方面:首先是游戏引擎,这是最重要的技术支撑;接下来是 3D 建模技术,它可以完成游戏场景搭建;其次是实时渲染技术,使场景更加逼真。但是对于元宇宙中的游戏技术而言,最大的挑战是将游戏的设计门槛降低到广大普通用户都可以参与的水平,类似于将 PHOTOSHOP 操作难度降低到美图秀秀的水平,这样才能使更多用户参与虚拟世界的开发,实现创作自由。可以认为,交互技术和电子游戏技术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元宇宙用户爆发性增长的两大前提,前者解决用户的沉浸感,后者降低创作者的门槛。如此一来,生产端和消费端就能互相促进,才可以形成增长的飞轮。
第四项技术是网络及运算技术,这不仅是指传统意义的宽带互联网和高速通信网,还包含了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分布式计算等在内的综合智能网络平台。高效、低延时、高算力、高人工智能的规模化网络,是元宇宙用户流畅体验的基础,也是元宇宙最底层的基础设施。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方面,纵观网络发展史,传输速率的提升一直是通信网络发展的主旋律,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通信企业正在进行 5G、6G 网络的研发和建设。另一方面,元宇宙中庞大的数据量对提高计算机的要求几乎是无止境的,英业达、台积电等半导体巨头正在成倍推高算力上限,量子信息科学的发展更是承载了无限希望。华为、腾讯、阿里、微软、亚马逊等一批科技企业正在云计算和边缘计算领域寻求突破,以推动功能更加强大、体积更加轻巧、成本更加低廉的 VR、AR 眼镜等终端交互设备的问世。更有意思的是,20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复杂系统的研究,换句话说,是授予以算力为根基的计算机模拟研究。无论是研究地球气候系统,进而发现温室效应的真相的真锅淑郎和克劳斯·哈塞尔曼,还是发现了从原子到行星尺度的物理系统中无序和涨落的相互作用的乔治·帕里西,他们工作成果的本质就是用计算机建模,以超强计算力为基石,模拟发现了隐藏于复杂系统中的科学规律。可以说,20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也是元宇宙元年的一笔浓墨重彩的注解。
第五项技术为人工智能技术,在元宇宙的各个层面、各个场景下,人工智能技术无处不在。比如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将现实世界的图像数字化,为元宇宙提供虚实结合的感官基础;又比如智能语音技术,可以为用户和系统以及用户之间的语音识别提供支撑,让不同语种的用户在元宇宙中无障碍交流。
第六个技术为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有三个应用层次:第一层为感知层,为元宇宙感知物理世界的信号提供技术支撑,很多传感器都处于这一层;第二层为网络层,用于传输信号;第三层是应用层,将元宇宙与现实世界万物进行链接,并有序管理。通过物联网技术,万物实现相连,虚实才能共生。
提及元宇宙,投资者和研发人员更喜欢谈论它的技术,谈论它会如何改变现实世界。那么对于普通人而言,元宇宙又意味着什么呢?仅仅是在其中沉浸式的体验第二人生吗?
第三部分,我们结合元宇宙产业生态谈一谈,面对元宇宙,人们应该思考些什么。
在现实世界中,人们将各种生产活动进行分类,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称为第一产业,工业、建筑业等称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是除第一、第二产业外的所有行业。而在元宇宙中,所有的产业被分为四个层级:应用层、平台层、网络层以及感知显示层。之前提到的六大技术就是分属于不同层级,接下来我们简单来介绍下这四个层级。
第一层为应用层,它主要是各种虚拟数字产品,比如 VR 游戏、VR 电影等等,这一层是离我们普通消费者最近的,也是我们最有感知的。拿互联网来类比,微信、抖音、王者荣耀等 APP 就是互联网应用层的产品。
第二层为平台层,这一层就相当于苹果的 IOS 系统、微软的 windows 系统、华为的鸿蒙系统,所有的应用层产品都需要在平台层上面运行,索尼、谷歌、华为、苹果、英伟达在这一领域都有涉足。
第三层是网络层,这一层最基础的是通信网络,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是人们最熟悉的通信公司,有的通信网络还要建设互联网和物联网,阿里巴巴、腾讯、网易、华为、英特尔等等是其中的佼佼者。互联网和物联网之上有云计算,人们熟悉的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就是云计算的代表,云计算之上还有边缘计算技术、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技术。在这一领域,除了经常出现在新闻中高调的美国互联网巨头,还有国内的华为、商汤、丛云等各大科技公司的身影。
第四层是感知及显示层,在这一层里主要是和用户接触的各类设备,包括 AR、VR、MR、XR 设备,手机、电脑、摄像头、语音识别设备等。值得注意的是,脑机接口以及体感设备的研发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近两年,元宇宙已经引起投资公司、互联网公司、游戏公司、硬件生产商、技术公司和其他传统企业的广泛关注。其中,以罗布勒斯为代表的游戏公司,包括米哈游在内的各大互联网公司,以以太坊为代表的科技公司,都在积极布局元宇宙的不同赛道。在海外,元宇宙家的概念已经逐步落地,特别是全球疫情的背景下,许多行业都希望借力元宇宙找到新的增长点,比如元宇宙加游戏、元宇宙加教育、元宇宙加旅游业等等。比如不久之前拥有4亿用户的《堡垒之夜》,在游戏中创造了一个真实世界中也存在的艺术画廊,并与潮流 COS 合作开了一场虚拟艺术展,还邀请歌手特拉维斯·斯考特举办了元宇宙演唱会,让世界各地的歌迷在同一片草坪上听歌蹦迪。
随着越来越强大的终端设备的制造,高带宽网络的运行、网络算力的突破,即将跨越从概念到落地的鸿沟,元宇宙的构想将逐步成为现实。
1994年,美国克林顿政府公开宣布互联网正式商用,随后资本市场的明星企业大部分被这个行业垄断,互联网深刻改变了全球大部分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当下的元宇宙恰如1994年的互联网,与我们普通人而言,被动接受不如主动了解。现在的元宇宙就像1994年的互联网,30年前,人们不会相信有一天离开手机、离开网络将无法工作、交友以及娱乐,正如现在的我们无法想象当人类进入元宇宙的成熟阶段,会是怎样的生活状态。元宇宙意味着无尽的空间与无限的可能,但人们毕竟需要立足现实、扎根当下,结合元宇宙的产业生态,更多地思考自己现有的专业和技能处于元宇宙世界的什么位置,可以扮演什么角色,做怎样的贡献、获得多大的回报,然后下决心重新调整自己的时间、精力和职业规划,接受并拥抱这即将到来的变革。
1992年元宇宙初次亮相时,不论是作家还是评论家都没有预见到,30年后,元宇宙概念引爆了科技和资本圈,进而引发思想界、企业界以及文化界的关注,形成了元宇宙现象。可以预见,一场现代化数字革命正在元宇宙这个最宏伟的舞台上发生,它将连接数十亿人,在区块链技术加持下的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彻底激发了人们的创造热情,将激活数以亿计的数字灵魂,点亮并繁荣元宇宙广阔的虚实时空。
好,《元宇宙》这本书就为你解读到这儿。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很赞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