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科普科普
《宇宙的琴弦》
铛铛铃2025-09-13【科普】1人已围观
简介
今天为你解读的书是《宇宙的琴弦》。
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2014年上映的一部科幻大片《星际穿越》。影片当中,讲述了男主人公库珀为了拯救人类而进行太空历险的故事。库珀冒着生命危险,忍着与亲人诀别的痛苦,乘坐宇宙飞船去寻找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这部影片呢,不仅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也得到了物理学家霍金的称赞。霍金说,影片嵌入了许多现代物理学的理论,比如相对论、黑洞、奇点、虫洞、高维空间等等。这些理论呢,和故事情节完美地融合为一体,让我们觉得既精彩又有几分可信。但是许多人看一遍呢,未必能够看明白,因为黑洞、奇点、高维空间这些概念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呀,都很深奥。
不仅如此,这些概念都与一个玄妙的理论联系着,那就是现代物理学的前沿——弦理论。弦理论的出现,使得现代物理学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弦理论为什么会如此神奇呢?啊,听一听《宇宙的琴弦》这本书,你或许能够找到答案。
这本书的英文原版出版于1999年,在当年的纽约时报畅销榜上排名第四,曾经获得过2000年安万特科学图书奖。这本书呢,是被纽约时报、科学、美国人等多家媒体称为介绍弦理论的最好的科普书之一。根据此书改编的纪录片《优雅的宇宙》获得美国广播电视文化成就皮博迪奖。
作者布莱恩·格林是世界顶尖的物理学家,牛津大学物理学博士,哥伦比亚大学数学和物理学教授。他始终工作在弦理论研究的第一线,对弦理论中空间形态的研究作出过重要贡献。格林说,他写《宇宙的琴弦》这本书,就是想把物理学前沿的惊人发现告诉读者。
这本书大约36万字,我们将分成三个部分为你解读。第一部分,为什么需要弦理论;第二部分,弦理论到底说了些什么;第三部分,弦理论有什么用呢?
下面为您讲述第一部分,为什么需要弦理论。说起弦理论,你先得理解两个东西,一个是广义相对论,另一个呢,是量子力学啊。
先说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认为,大质量物体会造成空间弯曲,弯曲的空间会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式。像太阳这样的大质量物体,会使得宇宙空间产生弯曲,因此改变地球的运动方式。为了帮助你理解,我们来做一个思想实验啊。假如在一个平坦的橡皮膜上放一只保龄球,橡皮膜呢,将会发生变形。这个时候呢,我们稍稍用力向膜上扔出一粒小滚珠,小滚珠呢,将沿着曲线滚动。这个小滚珠沿着凹陷的橡皮膜滚下去的场景,像不像是小滚珠受到了保龄球的吸引力呢?现在把橡皮膜当成是空间本身,把小滚珠当作是地球,把保龄球当作是太阳。爱因斯坦证明,太阳的存在会造成空间本身的弯曲,空间弯曲对周围物体的影响,就等价于把这些物体拉向太阳的引力。换句话说,引力怎么来的,其实就是有质量的物体把周围的空间给压弯了,弯曲的空间又对物体产生了引力的效果。空间弯曲就是引力之源,这就是爱因斯坦引力,或者说广义相对论最核心的思想。
那么,什么是量子力学呢?量子力学的研究对象是微观粒子,它比相对论更加令人难以琢磨。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认为,粒子的位置和速度、能量和时间不可能同时被确定,或者说我们考察的距离越小,时间越短,粒子就会变得越疯狂。设想,在一个大小可变的盒子里,装着一个电子,你慢慢挤压这个盒子,让它变小。这个时候你会发现,电子就像是患了幽闭恐惧症,在盒子里是撞来撞去,速度越来越大,越来越难以预料。其实,所有粒子如果将它们限制在极小的空间,他们就会变得越来越疯狂,就像不断涨落、变幻莫测的泡沫啊。也就是说,宇宙在微观尺度上是一个混沌的、疯狂的世界。物理学家把这个现象形象地称为量子泡沫或量子涨落。
到这里呢,我们讲解了现代物理学当中的两大支柱,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那么他们跟这本书的主题——弦理论有什么关系呢?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已经被无数的实验和事实所验证,他们都是正确的,一个负责宏观世界,一个解释微观粒子。但是呢,在某些特殊场景当中,比如在黑洞的中心、大爆炸时刻的宇宙,物质质量大而尺度小,这个时候我们既需要广义相对论,也需要量子力学。然而此时却产生了矛盾,当两个理论的方程结合起来的时候,好好的物理问题却得不出有意义的答案。在宏观世界当中,时空如同那张橡皮膜一样光滑、连续、稳定,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运用广义相对论。但是在微观的量子世界,一切都是离散的、不连续的、不固定的。为了消除矛盾,让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两个理论协调起来,物理学家绞尽脑汁做了无数的努力。他们使用了这样那样的方法,要么修正广义相对论,要么修正量子力学。虽然每次努力都很大胆,都有创新,但是呢,仍然是一个失败接着一个失败。终于,弦理论登场了。
下面就为你讲述第二部分,弦理论到底说了些什么。经典物理学认为,物质是由各种点一样的粒子构成的。一层一层来看的话,物质由原子组成,而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又由夸克组成。夸克和电子似乎是没有内部结构的点粒子,因此呢,把它们称为基本粒子。物理学家建立了一系列的理论,基本解释了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基本粒子,以及粒子之间的作用力。
弦理论认为,如果把基本粒子放大,会发现它们是由一个个小环构成的,每个小环都像是无限细的一堆橡皮筋啊,在不停的震动。物理学家给这些振动的橡皮筋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叫做弦。弦的不同振动模式形成了不同的基本粒子。我们可以把弦理论当中的弦想象成小提琴、吉他等乐器的弦,通过不同的指法以及弹奏力度,可以让同样的弦产生不同的振动,发出不同的声音。弦理论的弦也是这样的,虽然所有的弦都是一样的,但是呢,这些弦有着不同的振动模式,因此可以产生不同的基本粒子。电子是以一种模式振动的弦,夸克又是以另一种模式振动的弦。如果弦的振幅大,那么产生的粒子携带的能量就高。也就是说,宇宙中的一切物,实际上都是由弦构成的。我们看到的多姿多彩的世界,其实都是不停震动的弦。
弦理论是一个发展着的理论啊,它不断的完善,也在不断的创新,新观点层出不穷,而且呢,有些观点很是惊世骇俗。下面我们来举两个弦理论的新观点,你就会有所体会。
第一个观点是,弦理论认为宇宙的空间结构是11维的。物理学家通过数学推导发现,弦理论当中的宇宙应该有十个空间维度,还有一个时间维度啊,一共11维。为什么是11维呢?它是物理学家从弦理论的基本构想出发,经过科学计算得出来的。只有11维的空间,才能够容纳所有物理学定律,才能够使它们不产生矛盾。在十个空间维当中,有三个维度是展开的啊,也就是我们所感受到的三维世界,而其余的七个维度是蜷缩起来的。由于这些蜷缩的维度尺度太小,目前用最精密的仪器也无法观测到,所以我们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为了帮助理解蜷缩的维啊,我们来打一个比方。假如说观察花园当中有一根悬空的、长长的水管啊,我们凑近了看,水管是有粗细的。如果说一只蚂蚁趴在水管上,蚂蚁不光可以顺着水管的方向爬,它也可以在水管上转圈的爬,那么转圈儿的那个方向呢,也是一个维度。如果说蚂蚁活动的空间是二维的,但是如果我们离得远一点,观察水管看起来就像是一条线,没有了粗细,可以认为这根水管是一维的。宇宙呢,就像是这根水管,有些维度是展开的,有些维度是蜷缩的。
第二个观点是,弦理论认为黑洞和基本粒子本质上是一样的。黑洞是什么?黑洞一般是由质量比太阳大几十倍,或者几百倍,甚至更大的恒星演化形成的。当恒星演化到了末期,成为了中子星后,引力继续压缩,它就会使它坍缩。根据德国天文学家史瓦西的研究,当中子星坍缩到某一状态,质量聚集在一个足够小的球状区域,质量除以半径超过某个临界值,时空将产生剧烈卷曲,从而形成黑洞。黑洞周围是一个巨大的引力场,靠近它的任何东西都会被吸到黑洞当中,连光都不能够逃脱。如果相当于太阳质量的恒星要形成黑洞,它的临界半径大约是3千米。听到这里你可能疑惑了啊,黑洞是如此巨大的天体,而基本粒子比尘埃还不知道小多少倍呢,说他们是一样的,怎么可能呢?啊,别着急,听我慢慢给你说。此前,物理学家发现,任何两个黑洞如果有相同的质量、力荷和自转,那么它们就是完全相同的,这跟基本粒子的性质是一样的。质量、力荷和自转都是粒子的属性。这里呢,我们解释一下力荷,力量的“力”,电荷的“荷”。力荷是粒子对力的作用所产生的反应。其实我们平常所说的电荷就是一种力荷啊,它是一个粒子对电磁力的反应。由于黑洞和基本粒子的这种相似性,一些物理学家提出了大胆的猜想,黑洞可能本来就是巨大的基本粒子,但是他们俩的差异呀,实在是太大了,仿佛水火不容啊。直到弦理论的出现才证明了这一构想。物理学家从弦理论出发,经过极其复杂的计算,发现在某种情况下,大质量的黑洞能够转化为一个没有质量的粒子,在弦理论当中,那就是一根以某种特殊方式振动的弦啊。这样呢,弦理论在黑洞和基本粒子之间建立了直接的联系。黑洞和基本粒子就像是水和冰一样,是同一种东西,只不过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怎么样,听了这两个观点和解释,你可能还是觉得有点儿太魔幻的味道啊。这些观点虽然说有些奇特和难以理解,但是呢,他们不是物理学家凭空杜撰出来的,都是经过严格计算以及理论推导所得出的。
你可能还会问,弦理论有什么用呢?啊,好,这就是咱们要讲的第三部分内容,弦理论有什么用呢?啊,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谈。
第一方面,弦理论解决了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的冲突,让我们离物理学的终极理论更近了一步。前面我们提到,在广义相对论看来呢,宇宙就像是一张巨大的膜,物体能够使它弯曲,空间看起来是平滑的。而在量子力学看来呢,宇宙空间在微观尺度下是不连续的,这样他俩在微观尺度下就发生了冲突了。弦理论认为,只有在观测尺度小于普朗克长度的时候,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的冲突才会显现出来。普朗克长度啊,是十的-33次方厘米,这是一个非常小的尺度,小到什么样的程度呢?假如啊,将一个原子放大到地球到太阳距离的1万倍,然后按照同样的比例放大普朗克长度,它会变成多大呢?啊,还没有一粒尘埃大。在弦理论当中,空间并不是可以无限分割的,基本粒子是有空间大小限制的,能够小到什么程度呢?小到弦的平均长度就不能够再小了,而弦的平均长度就是普朗克长度。因此,在普朗克长度以下的空间涨落,都是我们想象出来的,并不是客观存在的。所谓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的矛盾,也就不存在了啊。打一个比方,如果你用手去摸一块精心加工过的大理石,你感觉它是完全光滑的。但是呢,你用放大镜或者是显微镜去观察它的表面,就会发现哦,大理石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有许多细小的颗粒和凹坑,只是这些颗粒和凹坑太小,我们的手根本感觉不到。同样,因为弦是有空间大小的,它对小尺度的灵敏度也是有着一定的极限,就像我们的手指一样,弦感觉不出普朗克尺度以下的变化。在这个例子当中,大理石表面的小颗粒和凹坑已经超出了手的感知范围,对于手来说呢,它是没有意义的。
全世界的物理学家一直都梦想建立一个理论,能够解释一切自然现象。它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能够统一宇宙当中的四种自然力,即引力、电磁力、强力和弱力。这个理论呢,就是统一场理论啊,也叫做物理学的终极理论。量子力学统一了引力之外的其他三种力,但是无法将引力纳入其中。弦理论在解决了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矛盾的同时,实际上将引力纳入了弦理论的框架。因此在建立统一场理论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虽然弦理论还有不完美的地方,但是呢,物理学家越来越相信,弦理论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
第二方面,弦理论呢,让我们找到了宇宙大爆炸的起点。现如今宇宙大爆炸的理论呢,得到了大多数物理学家的认同,但是物理学家们却无法描述大爆炸起点是怎么样一个图景。根据广义相对论,如果说让时间倒流,时间越接近大爆炸的起点,宇宙的密度越大,温度越高。在零时刻那一点啊,密度和温度都达到无穷大,这个结果是不能接受的,或者说这个时候推导出这个结果的理论模型是失败的。而弦理论认为呢,在大爆炸的起点,宇宙不是无限小,而是在各个维度都有普朗克尺度,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为一个非常小的火球,火球的直径只有普朗克尺度。这时宇宙的各个维度都蜷缩着,随着大爆炸的开始,三个空间维度生长出来,其余的维度呢,还是保持普朗克尺度。三个展开的维度不断演化膨胀,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宇宙。
第三个方面,弦理论让穿越时空成为可能。霍金曾提出存在平行宇宙,也有物理学家认为黑洞是新宇宙的种子,新宇宙可以从黑洞当中喷发出来。平行宇宙呢,就像是漂浮在空气当中的一群肥皂泡啊,我们的宇宙呢,只是无数肥皂泡当中普普通通的一个。通常这些肥皂泡是分离的,但是连接这些平行宇宙的虫洞可能是存在的。通过虫洞,人类就可能在不同的肥皂泡间穿行。这不是科幻小说啊,这些问题已经实实在在成为物理学家研究的严肃课题了。
那么,虫洞又是什么呢?前面我们说到,黑洞中引力场是无穷大的,任何靠近它的物体都会被吸收摧毁。但是有科学家提出,黑洞不会坍缩成一个点,而是被压缩成一个环。当物体从侧面落到这个环上,就会被强大的引力所吸收,但是在环的中心,引力并不是无穷大的,物体从环的中心穿过,它就有可能存活下来,这个黑洞就成为了通往另一个宇宙的通道,也就是虫洞。而且啊,时间在虫洞的两端以不同的速率流逝,于是虫洞可以带我们回到过去,或者去往未来。科幻小说当中描述的太空旅行和穿越时空可能变为现实,人类在宇宙中的生存将获得更大的自由。
弦理论的确太神奇了,但是呢,他还是一个发展着的理论,还有不完美的地方,物理学家还在不断的完善它。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方面,弦的尺度实在是太小了,平均大约是普朗克长度,我们还没有任何的实验办法能够清楚地观察到弦。即使我们使用最精密的仪器来观察它们,看起来呢,仍然是像点一样。另一方面呢,研究弦理论的数学工具也还没有建立起来。爱因斯坦建立广义相对论时,黎曼几何这个有力的数学工具早在60年前就给他准备好了,但是弦理论家们却是没有这样的好运气啊。弦理论太深奥了,要建成一个完美的、包罗万象的物理学终极理论,人类还需要付出艰巨的努力。
好,说完了《宇宙的琴弦》这本书的主要内容,现在呢,我们一起来简单回顾一下今天讲到的三个部分。首先,我们讲述了弦理论产生的背景,物理学的两大支柱理论,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已经被无数的实验和观测证明是正确的,但是在极端的情况,比如说在黑洞的中心、大爆炸时刻的宇宙,二者产生了矛盾,这时就需要一个新的理论来解决这个矛盾,这个新的理论就是弦理论。其次,我们讲述了弦理论的基本思想和新的观点,弦理论认为,所谓的基本粒子,其实都是由一个个微小的振动的弦组成的,弦的尺度非常小,一般呢,是普朗克尺度。弦理论的研究得出了许多颠覆认知的新观点,如宇宙空间结构是11维的,黑洞和基本粒子本质上是相同的等等。最后呢,我们讲述了弦理论对物理学的影响啊,弦理论解决了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矛盾,建立了统一场理论的基本框架,修正了宇宙大爆炸理论,让穿越时空成为了可能。
总之,弦理论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新的宇宙图景,从地球上的高山河流、森林海洋,到浩瀚太空中的日月星辰,从微小的尘埃到巨大的黑洞,万事万物都是奇妙的弦奏出的旋律。弦理论虽然还不完美,但他取得的成果足以让我们感到惊喜,给人类探索宇宙终极奥秘带来信心和希望。
好,《宇宙的琴弦》这本书就为你解读到这儿,听书笔记在音频下方,我们明天见。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很赞哦! (0)
上一篇: 《宇宙的尺度》
下一篇: 《宇宙的最后三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