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文学文学
《了不起的盖茨比》 以幻梦为烛燃尽浮华表象,在爵士时代的喧嚣中叩问美国梦的虚妄与
铛铛铃2025-08-30【文学】19人已围观
简介
今天我要和你一起解读的书,是《了不起的盖茨比》。
美国文学界在过去100年的英语文学中,挑选了100部最优秀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高居第二位。这本书以美国上世纪20年代为背景,在当时的社会下,传统的勤劳节俭逐渐被追求个人财富的享乐主义取代,财富的多少成了评判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人们开始盲目挣钱、追求财富。
然而,没有一个社会能够仅仅依靠高水平的物质生活,去长期维持人们的生活意义和兴趣。小说的作者菲茨杰拉德,正是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作家。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他将自己对社会百态的观察化为文学,表达了自己对人性的思考。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解读这部小说。
嗯,书中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婚外情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盖茨比,是一位敢想敢做的年轻人,通过不正当的方式从草根逆袭到土豪。而他致富的目的却是如此单纯,那就是为了心目中的白雪公主黛西。即使在黛西嫁做人妇后,她依然没有放弃,积极争取,甚至愿意为她承担开车撞人的罪名,可惜最后因此丧命。令人心寒的是,黛西在最后却连她的葬礼都没有参加。
可能有人会问,已经从穷小子逆袭到土豪的盖茨比,勾勾手指头就有无数美女傍身,为什么却对一个有夫之妇如此执着,甚至不惜搭上自己的身家性命呢?这的确令人费解,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需要介绍的是,除了盖茨比之外,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名叫尼克,他是黛西的远房亲戚,整篇小说就是由尼克作为第一人称来讲述的。故事从他来到纽约学做债券生意讲起,他在纽约附近的海岛上租了一个平房,邻居就是大名鼎鼎的盖茨比。尼克每个周末都能看到盖茨比的城堡里聚集了各界名流,举办盛大而奢华的派对。
我们先来看看故事刚开始的这段设计。前面说到这个时代的美国崇尚金钱,因为大批的美国青年带着美国梦来到了繁华的东部,寻求致富的机会。而尼克这个人设正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代表。他年轻有朝气,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对处于上流社会的各界人士充满了敬意和羡慕,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发家致富,过上想要的生活,挤入向往的阶层。可是上流社会的实际情况却是出乎意料,远远地超出他的想象。
尼克的远房亲戚黛西和她的丈夫汤姆,正是来自于上流社会的土豪。有一天,尼克去黛西家吃晚饭,汤姆居然在他面前大摇大摆地去接情人的电话。不堪侮辱的黛西忍不住和丈夫吵了起来,让尼克大开眼界的是,他们吵完架后,居然若无其事地坐回餐桌边继续吃饭。看来汤姆出轨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尼克想不明白黛西为什么还没有离婚,在她看来,她应该赶快带着孩子离开这个家。
尼克孤家寡人一个,当然不明白瓦解婚姻是多么大的一件事情,更何况是在100多年前的美国社会中,离婚是受人耻笑的。这些来自上流社会的人,恐怕是不会轻易损害自己的名誉和既得利益。更现实的问题是,黛西没有工作,这毕竟是100年前的美国男权社会,她需要依靠丈夫,如果她离婚了,那她还怎么生活以及抚养孩子呢?所以权衡之下,只能忍受丈夫的不忠。
同时这还是作者埋下的一个伏笔,黛西的婚姻生活名存实亡,纵使有豪宅有地位,可是却要忍受来自丈夫的情感背叛。所以当盖茨比一出现,再次得到关爱和温暖的黛西,很快就和他旧情复燃了。
那么盖茨比和黛西是怎么好上的呢?这要归功于尼克,是他牵的线、搭的桥。有一天,尼克收到盖茨比派对的邀请,受宠若惊的他进入派对后,希望能见一见素未谋面的主人。然而,当他向参加派对的人打听盖茨比的时候,来参加派对的大多数人居然都不认识盖茨比,这让她很不解,盖茨比为什么要在每个周末盛情款待一群陌生人呢?
原来,盖茨比邀请他是有目的的,而举办盛大的派对更是有着其深意、其原因的,这都是为了能够接近他曾经的爱人黛西。盖茨比和黛西曾经彼此深爱着对方,但因为贫穷问题被迫分手。如今他费尽心思地举办派对,就是为了制造一个能够再次接近她的机会,比如黛西可能会因为派对慕名而来。可惜黛西并没有来过。
所以当盖茨比得知自己的邻居是黛西的亲戚的时候,他就主动发出邀请,他希望尼克可以帮忙制造机会,让他和黛西见一面。为什么盖茨比要如此小心谨慎呢?这一切还是为了黛西,黛西毕竟结婚了,盖茨比不清楚她目前的生活状况,不想给她的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他需要展示自己的财富,他认为当年黛西是被迫嫁给别人的,她的父母嫌弃他没有钱,才不同意他们俩在一起,所以他借这种方式来展示自己已经拥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
尼克答应了盖茨比的请求,安排他们俩在自己的平房里碰面。完全不知情的黛西在尼克家见到了盖茨比,久别重逢,盖茨比紧张得像个18岁初恋的小伙子,黛西也激动得哭了。前面提到,黛西在婚姻里遭受到了丈夫感情上的背叛和冷落,此刻盖茨比对她表达的爱慕与重视,加上之前未曾了却的情愫,瞬间点燃了她空虚寂寞的心。很快,他们便确认了彼此的爱意,并且开始在盖茨比的豪宅里幽会。
如果黛西此时未嫁,这或许将开启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可惜她已是有夫之妇,必须顾及自己的体面。为了掩人耳目,盖茨比甚至不准家里的佣人外出采购,只许电话订购。就这样安静地过了一段美好的日子,可是盖茨比并不满足于此,他想要完全得到黛西。于是她开始催促黛西尽快地和丈夫说清关系,黛西很犹豫,毕竟这对于她来说是个巨大的变化,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是架不住盖茨比的期望,她勉强组了个饭局,邀请尼克和盖茨比到家里吃饭,预备向自己的丈夫汤姆摊牌。
可是当所有人都到齐,事到临头,矛盾而焦躁的她突然选择了逃避,她提议离开,去纽约城里玩。到纽约以后,汤姆看出了黛西和盖茨比之间的暧昧,她质问盖茨比为什么要破坏他的家庭,盖茨比则毫不客气的告诉她,黛西根本就不爱他,嫁给他就是个天大的错误。黛西也承认了对盖茨比的爱。
故事进行到这里,似乎盖茨比占尽了上风,汤姆应该要知难而退了。但可惜汤姆是有备而来的,他先是戳穿盖茨比关于学历的谎言,盖茨比曾经说自己是牛津大学毕业的,其实只是在那里进修了五个月。然后他又质疑了盖茨比的财富来源,经过他的调查显示,盖茨比的财富是不法收入,甚至有人因此而坐牢。盖茨比无法反驳,这是事实。当时的美国实行禁酒令,但地下交易盛行,盖茨比从事的就是相关的买卖。
然而听到这些消息的黛西却害怕了,按照作者对她的描述是这样的:惶恐的眼神透露出,不管他曾有过何种意图、何样的勇气,现在都已消失殆尽。显然她退缩了,她怎么就退缩了呢?或许盖茨比的生意不那么光鲜,但也不是十恶不赦,黛西对盖茨比的爱情是如此不堪一击吗?
我们来看看黛西这个人设,虽然来自上流社会,生活无忧,但本质上她并没有独立,嫁人后还是靠丈夫的财产生活。根据马斯诺的五级需求理论,人只有满足了生理,也就是衣食住行与安全需求之后,才会开始考虑情感的需要。当黛西知道盖茨比的财富来路不明,甚至还有人因此坐牢的时候,这种生存的不稳定性直接冲击了她的情感需求,于是她退而求其次,想回到丈夫身边,虽然情感有问题,但至少生存是没有问题的。或许从这一点来看,我们也无法过多的去苛求她,但却可以清晰地看见她的自私和冷漠。
那汤姆呢,她频频的出轨,似乎并不爱黛西了,何不直接做个顺水人情,成全了黛西和盖茨比呢?为什么他还在尽力的阻挠呢?同样,让我们来看看汤姆这个人设,他是很具有代表性的。书中说,汤姆上大学的时候,就是全国知名的橄榄球运动员,来自富豪家庭,在人生这条道路上,早早的就尝到了巅峰的滋味。然而就像作者说的,这未必就是一个好事情。当他21岁大学毕业,伴随着运动生涯结束,他再也没有能体验到曾经的瞩目,落寞似乎要伴随她的一生了。心有不甘的他,转而从各种不同类型的情妇那里寻求关注,以此对抗常常不期而至的空虚感。她并不爱那些情妇,对她来说,情妇们只是用于自我满足的工具。而在伤害妻子的同时,也不允许她离开自己,不许她影响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名誉。
回到故事中,在激烈的冲突之后,汤姆看到了黛西的退缩,觉得胜券在握的他,傲慢的拒绝送自己的妻子回家。而黛西开着盖茨比的车,由于一系列事件的冲击,她在回家的路上不小心撞死了汤姆的情人,那个修车铺老板的妻子。而无耻的汤姆居然暗示修车铺老板开车的人是盖茨比。
第二天下午,盖茨比突然被枪死在自己家的泳池里,凶手正是修车铺老板。可怜的盖茨比前一天晚上还告诉尼克,为了保护黛西,她会说是自己开的车,还跟尼克说,他不会放弃黛西的。而最让尼克心寒的是,居然并没有什么人来参加盖茨比的葬礼,连黛西都没有出现。尼克想尽办法联系黛西,希望她能出席盖茨比的葬礼,可是最终黛西都没有出现,她没有等来她,似乎她根本不认识盖茨比这个人。而那些曾经不请自来的派对常客,那些和盖茨比有生意往来的朋友,此刻面对盖茨比的死,都表现得异常冷漠,只有尼克为他伤心难过,为他尽心的操办后事。
他是发自真心的欣赏盖茨比,尤其在看到黛西和汤姆所代表的上流社会的冷漠和自私之后,尽管盖茨比已经是大富豪,但是他对人的友善和谦卑,对爱情的执着和单纯,都深深地打动了尼克。按照尼克在书中对盖茨比说的话:“他们是一帮混蛋,他们那帮人加起来都比不上你。”
故事的最后,在盖茨比的葬礼结束后不久,尼克决定离开纽约,回到家乡去。曾经满怀期望的来到这个城市,却看尽了财富背后人性的污浊,失望不已。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超出了我视力可以矫正的范围。”不愿随波逐流,只求内心的一处安宁。而作为既得利益者的汤姆和黛西,收拾行李,远走高飞,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在道德和利益之间,他们选择维护自身的利益,泯灭良知,冷酷无情。
但我相信,即使他们逃过了法律的审判制裁,终究无法回避人性的审判。午夜梦回,汤姆和黛西会不会被盖茨比幽怨的眼神吓醒呢?当汤姆再一次出轨的时候,黛西感受到的空虚、寂寞与伤害,又要谁来抚慰呢?如此恶性循环,恐怕终其一生都将深陷其中,无法逃脱。
和上流社会这群践踏道德的人相比,盖茨比显得更加友善一些,但很显然,在社会的大染缸中,他也早已不再是那个曾经淳朴的农家小子。为了获取利益,他涉足违法经济,和三教九流打交道,在利益交换的法则下游刃有余。然而这些财富的堆积,并不能让他真正的获得内心的满足,利益关系中的情感缺失,开始让他想念曾经震撼心灵的爱情,这也便是他执着于黛西的根本原因。她和黛西之间曾经碰撞出的心动的感觉,让她相信那是世间最美好的感情,也因此他不惜一切代价想要再次得到。
只可惜他没有意识到,一直以来,黛西爱的只是盖茨比虚构出来的自己,他告诉黛西,自己是富家子弟,毕业于牛津大学,拥有合法的生意,这是一个典型的上流社会的形象。事实上,黛西根本不爱盖茨比,她甚至不了解盖茨比,她只是享受被爱的感觉和优越感。当泡影被戳破的时候,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她毫不犹豫的转身离去,甚至不惜把撞死人的罪名顺手推给深爱着她的男人。
可怜的盖茨比,到死都还相信她和黛西之间坚不可摧的爱情。难道他真的这么傻吗?显然不是,盖茨比早已觉察到,黛西和自己想象的并不一样,只是他潜意识里一直不愿意承认。曾经和黛西之间的情感,支撑着她度过无数个孤独的夜晚,如果连这份情感都是假的,那他还如何支撑得下去呢?所以他一直在自欺欺人,至死都认为黛西一定会选择自己。
只有尼克清醒的看透了这一切,在上流社会的游戏中,他一直都保持着本心。在盖茨比想要用一份挣钱的生意来交换尼克的帮助的时候,尼克婉拒了,他选择了友情的帮助,而不是利益的交换。在他的心里,他一直把盖茨比当做朋友,而不是可以谋取利益的生意人。这是他为人处世的哲学,是他不愿意见越的一份准则,是他维持内心安宁的一道防线,是神圣不可亵渎的。
当他意识到,如果想要快速致富,就必须复制盖茨比的成功之路,必须与奸恶之人交换利益,必须与贪婪之人共享权利时,这违背了他自身的道德准则,所以他最终选择放弃离开纽约。
从小我们都被教育要与人为善,互帮互助,可是在利益面前,又有几个人能坐怀不乱,维持本心呢?我们看到许多人开始变得冷酷无情,随意践踏别人的情感和利益,似乎不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就无法获得幸福,似乎不踩在别人的头上就不能升职加薪。社会竞争不停的刷新我们的认知和道德观,有多少人赢得了全世界,却只剩下孤家寡人呢?
希望这篇故事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感悟,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感谢聆听。我是泥巴,下期我们整篇经典读书会继续一起来拆解精品好书,记得收听哦。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很赞哦! (0)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点击排行
- 《生活的陷阱》以实用的方法和深刻的智慧,带你走出人生至暗时刻,找到内在满足与持久
- 斯坦福大学最实用的心理学课程《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压不死你的只会使你更强大!_
- 《什么都不做的习惯》如何通过休息提升生活质量? 不明原因的身体不适! 繁忙且压力
- 投资必看《反脆弱》学会如何从不确定性中获利, 塔勒布的“不确定性”系列丛书 已被
- 23分钟讲解《对大脑有害的12个习惯》
- 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自我保护《修复玻璃心》高敏感人士生存法则,帮助你获得内心的平
- 《自卑与超越》成人与青少年心理成长必修课,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超越自卑感实现
- 一然22分钟精读《终结阿尔茨海默病》全球首套预防与逆转 老年痴呆的个性化程序 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