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文学文学
解密如何获得持久幸福的“科学配方”,幸福的真相:《真实的幸福》 懶人讀書
铛铛铃2025-08-13【文学】15人已围观
简介
真实的幸福,源自于在自身优势的沃土上,培育出意义和投入的果实。
当这位被誉为“积极心理学之父”的马丁·塞利格曼,用一种近乎科学宣言的口吻,为幸福这个千古难题写下这个清晰的定义时,我感觉自己仿佛从一场长达数十年关于快乐的甜蜜而又虚无的梦中猛然惊醒。
我们生活在一个痴迷于追求快乐的时代,整个消费主义的文宣都在向我们兜售着各种能带来快乐的速效药:一次奢华的旅行、一件新潮的衣服、一顿昂贵的大餐、一场狂欢的派对。我们像一群追逐糖果的孩子,拼命地用这些短暂的感官的愉悦来填补我们内心的空虚。我们把快乐等同于幸福,我们把那些拥有更多积极情绪的人看作是幸福的人。我们甚至开始害怕和回避所有可能带来痛苦和不适的负面情绪,我们试图把自己的人生过成一部只有欢笑、没有眼泪的轻喜剧。
我也曾是那个在快乐的跑步机上疯狂奔跑的可怜人。我以为只要我能体验到更多的好感觉,我就能离幸福更近一些。但现实是,我越是追逐,就越是感到一种深刻的享乐适应的疲惫。每一次快乐的体验,都像一次短暂的血糖飙升,它带来的是更深的空虚和渴望。我发现,我的人生并没有因为这些快乐的点缀而变得更有意义、更有分量,我只是成了一个更高级的感觉的消费者。
直到我遇到了马丁·塞利格曼的这堪称积极心理学奠基之作的伟大著作——《真实的幸福》。这本书像一位严谨而又慈悲的幸福科学家,他没有给我任何关于如何更快乐的廉价承诺,他用大量的科学实验和统计数据,毫不留情地戳破了我们那个关于快乐等于幸福的美丽泡沫。他告诉我,那种我们所追求的愉悦的好感,只是幸福这栋宏伟大厦最底层、也是最不重要的一个房间。真正的、持久的幸福,或者说他所定义的真实的幸福,建立在另外两个更深刻、更稳固的支柱之上。这趟阅读最终成了一对我整个幸福观的彻底的科学重构。他没有给我一张通往伊甸园的地图,他给了我一套可以在现实的土壤里亲手去培育和收获属于我自己那份独一无二的幸福果实的园艺手册。
在《真实的幸福》这本书里,塞利格曼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关于幸福的科学模型。他像一位古典音乐的作曲家,把幸福这首复杂而美妙的交响乐分解成了三个清晰而又相互关联的乐章。这三个乐章分别是:愉悦的生活、投入的生活和有意义的生活。
第一个乐章,愉悦的生活,这是我们最熟悉,也最擅长追求的幸福的维度。它指的就是我们能体验到尽可能多的积极情绪,比如快乐、狂喜、温暖、舒适等等。塞利格曼并不否认这种愉悦感的价值,它是我们人生的甜点,能给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和乐趣。他甚至在书中还教了我们一些可以科学地提升我们积极情绪的方法,比如感恩练习:每天写下三件值得你感恩的好事;品味当下:在做一件愉快的事情时,有意识地去放慢节奏,调动你所有的感官,去全然地品味它。但是,他也毫不留情地指出了单纯追求愉悦的生活的两个致命局限。第一个局限是基因的束缚,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体验积极情绪的能力和基准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先天基因所决定的。有的人天生就是乐观派,像一个不倒翁,而有的人天生就是悲观派,像一个林黛玉,后天虽然可以改善,但这个改善的空间是有限的。第二个局限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享乐适应,我们的大脑对好感觉的适应速度是惊人的。第一次吃米其林大餐,你可能会欣喜若狂,但如果你天天吃它,很快就会变得和吃一份普通的盒饭没什么两样。所以,如果你把人生的幸福全部都押注在追求愉悦这匹善变的野马上,那么你注定会失望。
于是,塞利格曼为我们奏响了更深刻的第二个乐章:投入的生活。所谓投入的生活,指的是我们能够经常地体验到一种名为心流的全神贯注、浑然忘我的状态。心流是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所提出的一个经典概念,它描述的是一种当我们在从事一项具有挑战性但又与我们能力相匹配的活动时,所产生的那种极致的沉浸体验。在心流状态中,你会忘记时间的流逝,忘记你自己的存在,你与你所做的事情融为一体。一个程序员在攻克一个复杂的算法难题时,一个画家在画布前挥洒灵感时,一个登山者在岩壁上寻找下一个支点时,甚至一个孩子在专心致志地搭建他的乐高城堡时,他们都在体验着心流。塞利格曼敏锐地指出,心流状态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特点,在它发生的过程中,我们其实是没有感觉的,没有所谓的积极情绪,因为我们所有的认知资源都已经被完全地投入到了当下的任务中,我们根本没有多余的带宽去感受“我现在很快乐”。但是当心流结束,我们回过头来审视这段经历时,一种比愉悦更深刻、更持久的满足感会油然而生。我们会觉得:“哇,刚才那段时间过得太充实、太有价值了。”这种源于投入的满足感是不会轻易适应的,它是一种更稳定、更可控的幸福源泉。
而要获得心流,其最核心也是唯一的路径,就是去识别和运用你自己的优势。塞利格曼和他的团队,通过对全世界不同文化的研究,总结出了人类所共有的六大美德和24项优势品格,比如智慧与知识、好奇心、创造力、热爱学习、勇气、勇敢、毅力、正直、仁爱、爱与被爱、善良、正义、公平、领导力、节制、宽恕、谦虚、审慎和超越、感恩、希望、灵性。他在书中提供了一套可以让我们进行自我测试的问卷,其目的就是帮助我们找到那几个我们自己最突出、最核心的优势品格。然后他给出的通往投入的生活的路径就变得极其清晰了:去有意识地在你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设计出更多可以让你运用到你核心优势的场景。如果你是一个好奇心和热爱学习是核心优势的人,那么一份需要你不断研究新领域的工作就会让你更容易进入心流;如果你是一个善良和爱是核心优势的人,那么一份能让你去帮助和照顾他人的工作,比如医生、老师,就会让你感到巨大的满足。
这是《真实的幸福》这本书带给我的第一个颠覆性的认知,他把幸福从一种被动的感觉,变成了一种可以主动创造的行为。幸福不再是去寻找快乐,幸福是去创造那些能让你发挥优势,从而产生心流的投入的时刻。在塞利格曼构建的幸福大厦中,优势是那块连接着愉悦的底层和意义的顶层的、最关键的承重墙。理解和运用优势,是我们从一个被动的快乐追求者跃迁为一个主动的幸福创造者的唯一路径。
在过去,传统的心理学更像是一种疾病心理学,他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研究人类的弱点和病态上,他关心的是如何把一个处在负五分状态的抑郁症患者治疗到零分的正常状态。而塞利格曼所开创的积极心理学,则完成了一场革命性的范式转换,他把目光投向了那些更积极的人性闪光点,他关心的是如何把一个处在零分状态的普通人提升到正五分,甚至正十分的蓬勃绽放的幸福状态。而这场从零到正的飞跃,其核心的引擎就是对我们每个人内在优势品格的充分发掘和运用。塞利格曼和他的同事克里斯托弗·彼得森花了数年的时间,通过研究从古希腊的哲学到中国的儒家经典,从《圣经》到《古兰经》,几乎所有人类文明中关于美德的论述,最终提炼出了那24项可以被跨文化普遍认可的优势品格。
《真实的幸福》这本书最实用的一个贡献就是,它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可以在线的、免费的VIA优势品格测试。通过回答一系列的问题,你就可以得到一个属于你自己的优势品格的排序列表。我也曾做过这个测试,而结果给了我极大的启发。我发现我排在前五位的核心优势是热爱学习、好奇心、创造力、对美的欣赏和洞察力。这个结果像一面镜子,瞬间照亮了我过往人生中那些真正让我感到心流和满足的时刻。我想起了我为什么会在大学的图书馆里因为读到一本精彩的哲学著作而兴奋得浑身颤栗,那是我的热爱学习和好奇心在得到满足;我想起了,我为什么会在完成一篇自己满意的长篇读书文章后感到一种无可比拟的深刻的成就感,那是我的创造力和洞察力在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我也想起了,我为什么会在看到一幅美丽的画、听到一段动人的音乐,甚至只是看到傍晚天边那绚丽的晚霞时,会感到一种莫名的深刻感动,那是我的对美的欣赏这个常常被忽略的优势在被触动。
同时,这个测试结果也让我理解了,我为什么在某些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好事的事情上,却始终找不到感觉。比如,在一个需要严格执行规则、进行大量重复性工作的岗位上,我会感到极其的痛苦和窒息,因为那完全无法发挥我那渴望创造和好奇的优势。这个关于优势的认知,是一场深刻的自我和解。我不再因为自己不擅长某些事情而感到自卑,我开始明白,那只是因为那些事情没有处在我的优势区域。我也开始有意识地去重新设计我的工作和生活,在工作中,我会主动地去争取那些需要进行研究和创造的项目;在生活中,我会刻意地为自己留出可以不受打扰的学习和写作的时间;我甚至会把去美术馆看展或者去听一场音乐会这些能满足我审美优势的活动,像工作任务一样郑重地写进我的日程表。因为我知道,每一次当我在运用我的核心优势时,我都是在为我的幸福账户进行一次高额的储蓄,我都是在为自己创造一次进入心流、体验到那种投入的幸福的宝贵机会。这就是优势这座桥梁的巨大力量,他把幸福这个看似飘渺的外部目标,转化成了一个可以从我们内部生发出来的具体的行动路径。幸福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幸福就是每一天都尽可能多的去做那些能让你发挥出你最闪亮优势的事情。
当我们通过发挥自身优势,过上了一种既有愉悦,又有投入的美好生活之后,塞利格曼并没有就此止步。他像一位伟大的建筑师,在完成了幸福大厦的底层和中层结构之后,又为我们搭建了那最能决定这栋建筑最终高度和意义的顶层结构,这就是幸福的第三个,也是最高的乐章:有意义的生活。
什么是有意义的生活?塞利格曼给出了一个清晰而又充满力量的定义:有意义的生活,就是运用你的核心优势和品格,去服务于一个比你自己更宏大的目标。这个定义瞬间把幸福从一个纯粹个人的自我感受的范畴,提升到了一个更广阔的、利他的、与世界相连接的维度。如果说愉悦的生活是关于感受好,投入的生活是关于做得好,那么有意义的生活就是关于为善而做得好。他是在回答那个我们每个人在夜深人静时都可能会问自己的终极问题:我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塞利格曼用他作为心理学家的严谨告诉我们,那种纯粹的、利己主义的自我满足,是无法带来最深刻、最持久的幸福感的。我们人类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我们的基因里就写着一种渴望连接、渴望归属、渴望为我们所在的群体做出贡献的深刻需求。只有当我们的个人优势能够与一个更大的、超越了我们小我的事业相结合时,我们才能体验到那种最深刻的存在的意义感。
这个比你更宏大的目标可以是任何东西,它可以是为你的家庭创造一个更温暖、更幸福的环境;它可以是在你的社区里组织一次有意义的公益活动;它可以是通过你的工作去开发一款能真正解决用户痛点、改善他们生活的产品;它可以是通过你的写作去传播那些能启发和帮助更多人的知识与智慧;他甚至可以是像特蕾莎修女那样去服务于全人类的福祉。关键不在于这个目标的大小,而在于它是否能让你感受到一种与某种比你自身更重要的东西的连接。而通往有意义的生活的路径也因此变得清晰无比,那就是去寻找你的核心优势与这个世界的需求的那个最佳结合点。你要问自己:我最擅长做什么?这个世界最需要什么?我可以用我的优势去为哪些人解决哪些问题?当你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且开始为之付诸行动时,你的人生就不再一样了。你的工作不再是一份用来换取薪水的枯燥差事,它成了你践行你的使命、创造你的价值的天职;你的每一次努力,都不再是为了满足你个人的虚荣和欲望,他是在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添砖加瓦。你会在你的生命中找到一个坚实的支点,一个可以让你在面对所有个人的痛苦、挫折和虚无时,依然能坚定前行的强大意义引擎。
这就是塞利格曼为我们描绘的真实的、幸福的完整图景。它是一个由愉悦、投入和意义这三个维度共同构成的立体的幸福模型。一个真正幸福的人,他既能品味生活中的点滴愉悦,也能在发挥优势的工作中体验到浑然忘我的心流,更能在一个服务于更宏大目标的事业中找到深刻而持久的人生意义。而这三者又相互促进,一个充满意义感的人,他更容易在日常中感受到愉悦;一个经常体验到心流的人,他也更容易发现自己的使命所在。这是一个可以让我们用一生去追求和构建的积极向上、螺旋式上升的幸福飞轮。
在读完《真实的幸福》之后,我最大的一个感受是,这本书与市面上那些流行的快乐指南或积极心理学读物有着本质的不同。很多被庸俗化了的积极心理学,常常会给我们造成一种危险的误导,他们会让我们以为积极心理学就是教我们如何变得更积极,如何去消灭我们的负面情绪,他们会把幸福简化为一个简单的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比率,仿佛只要我们的快乐多于痛苦,我们就是幸福的。这种对积极的、片面的、甚至是暴力的追求,恰恰违背了塞利格曼这位积极心理学之父的初衷。塞利格曼在书中从未否认过负面情绪的存在价值,他作为一个曾经长期研究抑郁症和习得性无助的心理学家,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痛苦、悲伤、焦虑、愤怒,这些都是我们完整人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像我们身体的疼痛信号一样,是在提醒我们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出了问题,需要被我们去关注和调整。一个完全没有负面情绪的人,他不是一个幸福的人,他是一个对现实失去了基本感知能力的病人。
所以,《真实的幸福》这本书不是在教我们如何去逃避痛苦,如何去用积极的幻想来麻痹自己,他是在教我们如何去穿越痛苦,他是在为我们提供一套更强大的心理免疫系统,让我们在面对人生不可避免的挫折和苦难时,能拥有更强的复原力。这个心理免疫系统是如何构建的呢?它来自于我们对自身优势的清晰认知,当我们在知道我们拥有哪些内在的强大品格时,我们在面对失败时,就不会轻易地陷入全面的自我否定,我们会对自己说:“是的,我在这件事上失败了,但是我依然是一个勇敢的、有毅力的、热爱学习的人。”它来自于我们对意义的坚定追求,当我们的人生与一个比我们自身更宏大的目标相连接时,我们就不会轻易地被个人的一时的得失所打倒,我们会在更广阔的坐标系里找到我们承受痛苦的理由和力量。正如尼采所说:“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何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所以,这本书最终带给我们不是一种廉价的、肤浅的乐观主义,它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更深刻、更现实、也更强大的希望。这种希望不是盲目的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这种希望是建立在对自我优势的自信和对人生意义的确信之上的一种主动的、创造性的、面向未来的积极心态。他承认人生的赛场上会有暴雨和泥泞,但它给了我们一双更强健的心智的跑鞋和一幅指向终点线那面写着意义的旗帜的地图。这是《真实的幸福》与那些伪积极心理学的根本区别,他不贩卖麻醉剂,它只提供强身健体的良药。
《真实的幸福》不是一本可以给你提供一个通用幸福公式的书,它更像一个巨大的幸福元素周期表,他为你列出了构成幸福人生的所有可能的元素——那24项优势品格,而你的任务是成为你自己的幸福化学家。你需要通过诚实的自我探索,去发现在你独特的生命里那几个含量最高的核心优势元素,然后你需要像一个充满创造力的实验者一样,去思考如何把这些元素在你的工作、生活和人际关系进行巧妙的组合和催化,从而创造出专属于你的那份独一无二的幸福化合物。这个过程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一个以爱和善良为核心优势的人,他的幸福可能来自于在家庭中营造出温暖的亲密关系;一个以勇敢和领导力为核心优势的人,他的幸福可能来自于带领一个团队去攻克一个艰难的商业挑战;一个以对美的欣赏和灵性为核心优势的人,他的幸福可能来自于在大自然中进行沉思或者创造出动人的艺术作品。幸福不是一条所有人都必须去走的标准化的流水线,幸福是一场充满了个人色彩的私人定制的旅程。而《真实的幸福》这本书就是那份最详尽、最科学的高级定制的说明书,他邀请我们把目光从向外追逐那些千篇一律的快乐符号,收回到向内发掘我们那些独一无二的优势宝藏。它给了我们一套可以用来衡量和提升我们幸福感的仪表盘,我们可以定期的问自己:在愉悦的生活这个维度上,我最近体验到了多少积极情绪,我是否有意识地去品味和感恩了;在投入的生活这个维度上,我最近有多久没有体验过心流了,我是否给了我的核心优势足够的施展空间;在有意义的生活这个维度上,我是否感觉自己的生命与某个更宏大的东西有所连接,我是否在用我的优势去服务和贡献。通过这样持续的自我评估和调整,我们就可以像一个精准的飞行员一样,不断的校准我们这架名为人生的飞机的航向,让它始终飞翔在那片名为真实的幸福的晴朗天空里。
这或许就是马丁·塞利格曼这位毕生致力于用科学来增进人类福祉的伟大心理学家,最想送给我们的那份最宝贵的礼物。他把幸福的主动权真正的交还到了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自己手里。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很赞哦! (0)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点击排行
- 《生活的陷阱》以实用的方法和深刻的智慧,带你走出人生至暗时刻,找到内在满足与持久
- 斯坦福大学最实用的心理学课程《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压不死你的只会使你更强大!_
- 《什么都不做的习惯》如何通过休息提升生活质量? 不明原因的身体不适! 繁忙且压力
- 投资必看《反脆弱》学会如何从不确定性中获利, 塔勒布的“不确定性”系列丛书 已被
- 23分钟讲解《对大脑有害的12个习惯》
- 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自我保护《修复玻璃心》高敏感人士生存法则,帮助你获得内心的平
- 《自卑与超越》成人与青少年心理成长必修课,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超越自卑感实现
- 一然22分钟精读《终结阿尔茨海默病》全球首套预防与逆转 老年痴呆的个性化程序 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