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文学文学
别再补短板了!盖洛普研究数百万人的秘密:卓越只来自你的长板
铛铛铃2025-08-13【文学】320人已围观
简介
与其穷其一生去修补自己的短板,不如将与生俱来的才华打磨成利刃。这句话是我在合上《优势识别器》这本书时,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念头。它像一道惊雷,劈碎了我过去20多年来深信不疑的关于个人成长的水桶理论。
你一定也听过那个理论:一个人的成就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于是,我们的人生就变成了一场永无止境的补短板运动。
我曾是这场运动中最虔诚的信徒。我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就逼着自己去参加各种演讲、培训,在公众面前讲得手心冒汗、语无伦次。我天生不喜规划,做事随性,就强迫自己用最复杂的项目管理软件,把每天的时间切成一个个15分钟的方格,结果却是无尽的焦虑和拖延。我逻辑思维严谨,却缺乏天马行空的创意,就买来一堆教人如何头脑风暴的书,在白板前枯坐一下午,也画不出一个像样的思维导图。我就像一个拿着小锤子,拼命想把自己敲打成一个标准圆形石头的工匠。
我环顾四周,看到那些八面玲珑的社交达人,那些一丝不苟的计划高手,那些灵感迸发的创意天才,然后低头看看自己,一个棱角分明、奇形怪状的石,充满了需要被修正的缺陷。我努力地去填补那些所谓的短板,结果却是不仅短板没补上多少,连我原本最长最坚固的那几块长板,也因为缺乏打磨而变得黯淡无光。我没有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反而成了一个全面平庸的焦虑患者。
直到我遇到了汤姆·拉斯的这本《优势识别器》。他并没有给我任何速成的解决方案,却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一面能照见真实自我的镜子。他告诉我,那套水桶理论,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关于个人成长最大的谎言。一个人的卓越,从来都不是因为他没有短板,而是因为他将自己的长板打磨得足够长,足够锋利,长到无人能及。
今天,我想和你聊的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场关于自我发现和自我接纳的旅程。我将带你走进优势心理学的世界,看看它如何将我从一个短板修补匠,转变为一个优势投资人。这场分享无关成功学,只关乎成长,关乎如何找到并活出那个最真实、最有力、也最舒展的自己。
在开启这场发现之旅前,我们有必要认识一下我们的向导。汤姆·拉斯并非一个普通的畅销书作家,他是全球著名的民意调查和咨询公司盖洛普的首席科学家之一。这本书的背后,是盖洛普公司长达数十年的对全球数百万成功人士的研究。他们试图回答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什么,让那些在各自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人卓尔不群?答案简单而颠覆:他们无一例外都将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建立在了自身最独特的才华优势之上。
盖洛普的科学家们发现,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叫做弱点偏好。在一份既有表扬又有批评的绩效评估中,我们的大脑会本能地、不成比例地将注意力牢牢锁定在那些负面评价上。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如何改进我的弱点,却很少去想如何最大化我的优点。我们的教育体系、企业管理制度,都在无形中强化着这种纠错模式。而《优势识别器》这本书,就是要发动一场针对弱点偏好的革命。它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一个人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最多只能从不合格变成合格,但如果将同样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擅长的领域,他则有机会从优秀走向卓越,甚至达到独一无二的境界。
这就像培养一名运动员,你有一个身高2米、弹跳力惊人的篮球天才,你会因为他乒乓球打得不好,而让他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练习乒乓球上吗?当然不会。你会让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打磨他的投篮、运球和战术意识,让他的篮球天赋发挥到极致。他的卓越将来自于他在篮球场上的无可替代,而不是他成为一个各项体育运动都会一点的平庸之徒。
我们的个人成长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每个人生来都带有几种独特的、根深蒂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盖洛普称之为天赋。这些天赋就像我们大脑里预装的高速公路,我们处理某些特定类型的信息和任务时,会感觉特别轻松、自然、高效。而我们的弱点则像是崎岖泥泞的乡间小路。短板理论的谬误在于,它鼓励我们花费80%的精力去把那些乡间小路修成普通的水泥路,这个过程费力而收效甚微。而优势理论则告诉我们,我们应该把这80%的精力用来将我们天生的高速公路拓宽、铺平,让它成为可以承载我们跑向卓越的超级跑道。
这本书就是递给我们一张地图和一套工具,帮助我们精准地找到自己大脑里的那几条天赋高速公路,并告诉我们如何投资它们,将它们升级为真正的核心优势。它不是要我们无视弱点,而是要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把宝贵的生命浪费在与自己天性对抗的领域,是最低效也最不明智的成长策略。
那么,我们该如何找到自己的天赋高速公路呢?这正是《优势识别器》这本书的核心价值所在。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包括一个在线测评工具和一本深入解读的手册。这个测评不是一个简单的性格测试,而是基于盖洛普数十年研究总结出的34种人类最普遍的才华主题。
在深入这些主题之前,我们必须先理解两个关键概念的区分:才华与优势。书中的定义是:才华天赋是你油然而生的、持续不变的思维、感觉或行为模式,它是天生的,是你的潜力所在;而优势则是在某一领域持续地取得积极成果的能力,它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出来的。
那么如何培养呢?这里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公式:才华×投入=优势。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光有天赋还不够,它就像一颗未经雕琢的钻石,原石虽然珍贵,但还不能发光。你必须通过投入,也就是学习相关的知识、练习相关的技能,投入大量的时间去打磨这块原石,它才能最终变成一颗璀璨夺目、价值连城的钻石。
这个公式完美的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应该聚焦于自己的才华。因为在投入相同的情况下,投资于你的才华领域,其回报率是最高的。在才华这条高速公路上,你每投入一分努力,可能得到十分的回报;而在弱点那条乡间小路上,你投入十分努力,可能也只有一分的回报。
《优势识别器》的在线测评,就是帮助你识别出你最突出的五种主导才华。它通过一系列快速作答的选择题,来观察你在不同情境最自然的、下意识的反应模式。最终,它会从34个才华主题中,为你呈现出排名前五的签名主题。这34种才华主题,就像34种不同的超能力,每个人都天生拥有其中的几种。而《优势识别器》这本书,就是一本超能力说明书。它不仅仅是给你贴上五个标签,更重要的是,它为每一种才华都提供了详尽的解读、行动建议和案例。它教会你的是如何理解、接纳并最终运用你的这些超能力,去创造属于你自己的卓越人生。
它给了我们一套全新的语言,一套可以描述我们内在驱动力和独特性的语言。当我们能清晰地命名自己的天赋时,我们才能真正的拥有它。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为了让你更真切地感受这套系统的磨砺,我想和你分享一下我自己的五种力量,以及他们是如何重塑我的工作和生活的。
当我做完测评,看到报告上出现的五个主题时,我经历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与释然交织的复杂情感。那种感觉,就像一个从小觉得自己是怪人的孩子,突然拿到了一份说明书,上面清清楚楚的写着:你不是怪,你只是一个拥有这些特质的独一无二的个体。
我的五大优势主题是:理念、思维、搜集、关联和学习。你可以看到他们全部集中在战略思维领域。这瞬间解释了,为什么我过去强迫自己去做那些需要高度执行力和影响力的事情时,会感觉那么痛苦和别扭。
理念主题让我着迷于各种新的想法和概念,我喜欢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一个习以为常的问题。在过去,这常常被别人甚至我自己评价为不切实际、想太多。但现在我明白,这正是我能够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的源泉。当我接受了这个天赋,我不再强迫自己去执行每一个细节,而是专注于做我最擅长的事,在项目初期提供尽可能多的、新颖的、颠覆性的思考角度。
思维主题则解释了为什么我那么享受独处,我需要大量的时间来消化信息,在脑海里反复推演和思考。过去,我常常因为在会议上不能立刻给出反应而自责,觉得自己反应慢。现在我懂得,我不是反应慢,而是需要深度处理。于是我学会了在会议前索要资料,提前思考。在需要做重大决策时,我会主动告诉大家,我需要一点时间思考一下,明天早上给你们答复。我把我的慢从一个缺点,变成了一种提供深思熟虑的观点的优点。
搜集主题让我像一块海绵,对各种信息和知识充满了无尽的好奇和渴望。我的电脑里存满了各种文章、报告和电子书。在过去,这让我觉得自己像一个知识囤积症患者,很多东西存下来也用不上。但在《优势识别器》的启发下,我开始有意识的去投资这个才华。我学习了卡片盒笔记法,不再是简单的收藏,而是将搜集来的信息加工、提炼、连接成我自己的知识网络。我的搜集癖好从一个杂乱的仓库,变成了一座井井有条、随时可以提取资料的图书馆。
关联主题则是我最喜欢的天赋,它让我总能看到事物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我能从一个历史故事里,看到对当下商业竞争的启示;能从一部科幻电影里找到解释某个心理学现象的绝佳比喻。在过去,这种跳跃性的思维常常让别人觉得我跑题了,而现在,这成了我作为一名阅读导师的核心竞争力。我能帮助读者在不同书籍、不同学科之间建立桥梁,看到一个更宏观、更立体的知识图景。
最后是学习主题,这个天赋让我对学习的过程本身充满了巨大的热情,而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的结果。这让我能够持续的、不知疲倦地探索新领域。当我把它和我的搜集、理念等天赋结合起来时,我就成了一个高效的新知识引擎。
这五个主题就像我性格中的五块基石,当我第一次读到他们的官方描述时,我感觉每一句话都在说我。更重要的是,书中为每一个主题都提供了具体的行动建议。认识这五种力,并没有把我变成另一个人,它只是让我第一次如此清晰的、深刻的、全面的认识了我自己。我不再试图去成为别人,而是开始思考如何将这五种独一无二的力量组合起来,发挥出最大的威力。我不再与自己的天性为敌,而是选择与之为盟。这种感觉就像一个漂泊多年的游子,终于找到了回家的路,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和笃定油然而生。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有一个疑问:如果我只关注自己的优势,那我的弱点怎么办?难道就放任不管吗?这会不会让我变成一个偏执严重、无法适应复杂社会的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也是《优势识别器》这本书的智慧真正闪光的地方。它给出的答案不是无视弱点,而是管理弱点。
如何管理?书中提供了几种策略。比如,你可以设计一套系统或流程,来弥补你的弱点。如果你像我一样,纪律才华排名很低,不擅长做计划,那你就不必强迫自己成为一个计划大师,但你可以借助一些简单的工具。但是管理弱点最高效,也是最根本的策略,是寻找合作伙伴。这个世界从来都不需要一个全能的超人,一个真正高效的团队,从来都不是由五个一模一样的全能选手组成的,而是由五个优势互补的专家组成的。
想象一下,一个团队要完成一个复杂的项目。我的五大优势都集中在战略思维领域,我可以在项目的启动阶段提供大量的创意、深刻的分析和清晰的愿景。但是如果让我去负责项目的具体执行、人员的沟通协调、进度的严格把控,那很可能会是一场灾难。但这时候,我就需要一位拥有成就、纪律、统帅等执行力和影响力优势的伙伴。他听到我的想法后会兴奋地说:“太棒了,我们来把它变成现实吧!”他会立刻把我的宏大理念分解成一个个清晰的步骤,设定好时间节点,分配好人员任务,并用他强大的气场推动团队朝着目标前进。我们俩的合作将是天作之合,我负责想,他负责做。我为团队提供方向和深度,他为团队提供动力和效率。我们都没有试图去修正自己的弱点,我们只是找到了那个能用他的优势来完美弥补我们弱点的人。我们各自都在自己的高速公路上飞驰,最终整个团队以最快的速度、最高效的方式抵达了终点。
这就是优势理论的终极智慧,它不仅是一种向内看的自我认知工具,更是一种向外看的团队协作哲学。它教会我们在评价和选择合作伙伴时,不要总盯着对方的缺点,而是要问他的优势是否正是我所欠缺的,我们的组合是否能创造出1+1大于二的价值。他也教会我们,在团队中,要学会欣赏和利用每个人的独特性,不要试图把一个充满创意的理念者变成一个按部就班的纪律者,而是要为他创造一个能自由挥洒创意的空间,然后再为他配备一个能将创意落地的执行者。
一个真正理解了优势理论的领导者,他看到的团队不再是一群需要被修理的个体,而是一盘充满了不同棋子的棋局。他的任务不是把每一颗兵都训练成车,而是深刻理解每一颗棋子的独特走法和力量,然后把它们放在最能发挥其作用的位置上。
所以你不必害怕你的弱点,你的弱点恰恰是你需要与这个世界、与他人深度连接的接口。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我们才需要彼此认识。优势最终是为了更好的合作。
最后,我想强调一点,《优势识别器》不是一个给你贴上标签,然后把你装进盒子里的宿命论工具。它恰恰相反,它是一把钥匙,一把能打开你内在潜能的、充满无限可能的钥匙。市面上有很多性格测试,他们给你一个结果,告诉你你是这样的人,然后就结束了。但《优势识别器》仅仅是一个开始,它告诉你你有这样的天赋潜力,然后它把如何投资和运用这些天赋的主动权完全交还到了你的手上。
知道自己有体谅的才华,并不意味着你自动就能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你依然需要学习如何用不带评判的语言去回应他人,你依然需要练习如何在关心他人的同时也保护好自己的情绪边界。知道自己有前瞻的才华,也并不意味着你的每一个预测都是对的,你依然需要用搜集和分析等其他才华去为你的愿景寻找现实的数据和逻辑支撑。
这34种才华,就像你手中的34种颜料,优势测评只是告诉了你哪五种颜色是你天生就拥有且储量最丰富的,但如何将这些颜色调配组合,画出一幅怎样的人生画卷,完全取决于你这位画家自己。你可以有意识地去蘸取一些你并不擅长的辅助色,来为你的画作增添一些必要的层次和细节,关键在于你是在清醒地、有觉知地进行创作,而不是在无意识中被自己的天性所左右。
《优势识别器》带给我的不是一个固定的身份,而是一个动态的罗盘。每当我对职业发展感到迷茫,每当我需要做出重要的人生选择时,我都会重新翻看我的那五大优势报告。它会提醒我,什么样的工作最能让我感到精力充沛、充满成就感,什么样的环境最能让我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什么样的关系最值得我去投入和经营。它让我不再向外寻求一个标准答案,而是向内寻找属于我自己的最佳路径。
如果你也曾像我一样,在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条路上感到过迷茫、焦虑和自我怀疑,如果你也厌倦了那场永无止境的补短板游戏,渴望找到一种更真实、更高效、也更快乐的成长方式,那么我真诚地邀请你,也来开启这场属于你自己的优势识别之旅,去找到那深植于你生命中的五种力量,去为它们命名,去感受他们、去投资他们。当你真正开始围绕你的优势来构建你的生活和工作时,你会发现,成长不再是一场与自己的艰苦战斗,而是一场顺流而下、充满喜悦的航行。你将不再是你人生的短板修补匠,而是你自己天赋王国里那个自信、从容且无所不能的国王。
"感谢喜欢,赞赏支持是对我的鼓励。"
很赞哦! (0)